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16219450500

    【文題呈現】

    請以“一路有你”為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一路有你”,是2007年9月南通市高三語文第一次調研考試的作文試題。

    文題“一路有你”,其題旨蘊涵著豐富的人文色彩。當學子們從懵懂走向明理、從稚嫩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時候,其成長的歷程,會讓他們記住許多曾經讓他們感懷的事情、回味許多曾經讓他們感動的人物、體味許多曾經讓他們受益的哲理,這些在他們的人生履歷上留下印痕的點點滴滴,如甘泉濡溼著他們成長的歲月、豐盈著他們年輕的生命,因此,以“一路有你”為題,就使學生所寫的內容彰顯著強烈的人文特色。

    文題“一路有你”中的“一路”,並非指具體實在的“一路”,而是指一種被喻化了的人生歷程,所以,本題的寫作,必須扣住“一路”的象徵意義加以演繹。“一路”,可以是自我精神成長的一份履歷,可以是自我人格提升的一段過程,可以是自我學業進步的一串日子。如此說來,本文文題的外延範圍是較為寬泛的。只要選擇自己在某一方面成長的經歷,皆可作為“一路”的內容呈現出來。

    文題“一路有你”的關鍵詞是“你”。本處的“你”,亦是一個泛化的概念,它並不囿於“人”的範疇。換言之,本文的寫作物件“你”,既可指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實實在在的個性鮮明的“人”——這個“人”,可以是對自己親情奉獻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等親人,可以是給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學朋友,可以是教給自己學業、讓自己遠離愚昧和平庸的老師,可以是傾心給予自己幫助、讓Sunny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也可指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具體的“物”,如伴隨自己走過無憂的童年生活的書籍,放飛思緒、記載心情、見證長大的心愛的日記,寄託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憶的文具……;還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領自己到達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氣和信念,支撐自己戰勝困難的意志和毅力……寫作物件的豐富性,決定了本文選擇的寫作題材的豐富性。

    “一路有你”中的“你”,也暗示我們:最好以第二人稱的口吻來寫作文章,因為第二人稱的陳述方式,易於事情過程的敘述和文章情感的抒發,易於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如果寫作本文時用第三人稱的“他”取代“你”,就會陷入審題的誤區,造成人稱的混亂,從而影響表達的效果。

    【佳作示例】

    一路有你

    一考生

    一曲悠遠寧靜的《姑蘇行》,Teana之響,音音珠璣,我彷彿翻開了那清油燈下泛黃的線裝書,來到山谷的江南。那裡有一片美麗的河洲,河底漂浮著柔軟的水草。嗅著那散發了兩千年的蒹葭的晚香,細品那愈加吟誦愈顯天真的民風:“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吹笛,恰似吟詩,每每輕按六孔,便如沐浴久旱的甘霖輕鬆抖去滿身的疲憊與倦怠。

    十年竹笛生涯,十年輾轉流連,多少次在冷漠中重拾溫情,只感謝一路有你。

    記得幼年那個孱弱的我——那與竹笛不相上下的個頭,那氣短息弱的斷斷續續,那細瘦得堵不住笛孔的手指,可就是一個這樣的我,卻執意地選擇了竹笛,不為文人雅士的絲竹之美,只因靠在牆角聽老師吹奏時,我曾陶醉過。

    於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便有你相伴。

    記得第一次吹一首完整的《小河淌水》,我手持著你,用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和熱愛,把我的情感付諸你。那一次,老師和同學們都為我鼓掌,我喜極而泣,我愛我的音樂。

    後來的日子,我攜著你,你伴著我,就這樣心照不宣、義無返顧地走了過來。在你的世界裡,我體會到了茂林修竹的清雅豐美,體會到了“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盛大恢宏,那是一種襟懷天下的氣度,那是一種天真無飾的期盼,那是一種超然物外的淡定,以及與音樂共舞的忘我的瀟灑。

    中考的時候,曾一度冷漠了你。成績知曉以後,卻第一個把喜訊告訴了你。這才發現,一路風風雨雨,早已與你不離不棄。在你的包容下,我的手指隨心所欲地跳躍,我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抒發。我捧著你,恰似與一個闊別多年的老友相擁。

    雁過無痕,風吹無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跟隨我,品味過春榮夏酷,見證了秋悽冬寒,永不厭倦地聽我訴說,為我分擔,感謝一路有你。

    如今時至高考,我依然始終不肯離開你。時常一杯香茗,一本書,一曲《葬花吟》,便是一場異常充實的晚自習。每每吹奏,便彷彿來到花冢之前,與瀟湘妃子同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任思緒飛遊之後,便重新投入緊張的學習,彷彿肩負著你無限的希冀。

    吹奏著你,總感覺到一種歌之即在與不歌亦豔的光榮,引導並撫慰著我。一路有你,我充滿力量,一路有你,我一往無前。

    【簡評】相遇,總是那樣的偶然,牆角老師吹響的笛音,讓“我”幼小的心靈,多了一位相隨的伴侶。於是,竹笛抖去滿身的疲憊與倦怠,伴“我”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伴我走近高考。本文,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流暢的語言,寫出了笛音給予“我”的精神撫慰,寫出了“我”對竹笛的一往情深。

    一路有你

    一考生

    蒙古包,軲轆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註定是馬頭琴的搖籃;信天游,紅高粱,大風起兮雲飛揚的高山天生是嗩吶的故鄉;楊柳岸,烏蓬船,小橋流水繞人家的江南終究逃不出二胡的磁場。

    可是,究竟讓我用怎樣的樂器來鳴奏一曲童真的歌謠,告訴我,一路有你,便有了夢想?

