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嘿哈養樂多

    首先我想回答為什麼孩子不尊重父母?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不尊重父母,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1. 過於溺愛孩子

    有些父母生活中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總是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缺乏對孩子行為規範的管教。

    這樣一來,孩子根本不懂得珍惜已有的條件,認為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稍不滿足就朝著大人發洩。甚至會在父母沒能滿足他的要求時心生怨恨,沒有感恩之心。

    有些家長在管教孩子時沒有原則,容易妥協,一再地降低底線,時間長了,就會喪失做父母的威信。孩子有恃無恐,根本不把大人的話當回事。

    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自我為中心,愛發號施令的壞習慣,反過來以各種無理取鬧的行為控制和威脅父母。

    2. 教育方式粗暴、冷漠

    有的父母尊崇棍棒式教育,對孩子十分專制,一點也不考慮孩子自己的想法;不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動輒斥責、打罵,甚至在外人面前教訓孩子。

    孩子常常會感覺無力和孤獨。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小時候心靈受到了難以癒合的創傷,自卑、冷漠,缺乏安全感,長大了容易形成反叛的心理,心生怨恨,事事和父母對抗。

    3. 輕易許諾、卻不守諾

    有時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常常給孩子承諾一些事情,比如“你今天好好寫作業,明天就帶你去遊樂園”“考試得了第一名就給你買新玩具”······

    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候卻總是因為各種理由而推脫,不能兌現自己的承諾。

    這種事情發生一次,孩子就會對父母失望一次。

    失望積攢多了,就喪失了對父母的信任和期待,父母說的話在孩子心中也會喪失分量。

    4. 父母自身存在問題

    俗話說:“你皺著眉頭對孩子說話,孩子也皺著眉頭對你說話”,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

    很多父母在家就喜歡亂髮脾氣,或者經常吵架、冷戰,沒能給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變得自私、冷酷,照著樣子對他人發脾氣。

    沒能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父母,贏不了孩子的尊重。

  • 2 # 行走的影子

    非常榮幸和親愛的你們分享這個話題點。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高能低商等等,都和這個話題點息息相關。縱觀中國的父母,都會比較寵愛溺愛孩子,總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給孩子。對於年輕和年老的父母來說,孩子不僅僅需要父母的寵愛,他們更需要父母放手的愛。

    第一點: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言傳>身教絕對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真理。所以,請父母試著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先做到了尊重(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

    第二點:

    讀書,什麼叫有用,什麼叫沒用,這個對於每個人來說,衡量的標杆不一樣。透過讀書可以賺很多錢對於有的人來說這就叫有用,透過讀書可以享受生活對於有的人來說這也叫有用。無論怎樣,孩子的三觀思想是影響他讀書的前提條件,所以做父母的都應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綜上所述,三觀思想是經歷百年樹人的前提,讀書學習是擁有更多選擇的捷徑。

  • 3 # 篇篇而來

    沒用,要讓孩子改變,不過,自己要首先自檢,因為很多父母之間就相互不尊重,給孩子做了壞的示範了,很多父母還不自知。

  • 4 # 初中孟老師

    首先,我們應該先清楚孩子為什麼不尊重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展示什麼,孩子就給你展示什麼。所以父母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以身作則,以身示範,孩子就會學習模仿。如果孩子不尊重父母,那父母也許沒有給孩子這樣的一個良好示範。

    父母沒有及時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尊重教育。孩子在初次不尊重父母的時候,父母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界限或者底線,或者沒有正確教育這樣是不對的,或者應該怎樣改正。

    除了父母的家庭教育之外,還可能因為社會環境和學校教育沒有到位。受到了社會周圍人的影響,或者同學這樣做過,或者老師沒有在這方面進行正確引導和教育。

    其次,孩子不尊重父母時,應該如何做?

    父母作為當事人,應該當場及時處理這樣的事件,適當批評孩子,或者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然後正確引導孩子該如何改正自己的行為。

    父母在教育完孩子之後,進行自我反思,父母是否自身也有這樣的問題,或者反思自己的教育問題。這時候,父母首先需要看教育類書籍,或者查閱心理教育類資料,糾正自身,然後糾正孩子。

    父母給孩子挑一些合適其年齡的書籍,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樣既給孩子愛的陪伴,也透過書籍給孩子正確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這時,讓孩子讀書是非常有用的。我小時候因為受村裡人和同學的影響,習慣了說髒話,父母那時候忙的顧不上我,我直到上了初中高中,才透過看書,糾正了自己的壞習慣。尤其是大學,透過看一些文學哲學和勵志的書,感覺自己應該做一個優雅的女子,不僅徹底杜絕了說髒話的習慣,還學習了很多有教養的行為。讀書,真的是一種最好的潛移默化的方式。

    最後,孩子不尊重父母,要讀什麼樣的書?

