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遠離ps

    應該很多家長在出現負面情緒對待自己的孩子吧。

    上課不注意聽講?

    家長如何對待上課不注意聽講的孩子

    肯定是有原因,孩子對著課程不感興趣?,孩子心理想著什麼事?孩子對老師很反感?等等。我們要會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把原因說出來。

    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大人,都是需要認可和讚賞的。

    當他完成的時候,我們大人就要適當的去滿足他的需求,給予獎勵。

    不要一味的打罵、嚇唬(黒呼),孩子在家裡寫作業的時候 、大人也要以身作則,不要一味的玩手機,給孩子養成一個“我什麼時候能長大呀?這樣就不用上學了”等思想問題。

    我相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一定要抓緊。

    在這也希望有些老師,不要遇到學生不聽話就找家長。

  • 2 # 閆老師聊家庭教育

    你說孩子上課時聽講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嗎?是偶爾的還是經常性的?如果是偶爾的,誰都有走神的時候。如果是經常性的,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每一個孩子從小都是有專注力的,專注力被破壞,往往是被家長無意間給破壞的。比如:孩子正玩得起勁,媽媽說來寶貝喝口水,過了一會兒又說來吃點東西等等,類似於這樣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會犯。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慢慢被破壞的。

  • 3 # 愛數學做數學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一是老師,二是家長。

    作為老師,教育孩子上課注意聽講,採用方式為說教,例如上課要認真,注意力要集中等,然後在課堂上遇到注意力分散的情況要及時提醒。優點是利用課堂上提醒,可以讓學生注意力分散導致的後果不那麼嚴重,馬上回歸課堂聽講,缺點是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同時對其他認真聽講的學生不利。

    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課注意聽講方面,是主力,也是最有效途徑。如果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要麼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要麼是先天注意力不集中。後者需要心理醫生協助治療,這種不集中並非只是課堂學習,而是所有事物,例如多動症兒童便是典型案例。而前過者,才是目前最普遍的原因。

    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的根本原因在於價值觀判斷錯誤,學習這件事,在學生心目中地位不夠高,在事物優先順序上,處於較低級別。例如課堂上突然飛進來一隻蜜蜂,所有學生注意力都會被短暫吸引,這很正常,但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回覆正常聽課狀態很快,耽誤時間不足以影響學習,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會長時間被那隻蜜蜂吸引,久久不能迴歸課堂。

    在上述案例中,課堂上最具價值的事物,是聽老師講課,學習學科知識,其餘事物優先順序都低於它,價值觀正確的學生,會很自然地選擇繼續聽課而不是繼續看蜜蜂。一旦一件事物被價值觀排在優先級別,那麼學生做這件事的熱情是無與倫比的。

    舉一個反例,曾經有學生痴迷電腦遊戲,該生英語水平奇差,總分從未超過30分,但在玩一款全英文遊戲時,對裡面各種英文選單、說明了如指掌,並手繪圖形進行辨識,對每一項英文遊戲任務都能看懂,知道如何進行遊戲操作。顯然在這個案例中,遊戲被排在了最高優先順序,因此學生會呼叫一切資源去完成這件事,完全不需要外力驅動。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讓學生在價值觀中,把學習排到最高優先順序呢?

    價值觀的形成,是家庭教育的長期結果,無論是刻意引導還是隨意放養,價值觀都無可逆轉地形成,父母對待生活、工作的態度,即價值觀,學生平時在家中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因此在判斷事物優先順序時,會模擬父母的態度。例如上課認真聽講,對應父母的行為,可能是認真聽孩子說話,或者認真對配偶說話,一方說,另一方認真聽,就給出了示範。

    因此,教育孩子上課注意聽講,作為家長,應該從平時生活中給予示範,從認真聽人說話開始。

  • 4 # 鄉戀WJP

    朋友們好,我是鄉戀。題主問,如何教育孩子上課注意聽講?我以我多年從事小學工作的體會和觀察,從表皮試答一下,不一定擊中要害。

    孩子上課聽講,單就授新課來說,一般分為匯入課題、由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新知識講解、歸納總結、課堂練習、課堂作業、教師再就遇到的問題講解、佈置家庭作業。

    一堂課,這些步驟不一定都有、前後順序也有可能調整,但大致都在這裡。

    會聽課的學生,從匯入新課起,到新課講授完畢,是聚精會神的,有時連眼都不眨一下。這樣的學生做起作業來,一揮而就,根本沒什麼障礙。

    對應題主的問,應該找到答案了吧?

  • 5 # 江河水190527680

    作為家長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能夠專心聽講。在學校裡能夠聽老師的話,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但是孩子並不見得能如你所願!因為你不能陪他在學校裡邊,無法左右他的活動,對於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往往在課堂上做些小動作等行為,有時候老師給予其批評教育但收效甚微;那該怎麼辦呢?

