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點滴之筆

    最基本的一個區別是:一首詩中,七言絕句只有四句,七言律詩有八句。

    例如:李白的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商隱的七言律詩《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其次,語法、語韻、語調都有不同之處。

    七絕的四種句式:

    首句押韻:平起平收、仄起平收

    首句不壓韻:平起仄收、仄起仄收

    七律的四種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 2 # 亦有所思

    任何一首七律,當去掉中間兩聯的時候,都彷彿可以變成一首七言絕句。只是感覺中間缺少了一個過渡,或許缺乏一個深入。

    而這個深入,就是七律和七絕的區別之一。

    這個深入表達,是具體的,可能是景色描寫,可能是人事描寫,比中杜甫詠王昭君的那一首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去掉中間兩聯,就變成了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彷彿一部小說,只說了開頭,剛剛說到昭君的家鄉,然後直接匯入在塞外彈琵琶,一步就跨到了結尾。彷彿一個懸案,有兇手,有抓捕,偏偏沒有案情分析和推理。

    同樣,杜公有一首七言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從他的其它詩句找一些加入中間兩聯就變成了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看起來就明顯是畫蛇添足,中間那兩聯愈發顯得毫無存在必要。彷彿正在吃溜肥腸和紅燒肉時,偏偏有人故作小資,端上一盤浪漫萬分的雞蛋布丁,上面還插了一小花傘,另一種形式的大煞風景,不是麼?

    所以,七律和七絕的區別不僅在於字數,更在於內容是否需要展開,同樣一個事物,可以寫成七絕,也可以寫成七律。

    七絕要寫得簡明扼要,含蓄分明。

    七律要寫得層層遞進,互為補充。

    七絕的結構稍鬆一些,這種結構上的松,只體現在三四兩句,一二句還是會稍緊一些的。但七律則必須有松有緊,如果首聯松,那麼中間兩聯必須緊,如果首聯緊,那中間兩聯就可以鬆一些。常規來說,都是中間鬆一些。

    律詩與絕句相比,在詞性的應用上也有不同,律詩很少大範圍地應用副詞,尤其是中間兩聯。而絕句就不會受到這樣的干擾。

    所以,有些人絕句寫得漂亮,但律詩就一般。尤其是女孩子,絕句很容易寫出味道,但一到寫七律,弄不好就寫成了宋詞。

    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弄透結構的鬆緊互補。

  • 3 # 使用者6044430665

    七言律詩是一種詩體,又叫七律。屬我們通常講的近體詩或格律詩。七言律詩由四類基本句型組成,每種句型必須遵循固定的聲調,也就是平仄格式。平仄是近體詩最重要的格律因素。除此之外,還必須押韻和粘對。一個七言句式無非是平起或仄起,無非是平收或仄收。把平起平收句定為A型,平起仄收句定為a型,則平起句只有A和a兩種型別。把仄起平收句定為B型,仄起仄收句定為b型,則仄起句也只有B和b兩種型別。這樣七言律句四類基本句型分別是:

    A、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由這四類基本句型進行規律性排列組合,則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即:

    ①、AB,bA,aB,bA;

    ②、aB,bA,aB,bA;

    ④、bA,aB,bA,aB。

    我們以第①種平仄格式為例來探討七律的結構規則。

    從①中我們可以看出一首七律共由八句組成,每句七言。每兩句為一組,共有4組。我們依次將第一組即第一句和第二句稱為首聯,第二組即第三句和第四句稱為頷聯,第三組即第五句和第六句稱為頸聯,第四組即第七句和第八句稱為尾聯。每聯上下句即出句和對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的平仄都是對立的。相鄰二聯中上一聯的第二句即對句和下一聯的第一句即出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的平仄都是由平起式的A和a或仄起式的B和b把兩聯粘聯起來。這種每聯的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對立就稱為對,上聯的對句和下聯的出句的平仄粘聯就稱為粘。所以律詩中的粘對概念和方法很容易掌握。

    如果我們將①中的首聯和尾聯截取出來就形成了“AB,bA;”平仄格式。在這種格式中一共由四句組成,每句為七言,組成兩組即兩聯。這樣的格式形成的詩我們就叫律絕。前面“AB,bA;”平仄格式的就叫七絕即七言絕句。律絕一般是擷取律詩的首尾兩聯。也可以擷取律詩的前半或後半或中間。以①為例:除“AB,bA;”格式外,還有“aB,bA;”、“bA,aB;”“BA,aB”這三種格式。所以七絕有四種平仄格式。即:

    ①、AB,bA;

    ②、bA,aB;

    ④、BA,aB。

    所以,可以這樣說七絕是七律按一定規律截取出來形成的,它出自於律詞,遵循律詩的寫作結構和格律規則。不同的是七律共八句四聯,律絕共四句二聯。

    實際上,絕句起源於漢魏的樂府短章,名稱來自當時文人的“聯句”這一說法比較普遍。宴會時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果將各位所作的割開,單獨成篇就叫“一絕”,故絕句的名稱由此而來。

    圖/網路

  • 4 # 淺文絮語

    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的區別:

    每句七個字的律詩叫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這種詩上下兩闕,共八句,每四句為一闕,如陸游的《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每句七個字,共四句的詩叫七言絕句,簡稱七絕。這樣的詩一共四句。

    如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

    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此外,每首詩偶句句末必須押韻,如陸游的《遊山西村》押韻的字是“豚”、“村”、“存”、“門”, 李白的《靜夜思》押韻的字是“霜”、“鄉”.

    6七言律詩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對仗,《遊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就是對偶句.

