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武拌豆腐

    致命傷估計說的是鍋爐爆炸,或者彈藥殘暴,如果是這樣全艦基本喪失戰鬥能力只有棄艦。如果是甲板或建橋中彈還可以滅火自救,如果被魚雷命中艙室進水就要迅速封閉水密門,阻斷海水進入輪機艙和重要艙室。

  • 2 # 使用者92780611160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作為攻擊武器與厚重灌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並且還能夠執行遠洋作戰任務的大型水面軍艦。二戰期間戰列艦曾長期是各國的主力戰艦之一,二戰結束以後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核潛艇所取代。

    不論是何種戰艦,在遭受致命打擊後都難逃沉沒的厄運。噸位越大沉沒的時間也就相對長些,這就會給艦上人員留有一些時間。做為艦上最高指揮官的艦長,在確認該艦確實已經喪失了作戰能力且無法補救時,就會下達棄船的命令。在這段時間裡,艦上主要人員會各思其職,銷燬或者帶走主要檔案和物品,棄船逃生。不過在二戰時期,通訊,救生裝置遠不如現在先進和完善,在茫茫並且變化莫測的大海中能否活下來,還真的憑天由命了。

  • 3 # 利刃觀察家

    戰列艦是一種能執行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面艦艇,船上可以說是所有設施裝置齊全,主機艙、輪機,雷達艙、聲吶艙、海圖室、錨機艙、 彈藥庫、燃油廳、食品庫、圖書館、廚房、小型醫院。

    二戰的水面艦艇由於不能自動化,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員進行輔助作戰。

    如發動機等需要大量的人維護保養操作。另外由於戰列艦上搭載了大量武器眾多大口徑主炮、數門副炮以及高射炮,都要大量人員在進行裝填彈藥輔助。

    所以一旦受到致命被擊沉,所有的船員基本上生還得可以說不多。一旦戰艦被擊沉,船上有很多人是來不及逃生的,甲板上的還能透過救生裝置就行逃生,但是是負責動力的機輪艙人員,他們都集中在船體靠下的位置,一旦出現漏水,最先遭殃的就是他們。有時為了阻止船隻沉沒讓其他人有機會倖存,艦長會下令關閉閘門,阻止海水持續灌入,這樣一來搜救這些人員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編隊作戰的話,還可以呼叫友軍進行救援。

    最後他們的下場就是隨著船體下沉被海水淹死,或者被敵軍用機槍掃射致死,透過救生裝備逃跑的成員,如果沒有遇到船隻支援,也只能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

    比如二戰時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連同司令部軍官在內的2767人只有269人被四艘驅逐艦救起,其餘的人員要麼被困死在船內,要麼是在作戰的時候陣亡;再比如著名的德國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沉沒時,艦上一共1669名官兵只有36人生還;日本的扶桑號最慘,全艦無一生還。

    《日內瓦公約》就此制定了一些約定,交戰雙方有義務救起落水的敵方士兵。在這個義務範圍內,衝突各方應當給予落海的船員與飛行員人道之待遇與照顧,尤其不得加以謀殺和消滅。

    但是理想總是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有了條約,但有些國家經常為一己私利射殺船員。

  • 4 # 昊天lwh

    既然已經沉沒,只是時間長短問題,那麼只能選擇逃生,因為二戰時通訊問題比較落後,基本逃生的希望比較小。但是總體來說,那時候戰列艦被擊沉艦上人員最後逃生的人比較少的

  • 5 # 薺菜糰子

    能做什麼?如果覺得還能挽救一下,就努力損管(損害管制,包括堵漏排水滅火修復動力電力等等自救手段),如果覺得沒指望了,就棄艦。決定權理論上在艦長。對於受創不太劇烈,還能長久保持浮力的情況,不論損管還是棄艦,時間比較充裕,大部分可以獲救。但如果受創後發生大面積破洞進水迅速,甚至鍋爐爆炸,彈藥庫爆炸等巨禍,戰艦會迅速沉沒,由於體量巨大,很多內部的水兵根本來不及逃離,即便是甲板上的人員也有可能被沉沒時的巨大漩渦帶入水下。因此能逃生的人寥寥無幾。比如胡德號(雖然是戰巡,但防護接近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由於彈藥庫爆炸,戰艦在兩分鐘內迅速沉沒,一千三四百人的艦員只有三人獲救,大部分人什麼都來不及做就掛了。大和和卑斯麥的沉沒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倖存者也是極少的。

  • 6 # 渝採風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開戰7分鐘就被擊沉。

    它的船員基本上都沒有反應的時間,連艦長都沒有發出“全體棄艦”的命令就一起隨艦沉入了海底,至於1400多人中活下來的那3個人,他們完全就是因為大爆炸和衝擊波把他們甩下了船而最後獲救的。

    在地中海被德國海軍潛艇擊沉的“巴勒姆”號戰列艦,它比“胡德”號多了一點時間,讓它的艦長有時間下達棄艦命令。

    在一艘戰艦上,如果艦長沒有下達“全體棄艦”的命令,不管是誰都不能擅自離崗棄艦逃生,所以真要知道他們在最後一刻在做什麼,只能告訴所有人~他們都在恪盡職守。

  • 7 # 貝爾狂吼

    戰列艦是一戰、二戰中比較主流的大型水面艦艇,後期逐漸被航空母艦所代替。在作戰狀態下由於噸位大,航速慢容易被敵方飛機追擊轟炸導致傷亡。而在被擊沉期間一般有時間讓指揮官發出一些補救指令比如說救火排水損害管制等等。更加嚴重的情況下就棄艦,就目前來看成功案例並不多。戰列艦船體巨大艙室密佈就算非常熟悉的船員也不能快速的從底下船艙出來逃生。而且在受打擊過程中艙室門會有變形也嚴重影響到船員的逃生。當然在沒有指揮官的命令下他們會堅持到最後一刻!

