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肖申克的救贖
中文片名 肖申克(鯊堡)的救贖
英文片名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更多中文片名 刺激1995 月黑高飛 地獄諾言 消香克的救贖
影片型別 劇情/紀錄
片長 142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製作成本 1,000,000 (estimated)
票房成績封面(獄友)
全美首映票房:$1,968,808.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28,241,469.00 (單位:美元)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弗蘭克·達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編劇
斯蒂芬·金 Stephen King .....(short story 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
弗蘭克·達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screenplay)
演員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Andy Dufresne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Ellis Boyd "Red" Redding
鮑勃·岡頓 Bob Gunton .....Warden Samuel Norton
詹姆斯·惠特摩 James Whitmore.....Brooks Hatlen
威廉姆·賽德勒 William Sadler .....Heywood
克蘭西·布朗 Clancy Brown .....Captain Byron T. Hadley
祖德·塞克利拉 Jude Ciccolella .....Guard Mert
耐德·巴拉米 Ned Bellamy .....Guard Youngblood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徙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徙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菸,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裡很悠閒地散步,就象在公園裡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做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3瓶啤酒。喝著啤酒,瑞德說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來向他請教。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議會,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同時,安迪為了展現音樂的魅力,讓更多人瞭解,冒著被處罰播放了一段音樂,並送給瑞德一個口琴。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兇!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上報這一情況以爭取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一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那裡有我給你的東西。”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原來二十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同時,因為他對經濟聰明的頭腦,典獄長一直讓安迪為他做黑賬,洗錢,將他用監獄的廉價勞動力賺來的黑錢一筆筆轉出去。而安迪將這些黑錢全部寄放在一個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實這個斯蒂文是安迪虛構出來的人物,安迪為斯蒂文做了駕駛證,身份證等各種證明,可謂天衣無縫。安迪越獄後,用斯蒂文這個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用這筆不小的數目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汙受賄的真相。監獄長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裡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扉頁上寫著:“監獄長,您說得對,救贖就在裡面。”當看到裡邊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石錘時。監獄長領悟到其實安迪一直都沒有屈服過。而這時,警方正向監獄趕來逮捕監獄長,最後監獄長飲彈自盡。
瑞德獲釋了,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最後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Sunny明媚的海濱(芝華塔內歐)重逢了。
[編輯本段]電影幕後
影史上偉大的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
如果把一部電影比作一本小說,那麼《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反映著現實的社會生活,用經典的對白和多種修飾刻畫出多個人物形象,用簡單的方式組織故事的主線並伴以多條輔線,以藝術的畫面表達著故事的主題,給我們深刻的教育和久久的思考。
[編輯本段]相關影評
《阿甘正傳》與《肖申克的救贖》
1994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肖申克的救贖》是《阿甘正傳》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說《阿甘》是一個夢,那麼《救贖》就是一種生活。生活比夢簡單,但生活遠比夢境殘酷。而這兩部片子也的確是有很多可比之處,他們也有緣湊在了一個奧斯卡年度。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為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阿甘正傳》展現給我們的也永遠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那一面,也會讓我們時刻為生活的美好的而滿足。
忙著去活或是忙著去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雖然最後找到了通向天堂的那條路,但是這條追尋的過程中卻是充滿坎坷。
他們都是極為優秀的影片,至少他們都是那種讓你看完以後就絕對不會忘記的影片,而且每次看完都會有不同於前一次的感覺和感受。在兩部同樣經典的影片面前,奧斯卡的評委們選擇了《阿甘》,也就讓它的影響力和觀眾接受程度遠遠的超過了他的競爭對手。但是埋在土裡的金子終究是要發光的,這些年來,《肖申克的救贖》卻開始了奮起直追,受關注的程度並不比《阿甘》少,而且很多人開始為他鳴不平。而我則能夠充分理解為什麼奧斯卡會選擇《阿甘正傳》?
