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丟了M

    有人已經說過了,因為高句麗離大唐較遠,當時唐朝的水軍戰鬥力一般,要是明朝的水軍,估計高麗棒子就分分鐘拿下的

  • 2 # 萌大叔來了

    無論是楊二還是李二,都在一個問題上犯了“二”!

    那就是後勤供應不足!遼東半島的地理氣候,自然和中原不同!自以為是,沒有做到知己知彼!

  • 3 # 書華36

    中國歷史上外族對中原政權構成威脅的有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遊牧民族,以及東北的半牧半農民族。到了近現代,中國的威脅主要來自海洋,即西方列強和東洋。

    在隋唐時代,雄才大略的隋文帝、隋煬帝父子,唐高祖、唐太宗父子一根筋式的徵高句麗。特別是唐代,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接力征高麗。薛仁貴徵東遼西就講此事。結果就是打不過小小的高句麗,費力不討好,隋煬帝還因為徵高句麗損兵折將,丟了江山。為什麼要打仗?為什麼打不贏?這是兩個費解的事情。

    先看為什麼要打?在隋唐,剛結束五胡亂華,中原政權仍受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遊牧民族的威脅。抑制其發展為國策。隋唐除了在邊境駐軍外,便東西夾擊蒙古高原。在西部設都建府駐軍,隋煬帝當皇帝后,還親自翻越蔥嶺巡視。西北邊境搞掂後,統治者便想搞掂東北。東北除土著外,統治者為來自北韓的高句麗。隋唐徵高句麗,目的是想一舉兩得,一是消滅高句麗佔領東北,擴大地盤。二是佔領東北後,在東北駐軍,從東北方向威脅蒙古高原,對蒙古高原形成東西夾擊的戰略態勢。

    隋唐徵高句麗,可以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僅隋唐徵東北基本沒有徹底的勝利過。到了後來的大宋、大元、大明,各中原政權與東北土著龍爭虎鬥了上千年,中原政權還經常被東北的遼、金等吊打,以致國破家亡。直到東北的後金建立大清入主中原,才算搞掂了東北。這是因為東北是大清的龍興之地,東北自然成為了滿清(中國)的國土。大清後東北才穩穩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中原政權與東北的戰爭,才基本平息。

    徵高句麗的仗打不贏,原因如下:一是氣候。隋唐打東北,屬南人打北人,夏秋天還湊合。但到了冬天,那個冰天雪地的苦寒是中原人絕對受不了的。這好象拿破崙、希特勒打不下俄羅斯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大清時代,有的官員犯罪,裁定: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這個寧古塔就是現在的黑龍江伊蘭,有的官員寧可自殺,也不去服刑,可見那時那地有多麼的苦寒。

    當時征戰的情況為隋唐夏天進軍,秋天撤軍,高句麗便夏秋防禦,冬季反攻。隋唐在夏秋取得的勝利,到了冬天一般都丟失乾淨。人家高句麗人不怕冷,一路向南反攻,越打越暖和。當然太暖和了這些北人也受不了,後來的金滅北宋,金攻打南宋,都避開夏天,他們對中原的溼熱也受不了。後金建立大清,剛入關的滿蒙親貴也受不了中原的溼熱。大元、大清都建都北京就是考慮了氣候因素,既要有利於統治,還要考慮這些來自北方寒帶的人能適應氣候。

    第二個失敗的原因為後勤補給困難,打仗就是打後勤。幾十萬大軍進軍東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人吃馬喂。一個兵至少要五個後勤人員保障,表面上百萬大軍,在前線打仗的不過十萬,越深入東北腹地,後勤保障越困難,兵力越來越少。

    隋唐徵高句麗,雖然都取得過暫時、區域性性的勝利,有的還簽定了協議。但長久看,以當時的國力、軍力以及生產力發展水平,靠打仗征服高句麗並不是最佳辦法。也許拆分、懷柔、離間才可能是最有效的,後來的幾個王朝幾乎都是這樣乾的,反而效果更佳。大明在東北和北韓搞了十幾個藩屬國,讓它們相互制衡,滿清的老祖努爾哈赤就是倔起的代表。

