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歸零

    謝邀。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前五者人皆知之,意何為能靜?在下認為:此名為佛家六根、六塵、六識、六入等,分別於不同的角度而演示,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佛指引眾生,將人之一生六根本識的作用,皆名看破識別為:工具,法船、橋樑、無常、因果等,而轉為無上善道的道用,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心意識,因為當心意識真正明白了真理真義者,才能把控指揮前五識於生活中,進行實踐、正行、實修的歷練與妙用,此也就是所謂心意識何為能靜的作用,謂意識靜,實乃靜中練動,動中練靜,而動靜自如,行雲流水,心如明鏡,照徹山河大地,雲雨閃電日月星晨,心勿隨萬物而動,然又順其自然,自由自在,此名為靜。以上個淺見,不足掛齒,謝謝。

  • 2 # 金剛一樣的堡壘

    眼、耳、鼻、舌、身、意合稱“六根”,是心的外緣,能感覺六塵並形成六識。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

    意通常指意根,意識就是第六識。意識在大小乘的理解中,差別不大,但是意根在佛教和合派系中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先談一下大乘唯識宗對意根的理解,比較有代表性,因為中國多數佛教徒都按照唯識宗的說法理解意根,也就是第七識末那識。第七識為什麼叫意根?它具備這麼幾個特性,它不但是第六意識的依託,同時也是第八識的依託,所以一切識都需要依託末那識而得以存在,那麼末那識是否依託什麼?末那識依託第八識,所以第七第八識互相依託,但是通常情況叫意根的時候,通常都是指第七識,但嚴格來講,第八識也算意根。第二個特性,意根是相續不斷的,這也是意的根本特性,就是“等無間”,白話講就是不間斷的連續著,所以說第七識永遠不間斷,不像前六識會有間斷的時候,比如你暈闕的時候,前六識都間斷了,但是第七第八識都不間斷,但是通常情況下,第七識叫意,而第八識習慣上叫心。第三點,第七識和第六識一樣,可以思維可以了別,但是它的對鏡不是外境,而是內境,所以只能了別第八識,不能了別其他的事物。第四,第七識了別第八識的同時,產生了我痴,我愛,我見和我慢,它是根本煩惱的源處,第七識產生的我見就是大乘佛教中的俱生我執。

    下面講一下小乘佛教的意根,相對來說,小乘佛教的意根要清晰的多,不像大乘的說法難以理解。首先俱舍論定義意根為“無間滅意”,什麼意思?就是念頭或者心識之間的相續性,這種連續性或者慣性,類似於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圖片之間的慣性形成了視覺上的錯覺,認為這些圖片是連起來的,實際上都是慣性或者連續性,這種連續性就是無間滅意,也就是意根。所以小乘的佛法理解意根和大乘唯識的意根有本質區別,小乘的意根沒有識體,而是前唸的相續性

    這兩種意根的說法如果從意本身來說,小乘的說法更貼近意的內涵,因為意就是指無間相續性,小乘的意根也單指無間相續?

    在《三藏法數》中的解釋

    [出法界次第]六識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識也。謂依五根。能見五塵而為五識。於五塵境而起分別。為第六識。一眼識謂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生時。但能見色。而未起分別也。二耳識謂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生時。但能聞聲。而未起分別也。三鼻識謂鼻根若對香塵。即生鼻識。鼻識生時。但能齅香。而未起分別也。四舌識謂舌根若對味塵。即生舌識。舌識生時。但能嘗味。而未起分別也。六意識謂意根若對法塵。即生意識。意識生時。即能於五塵之境分別善惡好醜也。