第一:同湯姆·漢克斯比起來,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當時還是個小字輩。憑藉著《費城故事》,漢克斯已經問鼎過奧斯卡,而且他也是好萊塢好男人的典型代表,沒有緋聞,家庭和睦,樂善好施。不管他被那年的奧斯卡提名,他都會是最最熱門的候選人。而後者卻初出茅廬,影響不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現在已經極少演戲了,基本上都是當導演。而該片也是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Frank Darabont)的處女作,奧斯卡很少把大獎頒發給一個第一次執導筒的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後來也與湯姆漢克斯一起合作拍攝了《GreenMiles》。
第二:奧斯卡比較偏向於弱智人士,對現實主義題材往往重視不夠。《飛越瘋人院》、《雨人》等等都是此型別影片,也都獲得大獎,美華人也常說,只要是跟傻子有關,就容易獲得奧斯卡。而好萊塢對現實主義的題材往往重視不夠,特別是那些揭露美國社會黑暗面的影片幾乎是絕少得獎,而《阿甘》則是把美國當代很多的重要事件都貫穿起來,並以一種很幽默的語氣調侃了一把,由此可見,《阿甘》獲勝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個奧斯卡小金人雖然很重要,但是奧斯卡歷來的傳統是比較重視商業影片,忽視文藝片,重視大牌演員和導演,忽視新人,所以他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在很多人看來,落敗的《肖申克的救贖》遠比《阿甘正傳》要來的深刻也更有回味的餘地,當然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兩部電影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神似的男主角:我常常認為湯姆漢克斯與蒂姆羅賓斯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相像,都屬於那種沉默深沉型的男人,一幅生就正派的臉,是那種讓女人覺得非常可靠有安全感的男人,讓男人覺得是那種正直而又值得信賴的朋友,所以很容易博得觀眾的好感與信任。最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有出色的演技,都是那種只要在螢幕上出現,就一身是戲的演員。
探討人生的主旋律:這兩部影片都是在探討人生、人性以及社會。只不過一個充滿了Sunny和希望,而另一個則是陰暗和壓抑,恰恰是這種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把這兩部影片放在一起比較有了更多的意義。
不知道有沒有人把這兩部影片放在一起看過,我相信一個下午足夠了,一個人靜靜的看,我先看的《阿甘正傳》,後看的《肖申克的救贖》,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從天上掉到了地上。兩個男人不同的命運讓我們對生活和未來有了一種重新的認識,看《阿甘正傳》就好像在草地上曬太陽,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Sunny讓我們體會到了活著的樂趣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在這溫暖的Sunny下,我們絕少能夠想到太陽落山後的黑暗與寒冷。
而《肖申克的救贖》就讓我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談不上什麼希望。這時俺想到了新東方的校訓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恰恰就是最難的,很少有人能夠在明知道沒有希望的狀態下還在尋找希望,我們常常能從年長的人口中聽到人啊!最好不要和命運抗爭,什麼是命運?那種努力是對生命的抗爭?誰都又說不清楚。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也許恰恰就是命運的一部分。
《刺激一九九五》給我最大的刺激莫過於刺激,從感官表層塌陷入心靈的冥界,萬千無數的閃爍著、滾動著的強震撼。一時間,很難理清一張精確的刺激解剖圖,權 且粗淺的就其中最耀眼的“悖論”作一次試驗性探析。所謂“悖論”是英美新批評家用來解讀詩歌所運用的一種技法,其實質含義是在文字中表現出一種矛盾形式, 矛盾的兩個方面同時出現,而在一個真理上統一起來。這裡,我也嘗試性“租用”其構建《刺激一九九五》的賞析。
▲“來這裡的,都是無罪的”——主題性悖論
影片開始使用交叉剪輯的畫面傳遞出:汽車中的醉酒的男人、法庭審問、男女合歡、醉酒男子裝子彈、審問、做愛高潮和提槍下車等幾幀影資訊。透過可能性的整 合,觀者便有了一團疑雲,隨後律師的雄辯輕鬆的幫助觀者找到了“事實”:那個銀行家,因老婆與人私通,便在酒後幹掉了他倆(一對偷情者)而重要的是這一切 是觀者方面的虛擬的,也可說成是導演幫助觀者作了一次思維熱身運動,但影片並未將此“事實”的過程回證式的復演。在接下來的“監獄風雲”中不時挑逗起觀者 對“事實”的疑慮。當阿瑞問安迪為什麼會入獄時,他說:“我是無罪的。”一方面誘導觀者懷疑甚至重建假設,一方面繼續主題性悖論的凸現。阿瑞聽了後應到: “來這裡的都是無罪的。”於是乎,主題性悖論在不經意間被揭示出來,此時觀者並未注意。影片的高明便是倒置了因果關係,將結論首先提了出來,而後慢慢交待 前提,使觀者隨著影片向縱深發展不斷體驗到光亮,這股光亮最終清晰的回照出主題的偉大預言性,這一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悖論,但極大地拓展了影片的鑑賞空間。 不過,觀者此刻的重建假設便擱淺在了“不是安迪,誰是兇手”的問題上。我自然而然便聯想到了《夜半歌聲》中的一段鏡頭:男主人公宋丹平在房間內閱讀信件有 人敲門,開門,門又關了起來,失火了,這一過程一共出現了三次,而前兩次也激起了觀者無法得知實情的惱怒,同樣,隨著影片的發展,便消弭在了嗟嘆聲中。