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趙永生

    這裡金毛獅王不是說的非洲的黃毛獅子,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是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謝遜!明教在元朝末年是第一大教派,門下教徒甚多,高手無數,可與當時元朝抗衡,是元朝皇帝的心患!謝遜,明教四大護教法王,“紫白金青”排行第三,是混元霹靂手成昆的徒弟,可以被成昆殺害了他的愛人和孩子,謝遜從此為了報仇而到處尋找成昆,找不到成昆就會亂殺人,從此落下亂殺無辜大魔頭的罪名,後帶著屠龍刀隱匿於冰火島,由於狂躁症發作而被尹素素用毒針刺瞎雙眼,從此成為盲人一人獨自生活在冰火島幾十年!由於謝遜滿頭金黃色的黃頭髮,而且吼起來的聲音像獅子一樣響還震耳欲聾,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金毛獅王!金毛獅王謝遜還是張五俠張翠山的拜把子兄弟,是明教新教主張無忌的義夫!金毛獅王謝遜內心是個很善良的人,是個好丈夫,他那麼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是被自己的師傅成昆殘忍的殺害了,他招誰惹誰了,怎麼老天對他不公平,他從此變得心態異常,好可憐!金毛獅王謝遜是個中情意的人而且武功高強,受到了明教教主陽頂天的喜愛,陽頂天臨死時候在遺囑上寫著他死後由謝遜接任新教主!金毛獅王謝遜是個對愛情忠貞不二的人,自愛人和孩子死後就沒有再續絃!在現實中何嘗不是呢?好人做了那麼多好事,可是總是被人陷害,還被誤解為是壞人,好人就會被逼瘋,朋友們,在現實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人和事嗎?

  • 2 # 金梁古黃溫

    中國確實不產獅子️,但是中國卻是最喜歡獅子的國家之一。

    具體原因,在西漢開闢絲綢之路後,獅子來到了中國。這在《後漢書》裡有記載:章和元年,章和二年,月氏國、安息國遣使獻來獅子。由於獅子長得像神獸狻猊,所以受到了追捧和廣泛傳播。唐朝高僧慧琳說過:“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獅子的形象很早流入中國,其威猛外型能顯示皇家霸氣,且類似狻猊,古代帝王喜歡,上有所好,下必趨之。慢慢的獅子就成了鎮宅神獸,豪門大戶都會雕刻獅子,成了必備裝飾,漢唐獅子威猛,明清獅子溫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不斷興盛,獅子作為被佛教推崇的靈獸就逐步進入民間,舞獅成了民間重要的節日必備節目,其主要用意也是為了驅邪避兇。

    現存著名的獅子雕塑包括盧溝橋的獅子、天安門的獅子、滄州鐵獅子等,獅子的盛行還產生了著名的石獅雕刻之鄉,福建石獅得名應與此相關。

  • 3 # 薩沙

    中國確實不產獅子,但對獅子的喜愛僅次於龍。

    大家可以看看中國古代建築,比較豪華一些的,屋簷上肯定蹲著小獅子。

    另外,官府和大豪門家門口,必須有石獅子。

    對於華人來說,獅子有兩個特殊的意義。

    第一,獅子是所謂的祥獸、瑞獸

    獅子會為家庭帶來好運和安詳,有著特殊的吉祥意義。

    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頭獅子!

    第二,獅子威猛卻不受到華人厭惡

    很多人奇怪,為什麼老虎也是百獸之王,在中國地位似乎還不如獅子?

    這就是遠香近臭的道理。

    不要說古代,就算上世紀20年代,西北軍大將趙登禹還在衡陽附近開始打死過老虎。

    而即便建國後,東北大興安嶺一度還有黑瞎子。

    而古代人類即便全副武裝也是幹不過老虎的,武松打虎那是小說。

    所以,很多中國古人被老虎吃掉。

    因為老虎是實際的威脅,自然會引起華人的恐懼和厭惡。

    然而,中國大陸根本沒有獅子。少有的幾頭獅子都是關在籠子裡面做寵物,老百姓自然更喜歡沒有威脅的獅子。

    無語吧。

    中國古代不產獅子。最近的產獅子國就是印度!

