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重口味
-
2 # 夏萍壺澈
快的普及中華武術吧,以後輕功上下班,去遠途御劍飛行。吃飯就更省事了,只要打通任督二脈,估計就能辟穀不吃飯了。
-
3 # 震公常平
科學突破靠發現。科學家楊振寧給出了科學概念:【發現才是科學,發明不屬於科學】。我的理解是:發現產生新的科學定律,遵循這個定律,掌握物理性質的技術才是發明。
那麼所謂科學突破,瓦特發現《壺蓋為什麼會動》,屬於科學;屠呦呦發現青蒿素,也屬於科學突破一個新領域;如果發現《地震為什麼會動》,又是一個新領域突破。這裡地震世界之迷,不能預測嚴重自然災害,也更急於突破。
科學的發展是靠先進嗎?還是靠初心認識基礎呢?地震初心是出自,中國傳統文化《張衡傳》,西方先進科學假定了板塊,時間久了先駐為主。並且使用儀器監測出資料,不知到資料產生原因,也是假定板塊、應力的(成果)。雖然有資料但是還不能預測,就成為自然現象世界之迷。看到先進科學突破自然科學,還得靠科學家楊振寧發現才是科學,也就是認識自然的初心文化。地震的初心文化,就包括在地震這個單句裡。
地震之迷不成立是迷,東方文化地震概念,拿西方先進技術措施,是兩種不相融文化,才是世界不能預測的根本。
當代……待續
-
4 # 青山綠水250400698
人類70年沒取得基礎科學突破?誰說的,鄙人再三申明,在天體物學基礎理論知識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春節將至,在此祝各位朋友春節愉快!閤家歡樂!!平安幸福!!!
-
5 # 使用者3867041758145
1958海森伯提出了他的萬物理論,當時很快就遭到泡利的質疑:太不夠大膽!那時有一種氣氛,似乎粒子統一理論很快就要來到!如果說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發生在上世紀前四分之一世紀,到今天已經差不多一百年了,於是人們急切等待看"下一塲大戲"了,這是不奇怪的。何況和上一塲戲相似的"兩朵烏雲”,現正懸在頭上呢。不過,很多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離下個目標(普郎克時空)還有一大片沙漠,我們離要探測的區域所需能量,差得太遠。他們在上世紀80年代曾半開玩笑問道:物理學是不是"死了"?對這個問題,我有自已的看法,我不同意"死了”觀點。
-
6 # TSEKiN丫iP
唉!
您錯誤了,
我就改變基礎的發明人。
“”顛覆全球環保新能源“”。
-
7 # 天叔的田園生活
接下來科學上基礎性的、突破性的進展,剛好會是現今科學或者說科學界所強烈排斥和反對的,完全無法接受和 容忍的。因為會涉及現今科學完全無法解釋和頭腦上完全無法理解的"神秘"現象,又沒辦法很快加以實證或驗明 ,因為會直接涉及到一些意識和心靈層面的東西。其實這也等於是自我侷限,然後,這一脈科學科技樹會因為這種自 我保護、自我設限而終結,整段跨掉。 這一支科學科技樹發展整個也就幾百年,會被後人稱為科學科技時代。
那個會帶來突破的年青人,或者還沒畢業,或者剛畢業還缺少一次失戀的打擊,又或者那個年青人已經站出來了 ,也已經發表了據有成果性的觀點,但會因為以下原因得不到認可:
第一、暫時沒有條件驗證。本身科學發展越往後越難以被觀察、實證和檢驗,甚至都無法捕捉,只能暫時停留在 理論性的假設、頭腦中的思辨和邏輯上的成立。
第二、太具顛覆性。會對之前基礎性、底層理論產生挑戰和破壞。而科學界,甚至所有自認為懂科學的大眾,看 到這些觀點,不會想到去求證它,還是會集體性的想要燒死他。形式上和古代會有差別,但人性從未改變。
第三、太年輕,沒根基。像牛頓、愛因斯坦們一樣,二十來歲,非科班出身,又幹著完全不相干的工作,會因為 沒有淵博的知識儲備或深厚的科學根基,被各種攻擊或群嘲。一直到這個年青人鬱鬱而終許多年後才被人重新扒 出來。
接下來的突破,會直接涉及意識和心靈層面,也就是更趨向於二象性裡的波,會更加的虛無、莫測。
-
8 # 裸猿的故事
這種說法最初出現在2000年左右,但它顯然是錯的呀。
讓我們先看看什麼才算得上是基礎科學的突破,以物理學為例。
1、日心說,突破地心說傳統認知
2、牛頓三大定律創立物理力學體系,突破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傳統認知
3、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太陽系乃至宇宙運轉的奧秘,突破天體運轉時時刻刻由上帝操縱的傳統認知,現在我們可以自己計算天體執行的軌道。上帝只需要提供所謂的第一推動即可。
3、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突破了人類根深蒂固的絕對時空觀,連牛頓的思想都被束縛在絕對時空中。
4、哈勃發現紅移現象,揭示宇宙正在膨脹,突破了靜態宇宙的傳統認知,愛因斯坦本來是最有機會率先突破的,但他退卻了,這成為愛因斯坦終生最感遺憾的事情,為了固執地維持靜態宇宙,他在自己的方程式中添加了一個宇宙常數。宇宙膨脹的發現,催生了宇宙大爆炸理論
5、量子力學興起,突破了傳統宏觀物理學常識
圖示: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會議主題,電子和光子。有人笑稱,外星人要是突然降臨,將這張照片上的科學家都抓走,人類文明要倒退三百年。
而上述重要成就,從2000年回望,的確都發生在70年前。
從大約1930年~2000年,這70年來,物理學當然還在發展,但也沒有了太多驚天地泣鬼神的突破,但這哪怕是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也只是一個偽命題。沒有突破,是因為沒有了成見!