導 演在這裡還算比較“留情”並未如《尼羅河上的慘案》那般,使觀者懷疑到自己頭上,也沒有如《小李飛刀》、《月光寶盒》那樣使人昏厥,而是在一步步紮實完善 了主題性悖論塑造的同時幫助觀者達悟了。湯米的出現帶來了安迪清白的“公諸於世”,從而有了“無罪的人有罪”這一悖論;影片開始也描繪了獄警長極富有衝擊 快感的結束了剛入獄的小胖的獄中生活,此時,湯米也因對神的誠實而倒在典獄長踏滅的菸頭旁,自然形成了“有罪的人無罪”這又一悖論,同時這一點更透過本該 絕對高義的司獄者卻幹著無恥的勾當,以及已經手持著文憑走向美與善的未來道路的湯米的死來強化。於是,“鯊堡”這座建築在導演的苦心孤詣下奇妙的完成了主 題性悖論的訴說工作。就此反觀越戰經典片《現代啟示錄》,我立刻找到了相協的脈搏。所謂拯救人性卻戕滅了人性(對美兵、對越南人民),而毀滅和平卻成了英 雄事業,被配上勳章,導演運用主題性悖論演繹出了一部真正的啟示錄。這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正邪”對立,而是詮釋出創作者的一種思考,一種指導觀者 的思考。表面上典獄長已死,正義伸張;安迪順利大逃亡,到達了自由的海灘。但若進一步忖度,一連串的問題便浮出了美好結局的水面:新來的典獄長如何?小胖 和湯米的死是否追究?安迪式人物是否還會入獄?而最重要的是影片極力掩蓋的一個大問題:安迪並未得到法定的平冤翻案,錯判仍在維持,這就將影片的終極推向 了“後思索”的無止境,從而使主題性悖論得以永存。它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無論如何解讀細品它,終不如植入人們心靈的歷史中,去觀察去體味那純痛苦而又永燦 爛的魅力。
《刺激1995》——希望、自由、友誼
美國好萊塢電影的魅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許多經典鏡頭讓我們今天再回想時,都仍然回味無窮。它讓我們人類實現了許多無窮無盡的幻想,難怪人們把那裡稱作 “夢工廠”,但我認為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要更多地向世界宣揚美華人民的文化精神內涵。我這裡為避免冗長的贅述,不想把話題說得太大,只是就一部影片來談談 這方面的心得體會。針對前面朋友們的話題,我就拿《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來舉例吧。有的朋友覺得這部影片情節一般,立意也沒有什麼新奇之處,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至少能讓我們看到三點:希望、自由、友誼。
如果想了解一個國家的社會狀況、人文思想和生活環境等等,最好的一條途徑就是看看監獄的犯人生活,因為那是最快和最真實的。而《刺激1995》就是這樣一部監獄影片。銀行家安迪被冤枉進了監獄,受盡獄警和犯人的折磨,可是矢志不渝,樂觀人生,充滿希望地面對一切,最終運用智慧逃出生天,並使惡人伏法。影片的最後是主人公逍逍遙遙的與煉獄中的老朋友在“芝華塔尼奧”的海灘分享美麗的人生。我要說安迪入獄之後的煉獄生活是影片主題反映的重中之重。從情節的不斷深入,我們知道這個嚮往自由的人本身蘊涵著的豐富的情感和優秀的品格,以及極高的智慧。不是光想挖通越獄通道的簡簡單單的事。如果那樣他不需要用二十年的時間,有機會早就跑了,而是為了誓言和心中的一種美好期望。因為他想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所有獄中的犯人都能夠獲得知識和新生。讓他們知道監獄的犯人也是一個完整的人,也應該獲得教育的權利和學習知識。不應該因為曾經墮落就永遠沒有了重生的希望。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Institutionalized"(體制化了的)。是的,透過正途獲得人生的犯人出獄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又會重新遇到挑戰。但因為時間的流逝和服刑的經歷往往使人丟掉了希望,丟掉了本該具有的那份勇氣。片中的“老布”和“阿瑞”都是韶華已逝的人,過錯和失足,當然更有冤獄使他們沒能象正常人那樣享受美麗的人生。以致於不知 道如何適應變化,監獄的“體制化”生活給他們的內心留下了無法擺脫的陰影,所以善良的老布只有透過自殺來解脫。所以我們看到影片中安迪為什麼要擴辦圖書館,讓獄友們讀書?又為什麼冒著會被關禁閉的懲罰還要放《費加羅的婚禮》讓大家聽?原因只有一個: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沉淪 和不羈,怎樣的失去生活,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只有充滿希望,人生從而變得有意義,從而豐富多彩。
在影片中最壞的人應該是那個給人印象極深的典獄長。這是一個極其貪婪、無恥和陰狠的人。他利用銀行家為自己洗黑錢,報花帳和偷逃稅。在銀行家獲悉自己被冤枉的真相後又突然變卦,兇狠地殘殺了那個想獲得知悉真情的年輕人。我想這才是直接導致安迪真正動了逃跑的念頭。其實在入獄那天開始,只是一個偶然的動作讓主人公看到了獲得自由的機會。當所有美好的希望和合理鬥爭都被無情地鎮壓時,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那麼只有自由是最後的希望。我們從影片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個人多麼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心情和無畏的勇氣!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主人公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洩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風雨的鏡頭。那時刻,我窒息了!我哭泣了!一個人為了生存,為了希望,為了自由竟然有如此偉大的力量、堅韌的性格和不屈的鬥志!
