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zeyuang十里居書屋
-
2 # 山水冰雪
是將才,只有衝鋒陷陣,是帥才,運籌違握,是君王高展遠矚,什麼樣的才能,做什麼更好。韓信帥才,做不了君王,得不到天下。
-
3 # 白玉飛豬671
韓信自立門戶,實力上是有的。楚漢之際,陔下之役前,韓信所轄軍隊,實際控制的地盤為天下之最,橫行燕、代、趙、齊幾乎天下之半。雄兵之數也為天下之冠。文臣方面也有人的,勸他自立的蒯通(疑心是衛國公室之後)就是很有見識的人,忠誠度也高。李左車也是一等一的人才。韓信沒實力這個話不當講。
所以只能說為什麼沒有自立。一是心有不忍。漢王拔擢他,栽培他,把他從一個項羽的儀仗兵,提拔為大將軍,授予兵符,給予他專征之權。這份恩德確實大,比玄德對孔明還好。蒯通勸他自立時,他不是沒動心過,但是史載的原因就是:漢王恩厚。
二是,性格問題。既然不自立,就該學蕭何,不爭是爭。低調謙遜,可又貪圖富貴,權欲難縱,去試探劉邦要求封他為“代理齊王”。這個就是不瞭解人性了。劉邦雖封他為齊王,那是有被要脅訛詐的恥辱(正是在陔下之前),人主之氣忍一時,忍不住一世的。而立國以後,韓信的舉措無論《史記》、《漢書》都記載得太弔詭。反常、糾結、猶豫,政治上真像個糊塗蛋。死也有作死的成分。
三是人才類別。韓信最強的還是戰役指揮,軍事人才。三傑當中蕭何是行政人才——-總理的水平。張良是戰略家,韓信是軍事家。真鬧獨立可能還不是漢王集團的對手。
四是軍隊內部大量的楚人將領和兵士。未必跟他走。一旦自立叛逃者必眾。
當然還有別的原因,倉促間只能寫這麼多了。
-
4 # 狐筆春秋
關於韓信手握重兵卻為什麼不造反的問題,我認為“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實力和慾望不相匹配。此時,材質具優的韓信正身處可以左右天下大勢的境地,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千載難逢的機會溜走,各種痛苦自然豈足為外人所道。
心有所懷,則必有所現,謀士蒯通有鑑於楚軍謀士的策反,而考慮到韓信所處境地的艱險。於是一再勸說韓信擁兵自立,無奈韓信卻以“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來搪塞他。見事不成的蒯通只能佯狂離開。綜合考慮來看:“先這樣吧,我會好好考慮”的話和“猶豫不忍心背叛劉邦”的態度,就足以說明他內心雖然蠢蠢欲動,卻又無可奈何的的痛苦與無奈。
“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不過是個人前風光,人後窩囊的可憐人。東出三秦以來,劉邦幾次剝奪他的軍權。甚至就連惟一的親信廣武君李左車也被劉邦藉口調走。這不僅使他沒有任何時間培植個人勢力,只能依附於劉邦,而且造就了他以客將領軍的可悲現實。而所有這一切只因劉邦覺得,韓信的才能實在太過出色,絕對不能讓他長時間獨立領導軍隊,不然劉氏的嫡系恐怕會變成韓信的嫡系。為此,他還將灌嬰、曹參這兩個當年一起從芒碭山中走出來的親信安排到韓信帳下。分別負責統領騎兵和步兵。也就是說,只要韓信有異謀,劉邦就能馬上將他制服。
二:沒有適可而止的自覺,只有迫不得已的無奈
韓信是有野心的,在他窮困潦倒,母親病死無以安葬的時候,他還是“到處尋找高曠寬敞,周圍可以安置萬戶人家的墳地”。“墳旁可置萬家”這已是帝王陵寢才有的規格。貧窮無以自立時的韓信尚且有此壯志,更何況在他手握百萬雄兵,戰勝攻取無往不利的時候呢?
