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灑哥有氣質

    趙國自趙無恤死了之後,趙主年幼,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幾個後代為了爭奪王位搶來搶去大量內耗。而秦國,商鞅汲取了李悝、吳起的變法思路,在秦國施行,很快兵強馬壯國庫充實,特別是白起為將之後為秦國伐下了大量版圖,最終王翦接手軍事,很快統一六國。

  • 2 # 楊柳青青春之聲

    秦國能夠統一天下,完成霸業是一批政治英雄的傳承而來,而趙國沒有那樣的政治偉略,國家格局,他們的思維趨向不同,其國家策略也不能意志決然的一以貫之,其行為能力更是決然不同。

    首先說秦國的國家策略,其實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秦國從秦族非子(公元前905年)善養馬匹周孝王賜嬴姓,分封附庸,號秦嬴,到秦仲居於西垂(甘肅禮縣),為西垂大夫開始他們的爭霸就已經開始了,秦繆公用由余的計策在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孝公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任用商鞅之法,強秦稱霸,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到了秦王嬴政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威震四海,吞併六國。這一切的雄霸之為正趕上春秋戰國的英雄時代,歷史的大變革、政治的大動盪、社會的大調整、思想的大裂變,秦國就順應了時代的進步潮流,抓住了歷史的機遇,這本身就是一批政治英雄在不斷的發軔性的奮進而來,開拓而去,逐成統一天下的雄霸偉業。孔子在評論秦國的作為時說:“秦,國雖小,行中正,處雖僻,其志大。”這或許是最中肯的見解。

    反觀趙國先烈,始終不能意志堅決的貫徹以霸天下為已任,有小富即安之感,一個腹內的中山國都不能滅之而後快,還是到了趙武靈王以胡服騎射暫短的振興的趙國的國祚,滅了心腹大患中山國。趙孝成王與平原君趙勝一味的貪圖馮亭送上的上黨十七城邑,有沒有準備好應對秦國的國家策略,才有了慘烈的長平之禍。甚至到了趙國亡國之君趙遷更是妄為國政,用奸臣、殺戰將(名將李牧),亡社稷,絕祭祀。還是司馬遷老先生說的一針見血:趙王遷,其母倡也。這就給趙國定了性,歌女的兒子他能夠做出雄霸天下的大業?他要是能做出那樣的偉略來那就奇了。所以說秦能夠做到統一天下的偉業來,趙乃差之千里,燕趙之悲歌,或許就悲在這裡。

  • 3 # 歷史小不懂

    1、綜合國力

    秦國:秦國在春秋時間本來在七國相比之中屬於弱小的國家,然後秦孝公啟用商鞅變法,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是最富強的國家。所以在後期為秦國統一提供了有利後盾。

    趙國:由於趙國尚武重利,長期輕視農業和內政的發展,而間接導致趙國後期長年戰爭中糧草和兵員的問題。雖然後面趙武靈王進行一次深徹的軍事變革,大大提高趙國軍事實力和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找到相對秦國來說經濟方面還相差很多。

    2、君主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七代國君都是明君,大量人才都效忠秦國,這也給秦始皇統一六國提供很大一部分鋪墊。