影片中我們看到監獄中一樣可以建立美好的友誼。只是一句獄中的普通對話,竟成了永遠的誓言。兩個人的友誼不僅是明星的大幅劇照,更是表示心意的可貴的書 籍、石頭。就是這些簡單的東西,讓我們領略到在非凡艱苦的煉獄生活中,互相支援、互相幫助和互相鼓勵的友情。雖然這看上去不算什麼,但因為環境的特殊,就更讓人體會到它的彌足珍貴。影片結尾處,當兩個朋友重相聚首,兩人暢快的笑容真是讓人無比羨慕。因為那笑容充滿了天地之間,充滿人們內心的無限希冀。
《刺激1995》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我個人把它作為保留影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深遠主題。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 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 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書名《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編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節》(Different Seasons)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本書是斯蒂芬·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傑出代表作,收入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說。其英文版一經推出,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冠軍之位,當年在美國狂銷二十八萬冊。目前,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三十一種語言,同時創下了收錄的四篇小說中有三篇被改編成轟動一時的電影的記錄。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曾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贖》(又譯《刺激一九九五》)。這部小說展現了斯蒂芬·金於擅長的驚悚題材之外的過人功力。書中的另兩篇小說《納粹高徒》與《屍體》拍成電影后也贏得了極佳的口碑。其中《屍體》還被視為斯蒂芬·金最具自傳色彩的作品。
作者簡介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為恐怖小說大師的代表。 斯蒂芬·金1947年9月21日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一貧困家庭。在州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畢業後因工資菲薄而走上寫作道路。70年代中期聲名漸起,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恐怖小說大師”。自80年代至90年代以來,歷年的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他的小說總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他是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小說家。 1979年,在他32歲時,成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億萬富翁。斯蒂芬·金的作品超越於傳統的恐怖小說,他不靠具體的意象來獲得恐怖效果,而是透過對事件氣氛的營造來震懾讀者。
展開全部
肖申克的救贖
中文片名 肖申克(鯊堡)的救贖
英文片名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更多中文片名 刺激1995 月黑高飛 地獄諾言 消香克的救贖
影片型別 劇情/紀錄
片長 142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製作成本 1,000,000 (estimated)
票房成績封面(獄友)
全美首映票房:$1,968,808.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28,241,469.00 (單位:美元)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弗蘭克·達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編劇
斯蒂芬·金 Stephen King .....(short story 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
弗蘭克·達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screenplay)
演員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Andy Dufresne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Ellis Boyd "Red" Redding
鮑勃·岡頓 Bob Gunton .....Warden Samuel Norton
詹姆斯·惠特摩 James Whitmore.....Brooks Hatlen