    父母可以去挑選一些合適孩子年齡的書籍。對於小孩子,可以挑選教育類繪本漫畫,如《二十四孝圖》;對於大點的孩子,可以挑選一些和父母良好相處關係和睦,愛父母的小說類書籍,如名家散文作品;更大的孩子,應該適當給他們推薦法律類書籍,讓孩子明白,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既屬於道德範圍,也屬於法律範圍。

    學校可以針對父母反應的這種情況,進行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上,透過課本進行引導。

  • 5 # 佳期有遇

    不尊重父母的孩子,讀書應該是有用的。人常說:“讀書能明理”,那麼讀書應該是有用的。

    在討論讀書有用還是無用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孩子為什麼會不尊重父母。三字經裡面講了“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剛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出現不尊敬父母肯定也是有原因的。是不是做父母的自己做了不好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尊重父母的?這個需要反思一下。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那麼也許孩子的壓力來自於其它方面,有可能是學習成績跟不上造成的負面情緒;也有可能是交友當中遇到了不順繼而將不快遷怒到父母的身上。不管是何種原因,既然是已經出現了孩子不尊重父母的跡象,那麼做父母的要引起重視了。首先,自己要潔身自好,尊敬長輩,做榜樣給孩子看。其次,幫助孩子尋找原因,到底是為何會不尊重父母?

    孩子是有可塑性的。如果是成年人就有點難改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孩子就不同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最終形成,所以,讀書是可以改變他的好多觀念的。

    現在要做的是針對孩子的不足,請孩子信任的長輩或者朋友向孩子推薦一些尊老愛幼的書籍;也可以帶孩子到家風好的家庭去做客,去感受他們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也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尊敬長輩的影視作品和孩子一起欣賞……

    改掉一個壞習慣可能要花費不少的心血,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父母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堅定“讀書能明理”的理念,讓孩子到書這個“黃金屋”去浸潤,去發現真知吧。

  • 6 # 雲朵媽媽育兒

    《三字經》其實真的很好回答了題目的問題,下面我就分幾個方面,分別對這個問題闡述我的見解。

    首先,我們從孩子不尊重父母說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大概就是說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後天的生長環境,學習環境的不同,使孩子的行為習慣也出現了差別。

    我們都知道孩子所有的行為習慣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 我們把垃圾扔到桶裡,他會模仿;我們說髒話,他會模仿;我們不孝敬不尊重老人長輩,他也在耳濡目染。所以,孩子所有的行為習慣都能看到我們父母的影子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規則和規矩意識的建立。養不教,父之過。我們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建立規則規矩意識。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說白了就是要有敬畏之心。當孩子第一次不尊重長輩時就要及時制止;第一次無理由打人的時候要及時制止;第一次闖紅燈的時候要堅決制止。一切都儘量從苗頭抓起,告訴孩子基本的道理。不嬌慣,不溺愛。

    再次,說完了前半部分有關於不尊重長輩的事情,我們再來了說說讀書有沒有用的問題。人不學不知義,子不學,非所宜。都在告訴我們讀書學習對做人和成才的重要性。讀書可以增長知識,也可以讓人學會自省。

    最後,綜上說明,孩子不尊重父母,不一定是孩子的錯,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首先家長要反思反省自己的行為習慣,和教育方法。不嬌慣,不溺愛。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 7 # Sunny說親子教育

    首先不得不指出“不尊重父母的孩子”就是一個標籤,希望家長們可以儘量避免給孩子們貼標籤。一旦這些標籤被貼上,對孩子成長特別不利,而且我們給孩子貼上這個標籤的同時,其實已經就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了。所以,首先請一定要避免貼標籤。

    一、尊重,是孩子成長最重要一課之一。

    拋開前面說到的,不給孩子貼標籤這個問題,讓孩子學會尊重其實是每位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的一課之一,百善孝為先,尊重父母是必要的。

    如果說這個孩子目前不懂得尊重父母,那麼在當下對於孩子最大的課題是學會尊重,而不是要求孩子去取得多好的成績,更不是糾結讀書是否有用。

    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那麼一定要去思考,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幫孩子修正。

    二、言傳身教,耐心引導

    對於每個孩子來說,父母都是最信任依賴的人,如果說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那麼請家長一定先反觀自己。

    1.在生活中,自己是否也做到尊重他人,尊重孩子?如果沒有,請去尊重,否則我們沒有資格去要求孩子。

    2.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是否有缺席他的成長,是否給了他足夠的愛,如果沒有,請接納他,因為這並不是孩子的錯,是因為重來沒有人教過他怎麼做。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全心接納孩子,並耐心地引導孩子。

    三、愛他,請趁早

    大多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都是父母不在身邊,或者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了太多責備的孩子,這批孩子大多都是所謂的叛逆的孩子。他們面對父母的教導充耳不聞,對父母的關心口出惡言,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

    可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在年幼時,其他小夥伴的爸爸媽媽牽著小夥伴去逛街時,他的父母在哪裡?在他青春期懵懂迷茫時,父母對他說的是什麼樣的話語?

