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日過小溪
-
2 # 隨風物語
甲午戰爭2億兩白銀賠款直接養肥了日本,其中大部分賠款直接用於軍事發展。二戰日本全面侵華的軍事實力,可以說是甲午賠款的直接結果。
-
3 # 奚譽賢
1868年,日本透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北韓,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當時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援。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北韓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援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北韓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干涉政策。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準備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濤,宣佈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但日本並沒有遵守這一條約,而是積極向中國擴張。1872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準備以琉球為跳板進攻臺灣。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臺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員的糊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為藉口大舉進攻臺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但日本和中國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臺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從臺灣撤軍。由於清廷的軟弱無能,日本於1879年完全併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北韓。1876年,日本以武力開啟北韓國門,強迫北韓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北韓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把北韓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1882年,北韓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北韓,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北韓的派兵權和駐軍權。1884年,日本幫助北韓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北韓的勢力。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政變。但日本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北韓撤兵,兩國出兵北韓須互相通知。《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為由出兵北韓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北韓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為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衝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佔有優勢,但北韓甲申政變之後的十年時間,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這段時間,日本一直關注著中國,日本軍界要人山縣有朋指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故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師和1個近衛師。戰前日本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還出動樂善堂、玄洋社等間諜組織和人員潛入中國,加緊對中國各方面的情報蒐集和滲透。
在此期間的中國,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開始得意輕敵。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認為西方人“並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貿易上佔些便宜而已,於是放鬆了軍備意識。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北洋水師有艦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階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甲午開戰時,清朝陸軍總兵力達96萬人,而日軍總兵力為24萬人,清軍與日軍的兵力之比達到4:1,然而,清軍一線戰場實際參戰部隊主要以淮軍為主,只有十餘萬(一說20萬人),實際參戰兵力可能還不如日軍(17萬人)。
北韓問題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突破口,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對開戰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時任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次帝國議會的“施政演說”中丟擲了所謂“主權線”和“利益線”的理論,將日本本土作為主權線,中國和北韓半島視為日本的“利益線”,聲稱日本“人口不足”,必須武力“保衛”利益線,加緊擴軍備戰。1894年,北韓爆發東學黨起義,北韓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已至,向清廷表示“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我政府必無他意”,誘使清朝出兵北韓。清朝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000人於6月6日後數日分兩批在北韓牙山登陸,準備鎮壓起義,同時根據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6月10日,北韓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清軍未經戰鬥起義就平息下去。6月25日,原定計劃的第三批清軍在牙山登陸,駐朝清軍總數達到2465人。
當時的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在北韓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透過其駐朝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北韓的訊息後,得到此訊息後,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著手挑起戰爭。1894年6月2日,伊藤內閣決議出兵北韓。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6月9日,日本派先遣隊400多人,在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的率領下,以《濟物浦條約》規定之日本有權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進入北韓首都漢城(今南韓首爾),同時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藉口發動侵略戰爭。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儲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才應光緒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北韓。隨著中日、日朝談判相繼破裂,列強調停均告失敗,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作出開戰決定;7月20日,日本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為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尋釁;同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北韓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其”廢華約、逐華兵”,要求48小時內答覆,北韓繼續敷衍日本,於是日本決定出兵控制北韓政府,以找到與駐朝清軍開戰的“委託”。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北韓守軍,挾持北韓國王李熙(北韓高宗),解散北韓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臺攝政。日本嗾使北韓親日政府斷絕與清朝的關係,並“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控制了北韓政府後,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北韓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北韓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浪速”艦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北韓歷來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是應北韓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清朝忍無可忍,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則針鋒相對,聲稱“北韓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帝國於是勸北韓以釐革其秕政……北韓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表示其目的是“使北韓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域性之平和”、“宣揚帝國之榮光於中外”。
日本在甲午中日戰爭後一共勒索了中國兩億三千萬兩鉅額白銀。佔領琉球、臺灣、北韓,確實是因為大清賠款使日本第二次工業革命快速崛起卻是事實,而且日本侵華早有野心。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華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誌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等。
總之,國不強民不富就意味著捱打被欺負。國強民富,事實證明誰也不敢欺負。只有國家強大,民族富足,團結一致。誰還敢再給我們中華民族書寫屈辱歷史?
