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一路帶一

    對待項羽怎麼看,我覺得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當然我本人非常欣賞項羽也可以說崇拜吧、可是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用在項羽身上也不過如此

    人生有兩種,一種是功利的人生,一種是藝術的人生。大多數人都是功利人生,所以很難理解藝術人生。然而正如項羽的藝術的人生他一生不屑暗箭傷人,為人爽直性格直率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項羽的形象符合人們心中的英雄,他的武斷和岳飛的愚忠一樣,完全符合華人的欣賞標準。項羽本人有英雄“氣質“,正如人們說的,他的豪氣、俠義和坦蕩,值得人們敬佩。他也是有實力的,他對戰爭的把握,恐怕十個劉邦也敵不過。誰說項羽有勇無謀?從他"破釜沉舟“的一戰,就可以看出他的領兵才能和為將的自信。其實“破釜沉舟“是有點心理學的味道,項羽是洞察出了這一點,還是他勇往直前的性格使然,我們無從考知,但這一戰確立了他的英雄形象,也確立了他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 項羽一生追尋將不在多貴在精 所以後有劉邦號令60萬大軍攻打項羽時,他的兵力也只有3萬 但是依舊打的劉邦狼狽逃走,可見其軍事智謀 ,但是一般來說像項羽這樣的人都是自信和自大並存的。他是“戰神“,卻不是治世的謀士。也可以說他是“君子“,在同劉邦這樣的“小人“的鬥爭中,“自大“的性格足可以毀掉他。這樣的人,雖可獨霸一方,但是很難能成為國君。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性格使然吧, 他的死帶有明顯的悲劇色彩,一個健強人格的隕落,總是可以留下一片惋惜之聲。他那“不肯下江東“的氣節,更奠定了一代悲劇英雄的主色調。再加上他的身邊有個至死不渝的虞姬,也為他的死添加了幾分浪漫色彩。英雄美人,也成了千古流傳的佳話

    正如李清照所寫、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我們對他更多的是一種惋惜 回首看去歷史上太多太多皇帝殺父弒兄但是你可以說他不是一個好兒子好父親可不能否認他是一位好皇帝好的政治家,所謂最是帝王無情家不過如此,對比與霍去病的一生可以說他貪汙腐敗行賄但是卻達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如果岳飛項羽也懂得變通,或許結局又是另外一種了吧,面對失敗挫折可以妥協忍讓。可是不妥協的我們應該給予尊敬,好一個生當做人傑 ,死亦為鬼雄

  • 2 # 離不開的影子TY

    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的都聽說過,那麼大家就該瞭解項羽,他是秦朝滅亡最有力的推動者,也是雖死猶榮的霸王,作為一個武將依靠他過人的軍事才能,取得了鉅鹿之戰的勝利,他統兵擅長鼓舞士氣,才會有破釜沉舟的典故,他是中國最傑出的軍事家之一,雖然他的一生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但是他的英雄氣概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說劉邦是一個善於謀取勝利的聰明人,那麼項羽是個不屑於玩弄手段,只相信自己的能力,願意用正面突破敵人的男人,最後沒有能夠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但是一樣值得人們的欣賞。

    楚漢爭霸中項羽是個失敗者,他足夠勇猛,兵力也足夠強盛,因為他的性格不足導致他的失敗。

    他的猜忌,因為感覺自己足夠優秀,所以在對待他人的時候總是感到猜忌,首先低估了韓信的才能導致了韓信投靠了劉邦,入股韓信在項羽這裡能夠發揮出他的才能,毫無疑問勝利是屬於項羽的。不僅於此他對他的亞父范增也是有所猜忌,范增是項羽的老臣,在項羽剛剛發展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一心一意的輔佐項羽,然而項羽剛愎自用不在信任范增,在加上他的手下本來就沒有人能搞對抗蕭何,這就造成了他雖有勇但是沒有劉邦的計謀。不善於使用人才對人有所猜忌是他的一個重大的失敗。

