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景仙園花土
-
2 # 科學技術館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奇點,大小為零。宇宙膨脹的速度的確是超光速,尤其是暴脹時期。宇宙膨脹速度不受相對論對超光速的限制的影響,因為相對論不允許有靜止質量的物質達到光速,也不允許靜止質量是實數的物質超過光速。宇宙膨脹是時空擴張,不是實際物質運動,自然就不受限制了。直搞不懂的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距地球150億到200億光年遠,這個距離到底是150到200億年以前的距離還是現在的距離,如果是150億到200億年以前的距離,現在的距離應該更遠,宇宙的半徑應該在150億到200億光年以上,宇宙大爆炸從一點膨脹到這麼大,按照光速的話也需要150億到200億年以上。而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的大小在150億到200億年以前為0
-
3 # 地理愛好者光速是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
我們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而光速不變原理是狹義相對論的出發點之一,光速是恆定的,光速同光源的運動狀態和觀察者所處的慣性系無關,光速與任何速度疊加仍然是光速,真空中傳播速度約為c0=299792458m/s。
很多科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的速度是超光速的,個人也贊同。簡單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
-
4 # A擁抱藍天A
這個問題是即簡單又複雜。
簡單的回答就是:“光速等於宇宙膨脹速度”。
但是呢,問題是爆炸那一刻對光速的定義。當時的光速一定是等於這個爆炸速度的,至於很多人認為爆炸是超光速的,那是因為相對於現在的光速而言。
最初宇宙爆炸那一刻,我認為是超過現在宇宙膨脹速度的,所以當時的光速也一定是超過299792458 m/s這個值的。
-
5 # TiandirenisAmituofo
宇宙爆炸那一刻,是不是比光速還快?我的回答絕對是的。
我們的宇宙是個無限迴圈的存在。現代宇宙學的一種宇宙觀,即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起始於一個奇點,這個奇點“具有一系列奇異的性質,無限大的物質密度、無限彎曲的時空和無限趨近於0的熵值等。科學家證明在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學中,奇點是不可避免的,均勻各向同性的宇宙是從奇點開始膨脹的。1970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等人提出奇點定理,證明當把廣義相對論應用於宇宙學時,就必然會出現奇點,不僅大尺度宇宙會出現奇點,而且超大質量的恆星瀕死時的引力塌縮的最終結局也是奇點”。依我看來,實際上奇點並不神秘,奇點就是黑洞這樣的混沌狀態的事物。老子說:無中生有,有生於無。奇點或黑洞可以理解為這個無中生有中的“有”。而“無”則是老子說的“道”。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就是有,這裡的道,就是無。按照易學來說,無就是道,就是無極。而有就是太極,就是一。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周易理論和老子的道德思想是一脈相承的。而宇宙大爆炸理論提到的奇點和黑洞理論提到的黑洞,只不過是周易理論中的太極和老子所說的有或一罷了。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就是起始於一次奇點的大爆炸,然後這個奇點,這個有,或者說這個一,開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最後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的樣子。但依我看,我們的宇宙有無數的奇點,或者說有無數的黑洞,或者說有無數的混沌狀態。然後這些奇點都會在一定的時候發生大爆炸這樣的鉅變,而形成一個星系或星系團,或者一個小宇宙。宇宙就是由無數的小宇宙組成的,或無數的星系或星系團組成的。這種奇點或黑洞的爆炸在整個宇宙中此起彼伏,永不止息。我們的銀河系就是始於一個奇點或黑洞的大爆炸,最後形成我們今天的銀河系的樣子,目前科學家發現,每個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中央都有個黑洞,也就是有一個奇點。是的,這個奇點在爆炸後,形成了星系,同時星系中央的這個奇點或黑洞仍然存在。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就是老子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在生出二等之後,這個一還是存在的,並不是不存在了。正如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那個被分裂的細胞仍然存在一樣。而我們的銀河系以及整個宇宙最終還會回到那個原點,即奇點,完成一個迴圈。之後又會發生奇點爆炸,形成新的銀河系和宇宙。就是這樣迴圈往復,週而復始。
那麼,現在就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宇宙奇點爆炸的那一刻,是不是比光速還快。依我看,不僅要比光速快,而且快得不是一點點。我們的光速是愛因斯坦的理論中假設的,但是宇宙中比光速還快的現象是很多的。比如,量子糾纏的現象,要比光速快得多。還譬如,美國的工程師布什曼曾經公開談到有一些小個子外星人從離地球68光年距離遠的外星球來到地球,只用了45年,那麼它們的飛行器就比光速還快了。還有一個比光速還快的速度,那就是我們的心的意識的速度,我把它稱之為“心速”。說曹操,曹操就到。我們的心比曹操還快。
-
6 # 鵬程130754207
如果宇宙的年齡是137億年,然而人能觀測到的天體是二百多億光年,那麼問題來了,即使那最遠天體從宇宙剛誕生就開始發光,也須要二百多億年才能傳到地球,可寧宇宙才一萬三十七億年,這怎麼解釋?
