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童趣兩無猜
-
2 # 蓬萊
毛澤東,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為一部分人。歷史上的戰爭都是殺俘虜或虐待俘虜及屠城,毛澤東是優待俘虜,進城不擾民。
-
3 # 夭夭說歷史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就是嬴政扶蘇父子。父子倆都是悲情英雄。嬴政對於中國的意義很大,是始皇帝,兩千年的封建帝制從他開始。他幼年在趙國為質,顛沛流離,受盡冷眼嘲諷。長平之戰後,秦趙關係更是陷入僵局,趙國45萬被秦軍坑殺,幾乎趙國每一戶人家都與秦國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嬴政的父親因為害怕,在呂不韋的幫助下買通守城官兵逃回秦國,而嬴政和他的母親留在了趙國。趙華人所有的仇恨都對著還在趙國的嬴政,很多人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嬴政東躲西藏,在母親孃家的幫助下才逃過死亡。這段悲慘的童年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可以從滅掉趙國後,嬴政親自到趙國坑殺跟他母親有仇的人看出,嬴政的童年很不幸福。
在趙國六年才能回到秦國,父親已經有了新夫人,還有一個兒子成矯,親祖太后夏太后對成矯有意培養。嬴政自小沒有得到過父愛,回到秦國應該是和父親相處融洽的一段時光,也是嬴政溫情幸福的一段時光,可是好景不長,異人在位三年就去世了。13歲的嬴政即位為秦王,即位之初,三大外戚鼎立,呂不韋大權在握。他深處權利漩渦又左右為難,可以說他度過了擔驚受怕的幾年,也是韜光養晦的幾年。這幾年他的母親寵幸嫪毐,併為他生了兩個兒子,還想嫪毐的兒子當秦王。嬴政心裡應該是難過的,他曾經相依為命的母親背叛了他,從此他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了。
蘄年宮政變他乾脆利落的解決了嫪毐與呂不韋,從此開始自己的王權之路。29歲開始歷經十年統一六國,真正地君臨天下。他是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閱奏章120斤。為了他的帝國殫精竭慮,就連死亡都是死在巡遊的路上。他死後,他曾經信任的臣子背叛了他,殺了他最愛的長子扶蘇,毀了他一手創立的天下,殺了他所有的子女。
而扶蘇,經驗了千年的名字,那個仁義耿直的公子,信了那封矯詔,自刎而死,追隨他的父親去了。曾經的父子,最後在同一年殊途同歸,帝國毀於一旦。嬴政一生遭遇背叛,也遭遇多次刺殺,秦雖覆滅,百代皆行秦政法,誰又能說這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傳之萬世?秦始皇也會以另一種形式涅槃重生。
-
4 # 緣來似你
鬼谷子吧。
這個成神的牛人,來無影去無蹤的。
自己牛也就算了,教出的徒弟也是。
我一直覺得,他把世人當棋子玩。才會讓那些徒弟下山攪弄風雲。
他幾個徒弟下山,完全成了主角,帝王都成配角了。
這樣的人,我相信,要是他有心,真可以征服世界。
不膜拜不行啊。
-
5 # 長河史鑑
我來回答吧,首先喜歡一個人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時而讓你喜上眉梢精神抖擻,時而又讓你暗自傷神欲哭無淚,那些揣摩試探的日子裡這喜歡無疑是種折磨…哎呀呀…我貌似跑題了…
言歸正傳,當然還有另一種喜歡,更確切的來講應該是崇拜和敬佩,人格魅力,品行端正,讓人深得喜歡。
這裡首先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北魏孝武帝時,趙平太守孟信,為政崇尚寬厚仁,收效極佳,豪紳大家都沒有觸犯法紀的。老百姓十分感激他的行政。一次,山裡有位老人給他送來了烤制好的小豬肉和酒,以表敬意。孟信和顏悅色地接待了他,並關心地問飢問渴,表示慰問。吃飯時,孟信卻拿出自己的酒,用鐵鐺(溫酒器)溫好了,並讓人用木盤端來了下酒菜:其實只是些韭菜花、醃鹹菜一類的清素菜餚,僅此而已。他和老人,各執一杯,自斟自飲。酒過三巡,孟信舉杯對老人說:“我來貴郡任職,從無任何人送禮給我,只有您給我送來了這些禮物。我很久只吃素不沾葷了,如今我為了收下您老人家這份深情厚意,就收下您一隻豬腿吧。但酒我這裡有,就不勞您破費了。”老人一聽,十分高興,又向孟信拜了一次,就撕下一條豬腿獻給了孟信。然後又喝了些酒,差不多盡興了,才分手告別。
孟信後來不做官了,由於平時沒有積蓄,家中十分清苦,以至於連飯也吃不上。他只有一頭老牛,這天他侄子把老牛賣了,準備買些柴米。一切手續都辦妥了。按當時市場管理法規定,買方應知道賣方的家住在哪裡。正當買牛人跟著孟信的侄子在孟信家待著的時候,正好被外出歸來的孟信碰上。孟信見到了買牛人,才知道老牛被賣掉。他當即告訴買牛人:“那是頭病牛,一使用病就發作,你就不要買了。”並因此將其侄子打了二十杖,以示懲罰。買牛人為孟信高尚的品德震驚了,連連讚歎,過了一會,又對孟信說:“孟公,我只要買到你這頭病牛,病了也不要緊,因為不需要它出多大的力氣。”面對買主的苦苦清求,孟信只是不依,買牛人只得作罷。後來才知道,買牛人原來是周文帝帳下的人,周文帝聽說此事後,也因孟信誠實敦厚、不貪便宜的高尚風節而深為感慨。