-
4 # cyf97
我想小日本吞掉大半個中國的時候,一定舉國狂歡心情很爽。。 可以理解,被壓抑了幾千年。滿清給了他們這個機會。
-
5 # 一探乾坤靜觀萬物
的確如此,主要靠滿清李鴻章,日本也曾經是一個被西方列強殖民統治國家,明治天皇為擺脫殖民統治和富國強兵,開始了變法維新,但由於日本是物資貧乏的島國,不僅缺錢,更缺各種物資,於是舉全國之力,省吃儉用,甚至餓著肚皮,進行改革,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海軍上了,也就是說日本的海軍水平已超過滿清的北洋艦隊,但其陸軍由於沒有錢,還遠不如滿清,由於日本人跟李家關係非同一般,對滿清一切都瞭如知掌,於是日本在黃海向北洋艦隊發起了甲午海戰,大家都知道北洋艦隊戰敗了,但主力尚存,若李鴻章若擺下水雷陣,將日軍引入,然後用北洋艦隊的強大的岸炮轟炸,日寇有全軍覆滅之危,一但日海軍覆滅,日本就不得不回到半殖民地狀態,但李早已被收買,於是不許北洋艦隊出海迎敵,岸上部隊也不做戰守準備,幾乎拱手將強大北洋艦隊讓給日本人,接著同日簽了馬關條約,送給日本人兩億兩白銀,又割讓臺灣,遼東半島,後又於1900年透過庚子賠款又送去一億兩白銀,在日本苦於無錢,明治維新既將流產之際,李鴻章這三億兩賠款如久旱逢甘雨,為日本改革插上了翅膀,使其瞬間倔起,甚至敢跟西方列強分庭抗禮,可以說李鴻章是日本帝國大廈的基石,李鴻章為日本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基礎,日本還是挺感激李,除了鉅額回扣,也給與很高的評價,說李是東方的卑斯麥,意思是日本的卑斯麥,日本軍國主義者當年沒有看錯李鴻章,日本右翼勢力今天又看好了李鴻章的粉絲,但不知他們有沒有李的本事。當然這要看倔起大國的態度,若一味縱容,也很危險!
-
6 # 八大棍
滿清的無能,只是日本在近代崛起的一個條件而已。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雖然也是依靠搶奪周邊國家的財富來壯大自己的。可是,由於日本國內的動盪,各個武士集團之間的鬥爭,基本上是沒能真正的強大起來。但,到了幕府時代的後期,由於很多西方列強進入日本,西方的掠奪方式讓日本人看到了希望,尤其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讓日本和北韓及中國的距離變得不是那麼遙遠了,此時的日本,又開始想到北韓和中國了。日本在德川幕府時期,就曾提出過,把北韓作為橋頭堡,對中國進行侵略,並把將軍府搬到中國的北京。可是,當時的條件不行,這只是一句口號罷了。當日本開始明治維新以後,加強了海上的軍事力量。有人說日本是在各方面都學習了西方的東西,我覺得也不盡然,日本在明朝的時候,就多次對北韓和中國進行劫掠,後來日本只不過是向西方學習了“先進”的解決方法。甲午戰爭的暴發,讓日本人開始喜歡李鴻章,李鴻章因為自己有大量的存款是在日本,他絕對不想和日本開戰,日本人正是利用了這點,在中國不但贏得了戰爭,還獲得了賠款及大量的利益。日本人充分利用了這個條件,快速的壯大起來。所以,日本的發展,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如果說滿清政府的腐敗造成了日本的崛起,還不如說是李鴻章為了一己之私,給日本的迅速崛起創造了條件。當時的滿清政府,不論是光緒帝還是朝中的大臣,還是有大部分主戰的,只是由於李鴻章的步步退縮,才讓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從此失去了和日本決戰的資本。
-
7 # 大俠行走天下之超然
這個問題其實問的有質量,這裡要平心而論了,眼界要有縱深,當歐洲開始進入工業化資本主義社會化公司化的海洋帝國時代時,遠東的東北亞卻還停留中世紀的渾渾噩噩,當乾隆在為他十全大補的皇帝生涯膨脹時,嘉慶在父親光環籠罩下碌碌無為,而日本,尚處於幕府時期,那個島國還在仰望神州,國內軍閥割據民生凋敝,其實隨時處於可能一戰敗亡成為列強殖民地的境地,比之我們泱泱大國危機的多,貿易資源跟中國比更差之千里,中國有茶葉有瓷器有絲綢,日本有什麼?但日本也有優勢的地方,它是單一民族國家,對外則越有壓力越能激起它的民族團結性,還有,日本實際上是個深刻的儒教國家,很知道以鄰為鑑,另外,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敢於冒險敢於賭,而中國當時是人民與統治集團分立的畸形結構社會,內部其實是一盤散沙。