事實更可能是,物理學已經發展到如此深奧的地步,其實已經完全超越了普通人常識的範疇,以及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程度,再沒有任何理論能讓普通人感到震驚和驚訝,自然也就沒有了英雄,沒有了所謂的突破。此外,物理學和玄學的區別有二,數學和實驗。弦理論之所以還沒有被內行認為是革命性的突破,差的就是實驗證據。
圖示:如果將物質不斷放大,那麼最終我們可能會發現,微觀粒子不是什麼實心球體,而是一根振動的弦,而且可能涉及高維空間。
1968年,加布裡埃萊·韋內齊亞諾提出原初版弦理論,他本來以為自己會成為愛因斯坦的繼承人,但結果是幾十年的默默無聞,大眾壓根不知道他是誰。如果弦理論被證明是真,那麼它的確算得上是一個重大突破,因為它突破了我們對微觀粒子的常識想象,把它們想象成很小的實心球。但問題是,現在人類沒有能力用實驗來證明或否證弦理論,雖然在數學上,弦理論已經發展得相當不錯,但問題就在這裡,整個弦理論只是一個數學遊戲還是代表了物理真實?目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除了物理學之外,基礎科學還包含生命科學等其他學科呢。破解生命的秘密,顯然也應該屬於基礎科學的重大突破。畢竟一個沒有生命的宇宙或地球是一個乏味至極的宇宙和星球,破解生命的奧秘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基礎科學成就。生命是如此複雜,要理解生命現象,需要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齊心協力才有可能完成。一些物理學家輕視生命科學,是認為生命現象受到基礎物理和化學規則的約束,並無出奇之處。但都由原子組成,一塊石頭沒法思考自身的存在,而人卻可以。
在最近這百年中,生命科學突飛猛進,解開了許多奧秘,這其中最重要的發現自然是中心法則的提出和證明,此外神經科學的突飛猛進,正在解開人類認知功能的秘密。有人說我們國家數理化不差,差的是生命科學,這句話真沒錯,因為長時間來生命科學中的革命性突破,很難馬上轉變為技術,但現在時代正在悄悄變化,計算機和基因技術的崛起,正在改變遊戲規則。生命科學必將是基礎科學取得突破的金礦區。
第1488答
-
9 # 貓先生內涵科普
人類已經70餘年沒取得過基礎科學突破了?我覺得應該是反過來說,人類終於結束了近300年的技術大爆炸,進入一個相對勻速的科學發展週期了。
人類文明自發明文字開始算起,不過短短七千年。近代科學體系,從哲學中脫離出來,要從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算起,滿打滿算不過不到四百年。從牛頓那個時代看回現代社會,從牛車進步到了飛機高鐵,完全可以稱得上科技大爆炸。
從牛頓力學奠基的到發明蒸汽機,人類1860年代開始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然後1870年,電的應用和發明就立馬跟上了。191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更是達到文明的高峰,隨之而來的是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
接著核能利用,通訊技術革命,半導體材料,是二戰後開始井噴。讓現代社會的基本樣貌得以展示。應該是戰後的科技平民化起了大規模推動作用。
其實也是好事情,人類的科學發展每次躍進,都會讓人類開始作死之路。核能利用變核彈就是一個例子!再往後發展,真傢伙出現反物質,大統一理論,人類掌握了正反物質湮滅武器,人造黑洞之類的話,那就不是繁榮富強而是毀滅臨近啦。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
10 # 小宇堂
美國科學發展理事會在2010年慶祝其成立50週年之際,公佈了世界科學最重大的前50名理論和發現,下面摘錄與某些基礎科學相關的條目:
1957年範艾倫輻射帶:美國於1958年發射了探索者1號,這是第一顆產生重大科學回報的衛星,它發現了範艾倫輻射帶。範艾倫輻射帶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層宇宙空間中包圍著地球的高能粒子輻射帶,主要由地磁場中捕獲的高達幾兆電子伏的電子以及高達幾百兆電子伏的質子組成。上圖:範艾倫輻射帶分為“內帶”(質子構成)和“外帶”(電子構成)
1961年DNA的工作原理:生物化學家Marshall Nirenberg及其同事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中的第一篇,闡述了DNA的遺傳密碼是如何在細胞內翻譯的。程式碼的破解建立在沃森和克里克近十年前發現DNA雙螺旋的基礎之上,併為未來的遺傳革命開闢了道路。
