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雨林裡的駱駝

    學齡前兒童迷戀手機怎麼辦?

    兒童迷戀甚至沉迷手機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而且小孩子接觸手機的年齡越來越小,不僅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愛玩手機的現象很普遍,而且一兩歲的嬰幼兒迷上玩手機的比例也在增加,患上手機依賴症的幼兒也在不斷增加。

    學齡前兒童接觸手機的原因起碼有兩個,一是家長嫌孩子吵鬧、為了省心主動讓孩子玩手機;二是家長整天手機不離手,給孩子做了壞的榜樣。

    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長時間玩手機,不僅嚴重影響視力,而且因為“人機對話”代替了正常交流,很容易形成孩子孤僻、不合群甚至偏執的性格,而且很難糾正。

    幼兒的最大特點是幾乎沒有任何自主意識,他們還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眼睛與手機的距離特別近、玩手機的時間沒有節制等問題必然存在,孩子過早地形成近視就一定會成為必然,形成任性、貪玩、浮躁和沒有計劃性等各種不良習慣也一定會成為必然,直接影響升入小學和中學後的學習和生活,所謂“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小小手機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可能並不是危言聳聽。

    這實在是一個令人心焦的問題,成千上萬愚昧無知的家長正在親手毀掉自己的孩子!

    也就是說,學齡前兒童迷戀甚至沉迷手機,有百害而無一利,比中小學生沉迷手機還要嚴重,還要可怕。

    但比較樂觀的一點是,這個問題糾正起來比中小學生要相對容易一些。

    因為,孩子還小——孩子越小,家長的可控性越大,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

    玩手機

    光遠e家長已經分別就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沉迷手機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我們還是那個觀點,其中的原則和方法都是相通的,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完全可以相互借鑑。

    在原來的基礎上,針對學齡前兒童迷戀甚至沉迷手機的問題,我們再談三個觀點,其實也是三個辦法。

    一、如臨大敵,不惜代價解決問題

    沒有認識就沒有一切。正確的認識勝過正確的方法。家長必須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孩子迷戀甚至沉迷手機的嚴重性和危害性。

    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源,是很多學齡前兒童的家長根本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他們不認為嬰幼兒玩手機有什麼問題,甚至認為這麼小的孩子就會玩手機,簡直太神奇了!我的孩子怎麼這麼聰明啊!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不在教育在遺傳!說得再直白一點,他們自己還是沒長大的孩子,還沒形成基本的和正確的三觀,自己還沒玩夠呢!

    如果不幸是這種情況,那恐怕就需要他們的老子多費心了,該補的就要補上,該還的就要還上。

    如果有幸不是這種情況,那就提醒這些年輕的父母們對孩子迷戀手機的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更好地擔當起為人父母之責,認真而虛心地學習教育子女之道,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研究、商討出解決的辦法。

    二、立即行動,能早一天別晚一天

    兒童就像一棵幼小的樹苗,不像大樹那樣已經成熟,不但晝夜生長,而且幾乎每天都在拔節,每天都有變化。

    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就要立即行動,絕不拖延。

    可以先運用一些簡單有效的辦法,比如給孩子制定玩手機規則並嚴格遵守、嘗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多帶孩子出門運動、規範孩子玩手機的姿勢、引導孩子看動畫片從手機向電視轉移並控制時間、下載有益的軟體引導孩子透過智慧手機進行學習等等。

    這些方法隨便在網上就能搜到,方法不是問題,行動才是關鍵。

    三、管住自己,孩子面前不玩手機

    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以身作則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法。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才有資格和底氣教育孩子不玩手機。

    這個道理就用不著多說了。

  • 2 # 心連心好月嫂

    孩子玩手機危害這麼大

    1. 導致孩子近視

    由於手機上的字和圖片視標的設計都是按照成人來設計的,而孩子的視力發育是像身高一樣逐漸遞增的。如2歲的孩子僅有0.4左右的視力,每天玩手機看相對於他們來說小得多的圖片文字該有多累。

