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萬天10
-
2 # 臣本布衣51
就我而言,我也偏愛《三國演義》,首先在文學成就看《水滸傳》我認為就略遜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就是一場如臨其境的轟轟烈烈的戰爭畫卷,人物的刻畫,場面之壯烈,讓人震憾,而《水滸傳》就是一群偷雞摸狗,殺人放火的強盜,當然我很喜歡林沖,武松,魯智深等等一些為數不多的好漢,他們卻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而一些人卻是被宋江,吳用之流利用下三濫的手段而騙上梁山的,如秦明,盧俊義,徐寧等,做為宋江文不及曹操,仁不如劉備,勇不比孫權,簡直就是一人渣,再說吳用,比《三國演義》裡任何一個謀士都不如,更別說比肩諸葛亮,司馬懿了,梁山泊起義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一夥烏合之眾他們根本就沒有遠大的理想,更不具備對統治者摧枯拉朽的能力,所以《三國演義》完勝《水滸傳》,個人淺見,望劇友指正。
-
3 # 夜神叨叨
智商硬傷太多,吳用這種除了坑害忠良基本沒幹啥好事,打個方臘也沒幾條妙計,還不如三國袁紹手下四謀士的任何一個。
打打殺殺全是為了一些眼前利益,尤其武松幫施恩那段,完全就沒什麼正義感。
宋江更是任人唯親,李逵這種害人無數,朱仝哪裡最明顯,宋江只是呵斥兩句,反看孫立,郝思文這些真逼上梁山的都沒什麼重要崗位,尤其二龍山的一批,都被邊緣化了。
-
4 # 張永吉5
水滸傳讀3遍,無味了。就那點事吃喝玩樂兄弟義氣打砸拼命。
三國演義,打打殺殺,三個邦國國家政治外交手段軍事拼鬥,
羅貫中對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逼真,忠奸分明,小說寫的江湖險惡,甚至神話故事穿插其中。歷史的演戲,說書人的故事,三國志國家級正史的寫入。
三國演義全面,引人入勝。
-
5 # 酒騎風
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挺得罪人的。總的來說,喜歡《三國演義》的人,更有文化。
當然,這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曆了,今天不是這樣的。
我們知道,水滸傳,是前人在大宋宣和遺事的基礎上,編了好多故事,最後被攢成的一部小說。於是在閱讀水滸傳的時候,每個故事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基本上講一個好漢的故事的時候,打對臺戲的最多2~3個人,剩下的就是看戲的。
所以一個人如果沒聽過林沖的故事,忽然聽到有人講晁蓋打劫生辰綱了,也不影響節奏。
所以同樣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水滸傳就更適合普通老百姓聽。聽哪是哪,反正最後108將聚義了,在這之前,聽到誰的故事是誰的。
但是如果要聽三國演義,就有點麻煩了。你沒點知識,還聽不了這個。
要不然劉備剛剛投奔袁紹了,結果幾天不聽,劉備跑荊州區了;出門抽根菸,益州也歸劉備了。
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閱讀成本太高了。不是說真的學不了,但本就是一個消遣的藝術形式,實在犯不上費那麼大勁。
這就好像那個著名的段子:
小學三年級的有一天,我上數學課筆掉地上了,撿起來之後,數學就聽不懂了,然後這輩子都再沒明白過。
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廣播的興起,評書這個藝術再一次回到了老百姓身邊。大家還是愛聽水滸,說唐;而三國演義呢?高校裡的老師、學生特別喜歡。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當然,三國演義也的確沒那麼好讀,老評書藝人在諸葛亮死了以後說的都想死,更不必說聽眾了。我打小三國演義看了幾十遍,現在想到諸葛亮死了之後的故事,都是一臉懵逼。
不過讀書,大家就是消遣。有的人就喜歡吃牛排喝紅酒聊柴可夫斯基,我就喜歡吃烤串喝啤酒路邊攤侃水滸傳。
這個問題就不要存在鄙視鏈了。
-
6 # 沂蒙趙記
巜水滸傳》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派。
《三國演義》這書題獻在軍事方面,八年抗戰,八年解放戰爭毛澤東始終沒有放棄
-
7 # 閒雲149039598
常言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為什麼?因為巜水滸傳》裡講的盡是些草莽英雄、江湖道義。而巜三國演義》講的都是策略、計謀、心機與城府,很符合現代人的各種心理需求。淺談,勿怪。
-
8 # 家國子華心經教育
《水滸傳》、《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兩篇鉅著,其歷史意義和價值早有定論。至於邀邀說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讀三國,而不是水滸的問題。下面,我個人給出些觀點,僅供參考:
一是受讀者群體的影響。也就是俗話說的客源,跟做生意一樣,沒有好客源就沒有好賣相,讀書也一樣,《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受眾群體可是中老年及上層社會,且具有發言評論權重,而《水滸傳》的受眾群體卻是青少年,江湖俠義之士,正在開創事業,暫處社會底層,權重比自然降低。要不有句話叫什麼來著,瞧瞧這評論“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多現實,反觀之就知其瑞倪啦。據調查90%的人是比較喜歡三國的。少年、青年、中年、老人,男生、女士,上層、中層、底層,……這些人群受眾分類裡,請把兩部鉅著放進去,靜心回想一下,看有多少選項,就知道啦,當然,個例及特殊愛好除外。
二是受著作本身宣揚的價值取向影響。拋開兩部鉅著的紀實性、真實性、導向性不說,但看其價值取向就一目瞭然。《水滸傳》所宣揚的都是些兄弟意氣,打打殺殺,最後還是宋江最不講意氣,把跟著大哥謀生的小弟一個個地送去死,還美其名曰找個新天地,謀個好出路。殊不知老大連基本的政治形勢都沒分清,一將無能萬古枯,英雄黃沙埋成輸。但也有的說《三國演義》充斥著陰謀空氣,不過開頭那句詩很對,是非成敗轉頭空,想那諸葛亮多智似妖,最後還是出身未捷身先死,雖三分天下,卻棋差一招,失了荊州,死了關羽,更使得劉備一氣之下,盡起二十年蓄積的軍隊伐吳,結果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奮鬥一生,諸葛謀劃半生的一切就被一把火燒掉了。諸葛亮為什麼始終出祁山伐魏,為什麼始終就把持著軍隊,不放軍權,還不是實現最終的政治抱負麼。說白了,起著主導作用的關鍵人物的價值取向就有很大的差別,對歷史貢獻的意義也不相同,結果導致大家對兩部鉅著的喜愛程度也不相同。篇幅所限,此處不盡之處也請見諒。
三是受其中各個人物形象的影響。《三國演義》裡的英雄是帝王將相出身,他們具有一種儒家入世的特點,大都懷有宏大的政治理想,注重在仕途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劉備從“桃園結義”起,就抱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國救民之心,如趙雲就明確表示過:“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懸之危。雲願從仁義之主,以安天下。”而《水滸傳》裡的英雄則多是下層人物,宋江,晁蓋也只是小吏,只算得上農民式英雄。而且《水滸傳》裡的英雄有一種狹隘的個人英雄觀念,只是尋求一種生存下去的方式而沒有宏圖大志,是江湖英雄,草莽英雄,相對而言更加平民化。如李逵就屬於粗魯型的,“花和尚”魯智深則屬於魯莽型的英雄。《水滸傳》裡的英雄是走投無路,被逼成“英雄”,因此是被動式英雄。作為小說中的第一主角,宋江就是典型例子。貪官汙吏對他的殘酷迫害,逼著他向梁山一步一步靠近。其次還有林沖,武松等,都是被逼走上梁山的。《三國演義》裡的英雄有勇有謀,是一種智慧英雄。如諸葛亮他是毛宗崗提出的三絕人物之“智絕”,“古往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他的智慧表現在:有神奇的智謀,他據蜀聯吳抗魏,用八陣圖,木牛流馬成功擊潰敵人。他還有超人的應變能力,如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智算華容,空城計,減兵添灶。關羽則勇武絕倫。他斬華雄,顏良,文丑,他刮骨療傷,他單刀赴會,都體現出他神勇的一面。他們的勇謀結合的很好,而且他們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水滸傳》裡的英雄是草莽英雄,有勇無謀,或者是勇大於謀。帶有民間狹義精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聲吼,是一種樸素的個人英雄主義。如魯達拳打鄭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大鬧野豬林,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他的豪爽勇猛更多的顯示的是一種江湖義氣,他的遊俠身份,是一種個人行為。出手不考慮後果,顯示勇武的同時,也顯露出施展個人武藝的快感刺激,和政治無關。《三國演義》裡的英雄身邊有美女相伴,並且女性參與政治。如大喬之孫策,小喬之周瑜,還有劉備的孫夫人孫尚香都是有名的美女,她們不再是被政治拒之門外,而是適時的幫丈夫出謀劃策,甚至充當軍師。大喬受孫策的臨終之託輔佐孫權接掌大權,除奸討逆,使得孫權能很快的團結江東各股勢力,重新建立威望;而小喬則隨周瑜東征西戰,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孫尚香乃孫策孫權之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後更助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在這裡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屬品,而具有自己獨立的個性。《水滸傳》裡的英雄大多不近女色,排斥女性,鄙視女性,因此身邊沒有美女相伴。《水滸》最好看的是人物。但水滸眾男,統統不愛女人。沒有一個衝冠一怒為紅顏;沒有一個英雄美人可歌可泣地死死纏綿;沒有一個為護花而豁命的……不明白何以天下的禍水、賤人、淫婦、賊婆、讒妻,全部列隊出場,一個好的也沒有。得有歸宿的孫二孃,是個賣人肉包子的母夜叉;登樣的一丈青扈三娘,偏生被配給她手下敗將矮腳虎—王英,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不讓潘金蓮專美。