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書童讀史
-
2 # 國際藝術書畫
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代皇帝,也可以說是北宋的亡國之君。一般說到亡國之君大家都會覺得是昏庸無能的,才會導致一個國家滅亡。不論國家是被起義動亂推翻,還是更有能力者奪權亦或是外族入侵致使國家滅亡,最後在任的君主總是脫不了干係。那麼宋徽宗是昏君嗎?
從宋徽宗在位時所作所為來看,宋徽宗應該算的上是一個昏君。他在位之時重用蔡京、高俅、童貫等奸佞小臣,使得北宋朝政混亂,軍心渙散,毫無戰鬥力可言。他加收賦稅徭役,又因為天災人禍,當時的宋朝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時有暴亂髮生,這就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他奢侈無度,建立專門供給皇室用品的造物局,所用物價都是價值連城,手藝複雜。還使用大理石來建造宮殿,無論人力還是財力都是一筆非常大的支出,可是宋徽宗絲毫不能考慮到民間的疾苦。從這個角度來看宋徽宗還不是昏君麼?
另外宋徽宗有一個非常不雅觀的外號叫做青樓天子,為何會有青樓天子這種說法?還不是因為宋徽宗經常出入風月場所,和京中名妓李師師也是有長達十幾年的恩怨糾葛。甚至於有時候逛青樓致使第二天不能早朝還會有專門的官員替他圓謊,說他昨夜批奏摺了很累或是生病了之類,真是荒唐至極。
有很多人不確信宋徽宗是昏君,是因為他在藝術上的造詣實在很高,一部分掩蓋了他是昏君的事實。
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在政事的處理上懶散怠慢,他將所有的時間都用於書法繪畫之上,每日在書房之內研習書法字型,繪畫技巧,欣賞眾多名士的書畫。在他長久的練習之下,他也寫的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並且以書畫在中國書畫界留下了不錯的名聲。但是他太沉醉出這種極具文藝色彩的人生之中,忘記了他是一國之君,他身上承擔的不僅是他一人的喜惡,整個大宋百姓的生活都掌握在他的手上。但他沉迷書畫,不理政事,放任手下官員為虎作倀,欺壓百姓,直接導致了宋江等人的方臘起義。
可以這樣講,中國歷史上在文學藝術上有所成就的帝王很多,但在文學上當推李煜為第一,在書畫上,恐怕就非宋徽宗莫屬了。這也是人們習慣於將他們兩位相提並論的關鍵原因之一。
徽宗不僅藝術天賦過人,而且對藝術的熱愛之情,也非常人可及。
-
3 # 使用者13688672191
謝謝邀請。宋徽宗熱愛文學藝術並沒錯,但他忘記了自己首先是一個身系天下安危的皇帝!一個不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皇帝,最後搞得國破家亡,自己也成了俘虜,受盡屈辱……不知他到死明白沒有:他就不該當皇帝!古往今來,大有作為的政治家,熱愛文學藝術的並不鮮見。但他們把文學藝術只是當作奪取天下、治國理政的情懷而抒發豪情,並留下傳世的詩詞或墨寶。他們從來沒有把搞文學藝術放在自己職責的首位。
宋徽宗瘦金體的書法還是有名的,這也是他讓人們能記住他的主要原因之一。後人罵他,是因為他是個太差勁兒的皇帝!
-
4 # 我愛寶葫蘆
1、 熱愛文學藝術、甚至在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並不是好皇帝的標準。宋徽宗留下罵名是因為他這個皇帝當得不稱職,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災難。
2、 宋徽宗寵信奸臣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李彥、朱免,時稱“六賊”。朝堂上奸佞當道,自然是政治昏暗。
3、 宋徽宗窮侈極欲、勞民傷財。他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宮殿;迷戀仙道、建造道觀;搜刮天下的奇花異石運往汴京,稱為“花石綱”;向百姓徵收苛捐雜稅。他的這些舉措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就是那段時期的官逼民反的寫照。
4、 宋徽宗沉迷美色、荒淫無度。史載,他一生中臨幸過多少女子,生下過多少的子女,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楚。更為荒唐的是,他作為一國之君,居然多事偷偷的到青樓之中與風塵女子李師師幽會,淪為笑柄。
5、 宋徽宗膽小如鼠、貪生怕死。金兵大舉南下,逼近汴京。他作為國君,不去積極組織反抗,反而驚慌失措,匆忙讓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桓(宋欽宗)。把爛攤子甩給了兒子,自己當了“太上皇”。不過,最終他還是成為了金人的俘虜,史稱“靖康之恥”。從此北宋滅亡,中原百姓慘遭金人的鐵騎蹂躪。
像這樣一個禍國殃民的昏君,能不留下罵名嗎!
