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92突擊步槍
-
2 # zhujtdq
路遙的小說,人物鮮明難忘,情感乾淨純真,深刻記憶歷史時段,有自身影子,可以讀幾遍,不噁心,錢先生的圍城也是。喜歡
-
3 # 老梅尋夢
路遙和莫言,誰的文學成就更高些?
作為路遙迷的我,當然認為路遙的文學成就比莫言的高!由路遙粉絲來回答這樣的問題,對莫言似乎不公平;但我也非憑空捏造,理由如下:
一、就鄉土氣息而論。
路遙書寫的是黃土高原的人和事;莫言書寫的是山東高密地區的人和事。可以說,路遙和莫言都是著名的鄉土作家,但二人所呈現給讀者的泥土氣息則截然不同:路遙筆下的鄉土氣息,清新芬芳;莫言筆下的鄉土氣息,怪味燻人。就氣味而論,誰不願意呼吸新鮮空氣呢?
(路遙筆下人物劇照)
二、表現苦難的心態不同。
路遙小說裡的苦難意識非常濃厚。路遙寫苦難不是為了展示苦難,是對老百姓苦難生活的極大同情。路遙用積極的心態去表現苦難,並塑造了一批積極向上、頑強拼搏的勵志人物。從而激發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走上自強、自立、拼搏之路。
反觀莫言,莫言也寫苦難,但莫言筆下的苦難充滿了暴力、陰暗和晦澀。有人評價說,莫言寫苦難不是教人從苦難中吸取教訓,而是有揭短的嫌疑。醜化國民的“劣根性”去迎合西方人的審美趣味。
(電視劇紅高粱劇照)
三、語言風格不一樣。
路遙小說語言樸實自然,夾敘夾議,讀來親切自然,彷彿聽一位長兄在說故事;而莫言的小說語言大量運用反修辭手法和排比句式,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莫言的語言充滿了“戰鬥性格”。二者孰優孰劣,要看各人的口味。
(平凡的世界劇照)
四、文學獎項。
路遙獲得的最高文學獎項是茅盾文學獎;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單從國際影響力上看,似乎莫言的文學成就要高。但我認為,科學技術是西方的先進;而文學水平,咱們中國的文學不比外國差。咱們中國的文人,如果你是一位詩人,應該以獲得“李白詩詞獎、杜甫詩詞獎”為榮(假如有這樣的獎項);如果你是一位作家應該以獲得“曹雪芹文學家”(假如有這樣的獎項)為最高榮譽。而不應該以獲得什麼諾貝爾文學獎為最高目標。因為,外國的文學水平並不比咱們高,何必要以得到外華人的獎項為最高榮譽呢?咱們寫小說、寫詩詞,是給老百姓看的,是為了“取悅”咱們的兄弟姐妹,而不是西方什麼洋人!
(電影紅高粱劇照)
最後,客觀地說,還是那句老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回答問題又要求態度鮮明,作為路遙迷的我,只能選路遙,請莫言的粉絲們諒解!
-
4 # 易公子256766995
路遙與莫言比誰更強些?這不是我喜歡的題目,本不想參入這個題目的爭論,但是看了有些已經發表的觀點,心裡還是有些話,覺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宣告一下,路遙的《人生》是我當年喜歡的作品,當時從早晨到黎明在燈下一氣讀完。當年是指我上高一。再說說我在高一時,選擇文學作品的範圍:基本上都是國內作家的作品。不知道你們誰讀過張賢亮的《綠化樹》,你們可喜歡?對,《綠化樹》也是當年我喜歡的文學作品。只是,三十年前,很多當時讓我激情澎湃的文學作品,現在讀來,猶如喝一杯白開水般,已經沒有任何味道了,再難尋當時初讀時的那種感覺。古典文學,我最喜歡《三國演義》,三國從十二歲至今,我讀了七八遍之多。
高一之前,我不喜歡讀外國文學,極度排拆,都是些什麼破垃圾?我喜歡讀外國文學是在二十五歲之後的事,那時候,閱歷有了一些,鑑賞力也有了一些,耐心也有了一些。有一些吸引人的文學作品是這樣的,先不去定義它好與不好,至少你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它有很深的思想深度,而這種思想深度,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理解得了。當你能夠理解的時候,你就會被震撼。思想不是對每一個人都可以解釋的東西,它是某種空間之內,孤獨者與孤獨者的對話。所以,很多文學作品,是要經得起時間與空間推敲的,它不一定有廣度,但是必須要有深度。比如:《百年孤獨》是我喜歡的,我讀了幾遍才斷斷續續的讀完。但是,還不能說對書中的妙處,作者那些天才的表達與構結能夠有多大程度的理解領悟。