  • 4 # 山農愚夫

    隋代與唐初中國與高句麗的分界河,並不是今日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高句麗在南北朝時趁中國分裂向西擴張,將遼東半島併入版圖,現在於中國境內的遼河,卻是隋唐中國與高句麗的邊界河。由於隋唐時代中國東北如吉林黑龍江尚未成為中國版圖,遼東又為高句麗佔據,隋唐時代中國進兵高句麗的路線,就只有沿山海關至遼河之間渤海灣北岸向東進兵,再配合海軍攻擊遼東,進攻的路線只有一條,而高句麗只有故守遼河東岸,就能有效防守,在這個形勢對守方的高句麗,是十分有利。

    另外遼河兩岸的氣候,也不利進攻一方。原來中國東北地區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時更會因降雨太多而出現水災,多雨的天氣影響行軍及補給,但當雨季在九月開始過去時,東北地區的冬季又很快到來,東北地區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時降雪,都不利補給及作戰。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嚴冬過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進攻。所以進攻的中國部隊,要打敗高句麗就只有趁春季數個月速戰速決,才有較大勝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侷限中國軍隊只能集中一點攻擊高句麗,而高句麗也明白氣候問題令中國軍隊不可長期作戰,故只要在春季數個月堅守要塞,到了雨季中國軍隊自自然然是因補給不便而退兵,好似隋煬帝三次徵高句麗,兩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與雨季開展有關。高句麗也可在休戰期間再鞏固防守,以至中國多年攻勢根本消耗不到高句麗的防守軍力,反而中國軍隊卻因多次攻擊及撤退影響軍力及士氣,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實行『關中本位政策』,軍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關中地區,離遼東前線很遠,補給支援是異常困難。

    後來在唐高宗時代,中國最終攻下高句麗,也因為唐軍改變進攻策略,先派海軍渡過黃海攻下在北韓半島西南部的百濟國,再由北韓半島南方攻擊北方高句麗,高句麗最終被唐軍兩路夾擊下才兵敗。這也說明最後唐軍也明白遼東一帶的地理及氣候是唐軍無克服,要找另一條進攻路線才能攻下高句麗。

  • 5 # 冷眸m

    不知道你說的拿下是個什麼意思,是把把土地搶過來,華人在哪裡居住嗎?如果是這個拿下,不僅隋煬帝沒有拿下,李世民沒有拿下,天朝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拿下,你如果說是隻是讓高句麗稱臣納貢,他們兩個怎麼沒有拿下呢。

    隋煬帝時期隋朝被推翻,主要責任不是隋煬帝徵高句麗,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隋煬帝的好大喜功,同時開展的工程太多了,那個時期又不是現在機械化,隋煬帝開展的工程都是需要壯勞力的,用的多了,土地自然荒廢,人們吃不上飯只能造反,所以隋煬帝第三次正高句麗只能匆匆議和,因為這個時期國內的戰亂已經如火如荼平不下來了。如果當時隋煬帝只打高句麗,早就打下來了。而且後面要不是隋煬帝要回去平亂,高句麗也被打下來了。

    再說李世民,李世民沒拿下高句麗,不知道你是從哪聽到的無稽之談,貞觀十九年,李世民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大軍攻打高句麗,攻佔了十幾座城,並且把其中好幾萬人口遷到中國,消滅了大量的高句麗軍隊,在這之後還發動了幾次對高句麗的戰爭,每次都是戰無不勝,高句麗人把都城都放棄了,何來沒有拿下的說法。

  • 6 # 歷史三昧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首先,高句麗雖然在國土面積、人口數量和綜合國力上都比不上中原王朝,但實力也是不可小覷的。況且對比實力這種事情要看跟誰比較了,跟隋唐比,屬於小弟級別,但跟其他番邦比,那就是大國了。高句麗擁兵十萬,軍隊由騎兵、步兵和水軍組成,武器裝備精良,陌刀和環首刀都有,人馬具甲,高句麗人性情兇急,氣力頗大,尚武好鬥,恐怖的是神射手輩出。在中原內亂、五胡亂、隋末紛爭期間,不知從中原學習了多少制度禮儀文化軍事,主體民族假如是漢人的話,那儼然就是東北地區的小中華。而且東北地區一到冬天,氣候嚴寒,在棉衣還沒發明出來之前,寒冷是漢人北上的天敵。如果中原與高句麗交戰,一旦陷入膠著狀態,等到寒冬,隋唐軍隊人馬凍斃無數,實在打不起,就算打贏了,佔據高句麗人的城池,冬天到了不也得撤,撤了,高句麗就捲土重來,聚兵攏民,不出幾年,實力就恢復得七七八八,這樣打下去,誰頂得住!