    而當專注於手機螢幕裡的內容時,眼睛會不知不覺地離手機螢幕越來越近,這樣會使眼睛聚焦時的角度增大,造成眼睛的睫狀肌收縮的幅度增大。

    時間一長,睫狀肌就容易產生疲勞,引起調節痙攣(假性近視),再繼續發展就會變成真性近視。

    2. 導致孤獨症或抑鬱症

    兒童長期玩手機會隔絕孩子與外界的交流機會。兒童心理學家表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越喜歡宅在家裡的人,患上抑鬱症的機率就越高,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患抑鬱症的比例遠高於一般孩子。他們會把自己大量的時間打發在手機上, 從而減少自己和外界的接觸交流的機會。

    有調查顯示,在中國, 患有“網路孤獨患者”的人數,近幾年,呈直線上升的趨勢。 而其中,15歲以下的孩子佔比也在不斷上升。網路孤獨患者的典型表現:在網路中表現的活躍, 但是離開網路回到現實世界中,卻變得懦弱、孤獨甚至偏執。

    3. 導致頸椎病

    長期玩手機對兒童頸椎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這是因為兒童正處於骨骼生長髮育階段,和成年人相比,骨頭裡的水分、膠質比較多,鈣質卻比較少,所以孩子的骨頭比較柔韌,更容易受外力影響而變形。

    醫生介紹,“人的頸椎就好像一根彈簧,老是低著頭,保持一個姿勢和曲度,時間久了,彈性就越來越弱,最後就不能還原了。”

    此外,孩子長期伸著脖子低頭含胸,胸部肌肉會拉著肩胛骨前移,頸椎和肩胛骨的位置會因此變形。

    4. 導致腦部神經系統受損,或致變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無形的傷害。英國《每日郵報》更是撰文指出,兒童經常使用手機,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從而導致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甚至情況比較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孩子變傻!

    5. 沉迷遊戲,無心學習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鬆愉悅的資訊,對知識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學習成績下降,受到指責後更需要在手機網路裡找到慰藉,形成惡性迴圈之後,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慾,產生厭學情緒。

    另外,很多孩子喜歡玩手機,很大原因是因為沉迷手機遊戲。不少孩子,因為沉迷遊戲,無心學習,甚至出現“精神輟學”的現象。所謂“精神輟學”,是指精神思想已經停止學習,即使人還堅守在學校,但是心思卻已經完全不在學校。

    手機的危害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認識和重視,“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請給他一部手機”絕非危言聳聽。一些國家甚至已經開始考慮立法禁止學生使用手機。

    法國悄悄做了一個舉措!

    在中國家長還在縱容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法國出臺了一個舉措——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

    新法案規定,學生在整個校園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機。據統計,12-17歲學生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90%。中小學生禁用手機是馬克龍上臺後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法國教育部部長宣佈,這一舉措將在18年9月開始實施。

    家長如何幫孩子“戒掉”手機!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幫孩子“戒掉”手機呢?

    1. 不整日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律人先律己,更何況大多時候孩子都是在學習模仿父母。所以第一步毋庸置疑就是家長自己要先做出表率。

    2. 不用手機哄孩子

    大多數孩子開始沉迷於手機遊戲,都是因為父母為了哄孩子,主動把手機拿出來給孩子當玩具,仔細相信,你有沒有說過“我在忙著做××,自己去玩手機”一類的話呢?

    3. 告訴孩子長時間玩手機的危害

    透過圖片、影片等較為直觀的方式,讓孩子瞭解到長時間玩手機會對自己有哪些壞影響,越生動直接越好。

    4. 約定手機時間,轉移注意力

    大人之所以愛玩手機大多是因為無聊,小孩子也是如此。多計劃一些親子時間,陪孩子一起畫畫、講故事、郊遊,或者有意識地幫孩子結交一些小夥伴,一起玩耍。有了這些更開心的事情,孩子在手機上的注意力自然也就減少了。

    5. 家長不能一味責罵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育要講方法,不能一味責罵,要在理解孩子想法的基礎上去制定解決辦法,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 3 # 兔斯基KOP

    給他一個沒有手機的環境,我不反對偶爾看手機,但是如果上癮了那就得戒,跟毒癮一樣!那過程肯定痛苦,但是沒有辦法!