威廉姆·賽德勒 William Sadler .....Heywood
克蘭西·布朗 Clancy Brown .....Captain Byron T. Hadley
祖德·塞克利拉 Jude Ciccolella .....Guard Mert
耐德·巴拉米 Ned Bellamy .....Guard Youngblood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徙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徙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菸,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裡很悠閒地散步,就象在公園裡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做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3瓶啤酒。喝著啤酒,瑞德說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來向他請教。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議會,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同時,安迪為了展現音樂的魅力,讓更多人瞭解,冒著被處罰播放了一段音樂,並送給瑞德一個口琴。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兇!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上報這一情況以爭取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一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那裡有我給你的東西。”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原來二十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同時,因為他對經濟聰明的頭腦,典獄長一直讓安迪為他做黑賬,洗錢,將他用監獄的廉價勞動力賺來的黑錢一筆筆轉出去。而安迪將這些黑錢全部寄放在一個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實這個斯蒂文是安迪虛構出來的人物,安迪為斯蒂文做了駕駛證,身份證等各種證明,可謂天衣無縫。安迪越獄後,用斯蒂文這個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用這筆不小的數目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汙受賄的真相。監獄長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裡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扉頁上寫著:“監獄長,您說得對,救贖就在裡面。”當看到裡邊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石錘時。監獄長領悟到其實安迪一直都沒有屈服過。而這時,警方正向監獄趕來逮捕監獄長,最後監獄長飲彈自盡。
瑞德獲釋了,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最後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Sunny明媚的海濱(芝華塔內歐)重逢了。
[編輯本段]電影幕後
影史上偉大的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
如果把一部電影比作一本小說,那麼《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反映著現實的社會生活,用經典的對白和多種修飾刻畫出多個人物形象,用簡單的方式組織故事的主線並伴以多條輔線,以藝術的畫面表達著故事的主題,給我們深刻的教育和久久的思考。
[編輯本段]相關影評
《阿甘正傳》與《肖申克的救贖》
1994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肖申克的救贖》是《阿甘正傳》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說《阿甘》是一個夢,那麼《救贖》就是一種生活。生活比夢簡單,但生活遠比夢境殘酷。而這兩部片子也的確是有很多可比之處,他們也有緣湊在了一個奧斯卡年度。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為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阿甘正傳》展現給我們的也永遠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那一面,也會讓我們時刻為生活的美好的而滿足。
忙著去活或是忙著去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雖然最後找到了通向天堂的那條路,但是這條追尋的過程中卻是充滿坎坷。
他們都是極為優秀的影片,至少他們都是那種讓你看完以後就絕對不會忘記的影片,而且每次看完都會有不同於前一次的感覺和感受。在兩部同樣經典的影片面前,奧斯卡的評委們選擇了《阿甘》,也就讓它的影響力和觀眾接受程度遠遠的超過了他的競爭對手。但是埋在土裡的金子終究是要發光的,這些年來,《肖申克的救贖》卻開始了奮起直追,受關注的程度並不比《阿甘》少,而且很多人開始為他鳴不平。而我則能夠充分理解為什麼奧斯卡會選擇《阿甘正傳》?
