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古今趣事
誠邀,在《三國志》中,記載劉備,雙耳垂肩,雙手過膝。如果說後者還有可能,而雙耳垂肩就顯得過於誇張了。而劉備之所以贏得了“大耳賊”的惡名,一方面因為劉備耳朵大,另一方面就是劉備的確曾經幹過被人成為賊的事情。
起因還是出在呂布身上,張飛經常罵呂布三姓家奴。這導致了呂布懷恨在心,於是趁著劉備派兵外出之際,直接把張飛鎮守的徐州給拿下。這下讓劉備十分的鬱悶,最終投降了曹操,於是迎來了曹操之兵,把呂布給逮住了。然而呂布曾經為了給劉備解圍,轅門射戟,在呂布央求劉備給他說點好話時,劉備不僅沒有說,反而慫恿曹操殺了呂布。
呂布看此情形難以活命,於是大罵劉備為“大耳賊”。後來劉備又偷偷的離開曹操,竟然以曹操軍士的裝扮,斬殺了車胄,又重新偷取了徐州。由此來看,呂布罵劉備“大耳賊”實際上也沒有冤枉!
-
3 # 羽書遲
我看了《三國志》和《後漢書》,沒有找到有人罵劉備為"大耳賊"的記載,最接近的是呂布臨終前說的那句"大耳兒最叵信"。這裡大耳兒和大耳賊可以視同一致。那麼為什麼呂布會罵他大耳賊?
一、呂布自認為沒有虧待劉備,當他需要劉備相助時,得到的是絕決,呂布那種憤怒想殺劉備的心都有,可惜被綁著,只能狠狠的罵一下。
二、呂布並不認為劉備是所謂正人君子,而是個偽君子,呂布臨死前,劉備偽君子形象完全暴露。呂布這一罵頗有揭劉備偽裝的意思。
三、劉備的確在很多時候做了一些欠罵的事,以至於連呂布這樣沒有信義的人都來罵他。比如劉備多次丟棄妻子,自己逃跑。又如劉備想得到徐州都裝成不想的樣子。
總之,在呂布眼裡,劉備並不比自己高善到哪裡去,自己是實打實的無信,劉備卻偽裝成仁信。
-
4 # 一天往往一生
羅貫中在書中儘量對三國間比比皆是的權謀計策持客觀描述態度,但字裡行間還是看得出對一些陰謀詭計並不喜歡,因此連帶對三國的三大巨頭曹劉孫的言行舉止描述都頗有點皮裡陽秋味道。除開曹孫不提, 估計老羅在塑造劉備形象時有些矛盾心情,雖然全書基調擁蜀反曹,但蜀漢智和勇的光輝典型已被諸葛亮、趙雲瓜分,劉皇叔只能往“仁義”方面發展,可從白手起家到一方諸侯,光會哭沒有點縱橫捭闔的手段也不像話,所以不得不在劉備大量仁義之舉描述同時,也添加了不少劉備老謀深算的刻畫,如“青梅煮酒”;如“巧取益州”等等,結果造成後人評價“欲顯劉備長厚而似偽”。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白門樓一章呂布被殺時,要表現呂布結局的咎由自取和政治上的幼稚,就必須將劉備的深謀遠慮和片言殺人的政治手腕描寫的淋漓盡致,於是老羅越寫越舒暢,這時沒辦法寫劉皇叔的仁義,就只好寫寫劉備手段的厲害。不自覺地就把自己對這種手段的反感筆下暴露出來,借呂布口嚷出“是兒最無信者”,“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將劉備本具福相的雙耳垂肩特徵變成了對劉備權謀的唾罵。由此,劉皇叔形象的一種典型釋義不幸被小說塑造成功:劉備一旦在建立蜀漢過程中施用或採納任何權謀手段,都難免會被敵對方在三國演義中及同情呂布的後人們在三國演義傳說江湖中異口同聲共罵為“大耳賊”也。
-
5 # 秦野雁
“大耳賊”這個外號,只在《三國演義》裡被用過一次。就是呂布被曹操捉住之後,利用曹操不在身邊的間隙對劉備說:“公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意思是讓劉備向曹操說句好話救他。而劉備,表面點頭,最後卻落井下石,劉備提醒曹操:“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把呂布氣的大罵劉備“大耳賊”。這是呂布利用劉備的外貌特點,對劉備展開的人身攻擊。