  • 7 # 雷神的傳人

    隋朝發動過三次平定高句麗的戰爭,但結果都以隋的失敗而告終。唐初,李世民吸取隋失敗的教訓,採取了水陸並進,步步為營,逐次漸進的作戰方針,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到了唐高宗時,已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

    其實,在李世民討伐高句麗時,對方已經投降了幾次,但是高句麗人善變,降後又反,反後又降,就這樣反反覆覆的折騰,最後被高宗打敗。

    隋煬帝為什麼沒有拿下高句麗,當時隋煬帝集結了100多萬的軍隊討伐高句麗,但是由於做戰指揮失當,再加上後勤跟不上,在損失了幾十萬大軍後無功而返,隋朝的滅亡與此有很大的關係。

    北韓半島做為一個狹長地帶,多山林、氣候嚴寒,對於冷兵器時代大規模集團軍做戰非常不利,再加上高句麗族世代以山林採集狩獵為生,練就了適應嚴寒地帶山林生存的能力,所以大部隊在這裡反而不如高句麗人有優勢。

    那麼,即便這麼難打,為什麼還要不斷地討伐高句麗呢?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任由高句麗坐大,再讓他們與蒙古結盟,那麼對於中原的威脅就非常的大,明代時滿族與蒙古人結盟打進關內從而建立了清朝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再加上高句麗人的社會發展非常的快,長此以往必會給華夏民族帶來後患,對於這種桀驁不馴的民族只有以武力解決方為上策。所以從隋到唐征伐高句麗是勢在必行。

    這也給我們現代人一個啟示,北韓這個半島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是中國的一道天然屏障,用不好他會反噬宗主。所以現代軍事對於北韓半島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

  • 8 # 讀史使人進步

    高句麗相對於隋朝和唐朝兩個國家,從人口上,隋唐可以說十倍百倍之於高句麗!從地理上,面積也是數十倍之於高句麗!

    所以無論是隋朝還是唐朝,從心態上都是高高在上俯視著這個小國家。上到帝王大臣,下到普通民眾!

    而高句麗到能認清現實,將小國的嘴臉一覽無遺的表現出來,可以一次次投降,一次次反叛!而隋朝也好唐朝也好多次倒在這“強大”的戰術上。

    再加上高句麗極其複雜的地理環境,荊棘密佈,群山繚繞,這些都很好的保護了這個國家!

    氣候上這邊屬於酷寒的天氣,降雪量充足。一年中只有幾個月適合打仗!

    隋朝時,三次遠征高句麗之前,完全沒有把高句麗當作真正的對手!要打敗高句麗就像大象踩死小螞蟻!碾壓過去就是了。

    第一次遠征,完全無視,結果糧草跟不上,軍心大亂,狼狽而回!

    第二次,足足準備一年有餘,內部上又碰到楊玄感叛亂!匆忙返回平叛!

    第三次,都打到了高句麗家門口了,別人國王投降了!楊廣便得意洋洋的吩咐停戰受降!就這樣戰機一次次延誤,隋朝的國運也這樣子耗掉!

    可以說三次遠征高句麗之後,隋朝的國民還是看不上這個小國家!

    這種心態也延續到了李世民身上,作為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也免不了!

    唐太宗打的高句麗恐慌異常,但低估了一個國家國破家亡的決心,李世民大軍深入被一座孤城安市城足足抵擋了3個月,城中軍民傷亡巨大。但是足足3個月都沒打下來。嚴冬來臨,只能返回!就這樣唐太宗遠征遼東失敗!

    直到唐高宗時,才將高句麗滅國!

  • 9 # 歷史說說歷史

    高句麗這個國家早在公元前37年就已建國,《漢書》、《三國志》中都有其相關記載。高句麗人非常驍勇善戰,《後漢書》中記載“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

    高句麗從建國起到中國隋唐時期已有將近五六百年曆史,隨著其國內不斷地發展與完善,它作為中國的地方政權,其獨立性越來越強,中央對待高句麗的態度也隨之改變。

    隋煬帝以高句麗王不遵循籓禮為由,欲對其進行征討。在一徵高句麗時,楊廣舉全國之力,徵天下之兵匯於涿郡(今北京),又呼叫大量民夫作為運輸物資人員。在高句麗頑強堅守下,雙方僵持不下,隋軍沒有拿下任何一座城池,最終以隋大敗而告終;在二徵高句麗時,因為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亂,楊廣也是被迫撤軍,最終也已失敗告終;在三徵高句麗時,隋朝國內農民起義揭竿而起,在這種“內憂”的情況下,楊廣依然堅持征伐高句麗,高句麗也是因為連年戰爭而疲累不堪進而請降。在一徵時,楊廣的錯誤決定使得隋軍很是被動,延誤軍情,錯失戰機,三徵三敗最終落得身死國亡的下場。

