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豐205065954

    是的,我從小喜歡古詩詞。

    唐代詩人大都是庶族出身的舉子,詩歌成為他們進入仕途的捷徑。

    雖然當今社會並不以詩詞好壞為考學升遷做考證,但愛好詩詞技巧的培養和訓練,對於詩歌藝術經驗的積累和研究,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詩歌是作者反映生活,述志抒情,馳騁才華的思想領域。詩歌反映社會新面貌,表現新思想,更是豐富和發展傳統文化,並而影響我們的後人對中華文學的喜愛、探討和發揚。這就是在當今自媒平臺詩詞歌賦繁花似錦的內在因素。

    腹有詩書情自抒,

    胸懷點墨芳自賞。

  • 2 # 王軍95141

    從不覺得孤單寂寞,在廣瀚的詩海里自由自在。每一次的會心背閱,都讓我甘之如飴,忘乎世俗而怡然自樂。為傾心的詩人命運而嘆惋丶為得意的佳句而欣贊。有時,自己彷彿穿越而去,在詩境的時空流連忘返;更有時,情生難捺之下,釀句成章並孤芳自賞,偶爾呈閱於師友,幾句讚揚更使我奮發激昂!詩,詩,詩,終生之愛,相思入腸。

  • 3 # 使用者勿忘初心

    我從小喜歡古詩詞,碰到美文就把它記下來。

    它讓我學會了觀察生活中的美,也讓心靈昇華,從中體會,生活中的美。我認為古詩詞淋漓盡致的展示出它的魅力,也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精髓之處。

    在成長中,古詩詞讓我對生活中的坎坷不屑一顧,因為有那麼多古詩詞的描寫,教會了我愁悶是必然的,是暫時的,對生活也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往往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讀一讀古詩詞,有一種沉醉感,有回到作者時代的穿越感,流淚、高興、振奮、回味等,有時心情都會隨著作者的詩詞的喜怒哀樂而變化。

    從小喜歡古詩詞,給我的變化就是讓我更加愛生活,更能感受生命中價值的存在,時常用心裡的美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 4 # 步蘭香407

    月湖晚秋風景麗,

    碧波盪漾山影奇,

    春風海岸濤聲急,

    薄霧裡,

    海市蜃樓半空立,

    美輪美奐仙景迷。

    紅日初升霞光起,

    晴空萬里飄白絮,

    雁南飛,

    心曠心怡不思歸!

    的確,詩詞對生活帶來美好情趣,能靜下心來,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恬淡自然,其樂無窮。

  • 5 # 皓月Lh2088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詞歷經了幾千年歲月淘洗流傳下來,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文明的核心,是傳統文化中的奇麗瑰寶。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蘊厚重,意存高遠,能夠感化人,啟發人,教育人,團結人。它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樹才能枝繁葉茂,勃發生機。我們誦讀古詩文,從而認識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瞭解先輩的心境,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加強人文修養,陶冶我們的情操,增強民族自豪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華人應“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古詩詞中就有大量描寫自然景觀的詩詞,大量閱讀這些詩詞,會讓我們體會大自然的博大,感受萬物的奧秘,頓悟人生的真諦。從而達到豐厚我們的人文素養,激發創造潛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同時誦讀古詩詞,還 可以培養記憶力,想像力,進而促使其智力的發展,而且可以培養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使終身受益。古詩平仄有序,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琅琅上口,悅耳動聽,多讀多誦能體味韻律美,音樂美。反覆誦讀,大膽想像,能領略意境美,繪畫美。詩人或吟詠生情,或感物詠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誦,體驗情感美,反覆誦讀體會中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存高遠,不僅蘊含著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積著一個偉大民族不變的精魂。

    大量誦讀古詩文,積累著詩的語言,感受著詩的情懷,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領悟詞句中比喻、誇張、對比的精妙之處,賞識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底氣就足了。有了底氣,才有靈氣,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思路更加開闊,想像力進一步增強,行文下筆輕鬆,語言流暢,直至形成言簡意賅的文風。

    當然,古詩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創造性地繼承,在成長過程中體驗詩意化的生活,迸發出澎湃的創造活力!可以看出喜歡古詩詞的朋友,特別多,尤其是當那檔《詩詞大會》火了以後,更是發現身邊多了研讀唐詩宋詞的朋友。很多喜歡詩詞的朋友因為喜歡背誦詩詞,上了詩詞大會節目,被全國的詩詞愛好者都給認識了。由此可見,詩詞是多麼奇妙的一個東西,甚至它能改變一個人的骨頭和血液,讓人“腹有詩書氣自華”,讓人一舉手一投足都能表現出詩歌的韻味!