    如今的學校和老師再也不能回到過去的狀態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逐漸提高早已今非昔比,大部分家長都注重孩子的教育培養!但是真正能夠懂得科學培養孩子的家長又有多少呢?中國這麼大,孩子這麼多,所以什麼樣的家長都有!各種型別的家長都有!但是毋容置疑,如今溺愛孩子的家長越來越多!這些家長把孩子寵成掌上明珠,容不得半點委屈,無論是在家在學校裡可能要唯自己孩子為中心。也有很多家長跟學校或是老師因為孩子鬧的紛紛揚揚,不可開交。當然也有正當的和不正當的!時間一長,學校和老師就且戰且退,逐漸的就沒有了往日的思維,由不敢管到不管,就這樣許多孩子不能自制,課堂紀律越來越差了。

    當然,家長,老師都不能一概而論,都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所謂世界大了什麼人都有。但無論如何還得來到正題上來!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家長共同的職責和義務!要共同努力,積極溝通,因才施教,正確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自制力,認真利用課堂上寶貴時間,讓所有孩子不留遺憾!總之,家長不嬌不縱,老師不厚此薄彼!能成才成才,不能成才一定要成人!

  • 6 # 吳霸天

    首先家長要和老師一起找到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看看是否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的原因要看看是否是晚上睡眠不足,營養不均衡,身體哪裡不舒適,或者沒有進行體育鍛煉。

    心理因素的原因要找找看是否是對授課老師有牴觸情緒,是否是上課內容太難導致無法繼續聽講,是否是家庭原因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是否是同學之間有矛盾。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歸是有原因的,需要老師和家長耐心地一起幫助孩子成長。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個老師的責任,或者一個學校的責任,而是與家長一起的承擔。孩子教育既不能著急,又不能不看重,找對合適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 7 # sch湯小米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一般來說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二是老師的課是否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有的小孩子能夠注意力集中的完成一件事情,而有的小孩子幾分鐘都坐不住,並非孩子自己的問題,而是我們忽視了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其次,老師組織的活動是否能夠激發孩子參與的興趣,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對於各方面的孩子都不成熟的孩子來說,活潑、好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對於要好好聽課的重要性根本不瞭解,而且自控能力也是比較弱的,所以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成人的幫助。我們也是從小孩子過來的,如果老師講課講的生動有趣,我們也會不知不覺的就參與到其中,但是如果老師講的枯燥無味,那麼我們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很長時間。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要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讓孩子循序漸進的養成專注、認真的習慣:

    一、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需要培養,可以讓孩子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做好的事情,比如看書、分揀珠子、畫畫等。每天留一個固定的時間給孩子做自己的事情,當孩子能夠專注完成,就給孩子適當的獎勵,但是在鍛鍊的過程中應該循序漸進地延長時間,而不是急於求成,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倦心裡,從而對這件事情反感。

    二、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成人不能隨意打擾孩子

    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能隨意打擾孩子,孩子的注意力有持續性的,如果在孩子專注做事情的時候打斷了他,那麼注意力一分散就很難拉回來,長久以往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就會變成常態,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糾正過來。

    三、在可以的時候,適當選擇老師

    孩子進入學校以後,與他們接觸最多時間的人就是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影響。選擇一個好老師對孩子也有很大的幫助。

  • 8 # 神秘人一綜合剪輯

    1.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興奮。上課時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吸引,外界的一點風吹草動,他總是第一個知道並被吸引過去。

    2.孩子對該學科不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某學科不感興趣時,就會不認真聽。

    3.不喜歡任課老師

    親其師,信其道。當孩子不喜歡任課老師時,就會不認真聽他講的課。

    4.覺得知識太簡單

    成績好的孩子,認為老師講的知識自己都會,就會開始不認真聽講了。

    5.孩子沒有正確的聽課方法

    課堂上,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也就20分鐘左右,有些孩子不會利用這個有效時間,往往該聽的時候走神,漏掉重要知識點。

    6.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

    有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可能是生病或者生理原因。但有些孩子就是上課聽講注意力很難集中.

    推薦給大家幾個方法:

    1自控力:

    就是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並堅定去做就是自控力!

    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哲學家們都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礎上。”

    家長協助孩子把學習、生活和玩樂都寫進計劃表裡並持之以恆的讓孩子去做,就是自控力最好的訓練和自控力形成的途徑。計劃表要可持續並有效。

    第一,一份合理可行的計劃表是孩子完善自控力的第一步。

    第三,家長和孩子一起定一個近期的學習目標,然後一起給出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實質性的方法。並幫助孩子一起完成。

    第四,自控力也是意志力,就是習慣的培養。

    2.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舒爾特訓練法,這是最有效的注意力訓練方法之一。科學研究表明:注意力長短和年齡有關5-10歲是20分鐘,10-12歲是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

    1)讓孩子在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裡學習,切忌這個環境裡有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物。