    儘管項羽不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性格有所缺陷,但我依然非常的敬佩他,有很多的人像我一樣的敬佩他。

  • 3 # 國學上下五千年

    1.先說下自己的淺見(其實項羽的性格和為人,在今天我們每個人身邊大概也都有這型別的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楚霸王也非仙神,他也是個肉身凡胎。後世大多認為項羽是失敗的,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項羽一樣是名垂千古的一代霸王,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能夠達到這個高度呢?或許在項羽自己看來,他的一生是成功的,因為項羽骨子裡就只是想推翻秦朝建功立業,而非取而代之,項羽最後自殺是出於愧對於江東父老。

    2.項羽的性格並不適合做政治家,他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3.項羽多少有些自負,最後時刻

    項羽自忖不能脫身,就部下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在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此時項羽依然認為是運氣不好,自己依然是最牛的人。

    4.項羽多少有些性情殘暴。項羽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蒐集寶物美女準備回江東;項羽將秦降卒二十餘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項羽多次以下犯上,殺掉與自己不利的人。

    5.項羽多少有些剛愎自用,不知人善用,不相信眾人的力量。太過死板,不會變通,直性子性格也得罪了很多人! 也有奸滑,小心眼的記載。項羽對自己的兄弟親人仗義,對看不上的人確實無比的殘暴。

    種種的一切,都為項羽最後退出歷史舞臺留下了伏筆。

  • 4 # 一個人的歷史

    項羽是秦漢之際時勢造就的一位失敗英雄,用文學說法就是“悲劇英雄”。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的《史記》中為項羽立本紀,集中筆墨刻畫了這一英雄形象。後世之人正是透過《項羽本紀》才第一次認識了西楚霸王項羽和他身上發生的故事。

    一、滅秦的霸王,建漢的沛公

    說到這很多人會奇怪,不是沛公劉邦率先攻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宣告了大秦帝國的滅亡嗎?為什麼說是項羽滅秦,建立蓋世奇功呢?說到理由,就不得不提到鉅鹿之戰。鉅鹿之戰項羽全殲秦軍主力,決定了秦王朝覆亡的命運,大力支援了沛公劉邦進軍關中。在鉅鹿之戰中,項羽透過破釜沉舟,一舉擊潰了秦將王離所率領的二十萬駐守長城的秦軍精銳主力。隨後,項羽率楚軍同秦將章邯對峙了將近半年之久,迫使其無暇分身回援關中。滅暴秦之業,項梁開其端,項羽接其力。滅秦的標誌是項羽擊殺宋義,鉅鹿之戰擊潰秦軍主力,被天下諸侯擁立為共主。那麼劉邦的功績是什麼呢?項羽滅秦以暴易暴,劉邦則擊敗項羽,平定暴亂,恢復了天下一統的秩序。秦漢之際的改朝換代,陳勝、項羽、劉邦共同建立了蓋世奇功。陳勝首舉義旗,項羽以暴滅秦,劉邦滅楚興漢,因此,滅秦之功在於項羽而非劉邦。