    學古詩詞是讓我們瞭解古人的思想,學習他們的高尚情操,也是我們一步步向上學習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的向上攀登,超越古人。

    詩句的運用或優美或剛勁,有如畫的意境,會讓人在閱讀以及理解中彷彿身臨其境。規格整齊,平仄押韻,可以說是先人結晶之作,在古詩的學習過程中能讓人感覺到美,如沐春風,汲取古代智慧,加強自身修養,達到“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內涵,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

    當我們沒上學的時候,媽媽教我們背詩;上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背詩;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古詩,即使不能理解它的意思,也要背的滾瓜爛熟。 我打小喜好讀書,在書中,我學到了很多詩詞,也因此我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歲暮到家》使我懂得了母愛的偉大。從小到大,媽媽一直是我們身邊最親最愛的人,噓寒問暖,知冷知熱,在我們還不能清楚地表達時,媽媽不厭其煩地教我們呀呀學語,在我們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媽媽義無反顧地用那博大無私的愛為我們遮風擋雨。當我們自認為已經長大,要擺脫她的庇護時,媽媽不無擔心地默默注視著我們。當我們開心的時候,媽媽用明亮的眸子微笑地看著我們。當我們難過的時候,媽媽明知道自己幫不了什麼忙,卻還是一個勁兒地過來問東問西,想幫我們解開心結。媽媽為我們做的已經太多太多了!可是她從來沒有要求任何的回報,這是一種多麼無私偉大的愛啊!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淮上喜會梁州故人》讓我明白了朋友的重要。深厚的友誼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當你被人誤解時,朋友會給你帶來安慰。當你受到委屈時,朋友會使你心境安寧。當你感到孤單時,朋友會在第一時間送出關懷。當你取得成功時,朋友會在第一時間捎遞祝福。是朋友是我們懂得什麼是真誠,是朋友令我們明白什麼是感動,是朋友讓我們感悟到什麼是快樂。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這讓我更加熱愛祖國。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創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我變得更加熱愛祖國。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浪淘沙》讓我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讚歎不已,在我每次朗讀這首詩的時候,它就好像有了魔力一般,將我吸進詩去。轉眼間,我的眼前就出現了這樣一幅氣勢磅礴的、雄偉壯觀的場景:母親河黃河。它彎彎曲曲地攜帶著泥沙,我耳邊什麼也聽不清,只有母親河的聲音。母親河波濤滾滾好像是來自天涯的一樣。我靜靜的、呆呆地看著眼前的場景。等我再回過神來,映入眼簾的便是我那本詩詞集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在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眾多古詩詞中,我最喜愛的便是這首《沁園春雪》了。這首詩詞給我的感覺是氣勢磅礴的、是雄偉、壯麗的。這首詩詞,不僅讚美了祖國壯麗的山河,更重要的是讚美今朝的革命英雄。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果我們不從小就學習古詩,那麼長大了,能夠理解千愁萬緒,我們又該怎麼說出愁呢?難得僅僅只是嘆一個氣,喝杯酒嗎?

    如果你從小就背了古詩,等到長大後,遇到愁時,肯定會自心底湧出:“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等等。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詩歌與生活從來都是相伴而生的。

    春天,去公園遊玩,看到盛開的桃花,不會只讚歎,真好看!而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夏天,去有荷葉的湖裡,泛舟穿過,不會只想著怎麼劃出去,而是“接天蓮葉無窮碧”。

    秋天,登山遠望,不會只是大喊大叫,山真高啊,而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看漫山遍野的紅葉,自會“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冬天,匆忙地下班回家,天空下起了雪,不會只是抱怨天真冷呀,而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把詩詞記心頭,四季美景人無憂。年少時背的詩,會在心裡生根,等到某一天觸景生情,總會懂的。

    當和朋友見面,喜,“一杯濁酒喜相逢”;和心儀的人見面,喜,“既見君子,我心則喜”;做了一件偉大的事,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對國恨家仇的怒,“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對老天的怒,“老天若不隨人意,不會作天莫作天”古詩離我們並不遠,它們的不只是存在我們的腦海裡,它們是先輩們存在的證明,更是歷史存在的最好見證。它們的痕跡和歲月一起,經久不衰。

    我們周圍的一切,包括一處風景,一處記憶,一個人,一件事,都會讓我們想到一句詩來表達。

    我們終會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會知道“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我們總是充滿勞績,不妨慢下來,選一首古詩,細細品味,讓靈魂此刻自由。所以說,讀詩詞多了,才會體會出生活中的詩情畫意。一個人的氣質裡,就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詩詞。你愛詩詞,詩詞自會給你饋贈,令你面容和善,令你吐氣如蘭,令你善感多思,令你寬容大度,令你總能感覺人生的美好。

    有多少美好的古詩詞,就掛在嘴邊,一想起來,就如同想起一位故人;一讀起來,就彷彿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在我們蒼白的人生歲月裡,不正是因為有了古詩詞的陪伴,才讓我們的人生,多了潮漲潮落,花開花謝……《千秋歲》宋代: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玉樓春》宋代: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車遙遙篇》宋代:范成大