地殼板塊擴張和俯衝學說:地質學家Harry Hess和Robert Dietz提出海底擴張和俯衝是板塊構造機制的基本部分 - 這一發現導致了地球大規模地質變化背後的構造理論被學界和大眾快速接受。對古地磁學的研究使科學家得出結論,地球的磁極週期性地反轉,這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地質測年方法。1964夸克模型:物理學家Murray Gell-Mann和George Zweig提出的夸克模型假說觸發了長達數十年的探索以尋找與理論相匹配的亞原子粒子的努力。包括J/Psi粒子(1974),W和Z玻色子(1983)和頂夸克(2004-05)。上圖:由夸克模型對標準模型的解釋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由射電天文學家Arno Penzias和Robert Wilson發現,這一成就使他們在1978年獲得諾貝爾獎。背景輻射作為大爆炸的化石印記,並幫助天文學家確定宇宙的幾何。 Cosmic背景探測器(COBE)於1989年發射,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太空任務,隨後透過繪製背景輻射變化來探測Penzias和Wilson的發現。1967年心臟移植:首次人與人之間的心臟移植成功。 Christiaan Barnard博士在南非的手術僅延長了患者的生命18天,但也為醫學移植技術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70年癌基因:在雞逆轉錄病毒中發現了第一個引起癌症的基因。 1976年,J. Michael Bishop和Harold Varmus描述了原癌基因突變並引起癌症的機制,這一發現為他們贏得了1989年的諾貝爾獎。
重組DNA:斯坦福生物化學家Paul Berg創造了第一個重組DNA分子,為轉基因生物和基於基因的醫學療法指明瞭方向。這項技術證明是如此強大和有爭議,以至於1975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的Asilomar會議中心召開會議時,科學家們自願就研究限制達成一致。 Asilomar會議本身成為了科學問責制的里程碑。1974年人類探索的最遠的邊界:美國宇航局發射旅行者號雙子探測器,跟隨先鋒行星際飛行任務先後開始探索太陽系。兩艘飛行器飛過木星和土星。旅行者2飛過天王星,並提供了第一次近距離觀察海王星的細節。旅行者1號現在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的運動得最遠的物體。這兩個旅行者航天器探測器都帶有“黃金唱片”,記錄了地球影象,聲音,語音和音樂。
1978年試管嬰兒技術:第一個透過體外受精懷孕的嬰兒出生於英國。這種方法對生育問題的夫妻來說是一個福音。從那時起,估計有350萬“試管嬰兒”出生時使用了輔助生殖技術。但是這種方法並非沒有爭議。
資料加密:麻省理工學院的Ron Rivest,Adi Shamir和Leonard Adleman描述了RSA公鑰加密方法,該方法利用主要因子分解來提供安全通訊手段。加密方法是從軍事通訊到網際網路商務的應用程式的基礎。1980年宇宙膨脹理論:艾倫·古斯提出通貨膨脹大爆炸理論來解釋宇宙創造科學模型中看似矛盾的現象。隨後的觀察結果支援宇宙膨脹是宇宙起源後立即發生的事件。
1983年Evo-devo(進化-發展)理論:巴塞爾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獨立發現基因內的同源框DNA序列,這些序列可調節多種生物體的發育模式。這些工作有助於引領進化發展(“evo-devo”)研究,揭示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關係。
1984年DNA解碼器:用於DNA分析的聚合酶鏈反應技術由Kary Mullis開發,他於1993年因發現而獲得諾貝爾獎。 PCR分析已成為現代基因研究的基礎,涉及醫學,進化生物學和犯罪學等領域。
上圖:弦理論對基本粒子的解釋
1985年奈米技術:Robert Curl,Harold Kroto和Richard Smalley在實驗室中創造富勒烯 ——這種類似於足球的C60分子是幾種人造碳結構中的第一種,為碳奈米管等奈米技術的創新鋪平了道路。其他奈米技術創新,如金奈米粒子和量子點,似乎有醫學用途 - 但奈米技術也帶來了醫學關切。
上圖:富勒烯結構
1986年高溫超導體:Karl Mueller和Johannes Bednorz發現了第一個高溫超導體。這一成就為他們贏得了1987年的諾貝爾獎。高溫超導體最終可用於更有效的動力傳輸和車輛推進。
1994年量子計算:美國數學家Peter Shor演示了一個程式定理,該程式可用於使用基於量子干涉現象的計算機破解RSA加密程式碼。 1980年,Paul Benioff討論了這種量子計算機,一年後Richard Feynman討論了這種量子計算機。從那時起,研究人員就致力於構建量子計算裝置。 2007年,總部位於加拿大的D-Wave宣稱建造了第一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但其他研究人員懷疑該裝置是否真的是量子計算機。 2009年,谷歌宣佈將D-Wave的技術整合到其新的影象識別系統中。