    獅子最早出現在中國是漢朝。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這在當時的國都洛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元代因為蒙古人建立了地跨亞歐的大帝國,搞到點獅子有什麼難度。大量獅子作為貢品被送到中國的大都,供奉給大汗。

    由此,獅子在元代也不是什麼看不到的東西。

    所以,《倚天屠龍記》裡有金毛獅王,是完全符合當時歷史背景的。

  • 4 # 唐風宋月

    我來回答。

    金毛獅王一出場就氣勢逼人,張翠山和殷素素正在秀恩愛虐狗,忽然聽見下面人彙報船被砸了,一幫人亂作一團,謝遜從大樹後面緩步走了出來,身材魁偉異常,滿頭黃髮散披肩頭,眼睛碧油油發光,手中拿著一根一丈六七尺長的兩頭狼牙棒,在筵前這麼一站,威風凜凜如天神天將一般。張翠山暗自尋思,金毛獅王這諢號自是因他滿頭黃髮而來了,可沒聽師父說起過這麼一號人。至於謝遜為啥長了一頭黃髮,後來張無忌給出解釋。張無忌和周芷若結婚現場被趙敏大鬧,趙敏給周芷若手裡塞了一束淡黃色頭髮。張無忌一見,立時認出是謝遜的頭髮。謝遜所練內功與眾不同,兼之生具異稟,中年以後一頭長髮轉為淡黃,但顏色和西域色目人的金髮截然有異。也就是說謝遜的黃頭髮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染的,而是練功練的。

    那麼金庸為啥給謝遜安了一頭金髮,其實也有講究。謝遜是明教教徒,明教崇尚光明,拜火。世上發光的物體只有太陽和月亮,所以明教後來改名為日月神教。陽頂天意思就是如日中天照耀大地,朝陽噴薄而出的時候才會發出金光萬道。因此謝遜一頭金髮有兩個意思,第一暗示謝遜是陽頂天的指定教主接班人,陽頂天是日到中天的太陽,謝遜是朝氣蓬勃的朝陽,很快就會如日中天。第二暗示謝遜堅貞不屈的性格。金是一種延展性非常好的黃色三價和一價金屬元素,大多數化學品對它不起作用,除非遇到氯氣和王水。尤其不怕火,所以古人有真金不怕火煉的說法。謝遜一生屢遭挫折,老婆孩子被成昆殺死,眼睛被殷素素打瞎,又被少林寺抓到地牢開屠獅大會,給一般意志力不強的人早就自我了斷了,但是謝遜像頑強的小強一樣艱難的活了下來,這種硬漢性格值得所有人為之讚歎。

    那麼謝遜為啥是獅王而不是虎王,要知道虎是百獸之王,黛綺絲是龍,謝遜是虎才威風啊,龍盤虎踞嘛。其實也有兩個原因。第一謝遜是西域人,明教總部在崑崙山,在西域獅子才是百獸之王,老虎不是。李連杰演過一個黃飛鴻系列叫西域雄獅,不叫西域雄虎,因為老虎在西域吃不開。第二獅子在佛經中比喻佛陀的無畏與偉大,代表甚深法力。如《大智度論》記載,獅子在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降伏一切。《略出經》說,佛陀於菩提樹下獲得最勝無相一切智,勇猛似獅子。佛陀以無畏音聲說法,如同獅子吼叫,所以也稱佛陀說法為獅子吼。 謝遜就會佛門獅子吼功夫,一嗓子把人們都喊傻了。謝遜最後皈依了佛教,拜了三渡為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象徵著甚深法力對甚深波若的臣服。獅子在佛教中是大智文殊菩薩的坐騎,金庸是虔誠的佛教徒,他把獅子這種形象在謝遜身上給人格化了。