    車遙遙,馬憧憧。

    君遊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月暫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

    古詩詞最能養顏,也最能養心。一個愛上古詩詞的人,無疑是幸福的,是美妙的,是善感的,是多愁的。一個終生與古詩詞相伴的人,也必定會與他人不一樣,必定有自己的心得與體會。總之,說古道今,吟詩歌賦,不失為一種樂趣。在忙忙碌碌的今天,如果能靜下心來品味一下古詩詞,既是一個享受也是一種薰陶。對於中華文化而言,因為是一脈相承的,今天的璀璨文化就是建立在古文化的基礎之上,而不是斷代之後另起的爐灶。所以,古詩詞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在今天的語言、文字、行為、道德、學說中,都大量存在古詩詞的基因。古詩詞不僅離我們不遠,而且還特別具有實用價值。通古博今,那就是一種品位。不輪哪個時代,追求的都是一種品位。不求陽春白雪,但求通理達情,亦求心曠神怡也。古詩詞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時刻我在暢讀詩詞中成長,所以我愛古詩詞!

  • 6 # 梨花園主

    我是從上小學開始正規學習古詩詞,知道了1、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統稱為詩歌。詩歌在漫長的發展中,形成了許多種類。按形式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民歌和散文詩等,按韻律分為有韻詩和無韻詩,按內容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2、按字數有:A、四言詩:“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五言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C、近體詩,以七言為主:“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己過萬重山”…3、懷古詩詞:宋代蘇軾寫的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是借古喻今之佳作。還有岳飛怒髮衝冠等,就不再逐一寫內容了…詩詞是借古抒發個人情感的,是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是作者本人對時局和自己身世的共鳴,有的激情盪漾,氣貫長虹!詩詞是運用優美的文字,勾畫弦麗的意境,或創設輕鬆的氛圍,使人心曠神怡,或慨嘆塵世之喧囂,追慕山林之空靈寂靜,富有禪意等,都是作者對大千世界的感受,抒發個人情感的真實寫照。詩詞的絢麗多姿,豐富了中華文明發展的程序,激勵無數文人墨客在祖國燦爛文化史上留下不朽名作和瑰麗篇章!

  • 7 # 沒事找茶

    中華詩詞是千年的文明積澱。如果說中華文明是王冠,那麼古詩詞就是王冠上的明珠。能不愛?

    當我們還是孩童時期,就有念​“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也對“”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了概念。

    而後唸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豪邁頓生,為“黃沙百戰黃金甲”而熱血沸騰”

    中華詩詞押韻、平仄;朗朗上口,易於背誦。讀詩使人聰慧,看見月亮隨口“舉頭望明月”,觀瀑就形容“飛流直下三千尺”提高了人的審美意境。

    當唸到“”朱門酒肉臭”,你就會對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心生崇敬。岳飛:嘆江山如故、千村廖落,你也不由的想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詩可言志、塑造了人生觀,昇華了格局觀。

  • 8 # 送春春去幾時回

    我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我是那個時候的小學課本上的課文都是以毛主席語錄居多,偶爾有一篇毛主席詩詞。到了中學才接觸古詩詞。那個時候老師也沒有講詩詞的平仄和押韻,我只覺得那些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我願意去背誦。後來進入社會看古詩詞看多了,才知道古詩詞有音律的美。

    我們在學校古詩詞中感覺到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很多成語都出自古詩詞,像“司空見慣,千呼萬喚,巴山夜雨,燈火闌珊”等。古詩詞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我們看到下雪的場景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碰到煩心事可以用“不如意事常八九”來安慰自己。我們更有理由熱愛中國文化。

    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讀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們知道了古人是要過重新節的,並有登高的習俗。讀孟浩然的《歲暮歸南山》瞭解了作者考進士落第那種悲傷,憤懣,痛恨世道不公的心情跟生活中的一些憤青有異曲同工之處。讀劉禹錫的《贈李司空妓》才知道劉禹錫是一位憂國憂民,對奢華說不的可愛的詩人。讀杜甫的《月夜》知道了憂國憂民的大詩人也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那些古人的形象一個個都鮮活起來。