    安徒生,你的童話是我童年時的夢想。一路童年,一曲歌謠。還記得那個用火柴點燃希望的小女孩嗎?是她點燃了我心中最深藏的那份愛的火苗。從此,漫漫快樂的童年路,我的腦海中會浮現那些用愛點燃的章節,就像小女孩劃開的那堆火柴。

    還記得那位自欺欺人的皇帝嗎?是他的新裝讓我看到了虛偽與真實。從此,我明白要用一雙真善的雙眼看透虛偽看透真實。當海的女兒化為海水中一陣泡沫,你用她的眼淚告訴我真善美的真諦。一路的童年呵,是你的陪伴開啟了我心中最初的愛。因為那一篇篇童話中沉澱著你的夢,揉碎了你對世界最樸素的情懷……

    一路有你,讓我用怎樣的歌謠譜唱,有你陪伴,便有了夢想?

    地壇風蕭蕭,吹過多少日夜。看盡雕欄玉徹由興起到坍塌,看盡繁花綠樹由蓊鬱到凋零,也在你寧靜的文字中看到你的身影,徘徊與思索,你用文字寫出了你的感悟、你的意志。

    史鐵生,一路有你,讓我幡然醒悟,在你的地壇中,那蕭蕭的風將你的思想傳播。終身固定於輪椅上的你讓我明白了苦難的本質,讓我看清了苦難的真實。

    從此,當我徘徊迷茫之時,你的諄諄教誨總能撥開我心中的迷霧。一時的失敗、暫時的痛苦終將被你文字中透出的意志和勇氣所吹散,因為寧靜的你正是用它參透了人生。

    一路困難,有你的精神鼓舞,讓我用勇氣去面對挫折。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那是古人的行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是東坡的低唱。我也要用我的唱歌傳達一路有你的幸福。

    母親,您親手織的毛衣,依然會在天寒之時置於我的床頭;那杯熱騰騰的牛奶依然時時出現在我的書桌旁。一路十多年,始終是您的愛幫我驅走生活的寒意,如今,我該如何告訴您,感謝這一路您的陪伴?

    三毛說:“撒哈拉的盡頭,是我綺麗的夢。”我不知她通往撒哈拉的一路有誰陪伴。可是,我回望這漫漫一路,我會在空間的座標上找到那些陪我一路的人,因為那裡,沉澱過我的記憶、我的迷夢……

    【簡評】本文,作者選擇了人生的三段歷程來逐一演繹:一路有安徒生的童謠,便有了夢想的童年;一路有史鐵生的精神,便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氣;一路有母親的大愛,人生便不再孤單寂寞。篇末以三毛句作結,有思想深度、有內涵韻味。全文單線延伸,緩緩道來,頗見功力。

    一路有你

    一考生

    一路有你,伴我走過孤獨,走過無知,走過稚嫩。多少次執子之手,便忘卻塵寰,直到:滴殘紫塞風前淚,驚破紅樓夢裡心。

    隔花人遠天涯近

    初讀紅樓,如管中窺月,只知道寶黛的悲歡離合,紅樓兒女們香消玉隕,眼空蓄淚,方知人間不只是美好,那樣一座奼紫嫣紅的大觀園,終究也不是人間天堂,卻至少隔斷了許多園外的骯髒。當園外的勢力一點點侵入園內,便是無可挽回的悲劇的開場。園內園外,竟是咫尺天涯。十二女伶的離鄉怨,林黛玉的消香館,薛寶釵的恨無緣,直至賈寶玉懸崖撒手遺紅怨,唯與作者共掬一把熱淚灑於閨閣之中。

    豪情悲歌轉眼間

    三春事業負東風,明月梅花一夢。一部紅樓,有作者多少自傷。情痴抱恨長,是一個家族的興亡血淚,無材補蒼天,是眼看大廈之傾的無可奈何。唐太宗一句“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誰知千年後一部紅樓亦道盡興替。隱隱約約中,亦讀出多少堂堂鬚眉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如畫美眷都被裹脅其中。飛鳥個投林,一番夢幻之後的“假語村言”寄託著多少真摯的哀思!隱卷長嘆。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衰落的賈府是不可逆轉的現實,也曾是作者頭頂的一方天,然而大觀園無數靈動的紅顏,卻大多純是作者的理想。多少回讀紅樓後,方知釵黛之爭、晴襲之爭,都是現實與理想的不可調和。黛玉之風流婉轉、晴雯之心比天高,正是作者最深的理想。寶釵之經濟學問、襲人之溫柔和順,卻是現實之閨閣塵緣。於是方知,釵黛之存,是現實之多弊卻根深蒂固,欲罷不能;黛晴之逝,是理想之難行卻矢志不渝。“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杯淨土掩風流”,這才是最深的悲劇,才是作者最大的苦悶。

    紅樓永珍,一路走來是師,又是友,風光霽月,山高水長。

    是你,一點一滴,教會我關於悲劇、關於美、關於理想、關於夢。

    成長的路上,一路有你,如今依舊,願執之手,與子偕老。

    【簡評】《紅樓夢》的博大精深,深深地吸引住我們的小作者,使他難以忘懷。於是,他以濃郁的情感、獨到的思考,成就了這篇非同凡響的美麗篇章。文章以“紅樓”閱讀的感受貫穿全篇,對其歷史的意義和人物的際遇進行了深入的剖析,精練而老到的語言、整齊而優雅的句子令人賞心悅目。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啟秀中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人一個月見兩次,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