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浩海影片

    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扇子。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經找到大大的樹葉來扇風,可是樹葉太容易破,使得人們不得不經常尋找新的葉子,很麻煩。後來,人們發明了用竹編的扇子,稱之為“搖風”。達官貴人們會用絹帛製成扇子,由僕人們在身旁扇風,主子愜意下人受罪。漢代還發明瞭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工具,有點像我們今天的風扇,當然這個也是要僕人手動操作,但是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大家閨秀還會在上面繡上自己中意的圖案,以彰顯自己的秀外慧中。

    唐代的含涼殿其實是最早的空調間。含涼殿傍水而建,利用水車將水送到屋頂,然後水就會沿著屋簷留下來形成水簾,涼水在沿著屋子上下迴圈,帶走熱氣,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屋裡自然就涼快了。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清朝的避暑山莊,這都是清代皇室的避暑勝地啊!

    幾千年前的商朝,貴族們已經知道把冬天的冰儲存到地窖裡,以供來年的盛夏使用。但是,那是的冰是極其珍貴的,只有達官貴人們才享受的到。到了唐代,有人開始冬天藏冰,夏天拿出來賣,由此,廣大的人們群眾才開始享受冰帶來的幸福。現在我們吃的冰淇淋大家都以為是外華人發明的,其實在中國南宋時期有人用冰製造了一種叫“冰酪”的食物,後來經馬可波羅帶回了義大利,後來又傳到了英國,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男女老少都愛不釋手的冰淇淋。

  • 2 # 宋新社

    古代人沒有空調、冰箱、電扇,他們是怎麼度過炎熱夏天的呢?他們的夏天照樣過得很精彩,避暑手段很豐富!

    冰窖 清涼解暑

    在先秦時代,人們便利用天然冰來製冷,給食物保鮮、做冷飲。據《周禮》記載,當時周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管理“冰政”,負責人稱“凌人”。此部門的編制不小,共有80名“職工”。一般從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開始採取天然冰塊,運至名叫“凌陰”的冰窖中儲存。從考古發現來看,家有儲冰室是古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徵。西漢梁孝王劉武,死後葬於今河南永城縣境內的芒碭山。其墓相當豪華,除了帶“衛生間”外,還有一冰窖。冰窖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秦漢時期,普通人家過夏天,“冷氣”的主要來源則是水井,製冷和保鮮使用“井藏法”:或在井中置一口大甕,作為放置食品的“冷藏室”;或將食品置於籃子中,用繩索繫於井下儲存。

    周王室還會將冰塊賞賜給高階官員,這種“賜冰”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明人劉侗、於奕正撰《帝京景物略》記載,每年到了立夏,明朝廷便會賜冰給文武大臣。清代也是這樣,把賜冰當成一種官員福利,但賞賜形式有所改變,不是直接領冰塊,而是發放“冰票”,京城“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有冰票。

    冰鑑

    古人日常使用的冷藏器具叫“鑑”。鑑,實是一種大盆,早期是陶質,春秋中期以後流行青銅鑑,又稱“冰鑑”。冰鑑可以看作是一種原始冰箱,使用時,將盛滿飲料或食物的器皿放進去,四周圍滿冰塊,合上蓋子,不多時“冷飲”就可製成。這樣可以避免食物腐爛、酒水變酸。1978年發掘的戰國時期曾侯乙墓中,就曾出土了一件精美的原始冰櫃蟠虺銅方鑑。冰鑑除了具有冰箱的功能,還能當成空調使用:夾層放冰塊,內層讓它空著,然後把蓋兒開啟,絲絲冷氣自然會從冰鑑裡冒出來。找幾個人把冰鑑抬進臥室,放在臥室的中央,或者在房間四個角各放一個體量較小的冰鑑,室溫會很快降下來。