    二、楚漢相爭,有智囊而不能用

    項羽接受章邯投降之後,率軍向西渡過黃河,直指秦都。諸侯所率領之兵多為刑徒,對於秦人十分仇恨,一路上虐待秦國投降計程車卒。投降的二十萬秦國降卒多有怨言,項羽為了防止兵變,在新安坑殺了二十萬秦國降卒。項羽在反秦鬥爭中的這種復仇主義,雖然逞了一時痛快,但是卻大失人心,這是導致他成為悲劇英雄的一個重要原因。公元前二零七年十二月,項羽攻破函谷關駐軍鴻門,當時項羽所率的四十萬人馬都是楚軍的精銳,而劉邦的十萬人卻沒有經歷過大戰。范增對項羽說:“劉邦這個市井之人,進入咸陽居然不為聲色犬馬所惑,其志未可量也,必須儘快除之以絕後患。”這時候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到項羽處出首,說劉邦有異志,進一步印證了范增的判斷。但在鴻門宴上,有了項伯的袒護,樊噲的果乾,張良的智慧,劉邦的狡黠,項羽的猶豫,項莊的畏懼,導致范增計謀的失敗。項羽進入咸陽後,先後火燒宮殿,但並不選擇定都稱王,而是自封為西楚霸王,並分封各路諸侯。但是由於分配不均,引起了一些諸侯的反對,如彭越因為未被封王,就打起了游擊戰,騷擾項羽的大後方,讓項羽十分頭疼。劉邦也藉機從蜀地而出,平定三秦,聯合天下諸侯,以項羽殺死楚懷王熊心為名,聯合起來攻擊項羽。由於項羽在齊地陷入了泥潭,一時不能回軍,劉邦率領五十六萬大軍攻破了楚國的都城彭城。項羽聞訊親率三萬精騎,繞過劉邦重兵設防之地奇襲彭城,把劉邦打得大敗。此戰項羽以三萬之眾擊破劉邦的五十餘萬聯軍,項羽走上了軍事生涯的巔峰,而背後正是范增之謀。劉邦對項羽屢敗屢戰,逐漸喪失的信心,張良獻計讓他團結英布、韓信、彭越三人,形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范增客觀的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漢軍多而弱,楚軍少而精,應該集中兵力攻佔洛陽,進逼關中,從而一舉打破劉邦的包圍圈。但此時的項羽中了陳平的反間之計,對范增和鍾離昧並不信任,范增憤而離開,導致背後傷舊創復發而亡。項羽此時既沒有謀臣,也沒有勇將,只有剛愎自用,逞匹夫之勇,成了孤家寡人。

    三、烏江自刎,英雄落幕

    楚漢之爭,項羽用勇,劉邦用智,看的就是誰能堅持到最後。公元前203年10月,劉邦、項羽簽訂合約,以鴻溝為界平分天下。楚軍歡舞雀躍,但是楚軍剛一撤退,劉邦就背信棄義從楚軍的後方發動攻擊。在劉邦答應了彭越、韓信、英布等人戰勝項羽之後可以平分楚地之後,完成了對項羽的合圍之勢。半晚時分,四面楚歌響起,項羽大驚道:“難道楚地都被漢軍佔領了嗎?”於是決定傍晚突圍而出,返回江東重整旗鼓。但是項羽到了烏江之畔時,自己放棄了渡江的打算,看到自己身邊的二十六騎都不能保護,項羽決定不再返回江東。這不是怯懦者的無可奈何的逃避,而是勇敢者的人生頓悟,是英雄偉人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的壯舉。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永遠活在了我們的心中。

    四、西楚霸王失敗的原因

    項羽的興滅,如潮水潮起潮落,來勢洶洶,去也匆匆。總結項羽的失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兵法不精,以力鬥智

    項羽是個崇尚武力人,自幼就好勇鬥狠,對於兵書略知一二就不願意再學。楚漢相爭時,竟然想到了要和劉邦決鬥的辦法,想靠自己的力量決定一切,但劉邦偏偏不和你鬥力。以至於項羽處處受制於人,在范增離開後不久,就更加陷入了困境。

    二、任人唯親,人心渙散

    項羽對於自己的親族十分信任,對於功勳之臣卻猜忌、離心。韓信、陳平等人原本都在項羽帳下,後來見不能為項羽所用,才投靠了劉邦,可以說這些人是項羽拱手送給了自己的對手。對於范增、鍾離昧這樣的肱骨之臣,項羽也存猜忌之心,直接導致范增的離開,鍾離昧也失去軍權,讓項羽成為了被一群無能的親族所累的孤家寡人。