再說說三國,從十二歲讀三國,到現在是經歷了一個這樣的過程。從第一遍的單純的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到後來七八遍的對細節的思索和對普通人物的關注。也許讀過三國的一般讀者,很難留意王垕這個人物。當我四十歲之後讀到這個人物之時,內心充滿悲傷,因為這是一個普通人在這個世道的悲慘命運,這種命運可能會降臨到每一個普通人的身上。對三國的內容與關注點的轉化,就如同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到形成自己獨立世界觀的中年的成長過程。
囉哩囉嗦的說了這麼多,再把話頭繞回來,說說莫言的作品吧。也許別人開闊的視野與格局,應該是我們反思與認識的切入點。這裡我不談莫言的作品優秀與否,因為莫言的作品,在文學史上的位置就擺在那裡,並不需要我們這個層次的人做出評定與否。我只談一點:諸君誰覺著自己的文學素養比張藝謀更高?張藝謀當年初出茅廬做導演拍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改編自莫言筆下的《紅高粱》,而當時的莫言還是一個小作家,在中國的文學界還寂寂無名。這叫什麼?這叫獨具慧眼,這叫鑑賞力。那些優秀的人物,就如一面鏡子,映射出我們的庸俗與淺薄。莫言的作品,你現在不懂不喜歡,也許你永遠也不會懂也不會喜歡,就如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你的格局永遠達不到也理解不了,就如你一個為餬口奔波的人,怎麼會懂的馬雲的世界?也許再過二三十年,如果生活的波折,世事無常的困擾,這些人生際遇能夠讓你有所成長,那麼也許能夠讓你理解並喜歡。
從哲學意義上來說,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靜止的。而一直在變化的是我們,很多事情,最初我們不懂的,後來懂了。最初我們不接受,後來接受了。最初我們喜歡沉浸在大眾的喧囂中,後來,我們孤獨到能夠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人生其實是沒有問題的,而人性有問題。人性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常常浮躁到沒有一丁點兒耐心,甚至沒有耐心到等待自己去長大。
-
5 # 極品龍顏
別再拿人和人比了,這樣惡性迴圈的比下去,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嗎?
莫言是誰?路遙又是誰?這兩個人在當今的中國文學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一個獲得了國內文學最高獎項,一個獲得了國際最高文學獎項,一個寫的是黃土高坡,一個寫的是滿眼紅高粱。都有很濃重的鄉土氣息,都是目前來看,成就比較突出的作家,這麼比來比去,有這個必要嗎?
你要是喜歡莫言,那你儘可以自我喜歡好了,找他的著作來讀,甚至可以探訪他的故居,查他的祖宗三代,你能做的,儘可以去做,沒人限制你、呵斥你。你要是喜歡路遙,也可以去到黃土高原,看一看那裡的風土人情,體味一把路遙老兄創作的意境來源──這些都很好啊,也都很切合實際,沒有逾越你做人的規則和底線,大可便宜行事,因人而異。
這種無妄的、無謂的比對,只能徒增對彼此的對立和怨恨,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嗎?
再者說了,您這比較來比較去的,於文學鑑賞本身有什麼長足的進步和發現嗎?
莫言和路遙,雖然都是鄉土作家,但他們的文學塑造物件有很大區別,他們個人的文化價值觀也不一樣,他們筆下的人物也各有所異,同樣是寫人物的命運,莫言的作品更有歷史厚重感,路遙的作品更富餘激情,也更有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重點在於你個人是否喜歡他們的口味和風格,而不是將他們兩個拿來火上炙烤,非要分出個高低上下馬高蹬短。
就像老話說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倆個人雖然文化背景各異,但他們的作品宗旨是一樣的,都是在行文布白和激情四射中,啟發個人對於家國情懷的探究和考辨,反思民族文化帶給我們的深刻反哺。
我個人極力反對這種無謂的比較,也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比較。
-
6 # 文化一家人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才是文學成就。
1.以得獎與否來論定
如果以得獎與否來論定,誰也比不過莫言,全中國只有他一個人得了諾貝爾文學大獎。
路遙雖說得過茅盾文學獎,但其影響力無法和莫言同日而語。
2.以官方評價來論定
莫言得了國際大獎之後,廣播電視報紙,大會小會,叫好聲鋪天蓋地。時至目前,莫言已經成了中國文壇的形象代言人,各種活動逢場必到,金口玉言,紅得發紫!
