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州同儕讀書會
-
2 # 卡杜瓦
根據閱讀內容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筆記方法。
小說:
• 邊讀邊記
1. 摘抄:打動自己的句子、不理解的句子、詞彙、不認識的人名,如果整段都不理解可以用鉛筆標註,記下頁碼。
2. 寫感想:記錄自己隨時閃現的感想、洞見、疑問。
3. 寫一篇讀後感,這是有效消化文學作品的方式(非必須步驟)。
非虛構類書籍(知識性普及讀物):
• 看目錄,找出全書的核心問題、核心觀點。閱讀的時候要抓重點閱讀,不必按順序閱讀。
• 邊讀邊記
1. 摘抄和寫感想(與小說類書籍一樣操作)。
2. 看完書或者看完某章節之後,可以用思維導圖整理知識點。
3. 全部讀完之後,應重新整理筆記,將自己還未理解清楚的問題列出來,透過其他書籍和渠道繼續尋找答案。
教科書(或專業書):
• 看目錄,根據考試大綱(或你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找出全書最重要的知識點,列出來。
• 邊讀邊記(與非虛構類的書籍方法一樣)
• 重點學習案例、例題。將所有重要例題寫下來,隔一天翻一次筆記。
-
3 # 雲在青天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既然是讀書筆記,那就乾脆隨心靈活一點,讀到哪兒有感悟就記下來;
至於記那些內容,我認為應該把書的大綱,作者資訊,細節之處等重要的記下來,當然自己覺得好的也可以記下來
-
4 # 江湖夜雨92
這個問題提的好。毫無疑問,做學問的主要方法是寫讀書筆記。無數成功者都有堅持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古代的洪邁把自己的筆記編輯成冊,成為著名的《容齋隨筆》。金聖嘆為《水滸》做的批註,毛澤東為二十四史做的批註都成為後人喜歡閱讀的經典。古人說的好,不動筆墨不讀書。所以,如果你想成為大神,那要從寫筆記開始。
讀書筆記怎樣寫?這要看讀什麼書?如果是學生階段,學習自然科學知識,要把不懂得地方抄下來,和同學討論討論,或者問問老師。學問,就是指邊學邊問。也可以把重要的概念,觀點抄寫下來,加強記憶,明代的張博,把自己的書房名之為七錄齋,凡是自己喜歡的文段,都要抄寫七遍。看看那些學霸們,哪一個沒有積累起高高的一摞讀書筆記。
如果讀的是文學方面的書,讀書筆記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圈點批註法。就是把文章的重點詞句圈點出來,然後把自己的鑑賞,看法直接寫在詞句旁邊。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上,講的很清楚,中學生應該具有這種能力。而早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前蘇聯的學校就開始這樣做了。
二,隨筆式筆記。只要自己感覺到對自己有所啟發,都可以記下來。不過內容最好要分類,如古詩詞類,經典古文類,現代散文類,名人軼事類。對於重要的內容,還要做到反覆背誦。李清照,詞寫的好,這與她博聞強記有關。國學大師南懷瑾,演講的時候,總能整篇的背誦。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位紅學家,讓人家背《紅樓夢》,那位紅學家結結巴巴背不出來,南環瑾就自己背誦了兩段。後來,南懷瑾取笑說,這也叫紅學家,我看還幼兒園呢?