    三、殘暴不仁,失去民心

    項羽性情剛烈,直接粗暴,復仇的念頭讓他變得殘暴不仁。屠城、坑殺降卒成了常態,只知道殺戮,而不知道收買人心,導致項羽勝利越多,敵人越多。

    四、政治幼稚,封王失計

    鴻門宴上本來是除掉劉邦的最佳時機,但是項羽政治上的幼稚讓他覺得自己理虧,主動放棄了除掉劉邦最好的機會。分封諸王不僅沒有達到收攏人心的目的,還讓一些諸侯離心離德,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九江王英布的背叛。另外一個經典的橋段,就是楚漢將軍對陣,項羽威脅劉邦要將他父親烹殺,劉邦竟然說:“你我是結拜弟兄,我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非要把父親烹殺,請分我一杯羹。”面對劉邦的這番說辭,項羽表示很無奈。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中對於項羽的說辭十分貼切、準確: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 5 # 愛寫才能贏

    我覺得以項羽的性格,他只適合做亂世裡的英雄,而不適合做治理國家的君王。可以看出在司馬遷的史記裡,作者是偏向項羽這邊的,他為項羽寫本紀可能也是有點同情他並且反感與自己的處境。可以說項羽是一個殘暴的人,是個自負的人,但在他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英雄的豪氣。如果他不選擇烏江自刎,可以說以他的本領和年紀輕輕,耗都可以把劉邦耗死。在自刎前他想到的是虞姬和自己的寶馬,死了又想著成全自己的敵人,把自己的頭顱獻給他,也展現了他柔情的一面。總之項羽就是個悲劇的英雄聯人物。

  • 6 # 飛梯教育

    項羽誕生於公元前232年,自刎烏江邊時只有30歲,而在秦末大起義的鉅鹿之戰中率數萬楚兵擊破由秦國名將章邯,王離所率的四十萬秦軍主力,全殲王離軍後,並於八個月後迫使二十萬秦軍投降,直接導致秦朝名存實亡。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被載入史冊。繼陳勝吳廣被鎮壓之後,起義軍首領的名號落在項羽頭上。不同於其他王朝的隕滅,秦朝在滅亡之時,軍隊戰鬥力還是非常強大的,畢竟統一全國還不久,而且秦兵好戰尚武也是在秦人心中代代相傳,所以項羽的武力值堪稱千年第一。以少勝多一般是因為多的一方比較孱弱,或者將領低能,而這場戰役不一樣,是在兵力少太多和對方由名將率領秦軍主力的前提下,純粹靠以暴制暴取得的勝利,後來的二十萬秦軍之所以投降是因為項羽真的太兇了,萬人屠一般的魔鬼存在,包括其短暫一生諸多的殺人案例,堪稱千年殺人魔王!

    我來分析一下本質原因,秦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秦朝當時殘暴治理無方,雖然秦朝使得車同軌書同文,但是這種操作有如美國這些年搞得全球化,雖然方便但是有強迫的意味,當然被各種排斥,美國這麼強大尚且懂得文化入侵,大棒和紅蘿蔔一起揮舞的道理,秦統一全國後卻沒有統一文化和思想,治理整個國家的方式還是非常僵硬和軍事化,勞役、徭役、賦稅壓著人民很難抬頭,而且刑法嚴酷,上班遲到(陳勝吳廣發大水誤了工期)就要殺頭!秦人靠武力統一全國,也想靠武力維持統治,這是不對的,治大國如烹小鮮,是每一個政治家懂得的道理,甚至以退為進也是智慧,治國如果只靠大棒,必將換回被統治階級造出的更大的大棒打回去,而項羽就是這個歷史的大棒。

    歷史規則不能違背,戰場上的勝負一定是更暴力那方獲勝(項羽滅掉秦朝)而取得最後成功的人一定是靠頭腦獲勝(劉邦滅掉項羽)。治大國如烹小鮮,你刀槍使得好並不代表鍋勺也玩的轉,撒鹽調味無一不是藝術!

    某種程度上來說,項羽和秦朝翻了同一個毛病,認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便自信過頭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世界和執行千年的規則,君不見,整個世界歷史這樣的成功例子有嗎?俄羅斯普京大帝何等霸氣外露,還是要經常上傳抱著狗狗愛撫的照片。軍事家和政治家是有很大區別的,項羽在軍事方面目前確實沒有一個歷史上的人物可與其放在一起,在中國軍事史上能力堪稱獨一檔的存在,可是把己方唯一的智力擔當亞夫范增都給猜忌遠離,還是那個毛病,太過剛愎自用,堅信武力解決一切問題,何況自己的武力天下獨一檔!

