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秋15
-
2 # 使用者誰不說咱家鄉好
格物致知,順便說說啥是格物,被歷史上的專家們,都說成千奇百怪的怪物了。不出格,別過分,過去俗話叫不框外,現在叫靠譜,分寸。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做好自己,知道吧,形象的比喻如烹小鮮的火候,拿捏好,這麼說格物不難啊,難在知,要達到極致,難在實在沒有度,分寸給你把握,世事無常,千變萬化,有時你不出格你就要出局,為了不出局出格,最後你不是格物,而是被物格了,良心都沒啦,就別提理事無礙了。別學王陽明去格竹子,容易格出精神障礙,他是倔人心活,用自己的吐血給大家證明了,以前的理學家解釋的格物,是騙小孩的格格巫。犟人死心的容易格出神經病來。把握尺度是手段,是辦法,是術,學術難,更難得道的是心安。理,講的清晰,事做的透徹,若不能心安,格物沒有了,就別說致知了,理事不清,就別提無礙了。
-
3 # 王李陳張
王陽明心學,研究不深。個人的感悟是“格物致知”講究
1,心無一物,格萬物。強調人本來無善無惡,格物的目的在於“存善去惡”,認清一件事物的本質,找到利於人發展的方向和條件。而事物本身卻又在不斷變化,善與惡之間也在變化,故“格物”強調的是在不同的情況下,人都能“存善去惡”方能“致知” 終無往不利。
2,“致良知” 中良知不是指良心,是事物原本的“本相”,惡就是惡,善就是善,不能因為其他原因 掩飾了本質。
3,“知行合一” ,“真相”與“尋找真相的行為”的統一關係,我們做的一切都是探究“真相”,我們探究真相的行為和得到的真相就是人一生的追求和目標。
無論儒家還是“心學”都是淵博的,而“學習”的副作用是 只取對我們有利的,沒有繼續探究事物本質。而在不同環境下,沒有了分辨的能力,探究真相的能力,學的再多 認清不了世界。
-
4 # Yuefengzhang
格物就是研究、分析,對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探究。致知則是格物得到的結果,只有透過對客觀事物的深入研究與分析,才能得到真正的能反映客觀事實的規律。
實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孔子在《大學》中發明了格物與致知的關係,王陽明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格物致知從其理論來分析,是簡單明瞭的,但實施卻存在著困難和不易。
格物的本質是客觀事實,離開了客觀,主觀地分析問題,就會得到荒謬的結果。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存在過罔顧事實而得到的與客觀事實相背離的結果,這種結果直接導致了錯誤的措施,並進而對客觀造成了不利的甚至是破壞性的影響。大躍進等就是典型的未能格物致知的案例。
格物的困難緣於客觀的複雜性。客觀的表象往往是紛繁的、矛盾的、隱蔽的、變化的,而格物要能從這些表象中透過現象看本質,需要大量的求實求是的工作與探究,需要去偽存真,需要充足的資料與事實的支撐。
格物的偏離是常見的,而客觀事實卻存在著唯一性。不管是研究認識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還是科學事實的規律,都存在著偏離的可能性,而要得到客觀規律的唯一性,也就是正確地認識到客觀規律,需要進行長期的研究與分析,需要艱苦地格物。
致知是格物的結果,格物充分了、深入了、全面了,致知就水到渠成了。孔子在春秋時期就能看到與發現格物與致知,足見孔子的偉大與智慧。
格物與致知實際上是人類主觀與客觀存在的關係,也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
5 # 空空杳
格物致知中的“格物”為對宇宙萬事萬物存在本身的觀察研究,但“致知”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知識和規律,另一個方面是良知和心性。
按照現代的說法,一個物質層面上的一個是精神層面上的。
【一】起源說到這兩個區別,需要提一下朱熹和王陽明兩位先人。而格物致知的“致知”差別,其實也在於此二位的主張差別所在。
【二】朱熹先生舉個具體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吃飯,知道人需要吃飯,這個是格物,但是,為滿足這個身體存續的要求,對吃飯做了一個界定,那就是吃飯是因為客觀所需,人因為這個客觀所需,所以才吃飯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客觀所需,所以,你只要吃的飯夠養活自己的身體,夠讓自己的身體健康活著就好了,而不要有吃飯的慾望,因為,一旦對吃產生慾望,那麼,人的心就沒辦法平靜下來。做很多事就會失去客觀的標準。