三,讀後感式筆記。這也是最難的一種。現在,課程標準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量,規定了孩子們必讀的篇目。學校也開始讓學生假期多讀書,寫讀後感。怎樣下筆呢?寫作,實際上是一種思維活動,首先要確定一個主題,也就是為什麼寫的問題,如讀《西遊記》,可以用我喜歡的孫悟空為主題。然後,在從文中選擇材料,來展現你喜歡的原因,這也是解決用什麼寫的問題,如他的勇敢無畏,他的神通廣大,他的嫉惡如仇。最後,是怎樣寫的問題,也就是分幾段,如何謀篇佈局。概括起來,思維導圖為,為什麼寫,寫什麼,怎樣寫,三個思維流程。
最後,我還是認為,讀書筆記還是隨意一點好,貴在堅持。
-
5 # 林漫書影記
在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在看書時都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因為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首先我們要知道:讀書筆記是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所以讀書筆記的內容可以概括為兩個部分:(一)心得體會。(二)經典語錄摘抄。根據讀書筆記這兩方面的內容我整理出了以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摘錄式、心得體會式、提綱式、批註式。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這四種方法:
一、摘錄式。
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讀書時,把書報上精彩的、有意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斷摘抄下來。摘錄時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書中的優美詞語按人物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摘抄下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寫作文需要時,就可以從“詞語倉庫”裡搬出來,參考使用。
二、心得體會式。
心得體會式讀書筆記,即讀後感。讀書或者閱讀文章之後,有自己的收穫、心得、體會或認識、感想等,再聯絡自己的實際寫下來,這叫讀書體會或讀後感。
常用方法有如下兩種種:
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心得筆記,是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這種體會式的筆記,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寫出真情實感來。
三、提綱式。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透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讀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隱含的提綱找出來,記下來,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提綱的語言要簡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綱式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抓住中心,記住要點,理清思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四、批註式。
批註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批註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
在讀書的時候,為了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寫寫畫畫,把書中的重點詞句和重要內容用圈、點、畫等標記勾劃出來,或在空白處寫上批語、心得體會、意見或者是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詢提供了方便。
如毛澤東讀書就經常採用批註法,有時整篇文章畫滿了符號,空白處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和意見。有的文章內容寫得有出入,不符合實際,他就寫上批語,提出修改意見。
以上寫讀書筆記的四種方法不僅適用於紙質書,也適用於電子書。我們在寫讀書筆記可以同時進行也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讀書筆記發揮最大的效應。
-
6 # 雜書說
做讀書筆記是眾多讀書愛好者都會用到的讀書方法,但是怎麼做,可能是各有各的習慣,各有各的選擇,各有各的側重。
我自己會根據不同型別的書目來確定讀書筆記的方法。通常我會把書分為三種類型:自我消遣、獲取資訊、專業技能。
娛樂消遣類這類書一般就是小說、雞湯文為主,閱讀的目的是打發時間,消遣娛樂,愉悅心情的,所以這類書的讀書筆記相對會做的簡單。
首先,都是一股腦的全篇通讀下來,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享受一氣呵成的愉悅感。
合上書本,會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故事情節進行概括總結,寫下書中令自己稱歎的寫作手法、敘事方法等;把書中精彩的情節、案例新增到素材庫,打上標籤,預判可能會在以後哪些寫作主題上會用到。
最後,嘗試寫一篇書評、感受,或者啟發;再去網上看看別人對此書的評價,分別摘抄一兩條有代表性的正面和負面評價,作為比較。
尤其是享譽國內外的經典名著,讀書筆記可能做的還會更細緻,甚至後期還會在反覆通讀一兩遍。
有人可能會說,消遣讀書用得著這麼複雜嗎?我想是個人習慣和目的吧。因為自己堅持內容輸出,所以每一次閱讀都會當作積累素材的機會,如果你沒有這樣的需要,大可以做的更簡單點!獲取資訊類這類書當是我的閱讀書目中佔比最大的一類,涵蓋的書籍種類也比較多。這類書一般是為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自我充實,獲取某些領域內的資訊。
1、確定核心部分,明確閱讀優先順序。
對於這類書通常不會立即開啟正文開始閱讀,往往是先瀏覽序言,可能是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心得,可能是別人推薦此書的原因,對於我們宏觀上理解書中內容有一定幫助;接著是翻開目錄,對書中框架脈絡有個大概瞭解,看哪些內容會是此書的重點和核心,或是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到閱讀正文時會著重對這部分內容放慢節奏,細細品讀,其他章節可能會加快閱讀速度。
2、讀書筆記是書本精華的濃縮
確定好了優先順序就知道自己的閱讀重點在什麼地方,就知道哪裡要多花時間和精力了。這裡提倡先讀再寫的方法,不建議邊讀邊記。
其一,邊讀邊記容易分神,思想容易分散,難以聚焦;其二,讀完在寫,不管是摘抄、內容總結、心得體會、素材搬運,都有了專門記錄、思考的時間,算是對書中對容的加工重組,能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
每篇章節閱畢,會摘抄書中打動人心的句子,記錄下新學到的詞彙,總結章節大意,梳理脈絡,把可能用到的案例當作素材標籤歸類;整書完畢,用思維導圖進行內容概括總結,再寫心得感悟,最好是能做個客觀的評價。
當然,到此,一本書的讀書筆記就做完了,不過還不算是結束。為了加深理解,還要不定期重新翻開筆記查閱,一旦有新的想法立即記錄下來。
專業技能這類書一般都是有著特定目的,為了提升某一領域的技能,是專業性較強的工具書了。
這類書的讀書筆記我想每個人都不會陌生,從小到大的學生生涯,為了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做工具書筆記的經驗,在此不再贅述。
最後,借用楊絳先生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
7 # 六魚躍龍門
讀書筆記可以這樣寫,按照這個步驟就能寫出非常棒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什麼?