  • 4 # Hmom進口母嬰

    如果學齡前兒童沉迷遊戲的話可以讓他多接觸動漫的,因為動漫的感染力還是很大的,而且小孩子喜歡看,也可以讓他多接觸一下戶外運動,比如拋球等的,多和孩子進行友好的活動也是有助於脫離沉迷的。

  • 5 # 倪博士在美國

    學齡前孩子沉迷手機,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一則,影響孩子視力和身心健康;二則,可能造成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問題;三則,影響孩子的將來的思維能力等各方面。

    這個問題的出現,可能與父母的習慣有關。很多父母自己就迷戀手機,不願意在孩子身上花太多時間,所以孩子一哭鬧,就把手機扔給他玩兒,然後自己在一邊做事或玩手機。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再去改變就很難了。

    要改變孩子的這個習慣,需要極大的耐心,也需要正確的方法。

    1、家長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和質量。陪伴孩子,不是待在他身邊就可以的,而是要和他一起玩,一起談心。多和孩子在一起,多觀察,看看他有感興趣的遊戲或事物。

    2、多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可以約幾個家庭一起,孩子們一堆玩,跑跑跳跳,在這過程中,父母、孩子都不許玩手機。

    3、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比如,樂高積木是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的,跟孩子一起發揮創造力。或者培養他的科學興趣,一起做科學實驗什麼的。孩子的好奇心很重,遇到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他就會慢慢忘記手機的。

    4、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個我自己的體會是,家裡多買些書,家長晚上讀書,不要看電視,不要玩手機。給孩子講故事,形成他的閱讀習慣,會受益終身。

    5、給孩子佈置任務,約定每天看手機的時間。比如,在孩子表現好的情況下,一天不超過半小時。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是做好了,但對孩子真的很重要。祝願家長能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

  • 6 # 老男人就是我

    所有小朋友都沒有自制能力,是肯定的

    很多家長在他們走路都不會走

    就給平板他們看卡通片

    玩遊戲

    平板成為陪伴他們的唯一物件

    家長有沒有陪他們

    一起玩哪些你覺得低能的玩具

    利用高科技吸引他們,後果就是這樣

    身為家長的你,不給他玩手機平板

    你捨得嗎?你捨得而不怕他們哭

    就不會問這個那麼簡單的問題

  • 7 # 兜媽愛叨叨

    一、要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才叫安全。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對將來好的,什麼是舒服了一時卻會後悔一世。

    比如,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手機可以玩,但是要和孩子約定一個玩手機的時間段和時長。父母要告訴孩子玩手機的好處和壞處。到了約定時間,就必須將手機收回。

    父母還可以多培養孩子其它方面的興趣。對孩子來說,這個世界上好玩的事情太多了,所有的沉迷,並不僅僅是因為喜歡,還是因為興趣匱乏。

    二、樹立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原生家庭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長抱怨孩子玩手機,而自己只要沒事就抱著手機玩,孩子就會模仿大人的行為,並會反問你“為什麼你可以玩,我不可以?”

    所以家長先以身作則,儘量別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地鐵上,一位母親痴迷的玩著手機,而旁邊的女兒伸長了脖子看著。

    在他們旁邊的母子,各自陶醉地看著書。

    三、高質量的陪伴

    無論多少誘惑,都只有在父母陪伴缺位的時候,才可能趁虛而入。

    帶孩子去遊樂場所玩,讓孩子自己玩,自己卻坐在一旁玩手機。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其實比任何玩具都令人著迷,不要用高階玩具和電視節目去打發孩子,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每一個家庭都是夢想生活的載體,它不是一出“獨角戲”,而是一場“協奏曲”,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去創造,去體會。無論何時何地,爸爸媽媽的陪伴都是孩子渴望得到的禮物,千萬別讓愛變成一場“自嗨”。