第一:同湯姆·漢克斯比起來,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當時還是個小字輩。憑藉著《費城故事》,漢克斯已經問鼎過奧斯卡,而且他也是好萊塢好男人的典型代表,沒有緋聞,家庭和睦,樂善好施。不管他被那年的奧斯卡提名,他都會是最最熱門的候選人。而後者卻初出茅廬,影響不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現在已經極少演戲了,基本上都是當導演。而該片也是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Frank Darabont)的處女作,奧斯卡很少把大獎頒發給一個第一次執導筒的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後來也與湯姆漢克斯一起合作拍攝了《GreenMiles》。
第二:奧斯卡比較偏向於弱智人士,對現實主義題材往往重視不夠。《飛越瘋人院》、《雨人》等等都是此型別影片,也都獲得大獎,美華人也常說,只要是跟傻子有關,就容易獲得奧斯卡。而好萊塢對現實主義的題材往往重視不夠,特別是那些揭露美國社會黑暗面的影片幾乎是絕少得獎,而《阿甘》則是把美國當代很多的重要事件都貫穿起來,並以一種很幽默的語氣調侃了一把,由此可見,《阿甘》獲勝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個奧斯卡小金人雖然很重要,但是奧斯卡歷來的傳統是比較重視商業影片,忽視文藝片,重視大牌演員和導演,忽視新人,所以他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在很多人看來,落敗的《肖申克的救贖》遠比《阿甘正傳》要來的深刻也更有回味的餘地,當然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兩部電影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神似的男主角:我常常認為湯姆漢克斯與蒂姆羅賓斯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相像,都屬於那種沉默深沉型的男人,一幅生就正派的臉,是那種讓女人覺得非常可靠有安全感的男人,讓男人覺得是那種正直而又值得信賴的朋友,所以很容易博得觀眾的好感與信任。最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有出色的演技,都是那種只要在螢幕上出現,就一身是戲的演員。
探討人生的主旋律:這兩部影片都是在探討人生、人性以及社會。只不過一個充滿了Sunny和希望,而另一個則是陰暗和壓抑,恰恰是這種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把這兩部影片放在一起比較有了更多的意義。
不知道有沒有人把這兩部影片放在一起看過,我相信一個下午足夠了,一個人靜靜的看,我先看的《阿甘正傳》,後看的《肖申克的救贖》,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從天上掉到了地上。兩個男人不同的命運讓我們對生活和未來有了一種重新的認識,看《阿甘正傳》就好像在草地上曬太陽,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Sunny讓我們體會到了活著的樂趣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在這溫暖的Sunny下,我們絕少能夠想到太陽落山後的黑暗與寒冷。
而《肖申克的救贖》就讓我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談不上什麼希望。這時俺想到了新東方的校訓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恰恰就是最難的,很少有人能夠在明知道沒有希望的狀態下還在尋找希望,我們常常能從年長的人口中聽到人啊!最好不要和命運抗爭,什麼是命運?那種努力是對生命的抗爭?誰都又說不清楚。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也許恰恰就是命運的一部分。
《刺激一九九五》給我最大的刺激莫過於刺激,從感官表層塌陷入心靈的冥界,萬千無數的閃爍著、滾動著的強震撼。一時間,很難理清一張精確的刺激解剖圖,權 且粗淺的就其中最耀眼的“悖論”作一次試驗性探析。所謂“悖論”是英美新批評家用來解讀詩歌所運用的一種技法,其實質含義是在文字中表現出一種矛盾形式, 矛盾的兩個方面同時出現,而在一個真理上統一起來。這裡,我也嘗試性“租用”其構建《刺激一九九五》的賞析。
▲“來這裡的,都是無罪的”——主題性悖論