    參考書目:《倚天屠龍記》

  • 5 # 澹奕

    黛綺斯還叫紫衫龍王呢,相對於龍,獅子好歹是現實中的動物啊。更何況有些物化的事物其實是用來當作形容詞的,比如說誰誰誰像鬼一樣,難道真有人見過鬼嗎?中原地區雖並沒獅子這種動物,然而這並不影響“獅文化”在中原盛行千年備受青睞。早在漢朝時期,獅子便由西域進入中土,隨著佛教的興盛而形成了一種文化深深紮根了,當時的人們對獅子的形象非常瞭解熟悉。

    獅子分為非洲獅與亞洲獅,亞洲獅又稱印度獅或者伊朗獅,曾廣泛分佈於西南亞地區。古印度時代,將獅子奉為聖獸,尤其佛教興起以後,獅子也是佛教重要的靈獸之一。東漢時期,獅子首次被當做貢品帶到了中土,當時稱作“師子”,那個時候中原的人就見到了這種並不遜色於老虎的猛獸。

    隨著佛教的傳入與昌盛,獅子的地位也日益提升,甚至魏晉時認為獅子就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的狻猊。隋唐之時“師子”被加上反犬旁變成了“獅子”,獅子的形象從宮廷走向民間。在當時很多府邸、宮殿、園林、寺廟等建築門前都會放兩尊石獅子作為鎮守,而舞獅也逐漸出現興盛。

    可以這麼說,古代西域進貢獅子的記載數不勝數,這種舶來品隨著佛教的崛起在中土紮根,並且深入人心,人們對獅子形象的熟悉程度也並不遜色於傳說中的龍、本土的老虎等。

    《倚天屠龍記》中的謝遜之所以被冠以“金毛獅王”的稱呼,一來謝遜有色目人血統,擁有金色的頭髮;二來其武功極高,有獅子吼的絕學。謝遜年輕時赴西域拜師學藝,因其形象如獅,武功威懾力也非同凡響如同金剛獅吼,所以被稱作“金毛獅王”。

    四大法王的稱號,更多是給人形成的一種印象的形容。比如韋一笑輕功決定,身影鬼魅而吸血,如同蝙蝠;白眉鷹王年紀最大,雙眉已白且擅長鷹爪功;紫衫龍王一身紫衣最熟水性,寒潭一戰成名,其在水中如蛟龍一般。如果說元朝沒有獅子,謝遜不適合叫金毛獅王,那黛綺斯叫“紫衫龍王”豈不是更不科學嘛?

  • 6 # 雙子座來客

    首先糾正一點錯誤,元朝前中國的獅子形象早已經深入大眾了。

    有歷史記載的,中國最早的獅子出現在《後漢書》中,東漢年間,有西域使者進貢了一頭獅子。

    而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獅子形象,也是出現在一座東漢墓前擺設。

    漢朝時,佛教進入中國,而後被漢化一度成為各個王朝的國教,而在佛教中,一位菩薩的坐騎就是獅子,因此獅子就逐漸變成了靈獸。

    隋唐時,中國社會上,獅子的形象已經完全深入了,獅子作為雕塑,鑄件等在民間很盛行。

    雖然那時候大多數人沒真正見過獅子,但對獅子的形象並不陌生。

    所以說,元朝末年出現“金毛獅王”,一點都不意外。

  • 7 # 東吳周郎

    提問者的意思要一分為二的看待。

    ↑金毛獅王是一個傳說↑

    他一是想問,當時在江湖黑白兩道上赫赫有名的“金毛獅王”,為什麼用獅子作為名號,那個時代江湖上的人都知道獅子嗎?