    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因為沒有其他專案可以打發時間,加上父母陪伴時間較少,往往就會陷入玩手機、玩遊戲當中不可自拔。

    父母可以挖掘孩子運動、畫畫、唱歌、跳舞的潛力,這樣孩子在興趣愛好當中就能獲取成就感,既可以鍛鍊身體,又能培養專注力。

  • 8 # 583466498

    我覺得學齡前兒童迷戀手機應該和大人的習慣分不開,在與孩子在一起時我們首先要約束好自己,在孩子面前我們自己就不玩手機,然後陪孩子玩親子游戲,讀書,聽音樂等,或者帶著孩子出去遊玩,我侄子就是愛玩手機,但是我帶他的時候他從來不玩手機,因為我會帶他玩有比手機更有趣的東西。我兒子在五歲時也愛玩手機,有一次我氣急了直接把手機在他面前摔個稀巴爛,從此以後再也不玩了,即使現在要玩也會問媽媽我能玩一會兒嗎,規定時間必須上交。總之這個問題需要家長軟硬兼施,恩威並重,與孩子鬥智鬥勇,最重要的是約束好自己,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 9 # 微笑百分百幸福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十歲不到,小的兩歲不到,我和孩子爸都不愛玩遊戲,孩子爸爸平時愛唱唱歌,我只有一個愛好那就是看書,孩子只有網上作業時才會拿手機,他有自己的手機,我平時也不怎麼管他,可能是家庭影響吧!沒人愛玩遊戲,小的到現在還沒接觸過手機,也沒有好奇心,平時我們一家人一起看電影!家庭和睦相處,孩子不會孤單寂寞就不會想著玩手機!

  • 10 # 蜻蜓FM寶貝聽故事

    這個問題是兒童沉迷系列的經典問題,只是在今時今日從我們當年的“沉迷言情小說”轉變成了“沉迷手機”,是個“新瓶裝舊酒”的老問題。

    我認同之前幾位答友的觀點:

    1.學齡前兒童沉迷手機,責不全在手機

    2.培養兒童良好習慣,離不開寶媽寶爸的陪伴和榜樣示範

    但我還想說的是——不是爸媽不知道,陪伴真的太難!太累!太“奢侈”了!

    陪孩子難在哪?

    沒時間

    孩子還沒起床,許多寶媽寶爸就已經出發去上班了,趕上工作繁忙加個班,來點推不掉的應酬,再回家時孩子又睡下了。有多少寶爸寶媽“雲帶孩子”每天是透過語音、影片看看孩子,逗逗孩子的……

    沒精力,

    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哪個不想“舒服窩在沙發裡”,可是“幸福沒有那麼容易,每個娃有TA的脾氣”!(悲傷音樂響起……)在外奔波要應酬、要social,有時回家甚至不想張嘴說話,只想躺下睡一會,這時候孩子嚷著想下樓玩,誰能幫幫忙陪孩子一會會,讓寶爸寶媽喘口氣?

    沒內容

    等終於有了時間,攢足了體力想和孩子聊一聊,卻發現並不知道和孩子說點啥。

    今天在幼兒園乖不乖?乖~喜歡老師和小朋友嗎?喜歡~

    然後呢?

    我有兩點思路來解決這個問題:

    1.找樂子

    寶爸寶媽要找到能和孩子共同分享的內容,比如外出遊玩,帶孩子親身體驗,再如學唱幾首孩子愛聽的兒歌,哄孩子的必備,再比如找幾個兒童故事,讓孩子多聽(注意是多聽!因為這樣能夠“強迫”孩子去想象畫面,激發想象力,而不是直接讀圖),我的經驗是一些孩子遇到喜歡的故事,可以聽上十幾遍,甚至最後可以自己複述故事,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

    2.攢樂子

    這些好的內容“功在平時”積攢出來的,寶爸寶媽如果因為上班沒空找資源,可以收藏一些學唱兒歌、講故事的公號、專欄或APP等等,這樣也經得起孩子聽個百八十遍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抗倭名將胡宗憲為何最終悲劇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