    在《佛教哲學大辭典》中的解釋

    (1)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識。謂心智作用中,眼、耳、鼻、舌、身(面板)、意的六個感覺器官(六根),於色(色、形)、聲(音聲)、香、味、觸(寒暖、柔軟等的物質觸覺)、法(概念等為心所捕捉的事物事象)的各個知覺物件(六境)上,所產生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認識作用。(2)第六識。謂(1)項第六的意識。與西方心理學上的意識有重迭面、也有不同面。第六識的意識,是將現在以五根觸及五境所形成五識的知覺,於內在層面予以反覆捕捉的所謂思考、感情等等的作用,同時也包含作夢、想象過去或未來等等,與五識並無直接關聯的自主性作用。形成此二種作用物件的事體、事物事象,稱為法境。相應部經典(Samyutta-nikaya)中,是將一個生命體譬喻為四周城墻環繞的都市(都城),六根就好比六座城門,識猶如該城的統治者(君王)。部派佛教的說一切有部及俱舍宗等,則將六識視作對等,認為此皆一個本體的顯現,而將之定位為心王(心智作用的本體),稱做六識心王。將此譬喻為一隻猿猴從六個視窗露出臉孔(六窗一猿)。成實宗是不在五識之外另立六識,認為五識皆一個本體的顯現,稱之為心王。大乘諸宗是假定還有比六識更屬根源性的心智本體、本性,而說七識、八識、九識,真言密教更說有十識、無量識。猶如六道凡夫只見大海掀起的波浪,並未抓住更根源的心智本質,只有捕捉表面現象的六識在產生作用,所以天台大師在<金光明玄義>上卷(大正第三十九卷第四頁),是將六識定位為凡夫的識。天台大師又說,觀凡夫的一念(瞬間生命)中,本來即已具備一切事物事象的所謂一念三千法門,但此是以觀照凡夫第六識的迷心(妄心),而觀知其具備生命的真實、本性(真如)的清淨九識。日蓮大聖人在<覆上野遺孀女居士書>指出:“古德之言:『心地持九識,修行於六識』,實是至理”(第一五八八頁)。[1]

    在《佛學常見詞彙》中的解釋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言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生的見聞嗅味覺思的了別作用。因為是八識中的前六識,故常被稱為前六識。

    在《佛學次第統編》中的解釋

    依於六根,接於六塵,所生之識有六,謂之六識。識者了別之義,以能了別諸塵之故。六識者:

    一.眼識 即見色之(見)是。

    二.耳識 即聞聲之(聞)是。

    三.鼻識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識 即嘗味之(嘗)是。

    五.身識 即感觸之(感)是。

    六.意識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識,即見、聞、嗅、嘗、感、知之義,又有六情之名,茲不贅及。

    在《藏傳佛教辭典》中的解釋

    十八界中的六識界。指依據“六根”對於六境生起的見、聞、嗅、味、觸、思慮等作用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佛學詞典》

  • 3 # 澡雪堂主談修心

    識的意思是“了識”

    世親菩薩所著的《阿毗達摩俱舍論》,主要介紹的是小乘部派佛法法相概念,裡面講到:

    識謂各了別,此即名意處,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為意,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

    小乘法義一般將心分為六個識,每個識都有一個所依靠的根,以及自己所識別的物件,這樣就構成了所謂的“十八界”,這裡面講“識謂各了別”,這是講“識”的功能,主要是識別所對境的,“了別”中的“別”就是分別、識別的意思,“了”則是明瞭、清楚,就是說識別工作已經結束了,完成了,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兩個字要分開來理解,各有各的意思。

    “此即名意處及七界”,這一句要把後面一句的幾個字拽過來才行,六個識加在一起,有兩個名字,依十二處來講叫“意處”,依十八界來講,則叫“七界”,也就是“七心界”,即十八界中的七個心法,在六識之外,另加一個心法——意界。

    下面就比較燒腦了,請各位讀者朋友自行選擇:

    “意處”裡面包括了六個識

    按十二處來講,意處裡面包括了六個識,即眼、耳、鼻、舌、身、意識,這是一處,再加上眼、耳、算、舌、身根,這是五處,總共六處,然後是它們各自的所對境,叫做“塵”,即色、聲、香、味、觸、法塵,這又是六處,這樣就構成了十二處,這裡的“處”,經典裡解釋為“生門”,即生出六識的門戶,或者叫六識產生之處也行。

    為什麼其它五個都是根,只有意處裡面是六個識呢?這就是引文中“應知六識轉為意”,以及“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所要表達的含義。

    “識”是“意”的現在,“意”是“識”的過去。

    原來在小乘法義裡面,任何一個“識”都有兩個叫法,即“現在名識,過去名意。”六個識如果現在正在發生的話,就叫做“識”,如果過去了,滅掉了,那麼名字就變了,不叫“識”了,而是改叫做“意”,“六識轉為意”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的“識”滅掉以後名字改叫做“意”,也就是“無間滅為意”,所以小乘裡面的“意”完整的叫法是“無間滅意”。