    我們都說孩子是一張白紙,我們在上面填寫什麼就會出現什麼,如果說這個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那一定是那些在白紙上書寫的人輸入了錯誤的內容進去。

    如果說你面對的這個孩子是一個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孩子,那麼,讀書不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了,最重要的是要去考慮,該如何好好愛他,陪伴他,引導他。

  • 8 # 花岸讀書

    孩子不尊重父母,做父母的是否該反思下自己?

    生活當中你是否是一個尊重別人的人,是否是一個尊重伴侶,尊重父母的人?

    孩子會在一種環境的浸潤下成長,父母的言傳身教,尤其是身教,在一種父母不察覺的狀態下,沿襲到孩子身上。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除了遺傳,影響最大的就是身教了。

    過了這麼多年,我依然還記得雕牌洗衣粉的一個廣告。

    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看到,媽媽給奶奶洗腳。

    他顫巍巍地端著一盆洗腳水,水晃盪著快要濺出來,他一臉欣喜,端向媽媽,口裡說著:媽媽,洗腳。

    孩子不尊重父母這種結果,是長期不經意的小事塑造出來的。

    要麼對孩子過分溺愛,對孩子縱容得無法無天,現在想要他突然懂事,自然很難。

    但讀書絕對是一種很好的教化。

    不能因為孩子不尊重父母,就疑惑孩子讀書是否有用。

    有這種思想首先就說明,作為父母,潛意識覺得孩子必須首先尊重父母,才配為人。

    尊重父母,也並不是唯父母是從。

    孩子讀書,構建知識體系,是為他未來人生打基礎的。

    即使年少無知,但也許有一天為人父,為人母,他就突然理解父母,真正懂得和心疼父母。

    讀書是一種教化,也許現在的他還是霸道自私頂撞父母,但是讀書受教,尊重父母的概念會重新長到他的腦子裡。

    尤其是孩子愛看書,有一些關於教養的書,真正走進他的心裡,他會有所觸動。

    所以,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吧,他還沒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因為我想說的一點,孩子不尊重父母,確實挺讓人心寒,但父母可以試著,把他當做一個成人對待,言談之間不是居高臨下的訓斥,不是低聲下氣的討好,而是能夠報以尊重。

    人都是相互的,他感受到尊重的力量,他也就會釋放以尊重。

    有些孩子還不夠成熟,他們叛逆脾氣大,不尊重父母,但過了幾年之後,長大成熟之後,也可能突然開竅。

    就像我表弟,他那時十幾歲,沉溺於遊戲,對父母各種頂撞,程度到讓人看不下去,甚至一度懷疑他是否心理有問題。

    後來出外讀書,年齡也大幾歲了,再回來,已經變得彬彬有禮,和父母,外人說話,態度都很和善。

    問及他過去為何那樣,他只是笑:過去不懂事。

    任何一對父母都不能輕易放棄孩子,尤其是生出不讓孩子繼續讀書的念頭。

    讀書,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的待人接物態度。

    我是花岸,我一直讀書寫作,期待我的回答能為你解惑。

  • 9 # 寒石冷月

    凡事有因果,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恰是因為父母懂如何教育孩子,才導致孩子不知道如何尊重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如此說來,這讀書和做人還真不能分開去看,父母多讀書,至少多讀家庭教育方面的書,自然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果不讀書也罷,你至少得懂得做人,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愛心的父母,你的榜樣示範作用,還能深刻影響孩子呢。

    很多家長不讀書,又不明事理,品行還差,自然無法教孩子學會自尊重父母或他人。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時,如果順著你的設問去思考,很容易陷入一個邏輯陷井。但如果反過來逆向思維,就很容易把問題理清楚了。縱觀我們周圍,你會發現有很多家長真是沒辦法讓孩子去尊重,如一個貪婪又自私的家長,其行為都讓孩子瞧不起,你讓孩子怎樣尊重你?如一個總是遇事就責怪別人而自己卻不承擔後果的家長,你讓孩子情何以堪,孩子焉能信服你?當你無理斥責孩子時,人家不懟你才怪哩。所以,家長如果想做一個明事理之人,還真得先讀書,不是說“書中自我白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嗎?這是對獲得精神食糧的最好寫照。