說到劉備的外貌,為了表示出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有帝王之氣,他的外貌當然會有異於普通人。《三國演義》裡是這樣說的:“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三國志》裡記載是這樣的:“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兩種說法都差不多。
雖然說,兩種記載都差不多,但是個人覺得可信度不大。首先,還從沒聽說過誰能雙手過膝,除了猩猩;自己的眼睛看得見自己的耳朵,除非兔子。但是,劉備有一對大耳朵應該是對的。至今也有種說法,耳朵大是福氣的象徵。
事實證明,劉備的這對大耳朵確實為他帶來了福氣。就在呂布罵他不久,劉備就離開曹操投奔荊州劉表,遇到了一代名相諸葛亮。赤壁之戰後佔領荊州之地,隨後侵佔益州,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蜀漢政權。
-
6 # 尹禾
其實正史中並沒有“大耳賊”這一稱呼,《三國演義》之所以有這樣的描寫,一是因為藝術形象需要精心刻畫,如此更顯得生動;二是藝術源於真實,《三國志》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劉備可能天生就是大耳朵。
答案雖然如此,但是仔細思量,為什麼那麼多有作為的人都天生有異象呢?其實這不過是古代封建集權的一種管用手段而已。“天子”必然有過人之處,才能為人所信服,如果說賢德、才俊、文治和武功,那樣太沒有代入感,即使有,老百姓也很難理解。然而當你說此人天生異象時,百姓的想象力就會被充分的激發出來,如此異於常人,必是不凡之人啊!
因此這就成為了一條有公信力的理由,尤其在封建王朝交替之時,這種手段屢試不爽,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真真假假沒人去質疑,便逐漸引以為真。
再舉幾個例子:
劉邦:史書記載劉邦“左股72痣”,別誤會,不是左屁股蛋子,是左側大腿,有72顆痣。這就是不平凡,有天子之相。當然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一條腿上長了72顆痣,那哪是腿上長痣,分明是痣裡面長了條腿,太瘮人了。
楊堅:這位更離譜, 《隋書》記載“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好傢伙,頭上長龍角了,身上也長了龍鱗。當時也沒有照相技術,人家怎麼說怎麼是吧。
李淵:腋下有一排痣,長出了龍的形狀。這...不知道這些天子都有些什麼癖好,喜歡把自己的隱私給別人看。不過也對,造反這種事兒,就像腋下的痣一樣,沒成功之前,不能輕易的說給人聽。
朱元璋:這個大家都知道,朱老爺子臉像芒果,還是地包天,長相十分奇特。這些都被歸為過人之處,天子之相。
同樣的,三國時期的三位豪傑,除了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孫權方頤大口,碧眼紫髯,上長下短。
這就是要將英主與凡人區分開來,為了突出君權。這很顯然便是封建集權的一種特殊手段。
其實士大夫們都是有文化的,並且每天都能見到皇帝,自然不會相信這些鬼話,然而士大夫們又是聰明的,懂得揣著明白裝糊塗,他們必須極力維護自己主子的形象。
那麼這些是為了糊弄誰呢?自然是軍民階級。古代沒有影像通訊,普通士兵和老百姓可能終其一生都見不到自己的老大,所以必須要有特點,才能讓老百姓覺得跟對了人,這些都是手下士大夫傳出去的,以訛傳訛,到了民間就更加神秘了。
歷史傳言神乎其神,大家還能說出其他異於常人的歷史人物嗎?
-
7 # 路衛兵
最先發明這個專利的是呂布。《後漢書》中說,曹操抓住呂布猶豫放不放,劉備在一旁拱火,讓他想想丁原、董卓的教訓。呂布就此見了閻王,死前罵劉備:“大耳兒最叵信!”