    比如眼識,我們正在看一朵花,這時眼識正在工作,所以叫“識”,但這個“識”並不是一直停在這裡的,而是象瀑布一樣,前面的過去,後面的上來,是這樣一直流動的。

    所以前面的識一剎那過去了,過去以後,就給後面的識謄出了地方,後一個識就馬上跟上來了,這中間沒有任何間隔,所以叫“無間”,前面的識過去,轉成意,給後面的謄地方,這樣眼識就可以繼續工作了,所以後面的識是依靠前面識的不斷滅掉而產生的,前滅是後生的依靠,這個依靠就是小乘裡面“意”的含義,這和“根”的含義是一樣的,這樣第六識就也有“根”了。

    大乘裡面的“意”

    大乘裡面,比如“唯識”,是八個識,六個識外,又多了個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那麼在大乘裡面,這個“意”的內涵就增加了,除了上面的“無意滅意”以外,還有一個“染汙意”,也就是第七末那識,這個識被稱為是第六意識真正的根。

    為什麼第七末那識又叫“染汙意”呢?因為第七識只作一件事,就是頑固的執著第八識的“見分”為“我”,這個細講起來太麻煩了,因為唯識也有不同的派系,不同的派系將每個識又都有不同的區域劃分,簡單來講,有安慧系、難陀系、陳那系和護法系四個大系,分別將每個識劃分為一、二、三、四個不同的部分,簡稱為“分”。

    其中安慧系唯識是一分說,難陀是二分說,陳那和護法分別是三分和四分,在我們漢族地區,唯識主要以護法系為主,所以通常主張四分說,即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在藏族地區則以安慧系唯識為主,則堅持一分說。

    依護法系而言,第七識就是永遠不間斷並無條件的認為第八識的見分就是“我”,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結果,又因為“末那”翻譯成漢語後就是“意”的意思,所以將第七識叫做“染汙意”,一個被錯誤的認知汙染了的“意”。

    既然第六識的根都被汙染了,那它自己也很難避免這個厄運,所以我們通常所謂的意識,其實並不可靠,因為它從根上講就不乾淨。

    總結

    總之,“意”的含義有兩個,一個是“所依”義,也就是前面的識滅掉以後,不再叫“識”了,改名字叫“意”,作為後一個識生起的依託,這叫“無間滅意”,“無間”,中間沒間隔,前面的滅掉,後面的馬上跟上來,這是一個。

    另一個是“染汙”義,也就是第七末那識,它因為錯誤的將第八阿賴耶識的見當成了“我”,而且還非常的頑固,不間斷,無條件,所以被稱為“染汙意”,這是“意”的第二個含義。

    透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佛法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體系,真想把它搞明白的話,是沒有捷徑可走的,要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的上來,這樣才能逐漸的把握住它的宗旨,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一定對,希望朋友們發現問題後及時給予指正,多謝您的關注!!!

  • 4 # 名門書院

    就“六”來說,很有講究,有七六、九六之別,當下之世,更有六耳獼猴亂真假,六法法師擾法界。

    六根之物,眼耳者,常人看得見,摸得著,唯有意,經典中多有描述,但沒有指出它究竟是什麼。

    意是什麼?實際就是腦細胞,人動腦,就是意在動;意思,就是腦在動,常人皆是隨意而行,而心不在焉。

    意,好高騖遠;意,趾高氣揚;意,東奔西跑。所以,拴住意馬非是易事,意能靜很難。

    人若能謙下,意則能靜。

  • 5 # 來龍去脈a

    眼:耳:舌:鼻:身:意的意代表什麼?意又怎麼清淨?

    例子一:

    當別人(張三)拉了一堆屎在路上,李四不小心踩到了這堆屎,臭不可聞,全身都不舒服。

    這時候所緣到的就是眼睛看到了,鼻子聞到了,身體也觸到了這堆屎。進一步發展到李四的舌頭,如果李四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志力,也就是說心。肯定會發出很難聽的惡語,誰拉這泡屎在這裡,誰的全家就死光,把別人祖宗18代都罵了個遍。

    另外一個(張三)拉屎的呢?如果在旁邊聽(耳)到了肯定來找李四算賬,也忍不住這個心,也稱之為意。可以把這個罵人的李四打個半死,被打的這一方又要來報仇,就發展到群打,可能會死亡或者重傷。

    例子二:

    張三拉屎在路邊,本來就是不對,李四踩到了這堆屎,如果修行好的話,好好的就會過了也就罷了。

    正是雙方的修行差,後面發展到打仗死或傷的成果,全都是意造成。

    總結:

    單是一個意,那是不成立的,意也要緣眼:耳:舌:鼻:身方可連線,這六根誰也離不開誰。

    修行關鍵就是自己的心與意,意就是修行者的意識,有意打人,有意罵人。意力推動身:舌:眼等等。

    如果修行者意清淨,意不會推動身:舌:眼等等,也就不會有後面傷亡惡果報應。

    南無阿彌陀佛

  • 6 # 史文今

    個人愚見,首先我們看佛教就解釋的很詳細,佛教有十八界,指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為依,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識、境、根三者必須同時存在,此六識就是心之作用。

    您問意根是什麼,怎麼能靜?意根就是帥前五根就是門,透過前五根回饋給意根,所以意根不是善就是惡。

    我們整天依靠六根造作,以為這就是我們自己,其實佛教認為這是六賊煤,也是劫奪我們寶貴財富的強盜,我們的心是無善無惡的,所以就需要修煉,不斷練習讓自己能在六根之中解脫出來。當不隨六根所動的時候,就達到《靜》。

  • 7 # 字說字話

    關於六根,道家有六根不漏的說法。這是道家追求清淨自然的一個基本要求。是達到靜的根本路徑。

    所謂“六根不漏” 是指靜修的的六方面要求:即身根不漏;鼻根不漏;耳根不漏;舌根不漏;眼根不漏;意根不漏。也就是我們日常經常能聽到的六根清靜。

    “六根不漏”顧名思義就是要做到緊閉六根。

    一是身根不漏,動功開始提肛,靜功入坐月木座,抵住肛道,平坐則坐在椅角三分之一處,所以身根不漏。

    二是鼻根不漏,這是針對已經進入高層次的人來說的,低層次的人則不能用。 上用鼻夾,牢封鼻竅,是謂鼻根不漏。

    三是耳根不漏,凝耳韻,切莫外聽,體內乾坤大,呂洞賓說:體內天源大,世上少人知。外聽則魄散,靈子得不到聚合。

    四是舌根不漏,唇齒相合,舌抵上顎,抵在上齒齦,切莫用力過緊。 “爐內要常空,鼎

    內要常滿”,爐指小腹,鼎指中丹田黃庭宮。

    五是眼根不漏,微閉雙眼,目光返照,寂然不動,目不外視,為眼根不漏。

    六是意根不漏,一念不散,六慾不起,一塵不染,,是為意根不漏。

    丹經說,修煉時,既能緊閉六根,大藥焉能有不生之理。神氣不漏,命必然固矣。 也就是隻有做到“六根不漏”,才能在內丹修煉中做到意聚丹田,採藥煉丹。

  • 8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這是佛學和佛教常識,查閱網路版佛法詞典,瞭解字面意思不難。俱舍宗、三論宗、唯識宗、天台宗等教典對此都有詳細說明,《楞嚴經》講的簡短又透徹,請多參學,不必問人。下面簡介些相關知識,供參考。

    【1、“六根”的特點】

    一切眾生都有六根,眼根能視,為二;耳根能聞,為二;鼻根能嗅,為二;舌根能味,為一;身根能觸,為一;意根能識,為一。其中比較特殊的是第五個“身根”指整個身體,不指某個部位;第六個“意根”與前五根同體共在,藏在五根之後,處於秘密狀態,這就是你未解之因。怎麼確定意根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呢?很簡單,靜下神來,反觀自心,即知念頭不止,總在生滅,如泉湧水,必有源頭,這個根源就是“意根”。它雖無形,卻必然是有,並非虛無。進一步講,驗證意根在發揮作用的簡單方法很多,隨便舉兩個:(1)人見物,心中會留下印象,次日能回憶起來,這個回憶力就是意根之力。(2)人呼己名,己能迴應,這個聞聲能辨別出“是在呼我,而不是喊別人”的能力,也是意根之力。深究下去,會發現意根的能力之大沒有窮盡,遠遠超過前五根,對眾生生死歷程起決定作用,所以佛家常把意根叫做心王,把前五根比喻為奴僕。換言之,意根決定著眾生的吉凶禍福和命運體驗,一切聖賢教育的著力點都是改造意根,如儒家要恢復的圓滿人性,必靠反省意根;道家要恢復的圓滿道德,必靠意根無慾;佛家要恢復的圓滿佛性,也必靠轉變意根。可見,不論什麼修行,都是修意根,使之改邪歸正,沒有別的了。推廣開去,人類歷史就是意根的歷史,世界的現實就是意根的所知;意根生出了所有知識和俗世所謂的智慧。若無意根,人同草木,缺乏靈性。