    比如說日本的“大和號”這艘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1945年被美軍擊沉,艦上三千餘軍國日本海兵全部隨著“大和號”沉沒於太平洋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

    又如卑斯麥號戰列艦,1941年和英國皇家海軍激戰時被擊沉艦上2200餘名官兵全部隨著戰艦沉沒而溺亡。但也有小部分德軍官兵因為各種原因被拋在水上成功獲救。

    總體來說戰列艦的結局一般都不是特別完美。戰績不怎麼樣,動輒全員犧牲。所以慢慢的也被航母替代了。

  • 8 # 森林狼6

    二戰時期,一艘戰列艦遭受致命打擊到完全沉沒的時間內,艦上的人員還可以做些什麼?二戰時期,德國有一艘戰列艦,在大西洋某海域,行使過程中碰見不可一世的英國二艘重型巡洋艦,由於德軍的戰列艦有位士官認得這是英軍戰艦,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要打響了。夾路相逢勇者勝,在對方擺出這個陣勢,對於德軍來說,打又死不打還死快點。於是全艦警報響起,不管誰先開炮,在這個茫茫大海,沒有人同情你,幹,瞄準,到開炮,,,,,,轟轟轟。你來我往,很明顯德國戰列艦計程車兵們,大部分是新手,由於戰場上過分損兵折將,迫不得已趕鴨子上架。射出去的箭就沒有回頭,希特勒本來可以征服歐洲,就是給自己的親愛的下屬將軍給害慘了,沒有重視北非利比亞戰場,德軍沒有這麼容易就敗了。戰線拉太長,輕視蘇聯和美國,結果給美國撿到大便。

    時間過了15分左右,德軍戰列艦已經失去一半戰鬥力。致命的原因德軍的戰列艦上士兵新人多加上對方的戰艦多自己一倍多,沒有什懸念德軍戰列艦很快就敗陣了。二軍相對,死要死得其所,必須死之前拿對方來墊底。德軍戰列艦已經起火,甲板上一片狼藉,零零散散之中躺著橫七豎八計程車兵屍體。德軍戰列艦表面沒有完整顏容,被英軍二艘重型巡洋艦射得面目全非,不知情的感覺好像演習,德軍的戰列艦為耙船。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德軍戰列艦已經失去戰鬥力,英軍的二艘戰艦咬住德軍不放,拼命地將對方往海底往地獄送。在半個小時內德軍戰列艦已經失去重生機會。

    德軍戰列艦上層建築烈火熊熊,濃煙四起,船倉內蒸汽管道被炸斷,氣霧瀰漫,冰冷的海水湧入船倉室內,艦體開始急速左傾。這時德軍戰列艦已是血流成河,甲板上四處爆炸燃燒,士兵屍體片地都是。

    儘管受盡火炮凌辱的德軍戰列艦,出現嚴傾斜,仍然沒有下沉去,比作其他戰列艦早就下沉了,德國工藝不錯嘛,可見它如此頑強,出乎所有意料。

    英軍的巡洋艦見到對方艦不沉就不會放棄,繼續魚雷招呼,德軍戰列艦上的還有活著士兵們,在這種生死關頭無法冷靜。許多倉門被關閉或卡死,升降梯停止運作,下層倉室計程車兵沒法逃脫,增加士兵的心理壓力,能逃的地方都攀爬計程車兵,越急越沒成功,呼聲尖叫聲地衝上甲板但迎頭過來的是英艦發射的炮彈,血肉模糊,這些都是新兵行為。有些士還堅守崗位,試圖摧毀火力系統。在英軍艦發射最後致命的攻擊德國戰列艦,戰列艦中間中彈斷裂,無可否認德軍在戰鬥中勇猛、忠誠。希特勒收服人心是有一套,臨死之前還有忠誠的戰士堅守崗位。

    地點大概北緯48度10點,西經16度12點,一位倖存者經歷。這場戰鬥德軍勇敢地戰比己方多幾倍的敵人。

  • 9 # 我起個達

    艦船遭受致命打擊,活著的人要看平時訓練的水平,能跑的儘量跑還是帶著受傷的同伴跑,跑不了的只能禱告了了。舉個例子吧,俄羅斯10831型深潛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執行任務時發生火災。核潛艇上有二十五人,死了十四人。在死的14人中7人上校軍銜,還有兩人“俄羅斯國家英雄”。他們在船不行的時候為了自己榮耀和別人能活而犧牲自己,還有我們國家的民族英雄鄧世昌以及致遠艦上的官兵在船要沉的時候是怎麼做的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主要看當時的情況和船上人當時的想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用一段話讓我哭得淚如雨下,關於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