沒錯,孟信就是我喜歡的歷史人物,帝王將相,豐功偉績固然值得青史留名,然而小人物的優秀品質也一樣應該銘記和發揚,我華夏幾千年以來誠信都乃立身之本,可當今社會誠信遭遇了前所未有之危機,並且在你我的生活裡每天都在上演,這不晚上買的葡萄又被坑了一把…嘗的時候分明很甜,回來的時候酸的咧嘴,其次八兩稱我現在都覺得很良心。
倘若我們都像孟信一樣誠實守信,敦厚老實,用自己的良心去做事,那麼何來假奶粉,假疫苗,假種子…此處省略一萬字。
-
6 # 聆聽雨夜雨
我最喜歡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人。792年進士,官至吏部侍郎。唐代偉大的詩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大家,詩也是為唐詩一大變的開派的大家。唐代八大家之首。韓愈出生於官宦之家,但他的生活和仕途的道路卻十分坎坷,他是在逆境中求學,成才,立業的。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不久也離開了人世,從此由長兄韓會和嫂子鄭史撫養,隨著韓會住所的變動而常常的變動居所。禍不單行,韓會被貶為韶州刺史後不久就死了,嫂子鄭氏領著家小護送韓會靈柩回河南老家去,其時韓愈才十一歲。回家後,逢地方局勢動亂,無法安居樂業,鄭氏只好又帶領家小到了宣州,僅僅靠韓會生前置下的一些田產的微博收入,勉強維持生計。韓愈知道人生不易,生活艱險,就勤奮苦讀,從不懈怠。然而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韓愈參加科舉考試失敗了。十九歲,滿腹經綸,他是那樣的信心滿滿。他意識到,只有學識,沒有名流高官的舉薦是不會高中的。真是這樣,接二連三的,他都是名落孫山。他苦悶極了 ,在彷徨中度過了六年。很偶然的,韓愈得到梁肅的賞識和舉薦,這第四次才考中了進士。按照唐代的科舉制度,禮部考中後還得透過吏部的考試,考中了才能做個官員,這次韓愈又是個三連敗。這時候韓愈已經無法再京城呆下去了,因為他沒有錢了。韓愈只好懷著承重的心情離開了。一次次沉重的打擊並沒有打垮韓愈,卻讓他更加的堅毅,百折不撓。他沒有因為生活的不公平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他依然如蒼松翠柏般活著,執著的讀書習作,終於成為一代文學宗教。
-
7 # 菠蘿愛嘮書
蘇軾:曠達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秦少游曾評價蘇東坡:“蘇軾之道,最深於性命自得之際,其次,則器足以任重,識足以致遠,至於議論文章,乃其與世周旋,乃粗者也。”
秦觀認為,蘇軾的才識,最高深的是他處世的哲學,其次是他治國理政之才,最後才是文學,可那也不過是蘇軾與俗世周旋的手段罷了。
蘇軾一生幾度遭貶,在海南,他寫下這樣一段家書。
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與長子邁訣(長子:蘇邁),已處置後事矣。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與諸子,死則葬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乃東坡之家風也。這段家書,是蘇軾剛到海南寫的。海南自古就有“夷島絕域”之稱,據說在宋朝,流放海南只比滿門抄斬輕一級。蘇軾說不讓兒子來奔喪,說是家風,其實是不捨得子孫們來送死。
蘇軾的曠達中,一直隱藏著痛苦的元素正所謂,“未曾在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在黃州,蘇軾開荒種菜,研究紅燒肉的做法……
在惠州,他潛心釀酒,在“西湖”上修建“蘇堤”
發明烤羊脊惠州市肆寥落,然日殺一羊。不敢與在官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骨間亦有微肉,煮熟熱酒漉,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牙繁,如蟹螫逸味……蘇軾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哪怕生活是一灘爛泥,他也能在裡面種出一朵花來。他始終是那個在雨中一邊行走,一邊吟詠的智者。的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8 # 名字隨意人不隨意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以前一直喜歡諸葛亮,搖個羽毛扇,仙風道骨,能掐會算,運籌帷幄之中,那感覺,就一個字——帥呆了!
