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 的老闆並不姓 "康",而是臺商頂新集團董事魏應交及其兄弟。"康師傅" 是 1992 年頂新為進軍大陸而設的品牌。在 90 年代初,由於大陸人民害怕速食食品有損健康,所以這類食品在大陸不太受歡迎。魏應交為標榜其速食麵不含防腐劑和人工色素,所以改名 "康師傅",以顯示是健康食品,加上當時的目標市場是中國北方而北方人會尊稱別人為 "師傅",所以便在品牌上加上 "師傅" 二字。這便是 "康師傅" 的名字由來。
人人平等管理哲學
92 年,正值臺灣經濟火紅。雖然頂新當時只是中小型企業,在魏應交決定往內地發展時,四周都是反對之聲,但他相信未來中國是營商腹地,他毅然帶著 1 億臺幣便往大陸去。現在可以證明他的眼光準確。
"康師傅" 以速食麵起家,原來魏應交全無生產速食麵經驗。魏氏兄弟在臺灣承繼了父親的油品企業,因速食麵要用油炸,正好為魏氏未來的事業選定方向。在國內中,他們首先決定在天津開業,他們相信如能在吃麵最多和最講究的北方佔一席位,那麼進佔其他市場也沒甚麼問題。
另方面,魏應交實行 "尊重當地人民" 的營商之道,在集團內臺籍員工與本地員工的待遇相同,他自己和臺籍高階管理人員也不會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因此不但可以減低成本,還可以得到當地人的擁戴。魏應交併與當地政府的保持良好關係,避免了封殺或不合作的情況。
耕耘 11 年終見成果
今天 "康師傅" 已是大陸食品業的龍頭大哥,其實這與 "康師傅" 建立初期 "通路精耕"和堅持現金交易的經營手法有關。很多商家容許買家賒帳,這樣往往便做成呆壞帳。因此 "康師傅" 堅持現收現付;為確保所有商家都願意付現金,"康師傅"的策略是低本,高品質,產品好賣,商家自然以現金交易。
同時,"康師傅" 相信依靠經銷商批貨再零售,必定會出現賒數現象,為此 "康師傅" 在各地設立業務部和倉庫,建立自己的銷售網,雖然在這過程中曾遭原有經銷商抵制,亦因大幅增加了集團的各項成本開支而瀕臨破產,不過 "康師傅" 的堅持最終都有了回報。在 2000 年 "康師傅" 銷售收入增加了兩成,純利上揚至4,000 萬美元,這與 99 年虧損 3,500 萬美元相比,這正是通路精耕開始顯示成效有關。
相較速食麵,"康師傅" 在多元化發展下開拓的飲料市場的表現更見突出,當全球的飲料業毛利下降的情況下,"康師傅" 的飲料銷售量預計明年會高達 40 至 50 億瓶,較今年增加一倍。
"康師傅" 的老闆並不姓 "康",而是臺商頂新集團董事魏應交及其兄弟。"康師傅" 是 1992 年頂新為進軍大陸而設的品牌。在 90 年代初,由於大陸人民害怕速食食品有損健康,所以這類食品在大陸不太受歡迎。魏應交為標榜其速食麵不含防腐劑和人工色素,所以改名 "康師傅",以顯示是健康食品,加上當時的目標市場是中國北方而北方人會尊稱別人為 "師傅",所以便在品牌上加上 "師傅" 二字。這便是 "康師傅" 的名字由來。
人人平等管理哲學
92 年,正值臺灣經濟火紅。雖然頂新當時只是中小型企業,在魏應交決定往內地發展時,四周都是反對之聲,但他相信未來中國是營商腹地,他毅然帶著 1 億臺幣便往大陸去。現在可以證明他的眼光準確。
"康師傅" 以速食麵起家,原來魏應交全無生產速食麵經驗。魏氏兄弟在臺灣承繼了父親的油品企業,因速食麵要用油炸,正好為魏氏未來的事業選定方向。在國內中,他們首先決定在天津開業,他們相信如能在吃麵最多和最講究的北方佔一席位,那麼進佔其他市場也沒甚麼問題。
另方面,魏應交實行 "尊重當地人民" 的營商之道,在集團內臺籍員工與本地員工的待遇相同,他自己和臺籍高階管理人員也不會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因此不但可以減低成本,還可以得到當地人的擁戴。魏應交併與當地政府的保持良好關係,避免了封殺或不合作的情況。
耕耘 11 年終見成果
今天 "康師傅" 已是大陸食品業的龍頭大哥,其實這與 "康師傅" 建立初期 "通路精耕"和堅持現金交易的經營手法有關。很多商家容許買家賒帳,這樣往往便做成呆壞帳。因此 "康師傅" 堅持現收現付;為確保所有商家都願意付現金,"康師傅"的策略是低本,高品質,產品好賣,商家自然以現金交易。
同時,"康師傅" 相信依靠經銷商批貨再零售,必定會出現賒數現象,為此 "康師傅" 在各地設立業務部和倉庫,建立自己的銷售網,雖然在這過程中曾遭原有經銷商抵制,亦因大幅增加了集團的各項成本開支而瀕臨破產,不過 "康師傅" 的堅持最終都有了回報。在 2000 年 "康師傅" 銷售收入增加了兩成,純利上揚至4,000 萬美元,這與 99 年虧損 3,500 萬美元相比,這正是通路精耕開始顯示成效有關。
相較速食麵,"康師傅" 在多元化發展下開拓的飲料市場的表現更見突出,當全球的飲料業毛利下降的情況下,"康師傅" 的飲料銷售量預計明年會高達 40 至 50 億瓶,較今年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