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華社柏林1月16日電(記者任珂 張遠)德國總理默克爾16日說,英國“脫歐”協議不容重新談判,但德國仍會為英國實現有協議“脫歐”而努力。
7
回覆列表
  • 1 # 建章君

    我的感覺是英國為脫歐之事舉行二次公投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了。如果二次公投,以英國國內目前的民意氣氛,很可能會選擇“不脫歐”了。

    假如英國為擺脫“脫歐”僵局舉行二次公投,確確實實是一個巨大的政治笑話,充分反映了其英國當前的政治困局,其政治博弈結構已經走上了荒腔走板的地步。但是英國如果不想硬脫歐,在經濟上失去與歐盟基本無壁壘的自由貿易;又無法達成共識透過目前的脫歐協議來“軟脫歐”,那麼似乎除了對“脫歐”進行二次公投,英國國內根本沒有就沒有擺脫“脫歐”僵局的有效辦法。

    特蕾莎梅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是以差距200票以上的史無前例慘敗,在英國國會下議院被否決的。這意味著對於目前的“脫歐”協議,大量的保守黨本黨議員持反對態度。

    而在緊接下來,工黨發動的對內閣的不信任動議中,特蕾莎梅政府險勝。這說明反對“脫歐”協議的持硬脫歐觀點的保守黨議員,也不想失去執政權,選擇了暫時保住特蕾莎梅政府的態度。這反應了保守黨現在不敢與工黨賭上一賭,索性同意解散議會,提前大選。這意味著,大家認識到,目前的社會氣氛有利於工黨而不是保守黨,保守黨對提前大選根本沒有信心。

    (特蕾莎梅無力應對保守黨內“硬脫歐”派別和工黨的雙重夾擊)

    於是特蕾莎梅政府現在就已經徹底成了跛鴨政府,她的內閣雖然暫時經受了下議院的不信任動議考驗,但是接下來是很難團結保守黨內部的。對她來說,明智的選擇應當是辭職,索性讓保守黨內部堅持硬脫歐的派別來掌權;如果她不辭職,其實也已經徹底無法推進英國“脫歐”程序了。

    (歐盟的實權人物默克爾不會同情特蕾莎梅的艱難處境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明確表態與英國的“脫歐”協議不容重新談判,這基本上這可以視為歐盟內部最為權威的聲音了。雖然默克爾同時也表明,德國仍會為英國實現有協議“脫歐”而努力,然而這更像是純粹的外交辭令而已,不太像真心話。

    歐盟不允許重新談判,英國議會又不同意現在的“脫歐”協議,而英國工黨又說希望有協議“脫歐”,這是實實在在的“三座大山”。對於特蕾莎梅政府來說,同時頂住這“三座大山”的壓力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對特蕾莎梅來說,除了交班給硬脫歐派,無法繼續維繫保守黨政府。

    而接下來,持硬脫歐觀點的保守黨政府上臺的話,依然會面臨工黨嚴峻的反對,而且很可能流失民意的速度更快,因為其過於魯莽是顯而易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英國除了就“脫歐”舉行二次公投的話,別無解套良方。

  • 2 # 國際小曉生

    因為展開第二次投票就意味著對當前政府合法性有了質疑。

    因為梅姨的政黨就是靠投票脫歐取勝而上位的。所以當前政府是不允許搞第二次投票的,除非保守黨下臺,換一個黨派執政說不定可以。

    但這也很難,要知道,誰要開了二次投票的先河,說嚴重一點,這個國家離動亂已經不遠了。

    因為不管是什麼決定以及投票,基本上都有人反對,在有一方以微弱優勢取勝時,那麼反對的人數有時候還快接近一半!

    再加上各個反對黨的興風作浪,這個國家還發不發展了?一天到晚就二次投票、三次投票……

    輿論是會改變一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的,要是以前做出的決定在從眾心理和媒體的煽動下改變,那也要自己承擔之前選擇的後果,再談之後的事。

    所以在當前英國保守黨領導的政府下,英國脫歐是不會舉行第二次投票的。

    下一屆政府倒說不定。

  • 3 # 閒看秋風999

    什麼叫做“騎虎難下”,什麼叫做“自己挖坑自己跳”呢?英華人現在這做著這件事兒,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自己和自己瞎折騰。

    全民公投脫歐,這個看上去非常民主,非常合理,非常合法的表決,演變到現在,幾乎成了一個套,緊緊套住了英國政府以及幾千萬英華人。如果二次公投,仍然是脫歐佔了多數怎麼辦?