    青銅比熱太小,熱傳遞太快,夾層裡的冰塊會很快化掉,過個把小時就得再換一批新的冰塊,比較麻煩。所以到了宋元明清,人們不再用金屬鑄造冰鑑,改用實木。比如清朝宮廷裡盛夏常備的冰鑑,用松木做成,刷上清漆,一尺多高,兩尺見方,裡面用錫箔貼壁,外面用銅片包裹,上面有蓋兒,底下有座兒,冰塊擱進去,整日不化,冷氣嗖嗖地竄出來,一室生涼。木製冰鑑在清朝叫做“冰桶”,在19世紀中葉的北京,木器店裡大量出售冰桶,一兩吊銅錢就能買一個,很便宜。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英華人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個公使館。因為受不了北京的炎熱,英國使館在北京西城一家木器店裡採購了大量的冰桶。

    涼棚

    古代華人還喜歡在夏天給住宅搭建涼棚。用竹子做骨架,用席子做棚頂,在房簷上或者院子裡搭蓋出一個高高的遮陽罩,把屋頂和院子罩起來,不讓盛夏的Sunny直射到牆壁上。但遮陽罩影響採光,所以古人又發明了活動的棚頂:把整張席子切割成很多矩形的小塊,每塊席子的邊緣都拴上長長的繩子,Sunny照射最厲害的時候,席子是完全遮蓋的,等到早上或者黃昏,輕輕一拉繩子,席子就自動掀開了,光線和涼風都可以進來。涼棚最遲在唐朝就已經出現,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周世宗柴榮甚至勸導市民在自家門口搭建涼棚,好給過路人遮陰。

    清代和民國時期,北京的涼棚最為盛行,老北京形容小康之家,常說“天棚浴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其中的“天棚”就是指涼棚。小康之家到了夏天,要僱人在院子裡搭涼棚來避暑。涼棚的棚頂都是可以活動的,人們可以用繩子和竹竿來控制每一塊席子的啟閉,非常靈活好用。等到了秋天不需要涼棚的時候,工人還可以負責把涼棚拆掉,那些竹子、席子和繩索之類的建築材料也一同收回,到了下一年還可以再拿出來使用,非常環保。民國北京還流行竹簾子,從屋簷上懸掛下來,一直垂到地面,把住宅的大門、窗戶和整堵大牆都給遮起來。為了防止影響室內的光線,竹簾子上還拴了繩子,甚至裝上滑輪,需要在屋裡辦公的時候,一拽滑輪,竹簾子就被捲到屋簷上了,屋內照樣透亮。

    風扇

    皇帝熱了有太監宮女打扇,但扇出來的風不連續。清朝的皇帝已經有了風扇,這種風扇是手搖式的。結構簡單,幾隻扇葉、一個轉輪、一個把手、一個基座而已。太監宮女站在風扇後面,抓著把手,均勻而有力地搖,皇帝半躺在風扇前面很舒服地受風。雍正皇帝剛即位的第二年夏天就讓工部製造過一批手搖風扇,而且是用鐵片做的扇葉,除了沒有電機,已經很接近我們現在常用的立式電風扇了。有一年夏天,雍正睡午覺,兩個太監站在龍榻之前,輪流給他搖風扇,搖得汗流浹背,汗臭味兒隨著涼風吹進皇帝鼻孔,把皇帝燻醒了。工部立馬遵照皇帝旨意做了一架改進的牽引式的風扇,這讓太監們遠遠地用繩子拉,皇帝再也聞不到汗臭味兒了。

    乾隆帝還發明瞭水激式風扇,他曾下旨在圓明園某宮引入流水,從宮牆外流入,繞室一圈再流出去,入口處則安一風扇,以水流為動力驅動。完了一試,果然好使,有風有水,清涼無比,乾隆皇帝高興極了,御製《水木明瑟詞》:“以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轉風扇,冷冷瑟瑟,非絲非竹,……斯時斯景誰圖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冷飲(上)

    古代還有豐富的冷飲。漢代人夏天的主要飲料基本上是井水,古人管熱飲叫“湯”,冷水才叫“水”。漢代夏天已有比較講究一點的飲料蜜水,這是一種在水裡摻入蜂蜜的高檔飲料。漢末梟雄袁術死時正是大熱天,想喝杯蜜水,但當時軍中已絕糧,哪還有蜜?他趴在床上吐血而死。隋唐時期出現了保健飲料“飲子”,用果品或草藥熬製而成,解渴的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唐時,街頭賣冰已成為一種謀生手段,還出現了天熱漲價的現象。