讀書筆記就是在你讀書之後做的重點內容記錄,它包含的重點專案有:01.日期02.金句03.目錄04.思維導圖05.反思
*讀書筆記的作用是什麼?
*只有做到讀書有記錄,有思考,才算是真正的學習。
*讀書是輸入:讀書是最有效最划算的輸入手段。
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讀書筆記的具體內容:
一.什麼書需要做讀書筆記?
二.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是最有效的學習書本知識的方法。
一.什麼書需要做讀書筆記?
1. 成功人士都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讀書習慣是慢慢培養的習慣,最終會形成習慣的力量。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讀書後做讀書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可以帶你長見識,開闊視野,形成知識體系,快速成長。
2. 什麼樣的書應該做筆記
01.讀書的目的是要知道書裡面的知識點,知道別人的觀點,如果讀一遍就能記住精髓的書就不用再讀第二遍了,也不需要做筆記,只需要摘抄金句即可 。之後這些書籍可以送人或放在書架最底部,不再佔用最佳視覺位置。書架的好位置要放那個對自己最有用,常翻閱的書籍。
02.系統工具類的實用書籍需要做讀書筆記,可以把你從無到有帶到另一個知識的新高度
03.新觀點的書籍,引領潮流和趨勢的書籍,可以得到啟迪,能夠讓自己離開自己的認知誤區的書籍需要記錄(如歷史,哲學類)
04.傳記類書籍 如曾國藩等值得學習的偶像
3. 好書如何珍藏
01.儀式感 做一個自己的方印,看完一本好書就蓋上一個自己的印章。
02.寫一篇讀書筆記,把自己的啟迪及思索都會呈現在這本書的讀書筆記裡。
04.大年三十,全年回顧日。把所有讀書筆記整理一遍,數一數自己做了多少次週報,演講,行走的地方,收穫了多少靈感,記錄了多少隨手記,以人為師的計劃進展的怎麼樣,社會資本拓展到了什麼程度。
05.做統計的目的是讓自己的每一步提升都在自我掌控之中。統計的物件是去年的你這個時候在做什麼?跟誰吃飯?你學到了什麼?這些事情量化成了多少時間,用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錢,你是否有個統計?
4. 讀書筆記幫你將知識內化
01.讀書的方法,以及如何反思都在讀書筆記裡具體體現出來,可以幫你快速吸收以及消化書籍的知識點。
02.要將所讀的每一本書透過記錄讀書筆記的形式學習下來,將資訊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分為四大板塊
1. 第一大板塊是金句
01.讀書能記住一句話也是很了不起的,把書中一些特別好的話摘錄下來。
02白天看書 在閱讀的重點內容下劃線,晚上再摘錄下來。當作練字和做功課。
03.摘錄不光要將金句摘錄下來,還要將那些特別重要的相關部分也摘錄下來,同時要把日期寫在讀書筆記的前半部分。
2. 第二大板塊是目錄
01.怎麼判斷自己讀懂了這本書? 看自己能不能寫下目錄
02.一本書的目錄就是這本書的邏輯架構,邏輯架構指的就是大綱和目錄,也就是作者的寫作邏輯。
03.能寫下來目錄就代表你能掌握這本書的思考邏輯了,能跟上讀者的思考和步伐,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問題。
04.如何訓練邏輯能力? 讀一本書,默寫目錄,不會的話先抄寫再默寫。
05.別人問自己時 自己能夠複述書裡面的邏輯架構。
3. 第三大板塊就是思維導圖
01.思維導圖結合了目錄和金句,可以對全書的邏輯進行歸納和總結。
02.寫下自己對書的關注點,對重點進行描述,寫下自己的思索和感悟
4. 第四大板塊是反思
01.讀完一本書 需要在讀書筆記中回答3個問題。
001.透過這本書你學到了什麼?
對全書的乾貨知識做個總結,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方便推薦給他人
002.哪些知識是你過去沒有聽說過的?
如果這一條你記錄的多了,建議你再次閱讀:說明它幫你開拓了思維,掃清了盲區;新知識容易遺忘,你需要回頭複習。
003.這本書對你的幫助是什麼?