-
5 # 小史寫小史
熱愛文藝是好事,可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陶冶情操。歷史上很多君主都熱愛文藝,像曹操沒事喝多了橫槊賦詩。還有清朝的蓋章狂魔乾隆也熱愛文藝。
首先你要把你的主業搞好。宋徽宗趙佶,主要職業是皇帝,皇帝的主要職能就是管理好國家,全國的人出錢供著著你,就是想讓你給大家帶來平安,百姓也不是不講理,管理國家很累,你畫畫,寫字,沒事逛逛青樓,找找師師釋放一下激情也是可以的。
可是,宋徽宗自己帶著手下的寵臣小弟樂呵完了。卻不管國內百姓了。國內天災不斷,盜匪橫行,官逼民反,農民起義四起。
再者,國外,北面金國虎視眈眈,一直想馬踏中原,西面西夏如跗骨之蛆,不斷蠶食國力。
還有在金人南下,初次兵臨汴梁城下,不思抵抗,退位,南逃,讓兒子頂缸,一連串動作可謂行雲流水,如他的書畫一氣呵成,堪稱完美。
最後金人北歸,他又回來奪權,排擠功臣,導致第二次金人南下無得力救援,靖康之恥,宋徽宗被抓,應該普天同慶。可憐,同時被屠戮的幾十萬百姓。
-
6 # 文化點心鋪
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上,大約出了300多個帝王,80多個王朝。其中,宋代帝王的文化水平和文學修養無疑是所有帝王中最高的了。有宋一代,文化空前繁榮,不論在文學、繪畫、書法,還是音樂、思想、科技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宋代的帝王們,要麼是丹青妙手,要麼是書法大家,一個個都是妥妥的文藝愛好者。而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更是宋代歷史上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都響噹噹的文化大師,且不說他的繪畫技藝,單說他獨創的“瘦金體”,在書法史上的堪稱“一絕”。
可是,如此多才多藝的宋徽宗在歷史上留下的罵名也很多。與同樣亡了國南唐後主李煜相比,他更加令人痛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在歷史上,人們是如何評價宋徽宗的?宋徽宗還沒有成為皇帝前,封號為“端王”,那時候,人們對他的評價是“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也就是說:宋徽宗還在是太子的時候,人們就認為他行為舉止不沉穩,浮躁淺薄。而等他當了皇帝以後,人們對他的批評和指責就更嚴重了。
《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說他:“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慾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此外,宋徽宗還被後世稱為”青樓天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後世批評責罵宋徽宗的那些言論,多是從政治角度來看的。
畢竟,宋徽宗在歷史上最重要也最首要的身份,是一個帝王,一個國家的領導者,肩負著治理國家的重任。所以,他的才華應該提現在治國理政上,而不是那些業餘愛好上。後來,北宋滅亡,也確實與宋徽宗的“玩物喪志”“不理朝政”有莫大關係。
其次,後世對宋徽宗的批評責罵都是站在政治角度上;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可以說震動華夏,重新整理了末代帝王成為階下囚後受辱的歷史。在“靖康之難”中,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宋朝皇族、後宮嬪妃、宗室大臣、朝臣等三千餘人被金人像牲口一樣驅趕著押解北上,而後所有嬪妃、宗室婦女全部為奴為娼,東京汴梁城也被洗劫一空。
“靖康之難”不僅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更深深刺痛人們的內心。這場浩劫所造成的破壞和傷害,是巨大的。這個國恥,宋朝用了上百年才得以洗刷。這期間,南宋和金人的戰爭大大小小千餘場,造成了多少生靈塗炭,有又誰知道呢?