    2)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來培養,例如手工,繪畫,體育等等。

    3)大聲朗讀也是增強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一個好方法。

    4)家長找到一些關於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每天和孩子一起完成。

    3·家長和老師的有效密切溝通

    自古至今,身為學生就要從老師那裡學習知識,在學校裡度過青春歲月,所以學生就不能有因為不喜歡某位老師而形成不聽這位老師講課的情況。家長更要跟主要任課老師和班主任建立有效緊密的溝通,做到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思想情況,和老師搞好關係,嚴格按照老師的教學進度幫助孩子學習。

    4.讓孩子給家長複述上課內容

    讓孩子給家長複述上課內容,既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讓孩子講上課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加深理解和記憶。更能讓孩子體會自己的老師上課有多辛苦,老師為了學生做出了非常大的付出。讓孩子體諒老師,從而更好的建立和老師之間的親密感。

    5.培養孩子對學習(學科)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枯燥如數學,也是有興趣可以培養的。讓孩子多瞭解一些數學家的生平和為人類所貢獻的故事,讓孩子瞭解數學在生活中重要的作用,讓孩子在學習中形成數學思維,找到自己做錯題的原因並找到正確的方法,讓孩子體會解題成功後的快樂。

    6.教給孩子正確的聽課方法

    每節課的時間不會全部都是講課時間,而不同階段孩子的注意力有效集中時間也不同,如果孩子不認真聽講,首先要和任課老師溝通,瞭解老師的授課習慣,然後指導孩子聽課的方法,告訴孩子老師講什麼內容的時候要認真聽。

    7.保證孩子良好的作息時間和健康的身體

    8.訓練孩子的辨別能力

    指接受和辨別各種聲音的能力。小孩子聽覺分辨能力的低下會造成對相差不大的聲音產生混淆,進而影響聽課的效果。家長可以經常讓孩子分辨聲音的高低、大小、強弱、音色、聲源的方向等,以此來增強孩子的聽覺分辨能力。

    9.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

    聽覺的理解能力是指孩子能辨別聲音和了解說話的能力。家長要多與孩子交談,多讓孩子接觸各種聲音,多充實與孩子生活相關的詞彙。比如,口頭佈置任務讓孩子完成;對成語故事做判斷並回答問題等。

    10.訓練孩子的聽覺記憶能力

    指孩子能保持並複述所聽到的各種資訊的能力,透過聽覺記憶能力的訓練,不但可以加強孩子聽覺的記憶力和聽知覺的廣度,減少孩子對較長的聽覺資訊無法記全等情況的發生,而且還可以促進孩子進行新老知識的聯絡,產生聯想,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力。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難度不同的語句,叫孩子認真地聽並讓孩子模仿表述出來,以此來提高孩子的聽覺記憶能力。

    11.訓練孩子的編序能力

    指孩子能將過去聽覺所獲取的資料以正確而又詳細的先後順序回憶出來,以及將所獲取的聽覺資訊加以組織使之有意義的能力。它對孩子將所學知識有系統地保留下來是非常有益的。透過讓孩子聽故事並複述出來、順背倒背數字等可以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12.訓練孩子的聽說結合能力

    在現實生活當中,聽和說總是密不可分的,不會聽講的孩子,說話時總是語無倫次的。聽與說的結合涉及到孩子對詞彙的聯想、推理、分析和判斷能力。家長可以透過訓練孩子學說同義詞、反義詞,聽音樂進行聯想,將句子補充完整,聽故事,自編故事的結局的形式來訓練孩子的聽說結合能力。

    13.習慣問題

    如果養成了不安心學習的毛病,想一下子要除掉不可能。得逐漸強化孩子集中注意力的鍛鍊,強化孩子學習態度。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一下學首先強制其先寫作業,只要寫好作業,馬上放其玩耍,然後在寫好作業的基礎上逐漸加些條件,比如只要寫的對,寫的好,就可以玩。。。。。呵呵,要注意在強制下鼓勵的辦法哦!!!

    14.努力成為孩子的夥伴

    父母要常常鼓勵孩子,經常和孩子談心,讓孩子知道你一直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從而使孩子產生做事的積極性。如果父母對孩子所做的事不聞不問,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失望,而不將手中的事繼續完成。

    15.談心

    找機會和孩子以輕鬆的氣氛說說老師啊,學校啊之類的,從他的談話中瞭解到他對那些老師有排斥心理,然後才能適當的跟孩子做有關的工作。

    16.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最好能摸透他的學習方式,瞭解他的基本情況才能知道他為什麼會不注意聽講。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17.從他的同學和同學入手

    特別是坐在他周圍的,可以請他周圍的同學幫忙提醒他。這樣應該比你直接教育他有用。因為孩子肯定都會有種從眾心理,如果旁邊的人都認真聽講,他也就不會那麼容易走神了。

    18.就是看你的孩子是什麼性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如今這個喧囂的環境中,你是否還能夠每月閱讀幾本紙質版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