他什麼都能先人一步,還能知道別人怎麼想的,簡直無所不能,當時我就在想,長大後要成為他那樣的人!
後來大了一些,換人了,喜歡劉邦了。諸葛亮在厲害還不是給劉備打工呀!劉邦不同,小官吏出身,基本混混一個,沒什麼文化,居然能讓兵仙韓信、謀神張良、人精陳平為他服務,還有老家帶出來的第一功臣後勤部長蕭何及眾多猛將,這些人出生入死,忠心耿耿。也羨慕他老丈人家那麼有錢,也不嫌棄他,他老婆還能跟他同甘共苦。總之就是兩個字——羨慕嫉妒恨呀!
-
9 # 漆園讀歷史
南唐國主李煜。
李煜,五代南唐國主,南唐最後一任國君,後世多稱李後主。975年,兵敗降宋,978年,死於汴京(今開封)。
知道李煜的契機
2006年,小學六年級,電視上播個劇《問君能有幾多愁》,片尾曲還是片頭曲是《虞美人》,聽過兩遍後,心裡就不斷回想詞曲,然後就能唱出來了。一切從此開始。
喜歡李煜的理由
起初在那個網路通訊還不甚發達的年代,會不自覺的去認識瞭解。然後是越來越深的瞭解伴隨著的越來越深的喜歡,這個不勇敢甚至怯懦的人,又是那麼真實,讀他的詩詞,就如同走進了千年前他的時代,願意同那個赤條條的靈魂一同悲喜。
最喜歡的李煜詩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雲龍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
(亡國後的反思,無限悲涼)
最喜歡的李煜詞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雲開,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這裡邊的瀟灑快意,我喜歡,也向往)
另附上一篇早期看過的關於李煜的文章段落,據說是高考滿分作文,名曰《細雨閒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應如是》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國維說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龍椅上的孩子們,往往是沒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紙醉金迷,終日燈紅酒綠,也抵不過夜深人靜時無人訴衷腸的寂寞。尤是南唐滅亡之後,家國之恨降臨在這個還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頭。他的寂寞也是無聲的,但卻不是無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將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鋪在宣紙之上,將其化為"一江春水”,化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人間詞話》 中有批語:“詞至李後主,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煜 的寂寞是那個動盪年代的悲傷,但卻開啟了詞的新時代。”
更喜歡李煜其人還是他的作品
這個我很明確,更喜歡李煜其人。他的存在,傾注了我的半生深情,陪伴了我的一路成長,也毫無意外地填充滿了我的現實與夢想。
李煜對你的影響
如果沒有李煜,我這十多年的諸多時日都是空窗的吧,意念、情懷、夢想也全碎了一地吧。也是從他開始,喜歡上歷史,瞭解到了更多文人墨客,萬千事物。
自喜歡李煜以來的感想
(這個是2015年某日為他寫的,覺得很貼切)
“多少紛繁複雜多少真假難辨多少人心薄涼多少滄海桑田,只會讓我覺得從小喜歡你至今是正確的,你的詩詞,你的為人。我透過時空的阻礙都看得見你的真、誠。而且相信, 不會錯”。
用一句詞或一句詩評價心目中的李煜
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借用一句歌詞“尋常巷陌塵埃舊事,細想來也驚心動魄”。時間往復,沒有了往初的熱烈,心態也會日趨平和,可以平靜的讀完一段貶損他的文字,平靜的任他的痕跡遍佈我生活的角落。斯人已逝,印記猶存。
-
10 # 開元安好
如果說有一位詩人一生都沒有接觸過充滿男歡女愛的婚姻並且沒有接觸過充滿功名利祿的官場,而是在閒逸的隱居生活中以那高潔美妙的梅花為妻子,以超逸潔白的仙鶴為孩子,大家一定會非常驚訝與詫異。而在中國的宋代就有這樣一位仙風道骨的詩人。他就是南宋著名的隱逸詩人林逋。
下面讓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他——林逋,字君復,後人稱為和靖先生。他是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有著“梅妻鶴子”的隱逸故事。在西湖孤山隱居的他,一生沒有出仕做官,也沒有娶妻生子。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了美妙的自然山水之中,在美妙的自然景緻中感受到了一種與俗世不同的清新超逸。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他是中國“梭羅”,一位守著自己的“瓦爾登湖”的隱逸詩人。