這也是宋徽宗之所以被歷代史學家和學者嚴厲批評責罵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一個階下囚,宋徽宗在“靖康之難”中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然而,相對於整個大宋王朝所遭受的傷害,相對於普通百姓所經受的痛苦,宋徽宗所遭受的恥辱和折磨完全是“罪有應得”。
第三、宋徽宗具體都做了哪些令人痛恨的事情呢?在如何評價宋徽宗這個問題上,我們始終要弄清楚一點:宋徽宗被罵不是因為他熱愛文學藝術,而是因為他沒有把本職做好。他的本職是什麼?治理好國家。可他不僅沒有做好本職工作,而是把自己的大把業餘時間除了都花在文學藝術上之外,還花在其他一些與朝政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上。
據歷史記載:宋徽宗有五大嗜好:迷戀奇花異石、珍禽異獸;喜歡書法繪畫;喜愛飲宴嬉戲;熱衷於微行出訪,拈花惹草;崇尚道教,喜歡裝神弄鬼。因為他喜歡“奇花異草”,所以奸臣蔡京就派人在民間搜刮。因為“花石綱”沉重巨大,因此在運送過程需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而押運的官差也會藉機搜刮民脂民膏,弄的百姓怨聲載道。
宋徽宗另外一個被後世詬病的嗜好就是“沉迷美色”。據統計,宋徽宗有143名妃嬪,504名女僕。而且,他喜歡的女子不僅有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還有宮廷外的妓女。他不僅經常微服出巡逛妓院,還常常叫妓女打扮成宮女入宮伺候,可以說淫亂至極。因此,他也被後世稱為“青樓天子”。
此外,宋徽宗最令人痛恨的事情,就是重用“六賊”:蔡京、童貫、朱勔、梁師成、王黼、李彥。這“六賊”中梁師成、李彥、童貫是太監,掌握了宋朝的軍政大權。這些人把持這朝政,欺上瞞下,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排除異己,把整個北宋的朝堂攪得烏煙瘴氣。
而宋徽宗了,一味沉迷在這些人的阿諛奉承中,整日與後宮嬪妃,青樓妓女廝混,不理朝政,導致北宋的朝局越來越黑暗,而底層的百姓也是怨聲四起。可以說,北宋末年方臘起義和金人入侵,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宋徽宗對這“六賊”的重用。
第四、同樣都是亡國之君,宋徽宗比李煜要可恨地多;後世史學家們在評價歷代的亡國之君時,總是喜歡把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想提並論:二人都是因為玩物喪志而亡了國,最後成了階下囚;二人的結局都十分悲慘,李煜死於牽機藥,宋徽宗死後被金人當油燈點;二人都很有才華。
可是在導致國家滅亡這一點上,宋徽宗比李煜要可恨的多。為什麼?李煜當時統治的南唐,其實只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南唐即使不被大宋所滅,再過個幾年,也會被其他政治集團滅掉。正所謂“天下形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南唐滅國也不僅僅是李煜一個人的過錯。
即使李煜勵精圖治,做個稱職的君主,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南唐早已處於弱勢,根本不是宋人的對手。事實上,早在李煜的祖父李昪做皇帝時,南唐的君主就沒有多少野心。對於南唐的君主來說,偏安一隅,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誰也不招惹就很滿足了。
對此,我們從“花間詞”在南唐的興起和流行就能略知一二。在文學史上,南唐君主李璟和李煜可是響噹噹的“文學父子”,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作,例如李璟的《攤破浣溪沙》歷來為後人稱道。所以,李煜愛好文學,玩物喪志完全是“家學淵源”。
可宋徽宗統治時期的北宋卻與南唐不一樣。北宋經過百年的發展,到宋徽宗時,國力並不弱。而當時的金朝不過是個盤踞在東北地區的割據政權,剛剛立國不久,和宋朝的實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如果不是宋徽宗頭腦發熱,聽從一些人的建議,和金人一起滅了遼國。那麼,北宋也不會很快就被金人滅掉。至少,在遼國的牽制下,北宋和金朝還能共存很多年。
最後:對於李煜,後人同情多於指責,但對宋徽宗,幾乎都是責罵;結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和當時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肯定一點:但凡宋徽宗稍微理智一點,以當時大宋王朝的國力,對付一個地方政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即使不能消滅金朝,也可以與金朝長期對立,更不會有後來的“靖康之恥”。所以,李煜的亡國是勢所必然,而宋徽宗的亡國純粹就是因為其昏庸至極而導致的。