比如,明明,吃一定量就可以了,但是,因為口腹之慾,人就會多吃亂吃,多吃亂吃就違背了身體健康存續的客觀規律要求,因此,人就會因為多吃亂吃而生病,人一生病,其他的事也就都受到了影響。
也就是說,在這裡,人要吃飯才能活是格物的結果,那人知道這個規律道理之後,就按部就班去吃飯。這個是格物致知的第一種解釋,也就是朱熹先生的主張,透過觀察萬事萬物,瞭解其執行規律,按照規律辦事,不要加諸人的主觀慾望在裡面。正因如此,朱熹先生才提出“存天理滅人慾”。
很多人理解的“滅人慾”是不要人一切的慾望,確切的說,朱熹先生主張的“滅人慾”是指不要除了基本需求的一切額外的慾望。比如,傳宗接代如果被認定為天理的話,那過於沉迷情愛之慾就是應該被滅的。
朱熹先生的這個主張,是把人和宇宙萬事萬物一切的客觀存在等同,可以說是物質唯上的。這種物質唯上在對人的評定上,有點類似將人絕對物質化,機械化,也就是說,就把自己當成一個機器人,批次生產的其中一具機器人。啟動這個機器人有一定的指令,只要按照這個指令走,那麼,這個機器人在萬事萬物中就會執行地很好。
【三】王陽明先生還是剛才那個例子,我們再說一下王陽明先生的觀點。也就是良知和心性層面。王陽明先生一直格物,一直格物,發現,格不下去了,再格下去,命可能就沒了。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朱熹先生的那個理論,在實踐中,是沒辦法一直走下去的!
比如,吃飯。
人活著要吃飯是格物的結果,是規律,這個可能大部分人不會反駁。也就是說,要讓身體存續就要滅掉額外的慾望,保持基本的屬性就可以。但是,吃飯的基本量的標準是什麼?也就是說,吃多少才算是基本屬性而非額外慾望,作為個人來講又如何確定這個標準?
於是,我們就會觀察別人是怎麼吃飯的。發現,不同人家的吃飯是不同的。古代,有錢人家吃肉,窮苦人家吃不上肉吃野菜。如果是按照菜品本身來講的話,吃肉算不算額外慾望?畢竟,吃野菜也能活,既然吃野菜也能活,那為什麼還要吃肉呢?但是,對於有錢人家,肉本就是一種很平常的存在。
如果一定按照“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走的話,這根本就走不下去,因為,我們吃多少飯的標準本就是來自其他人的通用標準,但既然是其他人的標準,是不是就可以證明,所謂的天理,其實就是人慾。
就這樣,王陽明先生提出“天理即人慾”的觀點。
基於這個觀點,我們就能順勢理解所謂的良知是怎麼回事了。
所謂的格物致良知,指的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現實情況,有人家境好,有人家境不好,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肉,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比如,統一所有人都不吃肉。但是,因為大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容易亂來,那怎麼辦呢?那就靠一個人的良知了,比如,一個人家境好,吃肉是基本範疇,但是,不能每天都山珍海味,覺得可以吃肉就啥肉都吃,山吃海吃,胡吃亂吃,應該依據自己的良知去約束自己不亂來。
日常生活,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應該睡多少小時比較科學,於是,會找大量的科學報告,然後,按照科學研究的標準走。
在最早的時候,有一個通用的觀點,那就是,一天睡8個小時有利於身體健康,然後,很多人就改變自己的作息,怎麼著都要把自己睡眠時間控制在8個小時。
但,這就出問題了,很多人之前明明睡得挺好的。但就是因為要對8個小時的標準,於是,怎麼著都睡不著,連續失眠身體吃不消,身體不舒服什麼都受影響。
再然後,又出來一個研究報告,說,每天睡7個小時有利於身體健康,於是,很多人又把自己的睡眠時間調整到7個小時,然後又是,失眠,吃不好飯,心情糟糕,身體變差,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什麼都做不好。
這就是按照朱熹先生的格物致知容易格出病來的原因。
然後呢,人們慢慢發現,按照科學報告的標準走,自己連路都不會走了,還是該幹嘛就幹嘛吧!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我自己控制我自己就好了嘛!