    再後悔?再來一次公投?如此迴圈下去,那還怎麼得了?全民公投豈不是成了笑話,成了一場鬧劇! 即使有新的首相,新的內閣,難免還是要走梅姨的老路。

    因此,閒看秋風認為,二次公投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二次公投,也必定會設立一個門檻,而不是簡單多數,務必要達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否則公投表決無效。

    當然,現在說什麼還為時尚早。畢竟梅姨還是贏了信任投票。英國議會的保守黨和反對黨可能也都知道,潑出去的水是很難收回來的。

    現在也只有寄希望於梅首相的B方案,看看那些投反對票的人是不是認可——各自都退讓一步,只有妥協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現在最大的爭議仍然是軟脫,還是硬脫,是一刀兩斷還是藕斷絲連——不願意承擔共同的責任,卻想著多佔一點便宜,這樣的好事是千載難逢的。

  • 4 # 老狼48440790

    一、與歐盟重新舉行談判,爭取“緩刑"。

    這看起來是合情合理的解決辦法。歐盟卻不容忍英國的“顧左右而言他"。代表歐盟的“首席“發言人默克爾表示:歐盟不是討價還價的地方,不容許三心二意,談判沒有多餘時間。英國資深的兩黨議員們還提議首相推遲最後“脫歐“日期至2019年7月底,以防止造成“無協議脫歐”。但是這一提議也只是英國資深議員們的“一面之詞",一種美好理想,這一倡議是否會得到歐盟委員會的批准,還是一個未知數。

    二、舉行二次公投,決定脫歐民意。

    英國“脫歐協議“本來英國議會應在去年12月11日表決,被首相推遲到2019年1月15表決,而英國的最後脫歐期限是3月29日,距離最後期限也就近70天。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要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完全不可能。英國的上一次脫歐公投是2016年6月,距今已經兩年半。特蕾莎梅也是借“擁護脫歐"而上位,如今再次舉行公投等於是自打耳光。如果二次公投還是難於定奪怎麼辦?

    歐盟能否網開一面,按照英國資深議員們的算盤:將最後脫歐期限推遲到7月底,全看歐盟是否開恩。

    三、特蕾莎梅被迫辭職,提前舉行大選!

    前面兩個方案如果被否決,特蕾莎梅將無路可走。即便再適時推出一個"俄羅斯雙面間諜中毒案",也難轉移當前的矛盾。等待特蕾莎梅的最後結果:被迫辭職,提前舉行大選!

  • 5 # 手機使用者6308224514

    脫歐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當英國脫歐所要達到的目的很難實現時,脫歐的操作成為雞肋,同時當脫歐之舉措又造成英國內部黨派之爭的混亂時,脫歐之舉則更成為了英國政府自身的麻煩,脫歐或不脫歐成為兩難。當年脫歐是要明確英國在歐洲和英語國家這兩大陣營中的地位,尤其是讓德國和美國對英國的位置明確表態。這其中包括德國希望英國在歐洲陣營中的地位逐漸重要亦或逐漸邊緣化,德國在歐洲陣營和英語國家陣營的交往中是否刻意希望由法國來取代英國的聯絡國地位,並意圖以德國同二戰戰敗國法國一起更多地掌控歐洲的利益和話語權以及歐洲金融中心的控制權。同時也包括質問美國對昔曰老大的英語國家_英國在歐洲陣營中的地位希望日漸強大亦或日漸式微。同時美國是否希望透過法國與歐洲陣營進行對話以防止英國話語權的增強,美國是否希望同英國共同強大亦或不願看到英國的強大。擺脫諸如此類令英國左右受迫,於無聲處損名失利的囧境,才是英國要脫歐的目的。當前二次公投也解決不了上述問題,因為美國和德法好像也亂到無法給出什麼答案。隨時間視窗改變,可以會有新的局面出現從而打破眼下這種尷尬局面。