    他第二個想問,為什麼謝遜偏偏是用“金毛獅王”作為名號,怎麼明教的四大護法裡會有“獅子”,而不是猴子,刀螂,蛇,馬之類的。

    第一層意思很容易回答:獅子這種動物早已為華人所知,而且已經被神化,賦予了超自然的意義。

    獅子在中國古漢語裡,被稱為狻猊(suan ni),漢武帝時期,張騫通使西域後,獅子始見於中原地區,命名這種動物時,是以西域語言裡的原稱音譯為狻猊。

    ↑狻猊就是獅子↑

    狻猊成神的時代是在明代,它被寫進了“龍生九子”的神話故事裡,描述為: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嚥吐霧,因為它喜歡坐著,所以也被稱為佛座獅子。

    實際上,早在宋朝時候,由於香文化的盛行,各種香爐爭奇鬥豔,當時的名品香爐之一,就是綠釉狻猊出香。 也就是說,在明代李東陽和楊慎等大牛們寫的神話故事裡,狻猊喜煙好坐的性格其實是來自宋朝甚至更早時期的文化。

    第二層意思,其實也可以回答。 早在明朝時期的小說,就已經用各種動物當做江湖俠客的外號,而這些外號裡,就有用獅子當外號的,比如《水滸傳》裡的鄧飛,外號“火眼狻猊”,座次49,使用的兵器是鐵鏈。

    ↑金毛獅王害了很多人↑

    他為什麼叫“火眼”呢?有詩云:“原是襄陽關撲漢,江湖飄蕩不思歸。多餐人肉雙睛赤,火眼狻猊是鄧飛”,好傢伙,鄧飛喜歡吃人肉……

    此外,在《西遊記》裡,狻猊是大妖怪九靈元聖的孫子之一。除此之外,什麼獅毛怪,獅吼魔王,在《西遊記》裡屢見不鮮。

    到了金庸老爺子寫《倚天屠龍記》,寫到明教四大護法,特意寫了謝遜這個人物,江湖稱呼他是“金毛獅王”,說他是身材魁偉,滿頭金髮,眼睛碧油油的放光,手持一支長長的雙頭狼牙棒。

    考慮到謝遜的外在形象,用“獅”來形容很貼切,如果金庸按照明朝的文化習慣來寫,謝遜的綽號應該會是“金毛狻猊”。

    ↑張無忌是金毛獅王謝遜的心頭肉↑

    如果按照《冰與火之歌》裡的命名習慣,謝遜應該會被稱為“老惡魔”或者“嗜殺的獅心人”。

    謝遜之所以頭髮會是淡金色,是因為他的祖上具有色目血統,元朝時,色目人指的是各色名目之人,普遍指中亞、西亞、歐洲民族。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政府規定除了蒙古人、漢人、蠻子、高麗人以外,其他人種都是色目人,當時在中原地區生活的色目人大約有三四十萬左右。

    ↑金毛獅王謝遜的一生是悲劇↑

    在四大護教法王中,金毛獅王謝遜武功最高,兵器使用也是一流,他還博古通今,堪稱文武全才,已然是下一任教主的最有力競爭者。

    說起明教四大護教法王,第一個受封的是“白眉鷹王”殷天正,因為此人能力很強,引起教主陽頂天的猜忌,所以在陽頂天繼位不久,就把殷天正召回了光明頂,封為“白眉鷹王”。

    接下來,陽頂天大力扶植新興後輩勢力,作為他的親信,這段時期酷似武則天執政期間重用庶族,打壓功臣貴戚集團。 陽頂天成功發掘了獵戶家庭出身,沒有背景的“金毛獅王”謝遜,以及在江湖上口碑雖然不佳,但有輕功才華,適合搞調查情報工作的韋一笑,封為“青翼蝠王”。

    陽頂天除了大力挖潛,培植親信,還很注重和明教總教的關係,貴為波斯明教三聖女之一的黛綺絲,在前任總教教主去世後,被長老們派到中土明教“立功積德”,其實用意在於試探中土明教的虛實,並且為將來收服中土明教做準備。