    趙國從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還不錯,後面趙孝成王因長平之戰,使趙國元氣大傷。

    3、政治格局

    秦國所以君王,都以一統天需為目標,一直在為這個目標做準備。

    趙國大部分都希望統一三晉為標準。

    4、長平之戰

    趙國透過長平之戰元氣大傷,已經無法阻擋秦國統一的趨勢,秦國消弱當時東方六國最強的國家,極大震懾其餘國家,這個也標誌這秦國統一步伐已成不可逆轉之勢。

  • 4 # xfy2018

    秦能一統天下而趙不能,可從幾點上來分析。

    第一,強國的志向不一樣。秦國的發展歷程,經歷過幾次的志向改變,先是立國,再是稱霸,再是雪恥,等到商鞅變法秦國崛起後,已成了七雄之霸後,開始問鼎中原,以一統天下為目標。因而秦國曆代君臣以此相激,並沒有安於現狀荒廢政事,哪怕是贏蕩、贏柱、贏稷,雖不算明君,亦沒有亂法亂政,而是選拔人才充實秦國,為政權的過渡作了很好的鋪墊。而趙國自趙武靈王趙雍改革強國以來,歷經趙何、趙章三代英主治理,軍事上有與秦國相抗的實力,但戰略目標尚且在與秦抗衡稱雄天下,當時趙國的實力還不能支撐起一統天下的雄心與目標。簡而言之,秦國隨著國力增強,目標一步步往前提,就好比一個人越有錢慾望越高一樣。而趙國則崛起不過三代,且在第二代第三代崛起過程中,秦國透過戰爭給趙國以重創,摧毀了趙國君臣的意志,讓他們戰略意圖從外張轉向內守。秦自商鞅變法以來,經歷過贏渠梁、贏駟、贏蕩、贏稷、贏柱、贏異人、贏政7代君臣的戰略積澱,趙國經歷了趙雍、趙何1代半君臣的戰略起步就被秦國將其雄心擊碎。

    第二,變法力度與貫徹力度不一樣。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深徹的一次變法,廢除分封制,取消貴族特權,消除廣大奴隸的奴籍,讓奴隸有自由身有田地,獎勵農耕,激發了秦國的生產力與戰力,嚴禁私戰,推行郡縣制,讓秦國能中央集權凝聚民力戰力,這對山東的貴族分封制統治來講,是天地之變。秦國法治構建了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社會,無論士人、平民,來秦即有可展之才可耕之地,秦國上下,唯法是從,如臂使指。商鞅死後並沒有出現人亡政息的情況,七代秦王皆能以法治為國策,讓秦國始終有一個高效且清明的政治環境。守法而治,畢竟還有法可循,代有明君,則比登天還難。趙國變法則重於軍事變革,在解放奴隸、廢除封地、廟堂架構、民風民俗、經濟來源上不如秦國深遠,且不如秦國系統。自趙雍改革強軍後,趙國多數處於爭戰中,頻繁的軍事戰爭不僅消耗了趙國,也讓趙國變法不具備一個安穩的國內國外環境,當然也就不具備延續性與迭進性。以致於趙國政治始終依賴於明君,而不是成法,趙國廟堂內亂無法得到很好的遏制,趙武靈王被兵變餓死即是例證。

    第三,經濟基礎不一樣。秦趙未變法前,財富獲取都是靠戰爭的擄掠與積累。而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廢井田,除隸籍,設裡亭,獎耕戰,極大開拓了經濟來源。秦國雖然不鼓勵秦華人民經商,對商人徵以重稅,但秦國制訂了度量衡,修建了商市,對商人一體保護,秦國政治清明,國民多不經商,良好的商業環境也吸引了六國商人入秦,為秦國帶來了稅收。更為重要的一點,秦取巴蜀後,修建了都江堰,後又修建了鄭國渠等水利工程,確保了秦國旱澇保收,為秦國積累了充裕的錢糧。而在軍事上,秦國每攻佔六國土地,就推行秦法,化地入秦。而趙國在經濟基礎上則遠不如秦國,少聞有大型水利工程與促進耕地的措施。故長平大戰,趙國換將而失敗,其根源在於國庫不足支撐不起長久的對峙。因秦國經濟基礎雄厚,法制健全,秦國有損耗後稍作休整便能恢復,而趙自長平一戰後,國力始終沒有恢復到趙何親政的高峰時期。

    第四,軍爭目標不一樣。秦國自立國以來,多為獨戰。自秦強盛後,秦軍每年東出攻城掠地,范雎提出“遠交近攻”戰略後,秦軍更是攻戰日盛,逐步吞食六國領土城池並化入秦國。也就是說秦國戰爭基本上兩個目標:消耗六國軍隊,侵吞六國土地。趙國自變法強盛後,將邊患消除後,在與六國大戰中,均是拉鋸戰,長平戰後,趙國拓地之戰相對較少,遠不如秦國。因此,相比秦軍的外戰為主,趙軍更是守勢為主。