    讓自己沉靜下來。古詩詞中有很多典故,有的表達的意境很含蓄,需要理解透徹,就迫使自己多看書,沉下心來學習。

  • 9 # 南國醉花蔭

    80年代讀小學,上初中對古詩歌內容沒有什麼瞭解,只記得讀起來朗朗上口,聲調抑揚頓挫。 當時老師不是用普通話教讀的,而是用有接近粵語音的廣西本地客語讀,現在對詩詞有點理解後才明白原來平水韻還跟我們廣西的客話韻大部分相近,比如讀王勃的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如果用普通話讀秦,津,人,鄰,巾就不押韻。如果是用粵語和我們客話讀就押韻。還有杜甫的這首《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另一首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用粵語和廣西客話讀就合律押韻。那個時候讀的詩歌,到現在腦子裡面還是本地音。用普通話讀還覺得不怎麼順口,既不合律也不押韻。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真正的對詩歌的感興趣的是在90年讀高一,剛好那年臨近國慶節北京舉辦自8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場規模最大的體育盛事亞運會,老師要求我們提交黑板報素材,我就憑感覺寫了一首不像詩的詩,語文老師看到後還當著全班人讀了起來,我現還記憶猶新:

    神州吹遍改革風,

    日月星辰披彩虹。

    飛龍亞運騰雲起,

    快馬加鞭奮蹄衝。

    從這以後憑著興趣試圖閱讀更多的古詩,但因自己閱歷不夠,還未真正領會詩詞中真正的含義,再加上有升學壓力,就放下興趣,沒有往這走下去。

    人到中年,有了更多的時間支配,遊覽祖國大好河山時自不然想起古代詩人留給我們的氣壯山河,山川秀美的偉大詩篇,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陶冶我們的愛國情操和對美好理想生活的嚮往。感情多愁善感時自不然想到宋詞,憑著閱歷,跟著詞人的愛恨情愁,生死離別感嘆人生苦短,紅顏易老,更加珍惜暫時的擁有才是天長地久。閒暇時更多的時間讀詩詞能感受到中國歷史波瀾壯闊,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字的精妙。這個年齡詩詞已經進到生活和情感之中,也許會一直到老。

  • 10 # 高樓避愁

    你是否從小就喜歡古詩詞,你認為成長過程中,詩詞給你帶來的改變是什麼?

    還記得小時候讀課文,一首詩啟發了我對詩詞的愛好。這首詩如下: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大約是在三年級的時候,這篇課文透過老師(那時不叫老師,叫"先生”〉的講解,很能理解農民種糧的不易。農民們在大熱的天氣裡,是夏天吧,中午太陽當頭照著,還在田地裡辛勤地耕耘。一顆顆的汗珠,滴在泥土中,那是一種多麼難熬的日子啊!可是那達官貴人,能知道碗裡的白米白飯,一粒一粒都是勞動人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嗎?

    從此,知道詩歌能簡節地貓述一種對事物的真實寫照,愛上了詩歌。並且知道了糧食來之不易,節約糧食是一個人的美德。

    在後來,又從課本中讀到了一首詩:

    赤日炎炎是火燒,

    野田禾稻半f枯焦。

    農夫心裡如湯煮,

    公子王孫把扇搖。

    透過這兩首詩,激發了我對詩詞的愛好。凡見到報章雜誌,或者是廢紙片,只要有詩,一個不漏地撿來就讀,真是如獲至寶。

    那時,學校僅有一份《中國少年報》,下課後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搶著拿給我,讓我讀給他〈她〉們聽,其自上學以來,閱讀能力都比較強,三年級的時候就能通讀《中國少年報》了。特別讀到詩,無論是近體詩還是報上轉豋的古體詩(當然是簡單的)我也讀,也給同學講解。得到了同學的歡迎。

    在小學階段,培養了我對詩的愛好,同時,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文化大革命時期,除了毛主席著作外,一切小說、詩歌類的書籍都成了"大毒草",因而書店也就沒有什麼書賣了。只有在朋友之間悄悄借閱。但由於書店無書賣,朋友之間的書必竟是有限的。那段時間真是愛書如渴。

    記得有一天,一位並不十分要好的所謂朋友,來到我的床前(他是乎喝了酒),一股酒臭沖鼻。其實我正頂著背子看小說,他掀開被子,看到我手裡拿著一本小說在看,他高喊起來:"某某還在看黃色小說!",同時一把將我的書奪走,拋到隔很遠的臨居床邊,這可把我急的。我一把將他抓起,按倒在地上,真想將他揍個半死。可惜下不了手,還是將他放了。這是我一生以來第一次打架。只可惜,在朋友那裡借的書,再也無法歸還人家了,至今仍感不安。

    一九七九年,大約是下半年吧,攀枝花市(那時叫渡口市〉有圖書館了。我首先到圖書館去看書,借了一本《稼軒詞編年箋註》,交五元錢押金。歡喜得不得了,競然找到心愛的詞集了,就再也沒有還了。記得孔乙已說過"竊書,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偷呢"?更何況我還給了三倍的價錢(該書定價為1、5元)。

    說了這麼多,再回到問答中來。我從小喜歡詩詞,從喜歡詩詞給我人生的變化是,用古詩詞陶冶自己的情操,古詩詞在心中潛移默化。

    同時愛惜糧食成了我的終生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年恆大要實行全華班,保利尼奧能否轉會到上港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