寫下個人思考,也許幫你認識了一個新的領域;也許打開了你的一個心結,就算沒有用,也幫你完善了篩選書籍的標準。
總結:
1. 及時翻看讀書筆記,內化知識點
2. 把內化的知識點變成自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道理,但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翻閱複習,所以,讀書筆記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讓你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回顧書本的重點,把看過的書變成自己的知識,讓別人的思想成為自己成長的力量。
----------------------------------------------------
-
8 # 尋韻詩詞
讀書筆記,記的肯定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好句摘抄
一本書,無論它是什麼型別,總會有這麼幾句話是能夠打動我們的,讀書筆記,就是要把這樣的句子記錄下來。因為人的記性總是有限的,當我們閱讀完一整本書的時候,也許可以記得大致內容,但未必能夠記得那些好詞好句。所以,我們才需要在閱讀的時候做筆記,為的就是能夠將這些好句子從眾多文字中提煉出來。
二、所思所想
讀書筆記,除了句子摘抄之外,還可以記錄我們的“讀後感”。在適當的位置寫下我們的心得體會,加入自己的理解,不僅能加深我們對這本書的印象,更能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
-
9 # 葡萄小喵愛讀書
一.閱讀前
在閱讀前,我會在本子上寫上三到五個問題,讀完第一遍書,要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帶著問題來閱讀更有助於我們提升閱讀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比如我現在正在看的《共情力》這本書,我會問自己,
1.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2.“共情力”到底是什麼?
3.讀了這本書後我要怎麼做才能提高這種能力?
4.以前有沒有讀過類似的書籍,有什麼聯絡或不同的地方?
然後我會翻看書的腰封(一般都是名人推薦的理由),書的封皮和封底,書的前沿和後記,書的目錄。閱讀這些可以讓我們對這本書整體講了什麼有個大概的瞭解。可以選擇幾個關鍵詞,以後閱讀的時候遇到關鍵詞就多注意以下。比如這本書的關鍵詞就是“共情力”、“認知行為療法”、“傾聽”等等。
二.閱讀中
在閱讀過程中,因為前面已經對目錄也就是整本書的結構有個大概的框架,也清楚了作者的創作思維,我們可以第一遍快速的閱讀,在書中用劃線或者標記法,記錄你覺得寫的很有道理或者寫的很好的句子,然後用方格標記處書中概念性的詞語,如果閱讀中你有什麼感想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在文章的旁邊空白處寫出來,或者用標籤寫上貼在相應的位置。這樣你在後面的第二次閱讀時就會注意到。
三.閱讀後
暢銷小說類、休閒類的書籍我一般會閱讀一遍。讀完後,我會結合看書前自己提的問題,看自己能不能回答上來,如果回答不上,就再翻翻書看看哪裡漏掉了。
因為自己現在也喜歡輸出寫文字,所以也會想想這本書寫的好在哪裡,哪裡寫的不好,結構如何,邏輯如何,哪裡吸引人,為什麼吸引人,都是怎麼做到的。等等,主要就是自問自答的過程中加深對書的理解。
如果是個人成長類、歷史類的乾貨書籍,我就要讀2-3遍,第一遍讀得會比較快,然後會做出大概的思維導圖,然後再閱讀第二遍,加深理解。也有對第一遍沒有看透的地方在多看看,哪些句子理解的不到位,再多標註一下。
思維導圖我用xmind軟體,非常方便,大多數是根據書的結構,也就是邏輯順序做出來,所以讀書的第一遍後就可以做出來了。有的時候也根據書關鍵詞來總結思維導圖,分成why: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Question:讀書前提出的問題。Keys:書中提到的幾個關鍵詞。Next:接下來我要做什麼。Mark:學到的好的句子和知識。
拿我讀《洋蔥閱讀法》這本書為例,why: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Question:讀書前提出的問題。這兩步是在讀書前就要完成的,然後在讀的過程中,發現關鍵詞就記錄下來放到keys裡面。
讀書的過程中,你覺得有亮點,對你來說很值得記錄的,有種“哇原來是這樣”“哇這句好有道理”的感覺,可以把這些地方放在mark裡。
讀完後,你要做哪些,比如有的書讀完後你想按照上面的步驟一步一步操作,那你就寫出來,有的書,你讀完可能想要做個年度計劃,分解計劃,你就把這些你想要接下來做的事情寫出來。
因為這本書裡推薦了 很多書籍和課程,我想要學習一下,我就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
另外,我會單獨有個記錄書中金句和案例的文件,我習慣放在雲筆記上,方便搜尋。
把一本書分成這幾個部分,就更容易捋順你學到的東西和你接下來要做什麼。
回覆列表
我覺得讀書筆記應該先梳理一下整本書的脈絡,然後主要寫自己閱讀這本書的收穫,感悟,發表一下自己閱讀的觀點,很多書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即使是同一本書同一個人閱讀,每個時期閱讀感悟也會不同,也會隨著自己的成長領悟的東西也不同,所以可以寫一下自己的觀點,讓大家參與討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