    第五,人才國策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陲,因遠離華夏文明,卻從不自外於華夏文明,雖然文風遠不及中原,卻對讀書人極為敬重,因此留下了“秦人無他,敬賢尚可”的口碑,孝公求賢令流佈天下,求賢敬賢重賢成了秦國國策,秦國的強權將相幾乎都是山東人士即是證明,舉天下英才而用之,故秦國名相名將代出,外地人為秦國的強盛作出了主要貢獻。而趙國在選賢用能這一關鍵點上,不若秦國遠矣。趙國無良相,藺相如、樓緩、廉頗、李牧等在趙國都立足不下,又怎麼能與秦國相角,又如何能一統天下?

  • 5 # 涼州七里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從頭到尾趙國就沒出現過統一天下的機會,為什麼不乾脆問南韓為啥不能統一全球呢?看他們現在能耐的。

    不好意思,大韓民國串錯門了。

    說實在的,秦國統一天下並非一帆風順,商鞅時代被魏國反擊一度再丟河西,昭襄王時被匡章和孟嘗君打破函谷關而割地求和。論綜合實力齊楚之和要遠超大於秦國,魏國的人才庫更是了不起,趙國的胡服騎兵則絲毫不遜於鐵鷹銳士。戰國兩百年,秦國最強的地位直到昭襄王時期聯手做掉齊國之後方勉強確定,之前的魏國暴打了秦國三代君王,齊楚亦毫不遜色,之所以統一天下,既有大家都熟悉的,也有常規操作之外的。

    第一是地緣要素。

    夫鎬京左有骰函,右有隴蜀,披山帶河,沃野千里,天下形勝,莫過於此。--《東周列國志》

    關中平原在東南、正東方向有武關和函谷關,前者與楚國接壤,後者直面三晉。特別是函谷關(曹操修建潼關後廢棄)絕對是六國的噩夢,基本上大門一關,秦國就成了無從下口的鐵王八。

    當年小鬼子打山西用了兩個月,所謂“表裡山河”在熱兵器時代成了擺設,而潼關卻一直沒拿的下來,這是正東方向進入關中平原的唯一通道,雖然跟小鬼子兵力不足有關係,但也說明了潼關的險要。

    加之後來先於楚國拿下巴蜀,基本上就不用再擔心楚國的威脅了,想逆流而上穿過三峽進攻巴蜀,除非秦國犯錯。

    良好的地緣意味著戰略的多樣性,在外交和戰爭的不斷變幻中擁有最大的操作空間和談判資本。當年魏國就是被群毆而導致的衰落,齊國更是差點被直接滅國。

    如同下圍棋,起手佔據天元的要麼就是新手,要麼就是絕頂高手。就像當下的美國,兩大洋做護城河,勢力範圍橫跨南北美洲,打起仗來真有一點立於不敗之地的感覺。

    第二是變法因素。

    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過秦論》

    我一直認為變法不是主因,與其說變法導致了秦國統一天下,不如說統一天下的偉業成就了變法的名頭。

    當然,變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中央集權的確立令國家的組織能力瞬間上了幾個臺階,爵位制度的實施則提升了軍隊的鬥志並轉化為戰鬥力,廢除井田制也極大解放了生產力。但是,財富這個東西是不能無中生有的,要麼去造,要麼去搶。秦國的窮山惡水再怎麼變法也富不過齊國,大不過楚國,都是在不斷的戰爭和外交中掠奪財富、蠶食土地,才慢慢積累了席捲天下的大勢。

    其實歷史上的變法失敗許多都是亡於一場敗仗,比如王安石變法最終亡于靖康之亂,洋務運動亡於甲午戰爭,如果當年魏國拉著三晉死命揍商鞅的話,史書上一定會記載秦國亡於商鞅變法。最終結局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變法活動的歷史定位。