  • 6 # 見腫消世界

    英國公投脫歐,現在看有些兒戲。當時的首相卡梅倫對“留歐”信心滿滿,那些願意留在歐盟的普通民眾也並沒有把他當回事,所以,公投開始後反倒是支援“脫歐”的人反應積極,投票踴躍,支援“留歐”的漠不關心,結果呢,就成了現在這樣的狀況。

    用我們這邊的話說,英國脫歐“公投”是有了民主,但缺少“集中”,為此卡梅倫首相傻眼之餘只好辭職。英國支援“脫歐”者認為,歐盟干預太多,英國不自由,一旦脫離了歐盟束縛,英國會過得更好。但是在真正到了脫離歐盟的大限將近之時,他們的心情又變的“五味雜陳”,既想擺脫管束,又害怕“得不償失”,頗有些乖乖長大的孩子,一心想離開家庭,又害怕自己不適應社會;故而對現首相特蕾莎.美的多版本協議都不滿意,其實,在本人看來,他們的心裡究竟想的是什麼,自己都不清楚。

    英國如今想再次公投以決定是“留歐”或“脫歐”,而“留歐”的人數比上次的人數更多,他們不斷抗議政府,搞什麼“脫歐談判”,一旦二次舉行公投,本人估計“留歐”人一定大幅度超過“脫歐”的人數。可惜,特蕾莎.美不同意再次舉行,歐盟也不會同意英國那麼做——國際間大事當做遊戲做。(圖片來自網路)

    英國的下議院以高票否決了特蕾莎.美的談判脫歐協議,特蕾莎美也面臨著下臺的危機,否決協議容易,解決問題卻要困難的多,正所謂“眾口難調”,既要照顧“脫歐”這的想法,還要照顧“留歐”人的意願,還要顧及歐盟的的利益,當然也不能拋棄英國的國家利益;面面俱到的事兒哪裡有呢?英國下一步,就是重新探討協議內容,和歐盟再談判,3月20日的歐盟大會召開,談不成,就只有“硬脫歐”了——英國和歐盟沒有任何關係,一切從頭開始!

  • 7 # 尼基Li

    二次公投的結果必然會有所不同。

    2016年6月23日的一次公投前,媒體民調都現實投票結果會是“留歐”,所以支援留歐的民眾沒有非常強烈的投票意願,再加上當天英國多地下了大暴雨,人們就更懶得出門投票了。

    而選擇“脫歐”的人,在民調資料的壓力下,就算是下刀子也要出門投票呀。

    於是就有了這個“黑天鵝”結果。

    時至今日,別說原來想要留歐的人鬱悶無比,就是那些投下“脫歐”票的人,也有不少反悔的。許多當時支援“脫歐”的人,有的是一時腦熱圖刺激,有的純粹是看卡梅倫不爽,有的是真想要脫歐但並沒有充分了解這個決定背後所面臨的與歐盟的這麼多問題。

    因此,如果今天真的再舉行第二場脫歐公投,不出意外,結果一定是留歐的。

    那麼,為什麼不再一次公投,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呢?

    因為,如果舉行二次公投,將面臨一個嚴重的政治倫理問題:憑什麼推翻第一次公投的結果?

    也就是說,一旦舉行二次公投,就說明公投只是鬧著玩的,結果是可以不算數的,以後碰到類似事情,只要公投結果不理想,那就一次次地舉行公投,直到公投結果是當局者樂見的為主?

    如此一來,所謂的民主何在?

