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北73
-
2 # 等待2021
中科大博士投河,您對此有什麼感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研究生劉春楊在1月31日失聯,2月14日被發現溺亡在水庫。此事尚在調查中,官方尚未給出調查結果,不過大家猜測是投河自盡。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劉博士身亡,對於劉博士的逝世,我都感到非常的痛心與惋惜。尚不談劉春楊同學是博士,就算他不是博士,他的離世都是讓人感到心痛的,因為他們的父母永遠永遠地失去了一個兒子,一個養育了20多年的兒子。兒子從此與自己陰陽兩隔,叫人如何不感到痛心?
劉春楊博士的身亡引起了這麼大的反響,與他名校博士生的身份分不開。正是因為他是名校博士,是一個高學歷的人才,所以人們更加為他的離世感到惋惜。是的,國家又失去了一個高尖人才,但是誰又曾想過,造成這一結果的是什麼呢?
如果真的是因為讀博壓力大而想不開的話,那麼我想社會各方都需要反思一下了,為什麼頻頻發生碩士或者博士生想不開的事情呢?問題究竟出在哪?
不管如何,都願大家珍愛自己的生命,在喘不過氣的時候,想想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
最後,願劉博士在天國安息……
-
3 # 覆水難收原創詩詞
首先,對該博士生年輕生命的終結表示萬分的痛惜並對其家人尤其是其父母此時以及將來的心境表示深切地擔憂。下面再來談談我對此事的淺顯看法:
1,失足落水的可能性不大,凌晨即起身去水庫周遭,說明他是有目的的前往,2,遇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個在校生,身上不可能有多少錢財,即使遇到歹徒也不會向他下手。3,估計患有抑鬱症然後自殺的可能性較大。我們從他的學業方面來考慮一下,他為什麼會選擇讀博?也許在讀研期間就因為壓力太大而罹患抑鬱症了,只是輕微而已,而抑鬱症絕大多數是有廣場恐懼的,所以他害怕走上社會而選擇讀博,在博士即將畢業必須走向社會時抑鬱症因之而加重,最終選擇自殺。當然即使是抑鬱症自殺,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也不排除感情方面的受挫,更不排除其家庭因素,比如家庭的和諧程度,家庭的相處氛圍,從他在新年前一日還打電話說準備回家過年這一舉動看來,家庭因素也許很重要,如果家庭有足夠的溫暖和民主的氛圍,孩子在罹患抑鬱症後會第一時間尋求傾訴人,大多應該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估計家庭因素造成此悲劇的可能會更大。在此也呼籲廣大的家長朋友們,平時在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但願這樣的悲劇永遠也不要發生。最後再次表達對該博士生的家人深切的同情和慰問:珍愛生命,保重身體。
-
4 # 使用者8885689618302
我83兵,初中文化,在部隊學習過人生觀教育,價值觀,世界觀,那時也單純,老師講述,學習英雄人物事蹟,樹立正確人生觀,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抵制不良生活習慣,艱苦樸素教育,資本主義社會腐朽沒落,人際關係,爾虞我詐,人都自私自利,社會上,綁架,拐賣,兇殺,多,活不起的人被壓迫的自殺也多,現在看資本主義國家確實是那樣,還是我們中國好,人民安居樂業,無憂無慮,歲月靜好!
-
5 # 使用者103474353208
越是春節臨近,這些在外闖蕩的學子壓力越大,當心裡壓力過大,排解不開,又無人可以訴說,一時興起有可能走向極端。我們國家應該建立這種心理疏導機構,不要讓一些優秀學子自己一人扛起本該由政府和機構以及家庭、本人共同扛起的重壓,這個博士走了這一步,說明已經成為社會發達到一定程度所出現的新的社會問題,不得不引起重視和思考。
-
6 # 南方的貓606
中科大博士投河,你有什麼感受。震撼!可能嗎?博士,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中科大!己經是最高學府!他還有何追求呢,會因為何事想不開而跳河?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救起來了,那現在怎麼樣?是否請警察介入,查清楚原因,給家屬一個交代,給學校一個交代,給社會一個交代,杜絕類事再發生。謝謝邀請!
-
7 # 傻傻的羅老師
首先對死者家屬表示慰問,節哀!再談談我的看法。
一個在中科大從本科讀到博士的年輕人,不管誰看都應該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孩子。一方面他可能從小就是眾多家長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一方面他承受著不為人知的壓力。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他為什麼不講出來。也許他曾經講過,講出來以後別人會說他“裝”。久而久之他也就不說了。還有可能他根本就沒有可以訴說的物件。
當年我讀大學本科時,就有人跳湖自殺。原因據說是因為從小學到高中都被老師捧在手心,到大學後比她優秀的人或者跟她一樣優秀的人很多。她不能像以前那樣得到重視,巨大的心理落差她選擇自殺。
當然我還是會認為如果這個博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強一點,他的父母再多關心一下,可能他就不會選擇這條路。(其實現在是不是自殺還不清楚)。
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久了,更發現沒臉沒皮才能活的好點。和生命比起來,面子什麼都不是。
-
8 # 香草珠兒
在翟天臨博士論文造假轟轟烈烈發酵進行的同時,中科大博士春節前失蹤的事件也在一直緊鑼密鼓的尋找搜救中,但不幸的是,就在2月14日情人節這天,在他失蹤的水庫中打撈出了遺體,劉春楊博士遇難被證實。
博士學位,這是知識的象徵,這是讓多少人嚮往但又遙不可及的事情。一個博士為何在萬家團圓的前夕,放棄了寒窗苦讀近二十年的美好前途,放棄了年僅28歲的寶貴生命,獨赴黃泉呢?
