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瘋狗指的是夕立。歷史上夕立在所羅門海單挑米帝幾艘艦艇,擊沉一艘擊傷數艘後沉沒,於是得了個所羅門的噩夢的綽號,然後艦娘裡改二的夕立如同得了狂犬病的獸娘一樣,於是理所當然就成了所羅門的瘋狗了。
關於夕立:
1、立號是舊日本海軍白露級驅逐艦4號艦。
2、白露級是針對初春級驅逐艦的某些缺點而重新設計的,雖然從外觀上看,白露級與移動主炮後的初春級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少區別,如白露級擁有一個更緊湊的艦橋並且煙囪更具傾斜度,還有就是白露級首先裝備了四聯裝魚雷發射管。海風號、山風號、江風號和涼風號的訂購時間比該級的前幾艘艦晚了三年,因此他們看上去更像後來的朝潮級驅逐艦。
3、白露級共建成10艘。武器配置上以初春級為基礎,加固了艦體,提高了穩定性,用於大型機動艦隊的反潛護衛任務,增加了必要的防空武器。1942-43年,大部分白露級驅逐艦拆除主炮塔,另加裝25毫米防空炮13-21座和12.7毫米高射炮4座,艦尾的佈雷與掃雷具被移除,改為4座深水炸彈投放器。
4、所羅門的噩夢,夕立在歷史所羅門海戰中創下了輝煌的戰績,在與美軍艦隊的對戰中,擊沉了一艘防空巡洋艦,讓一艘巡洋艦和驅逐艦陷入火災,對三艘巡洋艦和一艘 驅逐艦發射了150發以上主炮、200發以上機槍,對兩艘巡洋艦發射了8發魚雷,故被稱為“所羅門的噩夢”。
5、詞源是DOTA界的"穩如狗"poi,而poi因為強大的屬性跟立繪而被艦娘玩家戲稱為“穩如poi”poi。其實是因為身為一艘主力DD,三步一摔,五步一躺。帶有反諷意味的“穩如poi”。
6、夕時雨官方雜誌中經常與 時雨一同登場,所以通常認為她們倆人是一對CP雖然沒有任何歷史梗,完全是被親爹玖條イチソ強拉到一起的。 主要是玖條氏把時雨和夕立塑造成忠犬和狂犬的形象才組成了犬CP。
7、犬組CP時津風的髮型很像垂耳犬,所以在有望和夕立組成“雙犬組”的CP。
拓展資料:
所羅門戰役
索羅門群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歷時最長、某種意義上說也最為痛苦的戰役,從1942年1月日軍攻佔北索羅門群島的拉包爾準備南侵澳洲開始,經歷包括珊瑚海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在內的一系列大小戰役,直至1944年春拉包爾被盟軍徹底孤立失去軍事價值為止,歷時兩年有餘,困守所羅門諸島的殘餘日軍甚至要到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才徹底放下武器。
索羅門群島戰役是一場消耗戰、持久戰,勝負往往是透過一系列連續的不間斷的戰鬥而不是一兩場短時間內的決戰決出的,雙方圍繞陸地、海洋、天空進行了長時間的拉鋸式爭奪,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區別在於國力貧弱的日本無法彌補其人力物力的持續損失,導致日本海軍和航空兵的精銳力量在這場持久戰中消耗殆盡,最終在1944年的盟軍反攻中一敗塗地;盟軍方面儘管也損失慘重,但因其工業實力和科技實力的絕對優勢,能夠在短時間內彌補戰損,從而越戰越強、最終徹底扭轉了太平洋戰爭的形勢。
雖然中途島戰役被視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但太平洋戰場的攻守易勢實際上正是在索羅門群島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完成的。
所羅門瘋狗指的是夕立。歷史上夕立在所羅門海單挑米帝幾艘艦艇,擊沉一艘擊傷數艘後沉沒,於是得了個所羅門的噩夢的綽號,然後艦娘裡改二的夕立如同得了狂犬病的獸娘一樣,於是理所當然就成了所羅門的瘋狗了。
關於夕立:
1、立號是舊日本海軍白露級驅逐艦4號艦。
2、白露級是針對初春級驅逐艦的某些缺點而重新設計的,雖然從外觀上看,白露級與移動主炮後的初春級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少區別,如白露級擁有一個更緊湊的艦橋並且煙囪更具傾斜度,還有就是白露級首先裝備了四聯裝魚雷發射管。海風號、山風號、江風號和涼風號的訂購時間比該級的前幾艘艦晚了三年,因此他們看上去更像後來的朝潮級驅逐艦。
3、白露級共建成10艘。武器配置上以初春級為基礎,加固了艦體,提高了穩定性,用於大型機動艦隊的反潛護衛任務,增加了必要的防空武器。1942-43年,大部分白露級驅逐艦拆除主炮塔,另加裝25毫米防空炮13-21座和12.7毫米高射炮4座,艦尾的佈雷與掃雷具被移除,改為4座深水炸彈投放器。
4、所羅門的噩夢,夕立在歷史所羅門海戰中創下了輝煌的戰績,在與美軍艦隊的對戰中,擊沉了一艘防空巡洋艦,讓一艘巡洋艦和驅逐艦陷入火災,對三艘巡洋艦和一艘 驅逐艦發射了150發以上主炮、200發以上機槍,對兩艘巡洋艦發射了8發魚雷,故被稱為“所羅門的噩夢”。
5、詞源是DOTA界的"穩如狗"poi,而poi因為強大的屬性跟立繪而被艦娘玩家戲稱為“穩如poi”poi。其實是因為身為一艘主力DD,三步一摔,五步一躺。帶有反諷意味的“穩如poi”。
6、夕時雨官方雜誌中經常與 時雨一同登場,所以通常認為她們倆人是一對CP雖然沒有任何歷史梗,完全是被親爹玖條イチソ強拉到一起的。 主要是玖條氏把時雨和夕立塑造成忠犬和狂犬的形象才組成了犬CP。
7、犬組CP時津風的髮型很像垂耳犬,所以在有望和夕立組成“雙犬組”的CP。
拓展資料:
所羅門戰役
索羅門群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歷時最長、某種意義上說也最為痛苦的戰役,從1942年1月日軍攻佔北索羅門群島的拉包爾準備南侵澳洲開始,經歷包括珊瑚海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在內的一系列大小戰役,直至1944年春拉包爾被盟軍徹底孤立失去軍事價值為止,歷時兩年有餘,困守所羅門諸島的殘餘日軍甚至要到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才徹底放下武器。
索羅門群島戰役是一場消耗戰、持久戰,勝負往往是透過一系列連續的不間斷的戰鬥而不是一兩場短時間內的決戰決出的,雙方圍繞陸地、海洋、天空進行了長時間的拉鋸式爭奪,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區別在於國力貧弱的日本無法彌補其人力物力的持續損失,導致日本海軍和航空兵的精銳力量在這場持久戰中消耗殆盡,最終在1944年的盟軍反攻中一敗塗地;盟軍方面儘管也損失慘重,但因其工業實力和科技實力的絕對優勢,能夠在短時間內彌補戰損,從而越戰越強、最終徹底扭轉了太平洋戰爭的形勢。
雖然中途島戰役被視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但太平洋戰場的攻守易勢實際上正是在索羅門群島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