大耳朵是劉備的顯著特徵,《三國志》中說他一斜眼就能看見自己的耳朵——“顧自見其耳”,大得不要不要的。“叵信”就是不可信,也有狡猾、雞賊之意。呂布救過劉備,如今被落井下石,用生命貼出的標籤深刻而深遠。羅貫中在演義裡借袁紹之口將其簡化為“大耳賊”,雖非本意,卻能共鳴——演義裡似乎到處是賊,董卓是董賊,曹操是曹賊,劉備是大耳賊,總之看不順眼、不符合我方意志的一律稱賊。
劉備的稱謂大張大合,有人尊捧“劉皇叔”,有人直呼“大耳賊”,展現出道德和道義層面的爭議。劉備最大的毛病是虛偽,小時候就想當皇帝,跟小夥伴們在大樹底下過家家過皇帝癮。但他嘴上不說,還炮製出一套興復漢室的理論。結果呢,漢獻帝沒死就給人家發了喪,迫不及待地坐上了龍椅。不如他祖宗劉邦敞亮。
-
8 # 圖影觀史
因其耳朵大心機深
在陳壽寫的《三國志》中就這樣記載劉備“垂手過膝,顧自見其耳”,簡而言之,就是手長,站立的時候手可以超過膝蓋,耳朵大,用自己的眼鏡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在古代就是“貴相”,好福氣
想當年劉備和呂布共處徐州之時,劉備被張飛坑了一把,險些命喪徐州,軍敗士兵四散,呂布一時惻隱,給了劉備一時喘息之地,
而劉備表面上奉承,暗地裡面勾結曹操,奪了徐州,置呂布於死地,可憐呂布到最後才明白,相比較曹賊,大耳賊才是真正的“賊”呀!
大耳賊是呂布臨死前賜給劉備的
呂布欲投降曹操,曹操猶疑不決,於是便問坐在身邊的劉備,你覺得可行嗎?
劉備答道:“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臺下的呂布萬萬沒想到,一向溫厚的劉備居然落井下石,直戳自己的要害,這一下直接把曹操收降呂布的念想徹底澆滅了 呂布當場大罵:“是兒最無信者!”
隨後曹操下令將呂布縊死時,呂布又大罵:“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
9 # 弈海飄流
劉備,字玄德。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自幼父親早亡,與母親織蓆販履維持生活。此人少有大志,相貌不凡。他長得是“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兩個耳朵特別大,垂下來到了肩膀上;兩隻手臂特長,垂下來要超過膝蓋。(整個一隻長臂猿)自已的眼睛還能看見自已的耳朵(這太神奇!)這個外號是袁紹的智慧財產權,他在得知關羽斬了顏良和文丑以後,氣得大罵:“大耳賊,焉敢如此!″袁紹是三國時,堂堂一個太子黨,(袁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曾任十八路諸侯的盟主。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王思聰一般的人物,要不是連折顏良和文丑兩員大將,也不會這樣不顧身份地破囗大罵。
-
10 # 金句良言暖三冬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捶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可見耳朵很大,所以叫“大耳”。“賊”是敵方對劉備的汙穢稱謂,在戰爭中很常見的對敵方的稱謂,以表明“敵邪我正”的作用!所以劉備被敵方稱為“大耳賊”!
回覆列表
相傳蜀漢先主劉備,字玄德,“大耳朝懷(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按照過去相術、迷信的那一套說法,劉備就是有帝王之相。其實,那些純屬迷信胡說。劉備也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大的耳朵。他的耳朵比別人大一號兒倒是有可能,說雙耳垂輪(耳廓很大)就滿可以了,雙耳垂肩那簡直是妖怪不是人!
古代帝王為了加強自己的正統性,證明自己是天子(上天之子),所謂統治權力“受命於天”、“君權神授”往往拿自己的相貌和經歷來說事、編故事。例如漢高祖劉邦長得鼻子很高,鬍鬚很漂亮,而且“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依照現代醫學這是胎記一類的良性血管瘤”),這也算帝王異相;明太祖朱元璋,所謂“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實際就是一副馬臉,並且歪嘴大鼻,而且臉上還有因生天花而留下的坑坑點點的麻子,也算帝王之相。
正因為劉備的耳朵比常人大一點,這個也算他“帝王之相”的特點,所以很多場合下就有人戲稱他為“大耳哥”。至於“大耳賊”主要是他的政治對手曹操汙衊他喊出來的。“賊”在這裡不是“小偷”的意思,在古漢語裡是指對老百姓有危害的人,如國賊、民賊、賊寇、老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