相形之下,路遙怎麼可能與之相比。其證據是:雖然路遙不在了,但現在活著的所有中國作家,除莫言外,沒有一個人享受了這般待遇。
3.以作品數量及銷量來論定
路遙在文壇較有影響的作品有《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從中午開始》等。而莫言的作品雖說沒有準確統計,但發表數量和銷售數量遠遠超過路遙,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4.以作品立意和風格來論定
路遙描寫的,是黃土高坡上的人們在苦難中掙扎奮鬥的歷程。文筆老道厚重,風格沉鬱穩健。循規蹈矩,不追求文法上的時尚,寫實味道較濃。讀其作品,很容易就能讀出作者的影子。因為沒有親身體驗,沒有切身感悟,是很難寫出與自己同時代人的苦辣酸甜。
莫言的作品是天馬行空,空靈虛幻,人可以一會兒變成馬,一會變成牛。遠離現實,超脫無羈,揭露諷剌社會陰暗面的傾向十分明顯。
倆人走的根本不是一個路子。
不難看出,以上四條,除了作品立意和風格難分高下,其它三條,路遙明顯處於下風。
那麼,文學成就是否就以得獎與否,官方評價,作品數量及銷量來衡定呢?
本人以為,不是的。那麼究竟以什麼來評定文學成就的強否呢?
本人以為,一個作家文學成就的評定,應該以人民大眾,廣大讀者的喜愛來評定。也就是俗稱的口碑。
第一、文學作品不是寫給某個機構,某個團體,某個圈子,某個代表人物看的。所以,他們無權評定文學成就。
第二、某篇作品中了大獎,可以看成是該篇作品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但只能說明這一篇,不能代表其它所有作品。更何況,這篇得獎作品是誰給評的?不是人民大眾,不是廣大讀者。所以,某篇得獎作品,只能作為評定文學成就的參考,不能作為評定文學成就的標準。
第三、作品數量,只能代表作家勤奮,不能代表作品質量,這恐怕是沒有疑問的。如果按作品數量為準,誰都可以弄些垃圾出來,也成了文學成就,那豈不成了笑話!
至於作品的銷量,要一分為二的看。銷量大,說明讀者喜愛。但有些銷量是忽悠出來的。讀者看後就罵娘,這樣的作品還少嗎?所以銷量只能作為評定文學成就的參考項。
第四、《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之所以成為經典,文學成就在古往今來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首屈一指經久流傳,是因為所有人都說好,都喜愛,都讚歎。我們今天談論文學成就,也應該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不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成了一筆糊塗帳,說不清了。
鑑此,莫言和路遙文學成就的評價,也理當如此。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
路遙的作品至今為止,讚揚聲有多少?——似乎一口同聲都說好。罵聲有多少?——聽不見啊!
莫言的作品至今為止,讚揚聲有多少——能有百分之五十嗎?這個數字我認為有些保守。罵聲有多少(罵的內容在此省略,太難聽)?說有百分之五十,似乎不算誇張。
好了,可以回答問題了。
莫言文學成就和路遙比誰更強些?答:路遙更強些。
-
7 # 作家鬼譚
莫言與路遙的文學成就誰更高?用作品和事實來說話。下面進行一下比較。
莫言:
1、作品數量:共創作長篇小說11部,中篇小說27部,電影電視、戲曲、話劇文學劇本10部,散文集1部,短篇小說若干篇(忽略不計)。
2、作品被改編:電影4部,電視劇1部、歌劇1部。
3、獲獎:
1987年《紅高粱》獲得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8年《白狗鞦韆架》獲臺灣聯合報文學獎。
1993年《紅高粱》被美國某雜誌評選為“1993年全球最佳小說”。
1997年《豐乳肥臀》獲“大家.紅河”文學獎。
2000年《牛》獲小說月報第八屆百花獎。
2001年《酒國》獲法國儒爾.巴泰庸文學獎,同年,《紅高粱》入選《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18位”。
2001年莫言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
2001年《紅高粱》入選美國某機構評選的“75年(1927至2001)40部世界頂尖文學名著”中文小說。
2004年《四十一炮》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
2005年《月光斬》獲第一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
2005年《檀香刑》入圍茅盾文學獎,同年,莫言獲得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
2006年,莫言獲得日本福崗亞洲文化獎,成為繼巴金之後第二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
2008年《生死疲勞》獲得“紅樓夢文學獎”,同年,獲得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2011年莫言獲得南韓萬海文學獎。
同年,長篇小說《蛙》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2012年10月,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在介紹莫言的作品時,摘選了莫言早期的長篇《天堂蒜薹之歌》作為對莫言作品的介紹。
2019年短篇小說《等待摩西》獲十月文學獎。
4、社會榮譽:2017年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9年獲英國牛津大學攝政公園學院授於莫言榮譽院士稱號,並宣佈成立以莫言名字命名的國際寫作中心。莫言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5、作品翻譯國外情況:莫言多部小說,包括長中短篇小說被譯成多種外文,在國外出版發行。
6、文學評價:
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十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小說。——著名作家餘華
每回讀莫言的小說,我都會感嘆,我不如他。——臺灣作家龍應臺
莫言是位非常優秀的作家,他的獨特思維、藝術個性,都已在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摘取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實至名歸。——陳忠實
莫言是天才型的作家,在天才方面,我在當代作家裡很難找到人能和他相比。——王安憶
由中國傑出小說家莫言原創、優秀漢學家杜特萊翻譯成法文的《酒國》,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實驗性文體。其思想之大膽,情節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結構之新穎,都超出了法國乃至世界讀者的閱讀經驗。這樣的作品不可能被廣泛閱讀,但卻會為刺激小說的生命力而持久地發揮效應。——法國儒爾·巴泰庸外國文學獎評委會
莫言獲得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評委會讚揚他的作品“語言激情澎湃,具有無限豐富的想象空間”。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透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路遙:
1、作品數量:長篇小說2部:《人生》《平凡的世界》1、2、3卷。電影文學劇本1部,中短篇小說集2部,散文詩歌若干篇(首)
2、作品改編:電影1部,電視劇:1部
3、獲獎:
1981年《驚心動魄的一幕》獲文藝報中短篇小說二等獎,並獲《當代》榮譽獎。
1981年《風雪臘梅》獲《鴨綠江》作品獎。
1982年《在困難的日子裡》獲《當代》中篇小說獎。
1982年《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3年《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4年《人生》獲陝西省文藝開拓獎一等獎。
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4、社會榮譽:2018年12月獲改革先鋒稱號
5、作品翻譯外文及國外出版情況:暫無統計資料
6、文學評價:
路遙的精神遺產至少有以下四點:第一,他對文學事業的那種神聖感,以整個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學;第二,他對普通人命運深刻、持久地關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孫少平等人物形象,給了社會底層特別是正處於奮鬥中的青年,以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第四,他儘可能地挖掘、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這四點足以使一位作家永遠不朽。——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朱鴻
一個作家去世近二十年了,人們還在熱烈地懷念他,還在談論他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一個作家最高的獎勵。路遙的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運,已遠遠超越了文學的範疇,他給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氣與光亮,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高建群
路遙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將文學創作融入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用心用情抒寫改革開放故事。先後創作了《人生》《驚心動魄的一幕》《在困難的日子裡》等作品。特別是他勇於改革文壇風氣,創作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展現了中國城鄉社會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化,頌揚了拼搏奮進、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上向善、自強不息,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人民日報》評論)
透過以上比較,莫言與路遙兩個人的文學成就誰更高,不言而喻。
一是兩個人的作品數量相差較遠,二是作品的獲獎量級相差甚遠,三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相差甚遠。
路遙的作品獲獎只有一項最有影響的獎項與莫言同等級,那就是“茅盾文學獎”,還有兩項全國中篇小說獎,與莫言相同。其他都是刊物獎,影響力很小。而莫言就算去除了最重要的諾貝爾文學獎,其他有影響的獎項依然要重於路遙,其作品的世界影響力不在一個等量上。
當然,這與路遙的英年早逝有關,如果路遙活著,也許他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但是就目前的創作成就來看,路遙是要遠遠遜色於莫言的。
回覆列表
諾貝爾文學獎明文規定只獎給西方國家的精英和東方的叛徒,看看莫言寫了些啥吧,怪不得西方國家如獲至寶欣喜若狂!
(1)《蛙》:攻擊計劃生育政策;
(2):《生死疲勞》是明目張膽的對解放後的土地改革反攻倒算;
(3):《紅高粱》把游擊隊描寫為成土匪;
(4):《豐乳肥臀》把八路軍說成欺男霸女和欺壓百姓;
(5):《檀香刑》是描寫血腥到極致的髒文。他在娘生產隊時期撿麥穗被人打耳光?自然災害莫言吃煤塊?
這就是叛徒和漢奸文人莫言書中出現的描述!無端抹黑,說他是作家之中的敗類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