從來沒有什麼適可而止的自覺,慾壑難填,得隴望蜀才是生物的本能。如果不是客觀條件的制約,使他無法實現“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夢想。韓信的去就絕對是一個問題。但沒得選不代表不能選,既不能更進一步,那“以雌守雄”又未嘗不可。所以在面對屢次三番的誘叛時,他只能凜然大義,將自己樹立成一個忠君愛國,重情重義的人。唯有這樣,他才能盡大限度的達成“以功多,漢終不奪我齊”的目標。只要保住了這剽悍健鬥,悍不畏死的三齊之地,他就算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是故,在垓下決戰爆發之際,他不惜冒著再次得罪劉邦的風險,迫使劉邦承諾自己齊王的合法性。
可以說,楚漢決戰的時候,也就是劉邦和韓信撕破臉的時候。這時的韓信貌似狠狠地制住了劉邦的七寸,但殊不知,項羽一死,國士無雙的韓信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呢?以劉邦的深沉睿智,他又豈能容得臥榻之側有猛虎酣睡,不過是迫於形勢引而不發罷了。所以,在項羽敗歿的當天劉邦就透過“突然襲擊”的方式奪取了韓信的軍權。並將韓信遷離“山川險固,富甲天下的三齊之地”安排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楚地”。可嘆號稱兵仙的韓信,卻當斷不斷,任人宰割而無可奈何~
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漢十一年,韓信因為意圖謀反而被誅殺,縱觀韓信一生行跡,若說他毫無反意是絕不可能的,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委屈求全,仰人鼻息而已。但生性的高傲又讓他十分矜持,始終不能忘懷自己的巨大功勳,心懷怨望,終至族誅,又能怪得了誰呢?
-
5 # 是小二不是掌櫃
韓信有三分天下的實力卻沒有三分天下的野心,在楚漢爭霸最關鍵的時刻韓信因為自己的婦人之仁而坐失可以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的機會,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韓信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在漢朝甚至漢以後的近兩千年裡很少有人能出其右者,自從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後就沒有打過敗仗。公元前203年,韓信擊敗齊王田廣和項羽手下大將龍且的聯軍,聲勢威震天下並迫使劉邦封自己做了齊王,當時項羽與劉邦正處在相持不下的局面,韓信的兵力有舉足輕重之勢。項羽意識到韓信的重要性就派手下謀士武涉去遊說韓信讓韓信反漢聯楚形成三足鼎立三分天下之勢,可是這韓信卻偏偏念及劉邦對他的"解衣推食"這些小恩小惠,存婦人之仁當斷不斷,失去了可以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的機會,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夥禍及三族。
-
6 # 浩中一內
韓信在楚漢之爭時,確實手握三十幾萬雄兵,為何沒有擁兵自立,形成三分天下之勢?以個人愚見,這是人物性格和理想報復的侷限性!韓信在投身軍旅之前,一心想要成為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可是他重在謀略,沒有超群的武功,又窮困潦倒,沒有名師作招牌,自己也就更沒有名氣,誰也不相信他能有大才,能夠成為一個著名的軍事家。每日飯食都成問題,還要忍受屈辱的胯下之辱。後來為了生計和能有機會伸展理想報復,投身於當時最後實力的項羽,也只不過被當做一名警衛人員,站崗執戟,不得重用。無奈之下棄項羽來投當時窮困的漢王劉邦,一開始劉邦更本也看不上他,讓蕭何隨便安排個差事幹幹,才有了他灰心失望月下奔走,蕭何連夜追回這一出。最後經蕭何極力推薦才慢慢被劉邦賞識重用,才拜他為大將軍,統領指揮漢王劉邦的軍隊。後來經過幾次大戰都取得了勝利,才開始名震天下。
但是,關鍵的問題來了,韓信此時率領的軍隊,是漢王劉邦的軍隊,只是漢王給了他指揮權,許多將領都是劉邦舊部,韓信沒有根基,沒有自立的名頭,要想自立而三分天下,師出無名,很快所率領的漢王軍隊也會離他而去,使他形影孤單的成為光棍師令。
再者,韓信是一個一心想要施展其軍事才能的軍事家,不是政治家,他沒有政治家的遠見,沒有當老闆的野心。韓信就如同一個大公司裡掌握核心技術的技術主管,老闆礙於公司的發展有求於他,但是當他以此來威脅公司時,公司老闆也可以削其職權,罷免他(在當時就是於適當的時候,殺了他)。而他卻在楚漢相爭的危機關頭向劉邦提出要封他為齊王,這不是一種威脅嗎?也就給後來被殺埋下了毒根。
