回覆列表
  • 1 # 一定買寶馬

    魯迅的社戲分段版本一

    第一段:(1-3)回鄉消夏.寫“我”在平橋村受到小朋友的熱情接待,過著自由的生活.

    第二段:(4-21)坐船看戲.寫“我”和小夥伴到趙莊看社戲的情景.

    第三段:(22-30)偷吃蠶豆.寫看社戲後返回平橋村途中偷吃羅漢豆的經過.

    第四段:(31-40)公公誇獎.寫第二天偷吃羅漢豆的事被揭穿,六一公公送豆的情景和“我”對看戲、吃豆的思念.

    魯迅的社戲分段版本二

    第一部分(1~3):寫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第一層(1):交代看社戲的時間、地點和機緣。

    第二層(2):交代鄉間生活的小朋友。

    第三層(3):平橋村樂土的樂事:釣蝦、放牛,為最大樂事──看社戲做鋪墊。

    第二部分(4~30):寫到趙莊看社戲的全過程。

    第一層(4~9):寫看社戲前的波折。

    第二層(10~13):寫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感受。

    第三層(14~21):寫在趙莊看社戲。

    第四層(22~30):寫看社戲後深夜歸航。

    第三部分(31~40):寫看社戲後的餘波。

    擴充套件資料

    魯迅的社戲原文欣賞

    我在倒數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過兩回中國戲,前十年是絕不看,因為沒有看戲的意思和機會,那兩回全在後十年,然而都沒有看出什麼來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國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時候,當時一個朋友對我說,北京戲最好,你不去見見世面麼?我想,看戲是有味的,而況在北京呢。於是都興致勃勃地跑到什麼園,戲文已經開場了,在外面也早聽到鼕鼕地響。我們挨進門,幾個紅的綠的在我的眼前一閃爍,便又看見戲臺下滿是許多頭,再定神四面看,卻見中間也還有幾個空座,擠過去要坐時,又有人對我發議論,我因為耳朵已經喤喤的響著了,用了心,才聽到他是說“有人,不行!”

    我們退到後面,一個辮子很光的卻來領我們到了側面,指出一個地位來。這所謂地位者,原來是一條長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狹到四分之三,他的腳比我的下腿要長過三分之二。我先是沒有爬上去的勇氣,接著便聯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地走出了。

    走了許多路,忽聽得我的朋友的聲音道,“究竟怎的?”我回過臉去,原來他也被我帶出來了。他很詫異地說,“怎麼總是走,不答應?”我說,“朋友,對不起,我耳朵只在鼕鼕喤喤的響,並沒有聽到你的話。”

    後來我每一想到,便很以為奇怪,似乎這戲太不好,——否則便是我近來在戲臺下不適於生存了。

    第二回忘記了那一年,總之是募集湖北水災捐而譚叫天(注:即京劇名角譚志道)還沒有死。捐法是兩元錢買一張戲票,可以到第一舞臺去看戲,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1。我買了一張票,本是對於勸募人聊以塞責2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機對我說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於是忘了前幾年的鼕鼕喤喤之災,竟到第一舞臺去了,但大約一半也因為重價購來的寶票,總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聽得叫天出臺是遲的,而第一舞臺卻是新式構造,用不著爭座位,便放了心,延宕3到九點鐘才去,誰料照例,人都滿了,連立足也難,我只得擠在遠處的人叢中看一個老旦在臺上唱。那老旦嘴邊插著兩個點火的紙捻子,旁邊有一個鬼卒,我費盡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連4的母親,因為後來又出來了一個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誰,就去問擠小在我的左邊的一位胖紳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說道,“龔雲甫5!”我深愧淺陋而且粗疏,臉上一熱,同時腦裡也製出了決不再問的定章6,於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麼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亂打,看兩三個人互打,從九點多到十點,從十點到十一點,從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然而叫天竟還沒有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4維多利亞的秘密歌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