李逵急躁火爆,濫殺無辜(殺人時火遮眼。先幹了再說,老百姓不能倖免)。稚子不放過,連在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亦以板斧砍死,難怪書中亦稱他“黑禽獸”。信手拈來,還有好些。楊志便是沉迷仕途,戀棧功利,美其名為“報國”。魯智深當然灌酒吃狗腿打抱不平,女人不在眼內。晁蓋、吳用、劉唐……等,聚成一夥智取生辰綱,後來放火燒莊,一走了之。楊雄和石秀,對付潘巧雲是剝光衣服頭面,綁在樹上,先斬迎兒示威,然後挖她舌頭,再以刀從心窩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五臟,掛在松樹,又將她七件分開,然後把釵釧首飾拴在包裹拎走。這一對比,也就是原因啦,當然偏頗之處,也只是妄言,不足為證,讀讀作罷,實待深考證之說。
正所謂,看三國。更多的看到的是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爾虞我詐,有兄弟之義卻無江湖之氣,更多的是忠肝義膽!而觀水滸,眾位好漢因這樣那樣的原因落草為寇,卻沒有仗勢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更重的是江湖兒女的英豪之氣與"義"字!兩部歷史宏篇鉅著,後塵妄畏難議難評,實屬受邀殘對,學識淺短,還望各位大家、老師、友友海涵諒解,在此一併謝過。
-
9 # 宅在月亮的狗
水滸傳三國演義貫徹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忠義二字,所刻畫的人物主角陪角反角,也基本上從這兩個字上劃分的。劉備孔明關公忠於漢室,一心匡扶漢室,作者便揚劉抑草,也可以事實曹公作的好事按到劉備頭上,而關羽在歷史延變中,成了絕對意義上忠義的代名辭,且大步走向神壇,穩穩地坐了一千多年,看勢頭還將坐下去!
從內容上說,三國百年曆史,風雲變幻,素材豐富,民間傳說更多。老羅同志又是大才,對當時三國的地理有過詳細地考察,對人物軍亊政治爛熟於心,因此寫來變化多端,驚濤拍岸,風雲動盪!人物命運與政治軍事謀略大勢水乳交融,道出了人生悲歡離合的多場大戲!——寫百年曆史的書優秀地很多,白鹿原,百年孤獨!
水滸人物性格鮮明,從高球王進史進魯達林沖楊志晁蓋吳用宋江武松,串珠法,因此資訊密度不是撲面而來,而歷史人物年年代命運變化也沒歷史的厚事,加上施老似乎不明地理和軍事,地方寫得也不對付,因此雖同是文學名著,細細品來,也有高低之分!
三國是一本反覆讀而不厭地書,它能讓你時時感悟人生的變化,感悟歷史大動盪下人的無常,感悟朝代更迭的殘酷。而水滸則清淡如茶,在平靜中看人物的掙扎奮鬥,是一本遍後三個月再看的書。
如此而已!
-
10 # 使用者50487853203風雨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兩句話是告誡年青人,水滸傳裡面有很多描述當時社會黑暗,基層百姓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所以才有晁蓋,宋江,方臘趕義,書中描述了很多的能人義士,比如古上蚤石遷,乾的是偷盜營生,十里坡顧三娘做人肉包子,講述了108將被北宋王朝以及各級政府官員兇殘的盤剝,一個個好漢被逼上梁山故事為主線,施耐庵為了塑造小說裡的人物和每個人物曲折經歷,生動刻劃人物俠義形象,揭露當時社會黑幕,以晁蓋,宋江起義為歷史背景,聚眾起義,打出替天行道,開展了轟轟烈烈反宋運動,有力的打擊了北宋王朝,水滸後部宋江為了招安,不顧兄弟們的勸戒,直意要做朝庭鷹犬,最後落了個人散身亡的下場。水滸傳裡大多數人都是草莽英雄,義氣當先,有些事可以借鑑,但有些事現實社會是不合時儀的。
三國這本書主要是筆者羅貫中以三國志為版本,經過老羅的加工,塑造,突出人物形象如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爭天下,以智者自居的諸葛亮,以關羽,張飛等輩的義薄雲天,以忠孝結義為主線,用各方智謀為延深,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傳統觀念,這本書一值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老不看三國,只是叫人不要耍陰謀詭計,爾虞我詐,做人要誠實做人,所以說看與不看倒沒什麼,主要靠讀者如何體會理解其核心內涵。
回覆列表
謝謝,人們應該指的是大眾吧,人們看一本書首先是出於興趣,或某個人物,或某件事件,或某個作者等等才吸引了讀者去閱讀它,之於其內容真實性並不是讀者所要求的,興趣才是第一位的。那麼《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最大的不同是社會的熟悉性和談論性,《三國演義》裡面的人物如,諸葛亮,關羽,趙雲,曹操等被說書的透過評說傳播,不管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而且《三國演義》裡面的人物都有自身明顯的本領和鮮明的階級立場,人們又喜歡根據各自喜歡的人物與他人作比較,就這麼從古到今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廣泛的交流和爭論的話題,讓它具有了大眾性,因為大家都熟悉,談論起來就比較有趣味,《水滸傳》因為以上特點比不上《三國演義》,估計是人們更喜愛看《三國演義》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