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5375850720

    1、首句運用了誇張手法。

    2、陳與義《尋詩兩絕句》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杜甫,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4、【詩意】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連醉了三天,誰料到春雨過後鮮花竟紅遍滿園。可惜沒有人能畫出我惆悵的影象,在亭角尋覓詩句卻只有清風把兩袖漲滿。

    請不要嘲笑我好酒貪杯,苦惱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來時推門走去尋覓詩句,伴著明月在高聳的大樹間徘徊。

    5、【賞析】

    這兩首絕句,是陳與義自述其創作情狀的,格調輕鬆,語句詼諧。

    第一首絕句中,作者暢飲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時小園裡的花兒,經歷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豔的紅色。此際銷魂,詩思泉湧,一句“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是自嘲,亦是自詡。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爾尋詩的詩人,此時面對滿園的春色,正站在小園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尋著最能夠表現這自然美景的詩句。一陣清風吹過,詩人的袍袖被風吹得鼓了起來,這滿袖的清風,不正是詩人的詩思最好的憑藉嗎?

    第二首絕句中,作者強調了美酒的作用。他說,我就愛喝點酒,拿著葫蘆瓢悠哉遊哉,你們可不要笑我。“儂”,是“我”的自稱。酒這個東西,在憂愁之時,能讓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輕忽。大抵詩思愁鬱之時,智慧否塞,難有新意,不如以酒澆愁,先大醉一場,待到從醉中醒來,頭腦分外清明,推門出去,找尋那逝去的詩思,抬頭兀地看見滿院的喬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現出各種崢嶸的姿態。此時物與情會,景與境偕,詩思的泉湧,也正在這明月下、樹影間。

    文學創作有其自身的規律,然而創作靈感的來臨,有時確實需要外物的引動。正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物色》),陳與義在這兩首絕句中描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帶有濃厚的個人情感體驗的色彩,亦可見出作者倜儻佻達的個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蝗蟲的主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