    而且高句麗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的武器也是相當優良,《北史·高麗傳》記載“兵器與中國略同”,大多數以鐵質兵器為主。在持有優質兵器和訓練有素的高句麗軍隊面前,與中原王朝一戰也不是不可能。

    到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汲取隋煬帝錯誤,決定水陸並進進攻高句麗,所動用的軍隊人數也遠遠少於楊廣所動用的數量。唐軍與高句麗軍在安市城外相遇,薛仁貴衝進敵軍軍陣,所向無敵,唐軍斬首敵軍兩萬多人。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卻因高句麗軍死守而久攻不下,時值秋季,因為天氣變冷,草枯水凍,糧餉將近,李世民決定班師回朝。李世民這次親征的戰果遠遠大於損失,後來幾年時間裡也多次與高句麗交戰,但都未能殲滅高句麗。

    相比之下,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明顯準備不夠充足,而且在有“內憂”的情況下毅然決然與高句麗交戰,也存在輕敵之意;李世民雖取得不錯戰果,但終未滅高句麗,雖與天氣原因相關,更重要則是高句麗其實並不是一個小國,國土雖小,國家政權經過長時間不斷完善與成熟,國內農耕發達,再外交上更是反反覆覆投降於中原王朝,換取時間實行拖延戰術。

  • 10 # 畫素說

    我們要了解一個事情,那個時候的高句麗它已經是一個“高度成熟的農耕封建政權”,有近70萬戶、176座城池,這樣一個強國,不可能靠著隋煬帝的三次征伐、唐太宗的一次親征就能夠滅掉麼?

    如果真的要滅掉高句麗用我們中國的古話說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樣子才有可能將高句麗給拿下。只有他們的內部爛了、糟透了,那才是我們的機會。

    隋煬帝的三次東征高句麗與唐太宗的御駕親征

    楊廣第一次和第二次攻不下高句麗這個國家,猛的一次派出近一百萬的大軍,可見楊廣對攻破高句麗很是很在意。舉全國之力,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也正是因為這三次東征高句麗,大軍外調,才讓各路的起義軍有趁機起義作亂。

    本來隋煬帝楊廣的第三次出征高句麗眼看就要成功了,可以一舉將這個小國攻下來了,奈何國內有人趁著隋朝大軍東征高句麗,趁機造反,隋煬帝無奈只能班師回朝,調大軍去平亂。也是因為連續三次東征,都沒有拿下高句麗,才導致隋煬帝此後一蹶不振。

    隋朝滅亡之後,唐朝等場,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在其繼位後,親自率兵東征高句麗。為了能一舉拿下高句麗,還專門兵分兩路,從水面和地面雙方同時進攻高句麗。

    可惜由於戰線被拉的太長,所以並沒有貿然進攻高句麗,等到最後失去了最佳的進攻時間,迫於氣候原因,無奈班師回朝,在那個時候棉衣還沒發明出,天氣的寒冷是當時退兵的主要原因。

    其實真的是隋煬帝和唐太宗不行麼?不是,只是他們的時機不對

    在隋煬帝和李世民四次東征高句麗20年後,唐高宗李治,將這個國家徹底給消滅了。

    公元661年百濟向唐朝臣服。李治藉此機會派蘇定方從水路,前去攻打高句麗。沒過多久蘇定方就將高句麗首都平壤圍得水瀉不通。只要坐等路面軍隊趕來便可一舉拿下高句麗,但是李治突然下令撤軍。

    高句麗剛剛慶幸自己的躲過一劫,可惜在公元666年,由於高句麗掌權的兄弟三人,發生內鬥,長兄泉男生投降唐朝。李治就藉此機會趁著高句麗內鬥,一舉將平壤圍得水瀉不通,至此高句麗被滅。

    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沒能完成的使命,卻被平庸的唐高宗李治給徹底實現了,難道能說是隋煬帝和李治不行麼?顯然不是,只是他們的時機不對,就像我前文所說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樣子才有可能將高句麗給拿下。只有他們的內部爛了、糟透了,那才是我們的機會。李治也真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歷史總是眷顧幸運和能把握機會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鯉魚有沒有牙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