    出道之時便可一人在會稽太守殷通府上連殺百人,嚇的眾人俯首不敢抬頭,後帶著劉邦攻打定陶,後又鉅鹿之戰反轉整個起義形勢。斬殺不作為的上司宋義,後將秦降卒二十餘萬新安城南連夜坑殺。又搞權利分封,分了十八個諸侯王,又想稱王將義帝殺死,後鴻門宴放走劉邦,不得民心也不得部下的心,坐看對手一步步成長,就連垓下逃亡遇到老農問路都被欺騙,耽誤時間而被漢軍追上,這一系列行動完全是軍事天才政治黑洞,劉邦恰恰相反,一路都在默默發展避其鋒芒,每步都充滿著政治智慧!

    殺是為了生,退是為了進,而項羽的殺是為了殺,為了提供讓自己更剛愎自用的證明。誅暴秦是為了開盛世,而不是開一個比秦更暴力的時代,各個朝代的開拓者都懂的道理但項羽不懂,所以沒有項羽的時代,但暴秦之所以被滅也得益於項羽的軍事力量和英雄氣魄!這是一個悖論,倘若項羽和劉邦一樣,他們就是下一代陳勝吳廣!

  • 7 # 誤入蘭途

    古人只有帝王史家才能把他的事蹟寫入本紀,項羽是唯一一個不是帝王而被史家寫入本紀的人,可見其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

  • 8 # 小小小百科全書

    項籍,字羽。所以也叫做項羽。項氏一族世代皆為楚國將領。封地在項,所以也就姓項。這也是項氏的來歷。《史記》中記載,項羽胸懷大志,年少時不喜歡讀書偏偏喜好從武,但是項梁又請人教授項羽劍術,但項羽學了幾次後也不肯在學習。項梁很生氣問項羽為什麼。項羽說男子漢大丈夫就要學習“萬人敵”之術。劍術只能殺一個人。而萬人敵確實縱橫天下的保障。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項羽跟隨叔父一直隱姓埋名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待時機出現就在此開始反秦大業。後來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繼位。二世繼位初由於沒有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鎮壓。整個秦國開始動盪不安,各種魑魅魍魎也開始趁機作祟。而大澤鄉陳勝吳廣的起義也算是正是拉開了秦朝動亂的篇章。

    秦朝動亂開始之後項羽跟隨叔父也開始招兵買馬開始了造反之旅。之後就是原六國貴族紛紛開始冒出頭來造反。大有一鼓作氣滅掉秦朝的架勢。而實際上作為秦末農民起義的倡導者陳勝吳廣發揮的作用相當有限。陳勝吳廣的起義在初期確實規模浩大,但是之後陳勝開始貪圖享受最後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失敗。整個秦朝又重歸戰國時期。秦朝和各地原六國叛軍開始了大戰。而在所有的造反勢力當中又以項羽一方最為厲害。其他的造反勢力被秦國大軍殺的一敗塗地。只有項羽一方接連勝利。最後秦國最後的大將章邯甚至差點就憑一己之力滅掉了造反勢力重新統一秦朝。但是章邯由於受到趙高的掣肘導致在和項羽的決戰中失敗。而趙高又在背後殺害了章邯的妻子。所以最後章邯失敗投降項羽。

    秦國滅亡後基本上就又是群雄逐鹿的場面了。而此時項羽開始分封諸侯。項羽分封了十八路造反勢力為王,而自己則自封為“西楚霸王”雖然同樣是王。但是他這個王顯然是高於其他諸侯王一等。但此時的項羽在滅掉秦朝之後有些志得意滿忘乎所以了。一方面項羽放棄的富庶並且十分重要的關中之地,反而以故土難離為名想要回到江東。這顯然就是自己把自己的稱霸天下之路給斷絕了。要知道歷朝歷代關中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佔領關中也就意味著有佔領天下的機會。但是項羽絲毫沒有顧全大局。以“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樣的說辭作為回江東的藉口。也正因為如此范增對項羽失望至極。