01娛樂圈人稱FAN爺的知名女星曾經說過:我能經得起多大詆譭,就能擔得起多少讚美!當然這句話應該反過來也成立:一個人擔得起多少讚美,就要經得住多大詆譭。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能夠享受得了多大成功,就應該能擔得起多少挫敗。
但有時候人的知識越多,心理的承受能力反而越脆弱。雖然中科大博士的死因還在調查中,沒有明確的定論。但對於失聯遇難的原因,家裡人曾表示他曾向父母透露過,因為畢業論文還沒有發出來,可能要延期一年畢業,所以學業和就業的壓力都比較大。他姐姐也表示:“弟弟從小到大求學都很順利,這是第一次出現畢業延期的情況。”
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中科大博士走上不歸路的最終原因,但肯定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挫敗感讓本來就性格內向的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因為一直順風順水,一直是大家羨慕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所以就漸漸喪失承受挫折的能力。
又因為家境不是太富裕,父母也是年齡不小了還要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再加上自己一路求學 ,家裡也肯定是傾其所有,對於面臨延期畢業和未來就業的不確定性的博士來說,也是心理上一種莫大的壓力。
02雖然延期畢業對於博士生來說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對於本就性格內向的博士生劉春楊來說,卻很可能是心理上很難逾越的一道坎。因為習慣了成功,便對失敗失去了免疫力,沒有了面對失敗的勇氣。但性格內向,不知道怎麼尋求外界的幫助,一時想不開而選擇了這種極端的方式。
因為,人懂得越多,想得也就越多,人生的可能性也會更多。也正因為如此,也更容易發現機會,發現別人看不到的事物,也更容易功成名就,但物極必反,如果太過於鑽牛角,思維就會走進死衚衕,對一些在普通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自己也上綱上線,一直耿耿於懷。長期的負面情緒積壓,就像一隻蓄滿了火藥,插好了引芯的炸彈一樣,偶然遇到一點火星,就會瞬間點燃那個生命炸彈,一瞬間年輕的生命也隨之灰飛煙滅。
中科大博士連過年的衣物都置辦好了,也告知家人第二天就要回家過年了。卻沒有拆開桌子上包裹新年衣物的快遞,在應該回家的日子裡,卻在凌晨匆匆走向與家相反的方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很可能就是因為一件偶然的小事兒,突然引爆了他的生命炸彈,才在風雪中步行兩個多小時,走到了那個承載他最後生命的水庫。嗚呼悲哉,痛也!知識是把雙刃劍,用好了救命,用不好送命!
嗚呼悲哉,痛也!
知識是把雙刃劍,用好了救命,用不好送命!
心理成長,心靈提升,我們一路同行!
-
9 # 收復舊山河
博士碩士這一層的人,照理說是馬上要穿頭的人了,為什麼這樣不堪?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一個人尋死是特例,兩個人尋死是個別,三個人呢,四個呢,五個呢,十幾個呢!?
-
10 # 校園書匠
我想大家誰都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但是對於已經畢業十來年的博士,對他所承受的壓力真的是感同身受!很可惜,他沒堅持下來!
博士所面臨的畢業壓力沒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體會,晚上做夢都在推導公式,當年和導師半月十二點打電話推導公式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很幸運我遇到了一位負責任的好導師!
說遠了,我們就說說博士面臨的壓力吧,第一個首當其衝便是畢業的壓力,學校不同要求不同,有的導師還會加碼,比如學校要求發表2篇SCI,導師要求再加一篇,你問為什麼?因為導師是通訊作者,也希望多出成果!另外還有學位論文,以及送審答辯等等!
學術壓力有時並不是壓垮博士的稻草,很多時候是家庭,是比較,這個真的很害人!每個博士都是家中希望,尤其到這個階段年齡一般都快30歲了,同齡人基本都成家立業,有的事業乾的紅紅火火,而一起長的的博士仍然在讀書,這時候家庭壓力就來了,有些不理解的家長會嘮叨,這加劇了博士的心裡壓力!
還有一種壓力,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迷茫!很多人會說,都讀到博士了,還秘密,還不確定!真的是迷茫,工作並不是說畢業完後就萬事大吉,現在競爭激烈,好的公司,好的大學要求都高,並不容易進去!進不去很有可能去一個很一般的平臺,對個人發展,前途等等都和想象的不一樣,所以博士很煎熬,壓力徒增!
回覆列表
首先,表示難過!
以下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1.這哥們28歲博士,應該18年畢業,但由於論文錯過發表期而延長畢業;
2.做為學生這哥們從本科、碩士、博士均在中科大讀;這所學校很歷害!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3.能考上這種學校的絕對是人中龍鳳!從小應該較少失敗!心理承受力較低!
學校的導師應多關心自己的弟子,多指點,有必要心理干預一下。希望中國廣大高校應注重高校學生的心理!減少這種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