    第三是君王優秀。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奮六世之餘烈”可不是吹捧,從秦孝公到秦始皇(不算秦始皇老爸異人)都是膽略過人之輩,唯一有機會犯渾的秦武王嬴蕩早早地舉鼎掛掉了,但他也拿下了南韓的宜陽,打開了東出大門。

    第四是吸引到了六國的頂級人才。如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以及李斯等一串擔任過相邦的人物,在變法強國,外交連橫、戰略規劃等方面的手段都讓後人歎為觀止。

    但秦國真的沒那麼強,三個主要對手魏楚齊在自身最強盛的時候單挑秦國絕對是不落下風的,只是逐個被算計掉了,先是利用魏國犯錯奪回河西,再聯合齊楚做掉魏國,又拐騙楚懷王,聯手三晉和齊國痛打了楚國,再後來拿五國當槍使,幾乎滅亡了從春秋初年牛逼到最後的齊國。

    國家綁架行為的歷史先河--楚懷王

    最後是沒有原則。戰國承接春秋,東方六國有著很深的禮樂時代的烙印,做事有原則,說話講誠信,君子之風盎然。而秦國作為資深蠻夷基本上不CARE這一套,比如綁架楚懷王這事,真是太不要臉了。統一全國的時候,也是靠尉繚子十萬黃金出去收買敵國大臣,不然至少要等到李牧壽終正寢再說了。

    而這個時候的趙國在幹嘛呢?自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的軍事力量確實與秦國達到了旗鼓相當的地步,若非經濟拖了後腿,兩者確實當有一場龍爭虎鬥,當然事實上也在長平好好打了一場。如果說趙國還有統一六國的宏願的話,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然而長平之敗,貌似敗在了馬服子趙括之手,其實是廟堂、外交、以及後勤的全方位落敗,也就是綜合實力的巨大差距,類似於今天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

    對比變法之後的秦國,趙國的中央集權是不夠的。趙武靈王之所以會被兒子餓死在沙丘,既跟他對於貴族集團失去控制有關,也是策錯誤導致。雖然仍在壯年,但曾經堅毅果敢的趙主父已經不復當年的清晰睿智,他想把趙國一分為二留給兩個兒子,還想繼續看著他們辦事然後自己找機會帶兵滅秦... ...最後連諡號都是惠譽參半,武可以理解為赫赫武功,靈就很難聽了,大家可以自行搜尋,歷史上掛了這個字的都是有名的反面教材。

    所以趙國的強大如同一把生鐵打造的利劍,看著寒光閃閃,實則剛而易折,不能持久。如果有東方六國在後勤上的鼎立支援,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但秦國根本不想給東方六國這個機會,長平之戰看似來的偶然,其實蓄謀已久,戰爭拖了三年,秦國可能想過偃旗息鼓?必須打掉這個唯一能匹敵的軍事集團,方能消除統一天下的最大變數。

    然而最後也沒有贏家,二世而亡的秦王朝若早知道“過把癮就死”的結局,不如不讓這偉大的時代多延續一些時間,也許還會有更多的文化瑰寶和精彩章節誕生於中原大地呢?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 6 # 先秦史

    秦趙兩國都是戰國中後期的軍事強國,秦國有優秀的指揮官白起、王翦等人,士兵有令天下聞風喪膽的秦銳士;趙國有出色的將帥廉頗、李牧等人,還有一支當時中原戰鬥力最為強大的騎兵兵團。若僅參考以上要素,秦趙兩國一決雌雄,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但是最終秦國統一了天下,趙國則退出了歷史舞臺,何也?