    ↑陽頂天老謀深算,可惜敗給了感情↑

    陽頂天在明知總教用意後,仍然堅持收黛綺絲為義女,重點扶植培養,可見他為了鞏固自己在明教裡的權力,用下何等苦心。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陽頂天萬萬沒想到他的妻子和成昆竟然藕斷絲連,隨後引發了明教歷史上最大的動盪。

    “紫衫龍王”黛綺絲為了愛情,成了明教通緝犯;謝遜為了給家人報仇,不惜處處殺人,把自己的“金毛獅王”名號徹底黑化;“白眉鷹王”殷天正痛失愛女,並和武林正派結下深仇;“青翼蝠王”韋一笑也從原本擅長的情報工作淪為江湖流亡客。

    根據陽頂天的政治遺囑,“金毛獅王”謝遜原本是明教教主的繼任者,而且當時謝遜已經取得了“五行旗”為代表的基層明教勢力的認可,可惜,成昆的到訪,徹底改變了謝遜的命運。

  • 8 # 夢露居士

    《倚天屠龍記》中的金毛獅王謝遜,乃是一條威武雄壯的漢子,他初次出場之時便引人注目:

    那人身材魁偉異常,滿頭黃髮,散披肩頭,眼睛碧油油的發光,手中拿著一根一丈六七尺長的兩頭狼牙棒,在筵前這麼一站,威風凜凜,真如天神天將一般。

    謝遜滿頭金髮,威風凜凜,果如一頭雄獅。而且謝遜能縱聲長嘯,將人震得神經錯亂,成了瘋子,猶如獅子發出吼聲一般。將謝遜稱為金毛獅王,可謂恰如其分。

    然而獅子並非中國原產的動物,為何謝遜會以“獅王”為名號呢?其實,中國不產獅子,不代表中國沒有獅子。

    提起獅子,人們總是想起茫茫非洲大草原。其實獅子不是非洲獨有的,亞洲也有獅子——亞洲獅。亞洲獅是現今只存活在印度的獅子亞種,但它們曾一度分佈在地中海至印度,佔據了大部份的西南亞,所以又被稱為“波斯亞種”。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一些西域國家為了和漢朝建立友好關係,將獅子作為異獸獻給漢朝皇帝,從此中國也有了獅子,最初稱為“師子”。

    《後漢書》記載:東漢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王“滿屈”派遣使者,進獻“師子及條支大烏”。外國進貢的獅子被飼養在皇家園林,供皇家欣賞:

    汗血之馬充於黃門,巨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後漢書》)

    從漢代開始,陸續有西方國家給中國獻上獅子。

    《洛陽伽藍記》記載,南北朝時期,波斯國胡王向北魏進獻獅子,被叛亂的匈奴人万俟醜奴截獲。

    《唐國史補》記載:唐朝開元末年,西方某國向唐朝進獻獅子。

    《馬可波羅遊記》也有記載:元朝時期,皇家訓練獅子,表演一些雜技節目。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西方國家又進貢了獅子,同時有訓練員一同來訪,傳授訓練獅子跳舞的方法。

    可見中國一直是有獅子的,而且獅子受到了中國民眾的喜愛,被視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狻猊。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獅子不僅受到中國百姓的喜愛,也是佛教的吉祥物。印度人很喜歡獅子,所以將獅子視為佛陀的象徵,獅子是百獸之王,常被用來比喻佛陀的大雄力,佛陀說法被稱為“獅子吼”,猶如獅子的吼聲震懾百獸,佛陀的座位,被稱為獅子座。

    所以獅子成為了華人看守門戶的吉祥物,在古代的官衙廟堂、豪門巨宅大門前,都擺放一對石獅子用以鎮宅辟邪。直到現代,許多建築物大門前還會安放石獅子。只不過古代的老百姓見不到真正的獅子,所以雕刻的石獅子與真正獅子的形象相差甚遠。

    在《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謝遜最終大徹大悟,皈依佛門,也暗合了他的“獅王”稱呼。