影片開始使用交叉剪輯的畫面傳遞出:汽車中的醉酒的男人、法庭審問、男女合歡、醉酒男子裝子彈、審問、做愛高潮和提槍下車等幾幀影資訊。透過可能性的整 合,觀者便有了一團疑雲,隨後律師的雄辯輕鬆的幫助觀者找到了“事實”:那個銀行家,因老婆與人私通,便在酒後幹掉了他倆(一對偷情者)而重要的是這一切 是觀者方面的虛擬的,也可說成是導演幫助觀者作了一次思維熱身運動,但影片並未將此“事實”的過程回證式的復演。在接下來的“監獄風雲”中不時挑逗起觀者 對“事實”的疑慮。當阿瑞問安迪為什麼會入獄時,他說:“我是無罪的。”一方面誘導觀者懷疑甚至重建假設,一方面繼續主題性悖論的凸現。阿瑞聽了後應到: “來這裡的都是無罪的。”於是乎,主題性悖論在不經意間被揭示出來,此時觀者並未注意。影片的高明便是倒置了因果關係,將結論首先提了出來,而後慢慢交待 前提,使觀者隨著影片向縱深發展不斷體驗到光亮,這股光亮最終清晰的回照出主題的偉大預言性,這一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悖論,但極大地拓展了影片的鑑賞空間。 不過,觀者此刻的重建假設便擱淺在了“不是安迪,誰是兇手”的問題上。我自然而然便聯想到了《夜半歌聲》中的一段鏡頭:男主人公宋丹平在房間內閱讀信件有 人敲門,開門,門又關了起來,失火了,這一過程一共出現了三次,而前兩次也激起了觀者無法得知實情的惱怒,同樣,隨著影片的發展,便消弭在了嗟嘆聲中。導 演在這裡還算比較“留情”並未如《尼羅河上的慘案》那般,使觀者懷疑到自己頭上,也沒有如《小李飛刀》、《月光寶盒》那樣使人昏厥,而是在一步步紮實完善 了主題性悖論塑造的同時幫助觀者達悟了。湯米的出現帶來了安迪清白的“公諸於世”,從而有了“無罪的人有罪”這一悖論;影片開始也描繪了獄警長極富有衝擊 快感的結束了剛入獄的小胖的獄中生活,此時,湯米也因對神的誠實而倒在典獄長踏滅的菸頭旁,自然形成了“有罪的人無罪”這又一悖論,同時這一點更透過本該 絕對高義的司獄者卻幹著無恥的勾當,以及已經手持著文憑走向美與善的未來道路的湯米的死來強化。於是,“鯊堡”這座建築在導演的苦心孤詣下奇妙的完成了主 題性悖論的訴說工作。就此反觀越戰經典片《現代啟示錄》,我立刻找到了相協的脈搏。所謂拯救人性卻戕滅了人性(對美兵、對越南人民),而毀滅和平卻成了英 雄事業,被配上勳章,導演運用主題性悖論演繹出了一部真正的啟示錄。這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正邪”對立,而是詮釋出創作者的一種思考,一種指導觀者 的思考。表面上典獄長已死,正義伸張;安迪順利大逃亡,到達了自由的海灘。但若進一步忖度,一連串的問題便浮出了美好結局的水面:新來的典獄長如何?小胖 和湯米的死是否追究?安迪式人物是否還會入獄?而最重要的是影片極力掩蓋的一個大問題:安迪並未得到法定的平冤翻案,錯判仍在維持,這就將影片的終極推向 了“後思索”的無止境,從而使主題性悖論得以永存。它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無論如何解讀細品它,終不如植入人們心靈的歷史中,去觀察去體味那純痛苦而又永燦 爛的魅力。
《刺激1995》——希望、自由、友誼
美國好萊塢電影的魅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許多經典鏡頭讓我們今天再回想時,都仍然回味無窮。它讓我們人類實現了許多無窮無盡的幻想,難怪人們把那裡稱作 “夢工廠”,但我認為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要更多地向世界宣揚美華人民的文化精神內涵。我這裡為避免冗長的贅述,不想把話題說得太大,只是就一部影片來談談 這方面的心得體會。針對前面朋友們的話題,我就拿《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來舉例吧。有的朋友覺得這部影片情節一般,立意也沒有什麼新奇之處,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至少能讓我們看到三點:希望、自由、友誼。
如果想了解一個國家的社會狀況、人文思想和生活環境等等,最好的一條途徑就是看看監獄的犯人生活,因為那是最快和最真實的。而《刺激1995》就是這樣一部監獄影片。銀行家安迪被冤枉進了監獄,受盡獄警和犯人的折磨,可是矢志不渝,樂觀人生,充滿希望地面對一切,最終運用智慧逃出生天,並使惡人伏法。影片的最後是主人公逍逍遙遙的與煉獄中的老朋友在“芝華塔尼奧”的海灘分享美麗的人生。我要說安迪入獄之後的煉獄生活是影片主題反映的重中之重。從情節的不斷深入,我們知道這個嚮往自由的人本身蘊涵著的豐富的情感和優秀的品格,以及極高的智慧。不是光想挖通越獄通道的簡簡單單的事。如果那樣他不需要用二十年的時間,有機會早就跑了,而是為了誓言和心中的一種美好期望。因為他想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所有獄中的犯人都能夠獲得知識和新生。讓他們知道監獄的犯人也是一個完整的人,也應該獲得教育的權利和學習知識。不應該因為曾經墮落就永遠沒有了重生的希望。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Institutionalized"(體制化了的)。是的,透過正途獲得人生的犯人出獄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又會重新遇到挑戰。但因為時間的流逝和服刑的經歷往往使人丟掉了希望,丟掉了本該具有的那份勇氣。片中的“老布”和“阿瑞”都是韶華已逝的人,過錯和失足,當然更有冤獄使他們沒能象正常人那樣享受美麗的人生。以致於不知 道如何適應變化,監獄的“體制化”生活給他們的內心留下了無法擺脫的陰影,所以善良的老布只有透過自殺來解脫。所以我們看到影片中安迪為什麼要擴辦圖書館,讓獄友們讀書?又為什麼冒著會被關禁閉的懲罰還要放《費加羅的婚禮》讓大家聽?原因只有一個: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沉淪 和不羈,怎樣的失去生活,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只有充滿希望,人生從而變得有意義,從而豐富多彩。