    夏用飲料,到宋代品種就多了。最大特點是,果汁飲料受到宋代消費者的歡迎。宋代人把冷飲叫“涼水”,這種涼水並不真是水,屬於果汁類飲品。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述了北宋都城開封州橋夜市的熱鬧場面,文中便提到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等多種冷飲。每到夏天,夜市冷飲生意很好做,常要營業到半夜三更天才結束。南宋時,冷飲的品種多達數十種。宋人似乎還愛飲“藥茶”:將甘草研成末,放進茶裡,熱茶、涼茶都行。

    冷飲(下)

    蒙古人西征中亞時,最先喝到了“舍兒別”,並帶回了中原。元世祖忽必烈父子便好這一口,一直到元朝滅亡,舍兒別都是皇家常用飲料。後來舍兒別的喝法傳入社會,普通人也會做了,配方得到改進,時人的“生活指南”《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渴水》中,便記載了不少種渴水的製法。因為製作方法是煎,民間又改稱渴水為“××煎”。鎮江的“舍裡別”便很出名,其葡萄煎、木瓜煎、香橙煎都曾作為貢品送入皇宮。當時宮廷最受歡迎的是“裡木”製作的渴水。“裡木”即檸檬,所謂“裡木渴水”就是檸檬飲料。為保證裡木的供應,朝廷在廣州設定專門的“御果園”,栽植了大小800棵裡木樹。

    到清末,中國已出現了一種新型飲料“荷蘭水”。所謂荷蘭水,其實就是大家現在常喝的汽水。晚清文人葛元煦《滬遊雜記》中記述,時上海的荷蘭水最早由日本人帶到上海,所以當時的專賣店多是日本人經營,發展到後來,只有在日本人開的冷飲店裡的才能買到荷蘭水。除了荷蘭水,清代人過夏天還會吃“冷飲冰”。冷飲冰實是一種冰塊,當年夏日的街頭,隨處都可聽到冷飲冰的叫賣聲。荷蘭水是當時有錢人喝的高階飲料,冷飲冰則是下層普通人的避暑佳品,上層人士是不吃的。這種冷飲冰發展到後來,就是夏天孩子們常吃的廉價“冰棒”。

  • 3 # 龍貝特

    古人納涼,自然有古人的辦法。而稱的起納涼的,首先還得說是皇帝,其次是各級官吏,再其次是土豪、財主、地主等,只有這些人,才可以侈談納涼。一般老百姓只能去適應,不管天多熱,或者多冷,都得去適應,去忍受。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哈爾濱街頭的一個乞丐,在哈爾濱街頭度過了一個冬天,俱然沒有凍死,時人都引以為奇蹟。於是,便有專家跑去做專題研究,還得出一些風馬牛的結論,認為是很多很多××原因,導致沒被凍死等等。

    其實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適應與忍受的典型案例,沒什麼可奇怪的。

    皇帝熱了,可以去承德。官員熱了呢?他們有的是納涼的辦法。聊城的光嶽樓牆厚半米有餘,東西南北四面有門,中心十字交叉,夏天陰涼通風,比現在人吹的空調不知強了多少倍。如此清涼去處,古代官員能讓百姓去納涼嗎?顯然不能。

    而至於窖藏冰塊,綠豆湯,消暑茶飲等,自然是土豪、地主的最爰。普通百姓只能眼裡看著,嘴裡閒談著,身體上忍受著,手裡拿著一把破蒲扇,搖啊搖的!驅趕著蚊蟲的叮咬,忍受著酷暑的煎熬,度過每一個炎炎的夏季。

  • 4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最近正值盛夏,剛好入伏。“三伏天”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盛夏到來之時,在三伏天時不僅氣溫達到最高、太陽日曬強烈,而且三伏天也是一年當中溼氣最重的日子,也就是說這樣的天氣裡不僅有高溫炙烤,而且還潮溼悶熱。不過幸好,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有幸能夠享受到風扇和空調,得益於建築物的庇護,讓我們在三伏天裡可以逃避太陽的炙烤與火熱的高溫。現代的避暑方式較之從前,有了很大的便捷性。