但是,基於每個人對自己控制自己的標準不明確,就容易導致自己,錯把慾望當良知。
這就是按照王陽明先生格物格出良知還容易格出病來的原因。
【五】盲點所在—朱熹先生在這裡,朱熹先生忽略了一個問題,同時,也是現在大部分人迷信科學的一個盲點。那就是,科學研究報告本身就是一個大資料研究。什麼叫大資料研究?就是大部分人都這麼幹。但是,大部分人都這麼幹就一定是對的嗎?就一定是適合自己的嗎?
科學研究表明一天睡8個小時有利於身體健康,那愛因斯坦還睡10個小時呢。按照科學研究,每天睡10個小時容易把人睡傻,可愛因斯坦卻是公認的天才。
那麼,這個科學研究得出“一天睡8個小時”的結論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是透過大量抽樣調查。什麼叫抽樣調查。簡單說,就是,從1萬人裡拿出10個人,問他們睡多長時間,10個人中6個人說8個小時,然後,再看看這幾個人的身體,發現身體挺健康的。於是,得出,“一天睡8個小時有助於身體健康”的結論。
針對這個科學報告,我們可以提出以下疑問。
(1)10人是否能代表1萬人?
(2)6人是否能代表10人?
(3)每天睡8個小時是否是身體健康直接且唯一的要求。
【六】盲點所在—王陽明先生在這裡,王陽明先生忽略了每個人自我定義的良知。比如,有些人的良知,吃飯就得吃山珍海味,無奇不有。有些人的良知是,吃飯簡單一點就行。有些人的良知是,吃飯就應該極簡。
那這怎麼辦?你說要按照良知走,人家按照良知走了呀!
【七】具體實踐●01
朱熹先生和王陽明先生儘管從表面看是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但其實,是一體兩面。拿人來說,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是同時存在在人身上的。我們能說,人只有物質屬性,是一個機器人,沒有任何思維的嗎?我們能說,人只有精神屬性,可以脫離身體本身,完全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嗎?我們會發現,單獨強調任何一面都可能導致單邊極端化。所以才說需要聯合考慮。
下次,再有這問題,就可以直接這樣。不知道自己睡多長時間合適,看看科學報告,發現睡7-8個小時合適,然後,昨天加班,睡了6個小時,那就睡6個小時,別在意,第二天因為昨天睡得少,早點睡,又是週末,一口氣睡了9個小時,那就9個小時。平時一般是在7個多小時。
所以,所謂的科學報告,是輔助人生活的,科學報告給出的也只會是一個通用值。但現實生活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不是機器人,可以按照不確定因素進行調整。
同時,我們要尊重身體本身的生物鐘,別那麼任性,覺得每天熬夜沒事兒,熬一天沒事兒,熬兩天沒事兒,你熬個幾年試試?別說幾年,幾個月都受不了。所以在這方面,尊重身體生物鐘的這個良知還需要有的。
●02
再進一步,如果說朱熹先生依據的是一種他律,那王陽明先生依據的就是一種自律。一個人想作,再權威的他律都沒用。一個人不想作,有很強的自律,再權威的他律都趕不上他自己定的律。但是,一旦他自己的律強迫了他人,那些就另當別論。
他律到了一種極致,會讓萬事萬物不知道如何走,自律到了一種極致,也無所謂他律,但自律一旦變成對他人的約束,那也會讓萬事萬物沒辦法走。
現實是,多數人是達不到一種絕對自律的。同時,多數人給的統一標準也是沒辦法達到絕對的他律的。所以才需要既有他律又要自律。
●03
因此,真正的格物致知,無需分開這個“致知”是“良知”還是“規律”,而是應該都用,辯證地去用。 -
6 # 許棋淚
當能力足以改變,你就不再順從,敬畏,和信仰了,因為渺小必然有渺小的心態!當智慧不足的時候,就導致情感扭曲,然後用情感來狠狠踐踏智慧,說穿了有了情感的存在智慧就無法樂業安居,智慧如果安居樂業了,情緒感又感受不到幸福,一對冤家糾纏不清,一如陰陽背反,其實古人早就洞穿一切,當人類左右宇宙仍然難逃陰陽定論,還是多關注一下人本身吧,因為人來本身就是個奇蹟的存在!人類與宇宙的奧秘,如同量子糾纏,破一而雙解!感情與智慧一樣,一枚硬幣的兩面!!!