  • 9 # 歷來現實

    前兩天剛去看了滄州鐵獅子,也叫“鎮海吼”,要知道,這尊鐵獅子可是鑄造於五代十國的後周時期,那時候北宋還沒有建立,元朝還要二百多年後才能登上歷史舞臺。

    上圖是複製品,真的那尊的嘴巴,聽滄州當地的朋友說起,已經在當年被敲掉大鍊鋼鐵了。真正的鐵獅子已經殘舊不堪,在專家們當年的努力保護下(比如可勁兒往裡加灌水泥),更加搖搖欲墜,幾乎快要散架,現在全靠鐵架子撐著(見下圖)。

    回來說正文。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句詩道盡了金庸先生一生的成就,裡面的各種人物也是塑造得各有特色,有為國為民的郭大俠,有聰明機靈的韋小寶,還有快意恩仇的令狐沖。而金庸先生的多部作品也都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出現在銀幕之上,而03版的倚天屠龍記更是大家童年時候的經典,明教的四大法王,五散人等等令人熱血澎湃。

    其中張無忌的義父金毛獅王無疑是個悲情人物,但是他這個稱號不得不說是很符合他威武霸氣的外形,我們現在看來"金毛獅王"的造型,毫無疑問是很像一頭公獅,但是元朝的中原可是沒多少人見過獅子的,那麼金毛獅王這個外號怎麼來的呢?

    首先元朝活生生的獅子,或許大家確實見過的人不多,但是獅子的形象和概念早就被華人所熟知,這一點大家看大戶人家門口的兩個大石獅子就知道了。

    因為從西漢開始,絲綢之路開闢之後就有各種西域藩國將獅子作為貢品進貢給中國,而因為獅子的形象威武霸氣,同時由於它和神話中龍的兒子狻猊長相神似,所以在中國獅子就成為了一種類似吉祥物的存在。所以雖然元朝沒有大規模引進獅子,但是這並不影響老百姓熟知獅子。

    還有一點就是,四大護教法王的名號不是亂取的,大多與成名絕技有關,紫衫龍王由於水性了得,著一身青衫,而號龍王(蛇王不夠霸氣),而金毛獅王,獅子作為佛門的瑞獸,佛門以獅子比喻佛陀的無畏精神,同時佛門還用獅子吼來寓意說法,以震醒世人,謝遜不僅長相似獅子,同時又會一門獅子吼的武功,所以取一個金毛獅王。而白眉鷹王也是由於鷹爪功和白髮白眉而得名,青翼蝠王也是好吸血,輕功了得著青衫而得名。

    再有這個就得從明教的來歷說起了,明教其實不是中原的本土教派,它源於波斯也叫摩尼教,聖火教,由於明教是聖火教在中原的分部,就類似於我們現在開連鎖店的模式,總部要派一些高層管理人士幫忙管理,一是增加其發展速度,二就是防止這個分部自己出去單幹。而四大護教法王中的紫衫龍王就是來自波斯。而波斯自古就崇拜獅子,中東地區距離非洲獅的產地並不遠,正好謝遜的外形滿頭黃髮、眼冒綠光,又神似獅子,所以作為地位不低的護教法王,有這個"金毛獅王"的稱號並不奇怪。

    其實很多綽號都不是得有具體的東西才能夠取得,小說中的紫衫龍王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誰又能見過龍呢?

    而關於綽號這一點,我們最好的參照物就是《水滸傳》,水滸傳中以動物為綽號的好漢可是不少,混江龍,翻江蜃,太湖蛟,玉麒麟,火眼狻猊。世人都見過嗎?對不起,一個都沒有!所以倚天屠龍記中有個金毛獅王的存在,在邏輯上沒有一點問題。

  • 10 # 拿了桔子跑啊

    因為作者金庸是現代人。這很簡單。

    金庸小說中的歷史文化錯誤多了去了,雖然這些錯誤不影響作品的文學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事的車子比我的高檔,很糾結,我應該換更高檔的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