韓信對劉邦能夠重用他,給予他施展理想報復的機會和平臺,還是心存感念之恩,對於劉邦的小恩小惠也是常掛心裡,不願擔負背信棄義的罵名。
所以綜合起來的原因就是:
1、韓信沒有自己的軍隊根基
2、韓信沒有當老闆的政治野心
3、韓信婦人之仁感念劉邦知遇之恩
4、危難之際威脅老闆埋下殺身禍根
-
7 # 三上歷史
首先,韓信沒有三分天下的雄心。
在韓信攻下齊國72城,向劉邦要求封自己為齊王的那一刻,就達到了他人生的最高追求。
秦末楚漢相爭時期,被史學家稱為後戰國階段。當時的豪傑都是從戰國時代過來的人,大家心目中的最高理想就是裂土封王。項羽把天下打服之後也只是自封為西楚霸王,想回到戰國時代。
所以說封王就是當時豪傑的最高人生理想了,至於說當皇帝,在他們的認知歷史中只有秦始皇一個人,而且還十幾年之後就滅亡了。
《史記》載,楚漢相持階段,蒯通勸韓信自立以爭天下。韓信在猶豫再三後,沒有背叛劉邦,《史記》原文是這樣的寫的:
“韓信猶豫,不忍倍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
韓信的夢想,就是當一個諸侯王。
當然韓信在自立齊王后,沒有更進一步,爭天下,還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從他自身能力來說,第二,從他的對手來說。
韓信是一個沒落的貴族的後代。為什麼說他是一個貴族呢?因為他年輕時常掛著一把劍在街上晃盪。在秦末那個時代,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有劍最起碼也得是一個貴族,或者士的身份。當時冶金技術不高,鑄劍是很難的,一把劍的價格也是很貴的。而韓信歷史記載說他很貧窮,沒有飯吃,那他這把劍怎麼來的呢?只有可能是祖上傳給他的。
有志青年韓信,趁著天下大亂,投靠了項梁,後來做了項羽的警衛員。
在項羽那屢屢獻計,而沒有受到重用,後來又投靠了劉邦。劉邦一開始也沒重用他,只是給他封了個管理倉庫的小官。
還是蕭何發現了他的才能,把他推薦給劉邦。劉邦這才拜他為上將軍。給了他建功立業的機會和資本。
所以說韓信雖然建了莫大的功業,但他所帶的軍隊,他用的將領,沒有一個是他的,都是劉邦給他的。所以說韓信善打仗不善用人,通俗講,沒有大哥的氣魄。
韓信打仗時手下的大將像曹參、樊噲那都是劉邦的人,劉邦的嫡系。
所以說韓信他僅僅只是一個將才。
我們再看劉邦。在項羽做了西楚霸王的時候,唯一敢和項羽,也能和項羽死磕到底的,就是劉邦。所謂“天下不歸楚王就歸漢王”。項羽是多猛的人,大家都知道,相應的大家也該能知道,能和項羽一直死磕的劉邦有多猛,雖然大家在歷史上對他的印象不太好。
劉邦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他的每一個大將,每一個謀士和他的每一個士兵都是他自己一點一點打下來的,積攢下來的。
劉邦押人去咸陽服徭役,誤了日期,自己隻身逃進大山中,有百十個好漢願意追隨他。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劉邦又兵不血刃的攻下了沛縣,做了沛公,得了兩三千的人馬,還有蕭何、曹參、樊噲等一干能臣猛將。
劉邦就靠著這兩三千的人馬與群雄爭持,慢慢的人馬越打越多。
後來一路西進咸陽,滅了秦國,兵馬越來越壯,劉邦的實力和地盤可以說都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打下來的。綜合來評價,劉邦的政治手腕特別高超,軍事能力也很強。
我們看在劉邦稱皇帝之後,所有的異姓諸王都是劉邦親自帶兵打仗滅了他們。從這兒我們也能看出劉邦打仗的能力有多厲害。
在楚漢相爭的階段,韓信前期一直去攻打齊國,攻打趙國,攻打燕國等等一些地方。而劉邦卻是帶著部隊在和項羽死磕。雖然屢戰屢敗,但是還能屢敗屢戰。
所以說韓信,之所以沒有敢帶著30萬大兵和劉邦,項羽爭天下。一是他的小富即安的思想,當了齊王他就滿足了;二是因為他面對的兩個敵手不管是項羽還是劉邦,都非常的強大。他也不敢去和這兩個猛人爭天下。
當時很多人勸他,也無非就是說韓信你投靠楚王則楚王勝,你投靠漢王則漢王勝。
而勸他自立為王,爭天下的蒯通,僅僅是一個辨士。辨士就是辯論專家,專靠說話忽悠人,不能幹實事的那種。他要是有才略,就是謀士了,而不辨士。
所以,蒯通與其說是看中了天下的時機,不如說是在投機。
-
8 # 澳古說歷史
韓信是西漢開國最大的功臣,也是與兵聖孫武、亞聖吳起、人屠白起並稱兵家四聖之一,被世人稱為“兵仙”。可以說他的軍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在秦朝末年更是打的西楚霸王項羽叫苦不迭,並先後幫助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大功臣,卻再西漢建立之處就被呂后和蕭何所害,最終慘死在女人的槍下。一代名將韓信就這樣隕落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真是可悲可嘆啊!