1995年數學方面里程碑式的突破:在提出費馬最後定理350多年後,英國數學家安德魯·威爾斯證明,只有當n小於3時,xn + yn = zn才適用於整數。這個來之不易的證據可以獲得5萬美元的Wiles獎。八年後,隱居的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裡·佩雷爾曼(Grigory Perelman)證明了另一個長期存在的謎題 - 龐加萊猜想 - 但卻拒絕了100萬美元的獎金以及數學領域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章。
哺乳動物克隆技術:研究人員宣佈了多莉羊的誕生,這是第一個從另一隻動物的成體細胞中克隆的哺乳動物。成就之後是一系列其他克隆物種 - 從狗和貓到冠軍賽車騾和恆河猴。多莉還引發了一場關於人類生殖性克隆的長期政治和宗教辯論。1997年暗能量理論:研究遙遠超新星的兩個天文學家團隊確定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支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經稱之為“我生命中最大的錯誤”的理論扭曲。加速因子的發現引發了當代宇宙學最大的謎團之一:什麼是暗能量?
2001年人類基因組解碼:公眾資助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和私人資助的Celera Genomics同時分別在“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人類基因組的第一份工作草案。基因組程式碼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得到了改進,為研究疾病的遺傳起源以及追蹤進化生物學中的聯絡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宇宙年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資料,天文學家確定宇宙的年齡為137億年 - 這一估計值的精度後來得到天基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資料的進一步提升。總結近70年裡,有不少重大的突破性基礎科學發現和理論誕生,只是這些理論的複雜度在提升,使得基礎科學與前沿科學以及綜合科學的界限變得模糊。
有人說人類已經70年沒取得基礎科學突破了,可以理解為科學的大廈還停留在這層70年未有寸進,只不過裝修更華麗了而已。
所以幾十年前的人類當時就如果知道現在人類還只是趴在老本上零敲碎打,你覺得呢?
回覆列表
在小說《三體》中,三體人將兩個被智慧化改造的質子發射到地球,從此人類的基礎科學被三體人鎖死,從此停留在“蟲子”階段,等著被三體人屠戮和統治。
如題主所言,有人說人類的基礎科學在過去幾十年間沒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難道人類科技真的被質子所封鎖,如今只能吃老本了嗎?
技術像交通、能源、動力,雖然有各種新能源的應用,但基本上都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修修補補,在理論基礎上,很早就已經停滯不前了,過去幾十年間,IT是最唯一在快速進步的技術,如果沒有IT帶來的進步,人類科技處竟可能比現在要尷尬很多,但是現在IT技術也已經進入了瓶頸期。
人類文明不光會向前進步,其實也會先後退步,當地球人口越來越多,對自然的索取越來越多,而我們的技術如果繼續原地踏步,那就有些麻煩了。
以石油為例,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人類使用40年,如果40年內不能找到很好的替代品,人類就會遭遇能源危機。
能源就像是人類的死結,如果只靠石油、煤炭這些主流能源,那人類永遠都處在低階文明階段。
靠太陽能?開玩笑,太陽能雖然免費,但其效率還不如木頭,可控核能是未來方向,但是成本太高了!
人類基礎科學的停滯更加直觀的就是中國和西方的技術差距。美國一直都是現代科技的領頭羊,在2000年之前,美國等西方國家根本就不把中國放在眼裡,因為他們以為自己總會跑在第一名,中國根本趕不上。但如今呢,美國在小步往前挪,中國卻在小步跑,因為基礎科學的突破越來越難了。所以,特朗普上臺之後,又重新提工業化,要把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工業重新轉移回來。
科技就像是一顆結滿大樹,最低矮最容易摘的果子早就被摘光了,現在我們踮踮腳、伸伸手還能摘到幾個有限的果子,想摘到更多,會越來越難。
這很正常,引力波、上帝粒子,量子計算機雛形,量變正在積累,質變不能指日,但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