-
7 # 唐僧洗頭用飄柔15558638
認同。老子的道德經裡面就說的是道法自然。
-
8 # 凌戰天
觀察,找規律,趨利避害,進化。
-
9 # 對影成三人61
感覺似是而非!“格物致知”從《大學》來的,全部的應該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人人生修養,從內聖到外王的整個步驟。
-
10 # 哲別1976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中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致知在於近道,致知在於格物,格物就是知道事物的本末與終始,也就是知道事物的產生,發展,消亡,就是近代的哲學。怎樣培養我們格物致知的能力,大學中也告訴我們了,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就是靜下心來考慮問題,分析問題,就能有所得。得什麼,得萬事萬物的客觀規律。道是什麼,就是事物是運動的。有運動,有現象,我們就能找到它的規律,就能得到道理。
-
11 # 詩意咖啡sykf
不是順從而是遵從,要你順的從就從,要你逆的從也要從,要你什麼就遵守什麼。
-
12 # 坤哥5510
格物致知:
儒!已經開始過靈性生活的人,就等於已把光帶進幽暗的屋子裡,黑暗即刻被驅散了,只要堅持這種生活,我們的內心,一定能成為一個光明世界。
信仰帶給人生力量,也帶給生命希望。
生命中沒有信仰的人,有如一個沒有羅盤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里隨波逐流。
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
13 # 冷國儉
格物,窮究事物的原理、規律。致知,把知識推到極致。欲致知首先就要格物,只有格物才致知,致知了也就格物了。二者相輔相承,缺一就作不成學問。這是作學問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的必由之路。當然也是對自然對宇宙的認識過程。不存在遵從敬畏的問題。
-
14 # 壤外存在
"格物致知"首先也是最根本的物卻是人的自身。當把自身這"物"格之致知了,那你就是智慧者了!那時你再來談什麼"宇宙"啦;"自然啦";"世界本源啦"也就自知自明瞭!不然,盡在吹牛扯淡。一個人自己都不知到自己是誰?為何有我?我從何來?又回那去?那你談宇宙、人生、自然豈不是在誇誇其談、自欺欺人嘛。當把自身搞明白搞徹底嘍,你才是你自己的主宰,你才有資格對它物說話!
-
15 # 魔法明鏡HQ
宇宙與我,自然與我,萬物與我本是一體。由此及彼、由物及我是認識本我並達到覺悟的彼岸重要方法。有物即有象,格物即觀象,是以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通神明德,類萬物情,後而致知
-
16 # 正生弟兄
凡物都有主/我們應該敬畏造物主才是!
回覆列表
‘格物致知’,拿物品管理說事,1,‘格物’,就是把不同的物,放置不同的位,從而在過程中認知事物的本源。2,‘致知’,就是透過‘格物’,我們利用事物的客觀規律,順勢而為,合理利用,發揮人的最大智慧(此智慧與知識有根本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