而很多人在看到韓信的悲慘遭遇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想到這麼一個問題“憑藉著韓信數十萬的精銳大軍,再加上韓信的軍事才能,他如果要造反肯定能夠成功,那麼他也就不要死的如此之慘”。但是事實上,這種假設真的存在嗎?答案其實不存在的,簡單的說“韓信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卻低的可憐”,而在歷史上你見過有情商低的皇帝嗎?韓信根本就不適合當一方霸主,他只能是作為一位大將。
那麼這裡我再問答題主所提的問題“韓信手握三十萬大軍,為何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韓信手中的兵不是他自己的兵,有三分之二的將士是服從於劉邦的,而不是韓信,你說就這樣的實力韓信能跟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嗎?
其實劉邦不傻,他能讓韓信領兵在外,而且手握如此多的精兵,如果劉邦沒有點反制的措施,你認為他敢這麼說嗎?而且韓信的軍隊中幾乎一半的將領都是劉邦安插的人,近三分之二計程車兵也都是服從於劉邦的。你說就這樣的軍隊會跟著韓信造反嗎?顯然不會,可以說韓信只要一表露造反的意思,他就必死無疑。
再者韓信真的不適合當一國的領導者,他只適合當一軍之統帥,他的軍事能力可以說這世間少有匹敵者,但是他的情商卻可以說弱之又弱,他不太懂得交際或者說是籠絡人心,你看他的手底下有幾個名將?有幾個謀臣?答案是沒有。你說就這樣沒兵沒將沒臣的韓信能與項羽和劉邦三分天下嗎?可以說韓信如果離開劉邦,他只能等死,當然劉邦也離不開韓信,沒有韓信他也不太可能打敗項羽奪的天下。總之韓信和劉邦兩人註定是相輔相成的,一個註定是君,而另一個註定是臣。
回覆列表
韓信手握三十萬大軍,為何沒有三分天下實力?
在三國爭霸的歷史記載中,韓信作為西漢時期的開國功臣,同時也是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和謀略家,並且在楚漢爭霸時期,韓信也是立下汗馬功勞,不斷打下勝仗,手下臣服於他的兵馬也越來越多,兵馬實力也是十分雄厚。
並且根據當時《史記》上所記載的,被項羽所圍困之時,韓信當時的兵力十分雄厚,已經達到了三十萬大軍,並且和項羽、劉邦的兵力也是旗鼓相當的,那麼大家一定很好奇,韓信手握這麼多大軍,為何沒有選擇與項羽、劉邦爭霸,三分天下呢,下面來為大家來講講當時韓信所面臨的事情吧,來一起分析原因。
首先,來說說韓信當時為什麼沒有選擇自立門戶,而是繼續效忠於劉邦,歷史上也存在很多的說法和原因。從分析角度看來應該是有兩個原因,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韓信本身並不想造反,落下造反這種名聲。
二是韓信的根基和實力並沒有劉邦深厚,所以也就放棄了三分天下的想法。
一方面,就韓信自身來說,對於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的想法,其實最早韓信手下的謀士也提出來了這個想法。這個謀士蒯通,在當時的楚漢爭霸時期,蒯通才略無雙,善於辯論陳詞,曾經就是韓信手下的謀士,也是他向韓信提出先滅掉齊國,然後再和劉邦、項羽瓜分天下。對於韓信來說,雖然聽從了蒯通所提出的滅掉齊國的策略,但是並沒有聽他的去瓜分天下。
而且韓信對自己手握如此雄厚的軍事實力,而不選擇自立為王也是有自己的原因,韓信曾經向蒯通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韓信之所以繼續選擇劉邦,並且效忠於劉邦,別無二心,一起攻打項羽,是因為韓信感恩劉邦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並且對他的信任和看重。眾所周知,韓信其實一開始並不是跟隨劉邦,而是追隨項羽,不過項羽並沒有成為韓信的伯樂,韓信始終沒有得到重用和提拔。在韓信十分鬱郁,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之時,而劉邦卻一眼看中了韓信的才能,給了韓信一個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