    我個人覺得七絕和七律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在絕句基礎上再加上四句就成了七律了。

  • 5 # 桃園小景

    它們的區別是:七絕共4句話,每句七個字,共28個字。

    而七律則八句話,每句七個字,共56個字。

  • 6 # 難得糊塗137552504

    七言絕句

    是四句話,每句七個字。第一句話前半句表示後半句話要幹啥,然後把中心表示到底就行。不需要對仗,但必須押韻。(拗救的方法同下面七律的要求相同)

    七言律詩

    是一三五可以拗救,就是平聲位你填了仄聲了,(為拗)下一步就得找一個仄聲位再填一個平聲救回來(為救)。最好在同一聯裡完成。二四六和尾字是鐵定不變的。(才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

    在拗救的同時不能犯孤平和三平尾的錯誤。(每句話裡必須有兩個平聲字相連,尾部不能有三個平聲字相連)

    無論平起或仄起的七律詩開頭兩個字是不能變得。

    只能壓平聲韻(一聲叫平水韻,二聲叫陽韻)

    每首詩共分四聯即首聯,額聯,頸聯,尾聯。每聯之間要相粘,而額聯和頸聯裡的每兩句話都要求對仗工整嚴密。(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量詞對量詞)

    不能出律,如平聲位你填仄聲而不補救回來的話,就叫出律。當然也就不能標七律標題了。

    字的發聲可根據一點裡的一二三四聲分平仄。即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朗讀方法是這樣的:

    平聲平調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疏藏。

    以上是我個人的學習方法,不代表任何人的觀點。還望有識之士提出寶貴意見。

  • 7 # 胡春芳

    七言絕句,李白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七言律詩,將進酒中四句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8 # 一笑瑩

    七律,是七言八句,

    七絕,是七言四句,

    這就是律和絕的區別,

    五律是五言八句,

    五絕是五言四句,

    回答完畢,

  • 9 # 秀才啃詩詞

    在回答此問之前先解釋一下,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的概念和共同點再說二者之區別。故名思義七言絕句(七絕)和七言律詩(七律)每句都由七個漢字組成。都屬於七言詩的範疇,關於七絕和七律的定義,是以唐代近體詩盛行後才應運而生的。為了簡明扼要,讓大家一目瞭然,就舉例說明吧!

    七絕和七律的共同點:

    【一】二者均七字一句。

    【二】二者都必須講究平仄,相鄰兩句必須雙雙平仄相對應,就算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個字可以適當放寬一些,不嚴格要求。但是第二、四、六個字必須做到平仄相對才合韻律。這也就是大家平常講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三】二者必須講究押韻,首句押。不押韻無所謂,但七絕的笫二,笫四句(末句),七律的第二、四、六、八句(末尾)必須要押韻。

    【四】不論七律或七絕,所押之韻必須是平聲(平水韻),一般不主張押仄韻,當然也有極個別例外的。

    【注】詩歌中入韻的某個字,按漢語拼音讀法,除去聲母,韻母的部分稱為韻腳,一為平聲字韻母為佳。

    例如杜甫的七言《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一行白鷺上青天(押韻,韻腳an)。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嶺千秋雪(不入韻)

    平平平仄平平仄(第三個西不論),

    門泊東吳萬里船(押韻,韻腳uan) 。

    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一個門字不論)

    又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首句入韻:ⅰu】

    仄平平仄仄平平【一三平仄不忌】

    鳳去臺空江自流。【押韻:iu】

    仄仄平平平仄平【押平不押仄】

    吳宮花草埋幽境,【仄尾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轉韻,折腰體】

    晉代衣冠成古丘。【押韻:ⅰu】

    三山半落青天外,【仄尾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奇數句不押韻】

    二水中分白鷺洲【押韻:σu與ⅰu通】

    仄仄平平仄仄平【偶數句押韻】

    總為浮雲能蔽日,【仄尾不押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奇數第七句】

    長安不見使人愁。【未句押韻:ou】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韻收尾】

    看過以上兩例就會明白。七言絕句與七言律詩的區別。

    【一】句數不同,七絕只有四句,共計二十八個字。而七律必須由八句組成,總共五十六字。

    【二】結構不同,七絕單句為一聯,而七律相鄰兩句為一聯。不過都由四聯所組成。而且是一樣的名稱,從頭到尾依次稱之為:首聯、額聯、頸聯、尾聯。

    【三】詞語,句子對仗不同。七絕相鄰兩句之間對不對仗沒有嚴格要求。當然要是對仗工整了更雅。比如我列舉的杜甫的《絕句》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七言絕句,不僅相鄰兩聯詞語之間對應部位兩兩平仄相對,詞意相對,而且首聯和額聯,頸聯和尾聯兩兩相對,是兩個非常工整的對偶句,毫不誇張的說,一首絕句,兩副對聯,是絕句中的絕句典範佳作。

    可是七言律詩就有嚴格明確的規律要求。那就是首聯與尾聯可不明確要求,是否對仗工整的對偶都可以。但是額聯和頸聯必須是十分工整的對偶句,換句話說中間四句詩,應該是兩副比較正規的對聯,否定就不配稱之為律詩了。

  • 10 # 慕羽軒文社

    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都屬於格律詩範疇。格律詩,又稱近體詩,是唐以後成型的一種詩體,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每句的平仄格式都有分明的安排和要求。

    七言絕句格式為每首四句,要求符合粘對規則,對對仗不做特殊要求。而七言律詩為每首八句,要求具備粘、對、聯格式。

    另外一點七絕和七言律詩的區別在於七言律詩中間二聯要求對仗,即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從而增強語句的韻味及表現力。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以上是七絕與七律的主要區別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之韻中出現的詩句至少3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