事實上,對與李煜的亡國,就連宋人都是同情的。例如宋人徐鉉在其所寫的《吳王隴西公墓誌銘》就曾說: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那麼,對於宋徽宗的亡國了,人們除了痛恨還是痛恨。
更重要的是,李煜亡國之後,並沒有失掉自己的赤子之心,滿懷故國之思,將自己對往事的追憶和內心的悔恨都寫進了詞作中,真摯感人。可是反觀宋徽宗,自始自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一點從他的《燕山亭·北行見杏花》就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
-
7 # 硯雲齋硯凌
熱愛文學藝術的宋徽宗為何在後世留下罵名?題主在這裡故意突出了他熱愛文學藝術,隱藏了他一個重要的身份——皇帝。
先來說說說宋徽宗作為一個藝術家。他的藝術地位首先來自於開創了瘦金體—瘦金書,取書法之骨法用筆,拋卻外在之皮囊。瘦金書的意思是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以挺勁得名。趙佶書法源自薛曜、褚遂良,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本人工筆重彩相得益彰。可是宋徽宗的書法存在著柔媚輕浮的缺點,這也許是時代和他本人的藝術修養所致,但這並沒有妨礙瘦金體的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後人競相仿效。其次,宋徽宗開創了中國最早的美術學院—翰林書畫院。翰林書畫院召集了眾多的畫家集中交流創作,在宋徽宗的藝術思想引領下,他們重寫生,重形聲兼備,設色濃重,富麗堂皇,形成了繁榮的藝術局面,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精品。翰林書畫院雖然創立本意是為皇家服務,但不妨礙其突出藝術貢獻。
可憐的宋徽宗,他並不想當一個藝術家,他從小在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的同時,皇家也在培訓他的政治能力,徽宗就位後他首先準備平息紛擾已久的新舊黨爭,還朝政以清爽,這在當時已屬於相當實際而具有意義的政治理念了。可惜的是他對平衡大臣中業已存在的黨派利益力不從心,偏向於了以個人好惡決定職位,政治舉措過於感性。一連串的政治失敗,宋徽宗被歷史冠上了帶領北宋走向滅亡的亡國之君的稱號。政治上的煩惱和失敗,宋徽宗閒暇就寄情於筆墨,愈發不能自拔。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宋徽宗對藝術的鐘情,畢竟是個人愛好,本無可厚非。可是他的皇帝身份卻關乎於蒼生百姓,皇帝才是他的正道,正道的失敗掩蓋藝術的光芒。
歷史的發展有興衰,北宋王朝發發現只不過是恰巧由宋徽宗來背鍋了而已,即使沒有他,也會這這個時間出現另一個背鍋俠。
雖然宋徽宗政治生涯失敗了,但是歷史不會忘記他的藝術作品。
憑個人好惡,我是喜歡宋徽宗的藝術作品的。
附宋徽宗作品共同欣賞
-
8 # 弘逸紫砂
1、宋徽宗是宋第八個皇帝,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對奇花異石興趣濃厚,書法繪畫更是天賦非凡。
2、趙佶不但自己喜歡繪畫,有很大的成就,還發展宮廷繪畫,創造宣和畫院,並造就了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傑出的畫家,組織編撰《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等書,推動了宋代書畫藝術的發展。
3、書法自創一體,世人稱為瘦金體;精於茶藝
,撰寫了中國茶書經典《大觀茶論》,為歷代茶人所引用。
4、愛好奇石瓷器,尊通道教並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整理校勘道籍,親自作《御注道德經》等書。
5、可以看出宋徽宗是一個在藝術上有很大成就的書畫家,但作為執政的皇帝卻不稱職,重用蔡京等奸臣,花石綱進貢,增加稅負搜刮民財,民不聊生,導致農民起義不斷!
6、靖康二年 金人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百官以及珍寶玩物、皇家藏書等押送北方,汴京被擄掠一空,稱“靖康之恥‘’,在北方受盡凌辱,抑鬱而亡。
7、趙佶雖然熱愛藝術並有很大的成就但給國家民族和百姓帶來屈辱和災難,不可避免的給後世留下罵名!
-
9 # 樂之斯年
在北宋的歷代君主中,除了開國皇帝趙匡胤以外,其子孫後輩在史上的評價似乎都不夠高,甚至常被形容成懦弱、墮落之輩,其中揹負罵名最多的莫過於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徽宗,儘管他在文學史上堪稱是一代傳奇,但在北宋卻成了千古罪人,可當我們真正去查閱宋徽宗這一生時,發現他並也沒有完全放棄治政,為何還是成了亡國之君?