在影片中最壞的人應該是那個給人印象極深的典獄長。這是一個極其貪婪、無恥和陰狠的人。他利用銀行家為自己洗黑錢,報花帳和偷逃稅。在銀行家獲悉自己被冤枉的真相後又突然變卦,兇狠地殘殺了那個想獲得知悉真情的年輕人。我想這才是直接導致安迪真正動了逃跑的念頭。其實在入獄那天開始,只是一個偶然的動作讓主人公看到了獲得自由的機會。當所有美好的希望和合理鬥爭都被無情地鎮壓時,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那麼只有自由是最後的希望。我們從影片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個人多麼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心情和無畏的勇氣!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主人公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洩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風雨的鏡頭。那時刻,我窒息了!我哭泣了!一個人為了生存,為了希望,為了自由竟然有如此偉大的力量、堅韌的性格和不屈的鬥志!
影片中我們看到監獄中一樣可以建立美好的友誼。只是一句獄中的普通對話,竟成了永遠的誓言。兩個人的友誼不僅是明星的大幅劇照,更是表示心意的可貴的書 籍、石頭。就是這些簡單的東西,讓我們領略到在非凡艱苦的煉獄生活中,互相支援、互相幫助和互相鼓勵的友情。雖然這看上去不算什麼,但因為環境的特殊,就更讓人體會到它的彌足珍貴。影片結尾處,當兩個朋友重相聚首,兩人暢快的笑容真是讓人無比羨慕。因為那笑容充滿了天地之間,充滿人們內心的無限希冀。
《刺激1995》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我個人把它作為保留影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深遠主題。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 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 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書名《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編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節》(Different Seasons)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本書是斯蒂芬·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傑出代表作,收入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說。其英文版一經推出,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冠軍之位,當年在美國狂銷二十八萬冊。目前,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三十一種語言,同時創下了收錄的四篇小說中有三篇被改編成轟動一時的電影的記錄。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曾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贖》(又譯《刺激一九九五》)。這部小說展現了斯蒂芬·金於擅長的驚悚題材之外的過人功力。書中的另兩篇小說《納粹高徒》與《屍體》拍成電影后也贏得了極佳的口碑。其中《屍體》還被視為斯蒂芬·金最具自傳色彩的作品。
作者簡介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為恐怖小說大師的代表。 斯蒂芬·金1947年9月21日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一貧困家庭。在州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畢業後因工資菲薄而走上寫作道路。70年代中期聲名漸起,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恐怖小說大師”。自80年代至90年代以來,歷年的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他的小說總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他是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小說家。 1979年,在他32歲時,成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億萬富翁。斯蒂芬·金的作品超越於傳統的恐怖小說,他不靠具體的意象來獲得恐怖效果,而是透過對事件氣氛的營造來震懾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