那個時代實際上在於遠東,誰先覺悟誰就佔先,中國到了咸豐年間白蓮教內亂正酣,更在不經意間就著了西方帝國鴉片貿易的套,一戰而敗,喪權辱國,國門洞開,似是不利,其實此時的日本也是一個德行,並不比中國好些,但他們中有人更先看清了大勢,並乘機倒了無能幕府,實現了明治維新,而中國呢,卻在閉關鎖國不成一敗再敗狀態下加上了亂上加亂的太平天國,國勢頓時衰微,一升一降,高下立見,等中國這邊肅清長毛重用漢臣洋務運動,日本這邊也剛剛完成社會轉型,其實起點並不差之太多,但社會變革的深刻程度較之中國大的多,這就為日本之後的快速崛起打下了基礎,當時日本經濟規模遠遜於中國,國力並不強盛,但人的精神面貌遠好於中國,認識世界的眼光洞察力也高於中國,這就在那個當時世界弱肉強食森林法則面前佔住優勢地位。
要發展就要講霸道,其實中國那時也有機會對於日本和北韓講霸道的,北洋水師本可以在於遠東耀武揚威的,但在李鴻章手底下,卻成了空耗國力的一堆廢鐵,這還真怪不了慈禧老太婆,她是不懂也已讓位光緒,是李鴻章自大無知誤國,馬關條約一簽,從此近鄰日本就有了中國賠款財力,越來越霸道,而中國士氣彌散國運歧途從晚清一直延續到民國,幸有二戰,得以國家重組,國家終於在一代精英奮鬥下再次崛起,回顧歷史,教訓啊教訓,其實國家命運更像個人成長,有機遇給予你不抓住,就會悔之晚矣。
-
8 # 豹1853330
和清朝有一丁點的關係,因為清朝的腐敗無能,被日本打敗之後,簽了不平等條約,賠了大量的真金白銀,日本用了這些錢搞建設,其他的和清朝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是學的西方。
-
9 # 鑫大有
我們的歷史教育跑偏了,日本的崛起是思想的崛起,注重全民教育,注重整個社會民眾提高素質,清朝晚期,全華人民基本是文盲,溫飽問題難以解決,社會層級固化,百姓沒有上升通道,和高素質日本人差得不是一星半點,被打敗也在清理之中,絕對不是輸在某一個人的身上。民國時期,一個醫學中專肄業的魯迅同學能在北大當文學教授,可想當時的差距。現在絕對不是這樣,在日本中專畢業,能在國內找個像樣的工作都不容易,所以現在華人民站起來了
-
10 # 提利爾
靠的是自己拼搏向上,不甘沉淪,愚昧,不甘同封建落後為伍!
靠的是自己,靠的是自己,靠的是自己!
重要事情還是要說三遍……
-
11 # 言君工作室
日本的崛起是綜合性發展結果。的確日本發動兩次帝國主義戰爭,即甲午與日俄戰爭及其馬關條約與朴茨茅斯條約,獲得臺灣,朝鮮殖民地與巨額戰爭賠款,加上控制中國東北地區的權益,使其成為其躋身列強的動力。
其中中國成為其利用與魚肉的最大目標和盤剝的最佳物件。但日本內部體制改革,官民一致的現代化努力與較好利用列強矛盾等因素都不容忽視。
因此,應該說其內外綜合性發展的結果。
-
12 # 若水3171
無關,關鍵是自己,黑船事件曰本覺醒,明治維新,舉全國之力西化,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日本是好學生,反觀中國鴉片戰爭失敗了,最高統治者還是睡覺
-
13 # 魏東雙
阿Q思維且止!
小國夾縫求存,智用大國罅隙。
取他之長,學習、分享,不丟人。
日本孤島,交流受限。有現在的成就,應使吾輩汗顏。
-
14 # 使用者61512180465
阿蒙:此言不值一駁。日本崛起,靠日本人自己的專一與求精這兩種精神。在明治維新時期,專一學西方智商最高素質最優秀的德國,派出300人各領域的專才到德國各領域對口學習德國的科技與文明。力求做到自己的工、商、農、教四方面最精尖。而在同期,中國還在睡夢中,還以老大自居,對西方若即若離,半信半疑,對西方的工業革命,遲鈍無反應,坐失時機。
-
15 # 季少一78
說遠了,日本的崛起恰恰說明了曾國藩,李鴻章之流對中國的危害,說升麼晚清幾傑,其實就是幾個奴才,阻擋中國向前的無用奴才,對近代中國而言,袁世凱,孫中山比他們功勞大多了
回覆列表
其實這事勿須討論,日本式的掠奪教育,傳統的武士精神,就是以他人之乳,哺自己之強壯生長,這思想和美國及歐洲列強如出一轍,美國的富饒土地是差不多殺光了印地安土著,歐洲是發現新大陸,武力殖民,搶奪財富而發家致富,工業革命的大部分原因,就是由於掠奪的財富的累積,因此多出大批有閒階級,富而受教,那新奇的工業革命才在歐洲誕生。日本的大發展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國的賠款,基建,軍備,機械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