    但其實“三伏天”說法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也就是說,很早以前古代智慧的先民們就已經計算出了每年最熱的時間了。既然如此,他們應該怎麼避暑,沒有風扇和空調的話,只能熱得痛不欲生了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並不是說沒了風扇和空調,古代的人就不消暑不降溫了。古人一向很注重食補食療,很注重不同的節氣中人體應該怎樣養生,當然在夏日的時候也不例外。針對“暑氣”,其實古人是最敏感不過的,如果身體長時間受到暑氣侵擾,也會變得十分萎靡不振,所以古人們都有這些消暑降溫的辦法:

    首先就是比較常見的物理納涼方式了。其實古人也沒有什麼太高明的辦法,我們可以稍加想象,如果現在的我們沒了風扇空調,那會怎麼做?有句話叫心靜自然涼說得不假,古時候的人們會使用蒲扇來製造風,促使沉悶的空氣流動,以帶走體表的汗液。

    同樣的道理,涼蓆和竹榻之類的物品也是古人們發明出的納涼神器,涼蓆可以很好地吸收身體散發的熱氣,並將其揮發,以達到消暑散熱的作用。

    一說其實現在的氣溫是因為氣候變化才熱,放在古代夏天其實沒有那麼熱,但這個說法還是不夠妥當的,對於古代人來說,同時期的夏天也是很令人堪憂的東西。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有利用冰塊的意識了,比如說在冬天河上或者湖面上結成的冰,把它們取來放進冰窖裡就可以保溫,然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使用。雖說這種儲存方式沒有冰箱來得靠譜,但最基本的作用還是有的。

    普通人民基本上就是用蒲扇搖風、睡睡涼蓆、晚上出來乘涼這些方法度過夏日。而對於當時的王公貴族來說,空調房這種東西還是有的。唐代有“含涼殿”一說,雖說沒有現在的空調房這麼高階,但是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含涼殿的降溫效果還是不錯的。這種古代的空調房用水和水車作為媒介,來帶走屋子裡蒸騰的熱氣,從而使得整間屋子都變得涼快,也是古人智慧結晶的一種體現了。

  • 5 # 雲淡風清1883506

    《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夏日山中》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在山林中無拘無束。悠然自得,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直接裸體,不過這樣還是很舒服的。

    《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西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夏夜追涼》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苦熱題恆寂師禪室》唐[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這大概就是“心靜自然涼″的出處吧!

    劉禹錫

    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

    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

    賜冰滿碗沉朱實,法饌盈盤覆碧籠。

    盡日逍遙避煩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古人碧水亭,就是先用水車把水抽到亭子頂上,然後水在亭子四周如同小瀑布一樣地流淌下來,在亭中之人,自然就會感覺到習習的涼風。

  • 6 # 半杯

    在安徽省西遞村有一所清朝年間的書房,叫青雲軒。廳堂正中地面上有一個圓孔,將蓋子掀開,冬天吹暖風,夏天吹冷風。這個孔直通地下洞道,不得不佩服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春秋時期就有冰鑑。這是古代的冰箱。

    把冰塊放在箱子裡,儲存食物。蓋板上有孔,可以散發冷氣。

    到了明朝時候,冰鑑的材料變成了黃花梨和紅木。

    早在唐朝時期,市場上就有了“冰”販賣冰的人叫做“冰商”。但是冰窖管理十分嚴格。之後經濟發展迅速,到了宋朝,經濟已經達到巔峰。市場上出現了“冷飲”。賣冰的人遠遠吆喝一句,“賣冰棒咯,冰糖冰元子咯”,行人都會一擁而上。

    唐代有一種獨特的乘涼亭子叫自雨亭。這種亭子將山泉水上升到屋子脊背上,水就可以順著屋面流下來,形成一道道天然水屏風。原理和水車異曲同工。原動力是水能。水車將水提到屋子上,用水澆灌屋頂,給大地降溫。

    上述大部分是大富人家的降溫措施,那麼平常百姓有什麼降溫措施呢?

    那自然是納涼神器――竹夫人。

    這種東西相當於現在的抱枕,是一種圓柱形的竹製品。中間鏤空,弄堂穿風。

    古人把竹夫人當作男性的象徵,會在裡面裝兩個小球,認為這是傳宗接代的象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電影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