在韓信看來,韓信最感動的是劉邦充分對他的信任和看重,才讓他有如今的成就,而韓信本身也是個十分重情重義之人,心裡一直十分敬重劉邦,如果不是劉邦給自己機會,自己可能還是個碌碌無為的小兵,也不可能揚名天下。進一步來說,韓信能夠有如今的實力和兵力,其實都是因為劉邦的幫助。在此基礎上,韓信是不會去背信棄義幫助項羽,也不願意與劉邦和項羽為敵。
另一方面,韓信對這三十萬大軍的統治力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麼強。其實韓信作為將領,只是在垓下之戰時才得以掌握著三十萬大軍的軍權。而且在這之前,韓信手中是沒有這麼多大軍的兵權的。由此,我們可以得知,韓信手下的軍隊,很大一部分是劉邦臨時交給韓信管理,也是出於對韓信的信任,我們也可以得知,這些士兵並不是一直追隨他,所以並沒有對韓信那麼忠心。由此,我們可以思考下,如果韓信真的率領這些士兵造反,這部分士兵也不會全部支援韓信,至少有一大部分還是會擁護他們的舊主劉邦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韓信其實真正手中掌握實權的兵力是遠遠達不到我們所知道的三十萬兵力。
那麼,韓信最終為何沒有反呢?原因或許很簡單:他沒這個能力。
韓信看似名震天下又兼手握重兵,彷彿只要揮一揮手就天下我有,但事實情況是,他有一個致命軟肋:他手下的許多將領都是劉邦所信任的部下,韓信其實並沒有形成對軍隊的絕對控制。
這點從韓信軍隊將領的構成上便可看出來。漢高祖二年,韓信率領大軍東征,一連滅魏、趙、燕、齊四國,天下震動。協助韓信完成這些軍事行動的兩員大將分別是灌嬰和曹參,其中,灌嬰統領騎兵,曹參則統領步卒。
其後,楚漢迎來最後一戰,也就是垓下之戰。這一戰,韓信率領著三十萬大軍自齊南下參戰。軍中的兩名主力大將,左軍統帥是孔聚,右軍統帥則是陳賀。
曹參、灌嬰、孔聚、陳賀這些人,都是從芒碭山起義之初便跟隨劉邦南征北戰,他們在劉邦集團中的資歷都比韓信老,對於劉邦的忠誠高過對於韓信的服從。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對於手下的軍隊,韓信擁有的只是指揮權,而無絕對控制權。
正因如此,劉邦才能不止一次地輕易奪掉韓信的兵權:第一次是在漢高祖二年,劉邦被項羽大敗之際。第二次是在垓下之戰剛結束,韓信名望最高之時。
總的來說,韓信也沒有足夠的根基,並且沒有自己的親信,如果貿然去和劉邦、項羽瓜分天下,只會讓自己性命不保,而如此機智的韓信自然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也正因為看清了這一點,韓信才最終沒有聽從項羽、蒯通等的遊說,反叛劉邦以三分天下。這是韓信反覆權衡下的理性選擇,他以為自此會安然無事,但事實證明,把命運交到他人手上是一種致命的失誤。
其實,韓信本有機會脫離劉邦自立為王,進而三分天下,但他卻選擇了放棄。直到臨死之前,他才悔恨不已: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可以說,韓信對劉邦是忠心耿耿,從無二心。與之相反,劉邦則是老奸巨猾,從來沒有真心。真應了那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最終落得個“兔死狗烹”的結局。
漢高祖十一年,淮陰侯韓信被呂后斬殺於長樂宮中,時年35歲。西漢朝廷給的官方理由是謀反,這當然是莫須有的欲加之辭。一般認為,功高蓋主才是他真正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