    秦國的人口和兵源更為豐富。那時侯中原人口很少,諸侯戰爭不止佔領土地,同時也掠奪人口,以充實軍力和勞動力。戰國中後期,雖然沒有直接的資料顯示秦國比趙國的人口多,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以及秦統一六國後各地方人口的資料,可以基本確定秦國的人口比趙國至少多100萬以上(戰國中後期),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兵源的問題,而且秦國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所以戰時可動員計程車兵更多。

    秦國的土地更為肥沃,農業更為發達。秦國坐擁關中平原、巴蜀地區及後來奪取的江漢平原三大優質產糧區,趙國的產糧區則主要在華北平原一代,顯然秦國的產糧區比趙國多的多。更為重要的是秦國的農業水平也遠非趙國可比。據相關資料記載,秦國的牛耕技術很先進,鐵器是從西方傳播到中原地區,秦國在中原各國首當其衝,而且他們的確是最早是用鐵製農具的國家,這就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此外秦國的灌溉技術也非常發達,都江堰就是最好的證明。

    秦國的變革來的更早且更為徹底。順應時代潮流,秦趙兩國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秦國的商鞅變法,趙國的公仲連變法和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公仲連變法沒有使趙國強大起來,後來趙武靈王不得不繼續深化改革,但是他的改革側重點在軍事領域,沒有從根本上去改革。戰國時期以“耕戰”為主旋律的改革,趙武靈王的改革則以“戰”為主,“耕”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他的改革多少有點“本末倒置”。而商鞅變法則“耕戰”並重,這不僅能使秦國國富兵強,還從根本上解決了秦國土地所有權問題,即軍功是土地的唯一來源,進而影響到人才的選拔和使用。且商鞅變法比趙武靈王改革來的更早,更有利於積蓄國力。

    秦國的地理位置較趙國更為優越。秦國本土位於關中平原,東有黃河和崤函之險,南有秦嶺之固,北面是黃土高原,西面是隴山,中間是肥沃的關中平原,涇水渭河由西向東滔滔不絕。後來他們北取上郡,南取巴蜀漢中,形成俯視天下的態勢,秦國地理位置是七雄中最好的。反觀趙國,強敵環伺,西面是秦國南韓,南面是魏國,東面是齊國,北面還有燕國和戎狄,此四戰之地也。

    趙國的外交水平與秦國不可同日而語。秦國除了擁有強大的武備,富足的經濟,他們還積極開闢第二戰場-外交,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秦國依託強大的國力,外交手段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是典型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秦惠文王時期,張儀採用縱橫之術把秦國的外交推向了一個高峰,他們東欺韓魏,南詐強楚,俯瞰中原笑話。後來歷代國君都十分重視外交策略,秦昭襄王時期奉行“遠交近攻”策略,秦始皇時期則大行“離間分化”,外交對於秦國崛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趙國的外交則明顯不如秦國,拿的出手的只有龐煖的合縱攻秦。澠池之會,藺相如誇張的“完璧歸趙”也沒給趙國帶來多大實際利益,後期名將李牧還被秦國離間而死,更是讓親者痛,仇者快。

    秦國比趙國擁有更好的機遇期。商鞅變法以後,秦國逐漸強大起來,他們越來越多的參與到中原的爭奪中來。而率先透過變法強大的魏國卻把戰略投向了中原。秦國藉此機會東出,不久便收復了函谷關,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已經富強起來,而魏國卻已經江河日下。很明顯,魏國的戰略給了秦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而趙國則不同,三晉聯合的時候,他們只能跟著魏國混,還要受制於魏。後來三晉聯盟逐漸瓦解,中原爭霸日趨激烈,趙肅侯自保有餘,進取不足。好不容易迎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滅亡中山,北擴土地,國力大盛,卻因為趙武靈王英年早逝,沒能更進一步。長平之戰以後,趙國就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大軍攻破邯鄲,趙國滅亡。8年後,秦王嬴政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國。這就是戰國交給秦趙兩國的最後答卷。

  • 7 # 月夜讀春秋

    歷史背景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為了完成統一六國的夙願,命大將王翦統帥六十萬秦軍傾巢而出,意圖一舉吞滅楚國。秦軍進入楚國後,楚王派大將項燕領兵二十萬與秦軍對壘,抗擊秦軍。剛開始時,秦軍步步為營,避免與銳氣正盛的楚軍交戰,楚國找不到退敵之策,在楚軍士氣低迷撤退之時,秦軍開始全面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擊潰了楚軍,殺死了大將項燕。此戰,楚國精銳盡喪,很快楚國就被秦國滅亡了,秦完成了統一六國的使命。秦軍

    那麼,為什麼是東部邊陲的秦國統一了六國,而不是曾經胡服騎射的趙國一統天下呢?

