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鎮農夫

    職稱評定對老師們來說本來沒有錯,是為了激勵老師們努力工作,熱愛教育,在教育戰線上無私奉獻自己,像春蠶一樣,像蠟燭一樣,犧牲自己照亮別人,做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著春泥更護花。但是因為名額的因素,及各項考核條件的限制,從而造成了不平等的原因,評上的老師就退居二線,領著高薪而悠閒自在,而沒有評上的,又幹著重活,待遇又低。所以職稱有以下幾點不足:

    1.助長了腐敗之風,給廣大教師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前些年,一些教師為了一箇中級職稱指標,四處託關係找人送禮,敗壞社會風氣。而一些無關係的教師只能望洋興嘆。而想要評上高階更難,即使條件符合,找不到關係,託不上人也是白費。而找上關係也要投資幾萬元,否則定會讓你折戟沉沙。

    2.逼著教師造假。職稱評定設定了一些條件,教師為了“創造”這些條件,就會投機取巧,獲取一些假的論文,花錢買些個這榮譽那榮譽。

    3.破壞廣大教師的團結,使教師隊伍喪失凝聚力。同一單位的教師,一年給的職評指標極少,特別是農村學校指標更少,面對僧多粥少的現象,為得到指標,條件相差無幾的教師便互相攻訌,大有魚死網破之狀,豈利於教師隊伍的團結?

    4.嚴重挫傷廣大教師獻身教育的熱情,給教育事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評上職稱的教師容易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而更多無各種“優勢資源”的教師,只能灰心喪氣,逐漸產生了厭倦心理,認為反正到退休也難評上職稱,乾脆破罐子破摔,工作失去激情。

    5.打擊教師的生活期望與信心,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一定的傷害。有些教師被職稱傷害太深,加上個人的性格特點,經受不起打擊而走上不歸路,留下血的教訓,給家庭帶來極大的悲哀,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讓廣大教師寒心。

  • 2 # 我是杜佩玉

    如果一個人沒有積極的主動性,沒有願意為教育學習,為教育掌握更多知識的心情和心理狀態,什麼職稱對他來說也無用。

    專業發展,我們一般認為的就是學科教育知識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知識。

    通常狀況下,許多老師都是被動的接受了這些知識,這些知識在一些技巧性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方法,老師也可以提高教學成績,但這都是相對的,許多人不願意學習,主要原因還是源於自身。

    這個世界上喜歡讀書的人很多,但是讀的書卻不一定是專業類的書,喜歡看小說,喜歡讀段子,喜歡看笑話,看花邊新聞這些,即使一年讀1000本,對於專業技術的發展也是沒有幫助的。

    教師這個職業,專業技術的發展主要是學科教學知識和教學技巧,通常我們把這種稱為教學機智。

    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學校教學工作千頭萬緒,作為一名普通老師也不見得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如果太累的話,回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躺在沙發上放鬆放鬆,看會電視。

    但是職稱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都喜歡每個人都喜歡,在每個人特別是老師心目中,那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因為這個關係到老師的收入關係的老師手頭是否寬裕,關係的家庭生活是否寬裕,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而已,不必把它和專業技術掛鉤。

    有些情況下可能有人為了進職稱學一些知識,提高一些教學成績,但是我們可以從可見的現實狀態來看,這種比率小的九牛一毛而已。

  • 3 # 四季常青的幸福海棠

    職稱是造成教師同工不同酬的主要根源,在教學工作中職稱體現不出按勞分配。所以,職稱評價不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4 # 古月雪深

    無差別的社會是沒有的,同理一個群體總是有差別的。相對合理的差別,能產生競爭,促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教師這個群體,從職業道德、業務能力、個人秉賦、興趣追求等方面是存在差別的。最後都表現在教書育人上,也就是個人業績上。

    中學分初、中、副高、正高階職稱。一般水平的老師都可評上中級職稱,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老師可評上副高,百分之一、二左右的老師可評上正高。這實際上符合一個群體的差別分佈。本科畢業工作五至八年,表現一般,業績一般均可評上中級。副高有點難評了,但有追求工作努力能力較強業績好的也都可以評上,有的要評上三、五年,等指標,有的甚至評個十年八年也沒評上的。

    總的來說,中學評職稱還是對教學有促進作用的。能評上高階的絕大多數是能力強的,業績好的。或許有個別人是靠領導上位的,但不影響大的方向。

    當然,也有副作用,比如,有些評上副高後,工作沒以前努力了,覺得船到碼頭車到站,正高指標太少要求太高,也不努力了。這樣如果太差了,也有糾正辦法,學校可不騁用他。

    在學校認為評職稱不能促進工作,希望取消的,大多是想吃大鍋飯混日子的,希望拼教齡一到年限就進級,你好我好大家好。我認為這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也不符合教師這一群體的客觀實際。這些

    人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絕對不能實行的。

    教師工作辛苦,班主任更辛苦,授課有的三個班,也有一個班的,課外輔導有的每星期都去,有的永遠置身事外,有的能把差斑帶好,也有的能把好班變差,如此等等,能一樣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追女生有哪些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