    再有項羽做的非常失敗的一件事情就是刺殺了楚懷王。也就是當時天下人共尊的“義帝”。正因為如此項羽開始失去民心。要知道雖然楚懷王只是諸侯們名以上的領袖。但是楚懷王畢竟是一個象徵。就這樣還被項羽給殺了。一方面天下百姓開始不信任項羽,另一方面諸侯們也開始警惕項羽。果不其然之後不久諸侯之間因為利益關係開始互相征討。而在這場大戰中項羽和他一生最大的敵人劉邦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項羽在和劉邦的作戰中幾乎是無往而不利。但就在最後關鍵的一戰“垓下之戰”中項羽失敗了。也就是這一次的失敗徹底葬送了項羽的爭霸之路。也斷送了項羽的性命。

    項羽失敗後逃到烏江邊本來是有逃命的機會的。但項羽不願意狼狽不堪的逃走,最後選擇了自盡。一代梟雄隕落於吳江之畔。可以說在秦末的動亂之中項羽這個英雄敗給了劉邦這個小混混。關鍵就是項羽太過於驕傲自負。這是項羽無敵的保障也是項羽最致命的缺點。

  • 9 # 人教祖師名道

    我想說歷史只是歷史!當時具體都發生了什麼我們並不瞭解!口口相傳下來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很多秘密都隨著時代消散了,葬在歷史中再也無解!

    很多人說霸王有勇無謀!我只想說點評別人總是容易,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的事,可是天下間只有一個項羽!你能做的更好嗎?先打個半壁江山來看看!反正我是不行,一個縣都不行,一個村都費勁,所以有啥可笑話人家的?人無完人,能做到霸王的份上已經是非常不容易非常厲害的了!

    有人說霸王愛殺,殺了很多人,殘暴!可是當時的事實又有誰瞭解呢?反過來如果現代殺人不犯法的話你有沒有想殺之人?殺人問題很嚴重,但是也得看殺的是誰,因為什麼而殺,如果一個人跟你玩心眼,想利用你,欺人太甚那怒了不能殺?殺完一個,黑社會組織的,家裡出來一幫打手,那束手就擒?不應該繼續殺?很多人拿楚懷王說事,以下犯上殺了上邊,如果換個角度想想,朝代亡了,大家都不過平民而已,我辛辛苦苦打天下,為啥另一個人當皇上?還啥力不出?如果啥活都自己幹,還得受制於人聽別人差遣,誰能願意!你能打下來天下然後拱手讓給別人?所以我說歷史只是歷史,很多事情的細節我們並不清楚,所以不好說,也許事情是另一樣,也許確實死的人很冤屈,但歷史已經隨風去了,是非對錯我們很難知道了!

    天下都說曹操是梟雄,天下都罵他多疑,可他多疑沒殺司馬懿,葬了曹魏江山,所以他真的多疑嗎?天下都雲項羽嗜殺,可至少有兩次機會殺劉邦,沒殺,最後葬了自己葬了江山,所以霸王真的無故殺人嗎?誰知道呢!

    歷史只是歷史,很多東西很多事情都隨著那一代人的消逝而告終!很多秘密也都葬在了歷史無法發掘,成了千古之謎,勝利者可以改寫史書,篡改歷史和事實,後代整理的相對公正的歷史,也不過是蒐集各方面前人的資訊,不是當事人口述的,都可能跟真實有很大的差距!一個學生殺人是很驚動社會的大型惡性事件,可一個長久受人欺負的學生殺了一直欺負他的人呢?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新聞只報道了一個學生半夜殺了好幾個人呢?真相跟看到的是一致的嗎?所以無論對錯,既然已成歷史,就讓他過去吧!有些事實跟秘密註定無法重現天下,秘密都如此,比如各大寶藏古人給藏在了哪,更何況事實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連杰和成龍哪個票房號召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