    正如特蕾莎·梅一直所強調的那樣,如果進行二次公投,那就是對民主的背叛。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二次公投這麼一個簡潔便利的選項在,但並沒有被首先考慮的原因。

    不過,隨著既定的脫歐日期2019年3月29日的日益臨近,英國國內對於脫歐的認識仍是一團亂麻。所以,在此背景下,是真不知道二缺的英華人會走向哪裡,他們可能因為壓力而迅速達成一份“脫歐”協議,可能申請延期脫歐,可能一狠心直接硬脫歐,也可能自己“打臉”舉行二次公投。

  • 8 # 明17890714

    我覺得公投是一項很危險的政治冒險,公投與議會大選有很大的差別(當然,也有人會透過議會大選實現變相公投),公投只針對一個議題(比如是否支援脫歐),而大選則不一定,大選時是否要投某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他的政綱、主張(一般好多點,是否支援脫歐只是政綱的其中一點)。所以假如某階層迫切需要改革教育政策,同時也有點希望脫歐,而某議員承諾,教育改革是其上任後的重點工作(反對脫歐),這種情況下,該階層的選民還是可能願意投票給這個議員,因為他能夠解決該階層人民的迫切需要。透過這個可以看出,議會內的議員並不完全代表所有民意(應該代表主流民意,但脫歐未必是主流民意,主流民意應該是民生問題),重新大選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所以首相不敢貿然解散議會,重新大選。

    其次,我覺得進行一次公投都要慎之又慎,更何況二次!公投是政治家進行合法鬥爭的最後一步,把鬥爭戰場從議會內轉移到議會外。一般而言,執政黨或在野黨都不會同意進行公投,因為公投最能代表民眾的真實意願(投票人數越多,結果越真實),執政在野雙方都怕被打臉!(主張公投的,肯定已經有十足的把握,一旦公投失敗,就意味著民眾不支援自己,也就要下臺)所以不到最後一步,雙方都不敢冒這個險。但如果雙方的矛盾尖銳到無法協調,可能才會採用這個“核彈”來解決雙方的問題。第一次公投已經如此不容易,充滿了不確定性,還要來第二次?那如果對第二次公投結果不滿意,是不是進行第三次?提出二次公投的人簡直就是兒戲!

    然後,公投代表民眾真實意願,但民眾的真實意願必然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實際上,如今科技如此發達,要實現人民直接當家做主(直接民主)難度是不大的。那為何不事事都採用公投的方式做決定?是因為,直接民主有可能發展成多數人的暴政!(比如投票,a同事今晚請大家吃飯)不受限制的民主有可能演變成民粹主義!比如古代的雅典,被過於氾濫的直接民主削弱了國力,最終被消滅。近代為了解決直接民主的弊端,才發明了間接民主,即代議制民主。這種情況下,再隨意搞公投,乃至二次、三次公投,豈不是民主的倒退?

  • 9 # 笑看人生201606280

    歐洲老百姓很想第二次公投,可惜機會只有一次歐盟不可能給第二次機會,否則變小孩子玩遊戲了,英國百姓的苦難還剛剛開始呢

  • 10 # 春風踢碎鬼門關

    英國的脫歐在世人面前給人上了一堂西方的假民主的課,更是說明了西方的民主其實就是政客操縱的結果。

    大家要注意一點,英國脫歐帶來的影響正在歐洲逐步擴大,不光是英國脫歐,連德國也有人想脫歐了。想擺脫歐洲這條大船的不只是英國。

    英國的脫歐相持不下,更是說明以前的公投並沒有顯示出真正的民意,也可以說英國現在分裂了,這都體現在對脫歐協議的艱難上。即使舉行二次公投,即使二次公投是不脫歐,也無法彌合英國的裂痕。到時候還會出現後悔不脫歐的人。

    英國的脫歐實質問題是英國經濟如何進一步發展的問題,如何尋找新的發展點,在尋找的過程中,有些事物無疑就成了英國不能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而歐盟就是很多英華人認為的絆腳石,這是得了一種病。也可以說英華人是有別於歐盟其他國家的優秀人種,這和希特勒的思想是差不多的,都認為是別人的存在妨礙了國家的發展。不同的是希特勒用的是軍事手段解決問題,英國則是試圖採取彬彬有禮的方式解決問題。共同點就是失敗了,都沒有對症。

    這兩年的脫歐,在我看來就是一場大戲,一場讓人回味無窮的大戲,這場大戲揭開了罩在西方國家頭上的光環,光環一旦消失,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些小丑的表演,一場光怪陸離的表演,從此不再對西方國家抱有幻想,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笨雞蛋比洋雞蛋更有營養嗎?二者應該怎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