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ew81

    說的也是事實,在現有電池密度情況下,電池重量太重,如果現在車重1800kg,電池600kg,續航300km,想提高到600km,電池重量就要達到1200kg,全車重量2400kg,能耗將大幅增加,所以即使電池增加了600kg,續航也達不到600km。

  • 2 # 蔣中正76694746

    沒有能力就講三百公里夠用了,使用環境是多面的,一個企業做不到極致就不用出來牛,投這麼多錢才出這樣一個產品,換人吧,不行讓我上,三年八百公里立馬上市!

  • 3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吹牛

    不認同,300公里只適合短途旅行,也就只能在城市裡開開,想要跨省長途旅行,這車都不敢上高速路,就怕走到半路上沒電,充電站沒有加油站多,充點時間太長了,這些問題還沒解決,電動車就是個敗筆。

  • 4 # 夢幻55637100

    因為北汽沒能力造高續航純電車!中國產車續航300公里,冬季高速開暖風,頂多就只有一百多公里!純電車續航只有發到一千公里,才能真正和燃油車競爭!

  • 5 # 魚泡泡大

    300公里是半徑還是直徑的問題。如果是半徑,那沒問題。因為換算成直徑就好比戰鬥機作戰半徑1000公里,直徑就有3000公里了。同理那樣電動車裡程直徑就能有900公里。

  • 6 #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徐和誼的電動車續航300公里就已經足夠的言論前提是,電動車要普及更快的換電技術,透過直接更換電池來彌補電動車續航里程不足、充電慢、充電難的問題。在配套設施完善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四處都有電動車的換電站的前提下,300公里的續航里程確實夠用,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首先,在換電站的佈局上,不可能覆蓋全國的大部分割槽域,特別是在廣袤的農村,換電站更不可能實現大面積的佈局,在這樣的情況下,300公里的續航里程顯然不能支撐車輛出行的需要。

    其次,在電池標準的統一上,想要完成這樣大的換電站佈局,僅靠北汽一家顯然不可能實現,而要統一所有的電動車品牌,就要求各大電動車的電池標準和規格要統一,這顯然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就像現在的手機,雖然充電介面已經統一,但電池的形狀還不能達到一致,電動車想要統一這個電池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

    再次,換電站的大量佈局,必然會涉及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這部分消耗最終還是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樣做無疑將增加消費者的用車成本。

    從徐和誼董事長在接受採訪的發言來看,電動車在現階段解決續航問題的另一個方案是增加電池總量,以此來提高電動車的續航問題。但由於會導致自我消耗,所以才會將目光定位在換電技術。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增加電池密度,提高電池容量的問題正制約著電動車的發展。

    新能源車將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前提下,電動車企更應該在技術上深耕,更廣泛的聽取消費者的呼聲和用車需求,從根本上來解決電動車的不足和短板,而不能固步自封,用自欺欺人的思想去搞電動車產業。

  • 7 # 紅巖RID

    電動汽車能在開空調跑高速的情況下在跑300公里,這種車可以買,現實是標稱3o0公里實際2oo也跑不了,老百姓是買不了的。

  • 8 # 旅居養老房車生活

    我贊同,續航里程越大電池的容量就越大,汽車的重量就越大,所以在車重和里程上要取一個平衡值,也許300公里是最佳值。

  • 9 # 福筱航

    朋友老吳看了後

    說要造車也想這麼說

    電車跑多遠好

    咱們現在就做個調查

    老吳說跑的越遠越好

    充電足了一秒鐘最好

    很多人懂製造

    但是很多人不懂市場

    產品上市場誰說了算?

    製造業都說了不算!

    因為就汽車而言它是市場經濟

    市場會做出判斷

    注意啊但凡有人進入市場

    靠權威說話都失敗告終

    不信你就接著說

    因為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選擇

    是最公平公正合理不說話的

    但是最後是有資料顯示的!

    市場經濟的平臺上

    一切人為干涉都是徒勞的!

  • 10 # SUNBZ555

    要說300公里是夠了,但是你能保證冬天暖風、夏天空調、全壽命週期還300公里嗎?在滿足上述需求後實際里程有多少?實測過嗎?買車是買享受,不是買三輪車,搞實業要踏實,不能浮躁,更不能欺騙消費者。

  • 11 # lvyan777

    如果能快速充電(十五分鐘內充滿),而且是綜合行程,而且長期不會衰減,那在南方或沿海一帶夠了,一般城市間距離不會超過300公里,但你要到西北部或有些山區也夠嗆。人家抬槓說你到那兒幹嘛?城裡開開得了,那我買個兩輪電瓶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人心上秋慕斯小乖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