    真正的讀書並不是抱著書本死讀,而是會閱覽大千世界,學會思考。

    會讀書的孩子,往往讀的不僅是書本知識,更有從讀書中獲得做人的最起碼認知和分辨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可能會看到有些家長沒有文化,也沒有高學歷,但是他們說出來的話卻非常有道理,或有哲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擅長觀察與思考,讀大千世界,讀人生百態,從別人的美與醜的行為中反思自己,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與教訓。而這些恰是教育孩子隨手可得的最好素材,可是你看看有多少家長會這樣做?如果家長能和孩子談這些話,那你真是了不起的父母呢。

    別怪孩子不尊重父母,因為我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太膚淺了,我們是失職的。

    我不知道你是否偶爾面對孩子的教育時有自責感或愧疚感,而我有。有時我如果和孩子溝通交流時,我的話說的不對,或者誤解孩子,被孩子嗆幾句,當時儘管很難受,但是過後我會感激孩子對我當時的不尊重,因為他嗆我是站在理字層面上。當他的嗆或批評有道理時,我會直面說出感激的話,或者過後反思後認為自己錯而給孩子道歉。有些時候,當我們心懷坦誠,敢於面對自己在孩子身上犯的錯時,我們向孩子道歉本身,就用最好的行動教孩子怎樣去面對自己的錯。當我說到這裡時,你是否認為有道理呢?如果你認為沒有,可能你就是那種絕對不會向孩子認錯的家長吧。

    當父母不能教孩子學會尊重你時,即便讀再多的書,成人之後仍不懂得做人,還真沒有什麼培養價值。

    這些年我接觸過不少問題家長,當從孩子的身上看到問題,再追根溯源時,總能從家長身上查詢到問題。有些家長面對自己身上的問題能坦誠接受,而有些家長則死不認錯。在他們看來,自己沒有錯,錯的都是孩子,都是別人。這種是非觀混亂的家長,很難讓孩子去尊重,因為對每個孩子來說,最終從老師那裡,從書本中,從長輩那裡得到的都是正面教育,當孩子發現你說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時,自然就會反駁你,甚至反感你。但是問題來了,當父母品行一直很差時,孩子最初沒有定型的是非觀很容易被引向歧路,最終也像父母一樣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如此說來,這樣發展下去,最後就根本不懂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有責任的人,一個有愛心的人,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結束語:孩子剛出生時,如同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如何繪就一幅好的作品,完全在於每個家長的育兒專業能力。如果你不懂就學習,如果你不懂可以謙虛求教。因為教育孩子不是誰生來就會,而是一個從不會到不斷學習,再到不斷提升能力的過程。想獲得孩子的尊重,至少你得做出讓孩子尊重人事來,你得樹立好威信。

  • 10 # 親媽學堂

    “詩書立業,孝悌做人”,這是自古以來人人都明白的道理。成績好壞先放在一邊,讀書之前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父母感受到孩子不尊重自己後,有沒有反思過其中的原因呢?在讀書之前,家長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正是家庭教育的失職,才造成了孩子沒學會尊重父母的惡果。尊重是一種修養,也是做人原則,如何教會孩子尊重父母、尊重他人呢?我給大家提供三點建議。

    一、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能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孩子是望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一言一行都源於父母。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他人。孩子體會到“什麼是尊重”,才能嘗試著模仿父母的行為,逐漸學會尊重他人。父母之間也要和諧相處,互相尊重,只有讓孩子看到他最親近的人的日常行為,才能給他最直接的正面刺激。

    二、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作為孩子而言,她並不知道“不尊重會導致對方很苦惱”,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被定義為“不尊重他人”。因此,父母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哪些行為屬於“不尊重他人”。父母也要透過換位思考讓孩子明白,不好的行為會讓別人感到痛苦。

    三、發揮表揚的正面強化作用

    當孩子有良好的尊重行為時,父母要及時的進行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明確並強化這種正面的行為。比如當孩子給客人端茶倒水,送上水果後,父母要及時的表揚孩子,讓孩子體驗到尊重他人的愉悅感。只有這樣不斷地得到正面的強化,孩子才會意識到尊重他人的意義,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

  • 11 # 藍色逍遙

    關於這一點,孔子老先生早就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一個連父母都不感恩的孩子,即便他學富五車,位極人臣,榮譽等身,又能如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秦朝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