其實,這位一生都處於隱居狀態的詩人在年幼的時候也是非常刻苦好學的,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但是他的性格卻是與充滿功名利祿的仕途格格不入,他如此努力學習並非為了以後可以“學而優則仕”,而是純粹得為了用心體悟感受知識之妙與妙手偶得的欣喜。
雖然他年長了之後,仍然不想要在仕途上有所突破,但是他卻對自己的隱逸秉性不改。安貧樂道的他面對著清新美妙的自然,全然不會被離群索居的孤獨寂寞所影響與干擾,甚至說他寧願選擇去離群索居,也不願與滿是物慾的詩人同流合汙。
我們從他的隱居生活中能夠看出與庸俗至極的世界完全不同的隱逸格調,與當時充滿了市儈氣以及功利心的社會完全不同。他經常駕駛小舟環遊遍了西湖邊眾多的寺廟,經常與高僧詩友交往唱和。他一生都以美妙山水為伴,甚至20多年沒有涉足過城市,最後他也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終老一生。
但是他的影響卻是很大的,就連當時的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都十分敬佩他的為人,又非常喜愛他的詩歌。於是他們不辭公務繁忙,前去與他唱和,並拿出俸銀為他重新修建新的宅院。同時他與當時的名士范仲淹、梅堯臣也有詩唱和。從這裡我們這足見他的文學創作的巨大影響力。
從下面他這首文筆優雅的代表作《山園小梅》,我們可以發現他的作品中的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仙風道骨。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宋代 林逋 《山園小梅·其一》
這首詩是隱逸詩人林逋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是千古名句,其中唯美的意境和朦朧的意象不知觸動了多少人的心。
首句就開門見山地寫作者對梅花的喜愛與讚頌之情——它是在百花之中最先頂著凋零的嚴冬迎著寒風昂然盛開的,那明麗動人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佔盡了。一個“獨”字、一個“盡”字,充分表現了梅花獨特的生活環境、不同凡響的性格和那引人入勝的風韻。
接著下面這一句最為人所稱道——在清冷的月光下的清澈水邊漫步,那靜謐的意境疏淡的梅影和縷縷的清香,使寧靜地欣賞美妙桃花的作者為之傾心與陶醉。這一聯簡直把梅花的氣質風姿寫盡絕了,神清骨秀的它是那麼高潔端莊,是那麼幽獨超逸。
上句運用輕柔的筆調勾勒出梅花之骨,下句則是運用濃墨重彩來描摹出梅花之韻。橫斜”表現他的嫵媚,迎風而歌;“浮動”是說其款款而來,飄然而逝,頗有仙風道骨。“水清淺”顯示他的澄澈清新與靈動溫潤。這美妙精緻的語言使人如見其景,儼然形成了一幅清幽迷人的山園小梅圖。
其實他也是化用了五代南唐江為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可見林逋點化詩句的才華。
接著的頷聯“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巧妙地運用了擬人手法,將動物寫得非常鮮活,賦予其生命活力。上半句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來賞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其中“先偷眼”三字寫得很是傳神,作者對現實事物的觀察是非常細緻的。下半句中的“合斷魂”一詞更讓人感覺悽苦凝重,蝴蝶因愛梅而至銷魂,這就把蝴蝶對梅的喜愛誇張到了頂點。
最後的尾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寫在賞梅中低聲吟詩,使幽居生活平添幾分雅興,作者在恬靜的山林裡自得其樂,真是別具風情,根本不須音樂、飲宴那些熱鬧的俗情來湊趣。這一句也從借物抒懷變為直抒胸臆,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也十分強烈直白。讀者也會為其中的情感表達引起內心的共鳴。
我們從這首寫梅花的詩,可以發現林逋是一位和“霜禽”“粉蝶”一樣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詩人——一個梅化的詩人。其實這裡仙風道骨的梅花正是他的外化與象徵。他的隱逸灑脫,他的仙風道骨,都表明“梅妻鶴子”的林逋是隱逸詩的集大成者。
回覆列表
喜歡格局太小了,應該是敬佩。
我敬佩和喜歡的人,在古代只有成吉思汗,他是幾千年來主動攻略外國勢力的人,他馬踏歐亞,震撼了世界打出了國威,開疆拓土擴充套件版圖,給後世留下了廣袤的生存空間!
現代的只有鄧小平,他的一國兩制兵不血刃的收回了港澳,提震了國威。
他的改革開放政策,在短期內讓十幾億民眾豐衣足食不再捱餓。
他的豐功偉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鄧小平的理論思想千秋萬代,與日月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