    【2、意根的特點】

    佛家經典講的很多,淺顯概括起來是十類:(1)主宰性。前五根面對萬物時,產生“識”(也叫印象),立刻傳遞給意根,被它瞬間處理,變成判斷力,同時對五根下達執行令,如同三軍的主帥。(2)判斷性。意根能區別是非,分開差異,歸納整理所有的新舊識,如同審判的法官。(3)思辨性。意根能加工諸識,推理演繹,提純感覺,上升認知的高度,此時很像思想家。(4)記憶性。意根能隨時隨地找回舊識,使人回憶起來,很像識圖的老馬。(5)自欺性。意根啟用是眾生的本能,“跟著感覺走”是意根的常態,缺乏理性,總是糊塗和顛倒,如同盲人和醉漢。(6)自由性。意根永遠在變化,是無主的,從不停息,自由自在。只要眾生活著,就沒有什麼能制衡它,如同脫韁的Mustang和攀緣不停的野猴。(7)頑固性。意根決斷內外事物的能力非常堅固,性如岩石,很難改變,如同鐵板。(8)覺照性。意根能觸及一切,生髮認知,內曉自我,外曉萬物,如同鏡子,攝受世界。(9)虛偽性。意根常在,卻又無形,眾生不能滯留它、不能找到它、不能控制它,只有死後,意根才隨五根一併敗壞消失,如同魔術師變的戲法。(10)利害性。善用意根,人更聰明,命運吉祥;惡用意根,人更愚蠢,命運災禍,如同財富。

    至於常言的修行“意根清淨”,是句度人的方便語,有無明叫“染汙”,無無明叫“清淨”。所以,若深究起來,無明才是修正物件,意根只是個道場,本身無所謂淨穢。

    【3、意根的稱謂】

    在佛家典籍和僧師開示裡,意根的別名很多,幾乎是無窮盡的,常見的如識根、心根、神根、腦根、識神、心神、心地等。很多時候還用意根所起的作用替代其本身,如妄想本、分別心、執著念、煩惱根、顛倒見、業障源等。隨語境不同和說法的目的不同,所稱呼的意根就有不同的名字,沒有一定。

    【4、意根的成因】

    佛經的總結性講法很多,此舉最簡單完整的,如十二因緣法,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可見,意根的背後是眾生無始劫來的本能無明性,隨識而生,被妄所牽,常伴慾望,因果不斷,生滅不已,決定了命運;意根的內容就是“受、愛、取、有,老、死、憂、悲、苦、惱”。換言之,意根以“無明”為根,以“貪嗔痴”為念,以“輪迴和迷惑”為行。

    【5、意根的轉變】

    佛家修行的成就可概括為三身四智,即最終圓滿實證自己的“應身佛、報身佛、法身佛”三階位;在八識裡,前五根的生識轉為“妙觀察智”,意根的生識轉為“成所作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

    【6、修正意根的方法】

    佛家萬法都在端正意根,沒有窮盡,概括起來是“禪和淨”的兩大類。禪法是不依靠什麼,直接以意根本能的覺照性,反觀虛妄的有念,剎那間“化有為空”,日久積功,靠自力將無明變成佛性而現前;淨法是依靠方便,如佛菩薩名號、咒語、塑像、經文、講解、儀軌、戒律、苦行等,靠佛力加持,日久積功,也將無明變成佛性現前。現值末法,眾生資質漏劣,修禪較難成就,唯依淨法,求生極樂,是第一法門。

    總之,意根無形,卻是真實;意根萬用,藏著奧妙;意根如門,禍福在中。高僧常說的“命運只在方寸之間”,就是指“在意根“的含義;禪宗說的“明心見性”、淨宗說的“花開見佛”,也都從矯正意根入門,沒別的法義。

  • 9 # mao000000

    定慧雙修,意中清淨,那什麼是定,一念覺就是定,就像燈和光,無燈即暗,燈是體,光是用,覺是定,不住就是慧,見相離相,,見空離空,念念自見,不離本體,這個時候,意又在哪裡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郭德綱和姜昆的相聲,你更喜歡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