-
7 # 生物起源及生物形態結
【宇宙定律】正確無誤的解開宇宙學天文學方面的難題。〔宇宙定律〕是控制微觀宏觀世界的定律。
〔(宇宙定律)〕
一 、物質的電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質存在電磁力,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推。多的物質會把少的物質推成圓球,因為兩種物質都在推,而且同一種物質任何一點推力都一樣大。推力又稱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勻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質任何一點向外發出推力都一樣大,但兩種物質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樣大。又因兩種物質都在使勁推少的物質被迫成圓球。圓球是物質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個球面稱為圓球面。圓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線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圓球面任何一點都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條力線經過球心垂直於球心,所以從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線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遠離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質壓力重力的天體,它的最外層表層必須是球形(圓球),天體的球面如果變成方形……中心不但沒有物質壓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熱能量聚焦、正負(反)能量聚焦
光與一切物質同在充滿整個物質世界。太陽、恆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遠聚焦才能永遠發光發熱。我們看到的會發光發熱的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中心,行星的衛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的外面外層都有一個圓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圓球面是平凸透鏡、凹凸透鏡, 只要形成平凸透鏡、凹凸透鏡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迴圈的。
三、對環流層{上層與下層對環流}
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動力層,宇宙間天體的公轉自轉都是有對環流層推動帶動運動的。同一個星球自轉有對環流層推動自轉……公轉有對環流層帶動運動,自轉與公轉運動是二個環流層,二個對環流層不是在同一個中心上的。沒有大氣層或有大氣層大氣只對流不進行對環流的星球(孤獨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衛星是一定不會自轉的。
♥♥♥
【真實的宇宙形態結構】
宇宙是時間無限空間無涯物質有限世界。空間存在著一個一個大型的物質世界它們是沒有相連被真空隔離。各個物質世界都遵循同樣的物理規律,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個大型物質世界裡。我們的大型物質世界最多最外層的物質緊緊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態。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大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我們就在其中一個大圓球面裡面。這個大圓球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總星系。總星系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在總星系圓球面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銀河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銀河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太陽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太陽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圓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氣態圓球面內的最多氣態物質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氣態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圓球。
這些大大小小從大到小的圓球剛剛形成光‘就聚焦在它們的中心點上使中心發光發熱,太陽、行星中心、銀河系中心、總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恆星都是有光聚焦才發光發熱的。因光聚焦在中心點上發光發熱就會發生對流 對環流。每一箇中心點上有一組或多組對環流層,接近中心的對環流層可帶動中心轉動自轉,遠離中心的對環流層可推動天體、星系、恆星、物體、物質、行星等等繞中心公轉。月球有氣態層只有區域性的對流沒有對環流所以沒有自轉只有公轉,月球公轉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組對環流層推動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其它行星的衛星公轉類同。靠近地殼的對環流層(有對流層與中間層組成交替環流)帶動地球自轉其他行星自轉類同。地球月球在同一個圓球面內被太陽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太陽公轉的其他行星公轉類同。太陽系圓球面內全部行星被銀河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恆星系公轉類同。銀河系圓球面內的恆星系被總星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總星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轉類同。總星系圓球面內的星系被更大的對環流層推動繞更大的中心公轉。就這樣以此類推外面外層到底有多少層次我不敢下決定…… 根據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層。我們是被套在圓球內從最大的圓球一直到最小的圓球……大圓球套比它小的圓球……圓球套圓球圓球內又有小圓球以此類推我們地球外面套了多少層我不敢下結論……要看我們的物質世界有多大最有可能有幾十層,我們被幾十層圓球圓球面套著。
-
8 # 科學無止境
大爆炸的開始,沒有距離,所以沒有速度。只有能量和時間。
大爆炸的開始是“道生一”的過程。還沒有“二和三”更沒有萬物。
“一”就是一重複數,只有兩個維度。既無形的能量和時間。
-
9 # 使用者62573765985
不要這樣專指宇宙,那宇宙爆炸前又是什麼。我們說宇宙之外,腦海中會成現個什麼。沒有宇宙之外的專指名詞,宇宙就是無窮無盡,爆不爆炸都是無窮無盡。
-
10 # 科普大世界
這個可以肯定的說是的,光速是宇宙中物質或能量的最快傳播速度,但是宇宙大爆炸是空間的膨脹,兩者是不一樣的,完全兩個概念。
其實我們也可以這樣設想一下,倘若空間的膨脹還沒有光速快,那就等於宇宙的空間開啟太慢,光跑到了空間的邊緣,又該往哪裡跑呢?難道停那裡不動嗎?所以空間的膨脹速度肯定要大於光速才行!
有天文學家分析認為,在宇宙大爆炸開始後的幾個普朗克時間中宇宙便膨脹到了地球的大小,普朗克時間是什麼?是指一個光子走完一個普朗克長度所耗費的時間,而普朗克長度是宇宙中的最小長度單位,一米等於1.6x10的35次方個普朗克長度,普朗克時間也是關於時間的最小單位,一秒等於10的43次方普朗克時間,以光速來計算,幾個普朗克時間中光子只能走幾個普朗克長度的距離,但是宇宙卻膨脹到了地球般大小,可見速度是遠遠超過光速的。
科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之初有一段暴漲期,發生在宇宙誕生後的10^-35秒至10^-33秒之間,在這麼短暫的時間裡,整個宇宙的尺寸幾何倍增一般膨脹了10^26倍,如果說最初的宇宙是一個原子核的大小,即10^-15米,那麼暴脹之後宇宙的大小就變成了1億千米,可見宇宙的爆炸速度比光速快的太多了。
而從如今的天文觀測來看,如今宇宙的可觀測範圍直徑約為920億光年,也就是說,如果宇宙是從中心點開始爆發的話,半徑約為460億光年,然而我們的宇宙年齡也才137億年,如果以光速膨脹的話,半徑應該也是137億年,可見,即便以實際觀測來看,宇宙的爆炸和膨脹速度也是要超過光速的。
回覆列表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想笑……
世界可能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最後可能真的是要涉及神學……科技發展到極高級後,對我們人類來說,那就是:神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