    通過歷史的追溯,我們可以分析出其中的原因。

    一、秦國的地理位置優於趙國。

    透過戰國初期的地圖,我們就可以知道,秦國是七國之中最東邊的國家,東邊與楚國、趙國為鄰,西邊就沒有任何政權對秦國形成威脅。秦國一旦與東邊的諸侯國發生戰事,秦國就完全可以把全國所有軍隊派到東邊與敵對諸侯國交戰,這就避免了秦國東西兩面兩線作戰,也達到了在東邊軍事力量的最大化。而趙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趙國東面與齊國、燕國為鄰,西面與秦國、魏國交界,南面與楚國、南韓接壤,在北面,匈奴騎兵虎視眈眈,隨時南下。趙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四戰之地,在互相攻伐的戰國時代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戰國七雄紛爭不斷,時而合眾,時而連橫,趙國跟周邊諸侯國打了個便,以至於長平之戰時,趙國四十萬大軍被秦國白起所圍,而其他五國卻袖手旁觀,無動於衷,這也是因為趙國處在四戰之地,與睦鄰不友好的結果。白起

    二、秦國多次變法圖強,廣納賢才,趙國比較守舊。

    秦國雖然地處東部邊陲,但歷代君主並沒有偏安一隅,勵志於爭霸天下,向東擴張成了既定國策。秦孝公時期,秦國勵志圖強,廣招賢才。來自衛國的商鞅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商鞅對秦國的軍事、農桑、井田制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秦國的國力迅速提升,超過了其他六國的實力,歷史上稱這次改革為“商鞅變法”。秦惠王時期,秦國啟用了來自魏國的張儀,並認命其為相國,張儀遊說於六國之間,主張與秦國進行“連橫”,使得六國與秦國的關係比較親善,為秦國贏得了戰略空間。趙國雖然在趙武靈王時期,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培訓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實力大增,但是由於趙國沒有像秦國一樣全方面的在軍事、農業、商貿上進行改革,國力遠遠跟不上秦國國力的增長,特別是在趙武靈王去世以後,趙國政局不穩,導致趙國進步不前,失去了同秦國一樣富強的機遇。長平之戰

    三、趙國的戰略失敗

    秦國出兵攻打南韓,南韓的上黨郡與南韓本土被切斷了聯絡。韓桓惠王十分害怕秦國對南韓的進一步攻擊,於是命令上黨郡守將將上黨郡獻給秦軍。上黨郡的郡守沒有聽從韓桓惠王,欲將上黨郡獻給趙國,趙孝成王接受,並出兵五萬駐守上黨郡。秦國向上黨郡發起了進攻,秦國和趙國展開了攻伐戰。由於雙方都不肯放棄上黨郡,戰役規模逐步擴大,公元前260年,秦軍六十萬,趙軍四十五萬,對峙於趙國長平。秦軍使用反間計使趙孝成王用趙括接替了廉頗統領長平四十五萬趙軍,秦軍得到訊息後,啟用白起作為秦軍統帥,白起用詐敗的計策,誘使趙軍四十萬大軍被圍於長平,只會“紙上談兵”的趙軍在亂軍之中被射殺,趙國四十萬大軍全部降於秦國。此戰役,趙國精銳盡喪,趙國失去了與秦國爭霸的實力。趙武靈王

    以史為鑑

    縱觀歷史,古今中外,都是透過改革社會各項制度更趨於合理,來達成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興盛,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最終將會使國家面臨衰亡和覆滅的境地,“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走向了富強,對我們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借鑑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內徑6MM的管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