貪圖享樂為私慾宋徽宗剛繼位的時候,每日習讀經書,學習治政之要,克勤克儉的處理政務,並堅持君主所用之物一切從儉,不可誇張浪費,甚至還批評皇宮內部的裝飾過於豪華,不利於讓人保持鬥志,並且還將自己幼年時養的奇珍異獸全部驅趕出去,極力的塑造成一位清廉勤政又愛民的君主形象。
彼時的宋徽宗也確實給天下人一種勵精圖治的感覺,在天下的名聲也都以正面為主,社會經濟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但這個好形象並未持續太久,宋徽宗便表現出內心貪圖享樂的一面。
基於宋徽宗的本性,他身邊的親信也表示天下所有的好物和寶貝都應該上交到皇宮,先由君主享用,甚至還提出"太平無事多歡樂"這種荒唐的理論,而宋徽宗也並未拒絕,任由他們進貢寶物,最後全部收入囊中。
由此可見,宋徽宗之前所表現出來的形象只是為了穩住自己的皇權,並順勢發展經濟,讓自己以後的生活更加奢靡,而不是真正的為民謀利。
信奉道教崇尚風流宋徽宗對道教有著執念一般的痴迷,道士們口中神鬼學說對他而言充滿神秘感,且他們表現出來的那種仙骨飄飄的氣質也十分令其著迷,以至於他時常將精力花費到研究神仙、天庭等虛無的東西上,從而逐漸脫離實際,這對於統領天下的君主來說是大忌。
原本道教對於君主而言只是一個信仰問題,並不會影響到天下,但宋徽宗過於沉迷其中,他的行為舉止對於宋朝的江山社稷而言是最關鍵的影響和決定因素,並且此時的宋朝已經國勢衰微,步入積貧積弱的狀態,宋徽宗卻依然沒有將治理天下當成是唯一的重任。
並且宋徽宗所信仰的道教也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宣傳無為的道教,圍繞在他身邊的道士多以小人為主,他們趨炎附勢,諂媚奉承,將宋徽宗哄得團團轉,甚至為他所有的過錯都在神學上找到逃脫的藉口,並時常給他灌輸一種自由放浪的思想。
宋徽宗的身上本就有種文人不羈的氣質,再加上道士們的唆使和吹捧,更讓他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認為風流只是一種解放人性的方式,無關其他方面,而自己的享樂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由,不應該受到皇位和天下人的限制。
重用佞臣信小人宋徽宗不僅追求享樂,還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但凡是對他的決定毫無條件支援的、且擅長投機取巧的小人,全部都會得到重用,譬如蔡京等奸佞,相反,對於那些忠臣和進諫之人全部予以處罰,自此,再也沒有人敢進朝提出公正的見解,朝堂也淪落為奸臣們的天下。
又因為蔡京在書法上有相當高的造詣,他的作品深受宋徽宗的賞識,又能言善道,工於心計,令宋徽宗對其十分信任,甚至將他比作是知己,這也為蔡京在宮中橫行霸道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援。蔡京對於宋朝的影響不僅在於他時常唆使宋徽宗享樂,而在於他拉幫結派,組成不同的黨羽和勢力集團,黨派之爭對於王朝來說是個致命的傷害,而宋徽宗對這一切卻熟視無睹,任由蔡京禍害天下。直到宋和西夏、遼金的戰爭爆發,宋徽宗仍然不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堅持以蔡京的建議為主,最後導致大敗而歸,自己也被金人活捉,成為一代恥辱之帝。亡國之君史留辱在宋徽宗的統治之下,宋朝逐漸走向末路,而此時北方的遼金和西夏卻慢慢強大起來,並且對這個中原王朝虎視眈眈,在這樣充滿危機的時刻,宋徽宗仍然沒能從他的藝術和風流生活中走出來,繼續堅持著放縱自我的原則。
並且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宋徽宗完全沒有估計形勢的能力,在對付西夏的戰爭中獲得勝利之後卻開始沾沾自喜,甚至提出與金朝聯盟共同謀遼,殊不知金對於宋朝同樣是虎視眈眈,於是在結盟過程中叛變了宋,並進軍攻打汴京,直接拿下宋徽宗和宋欽宗,至此北宋在歷史上以屈辱的方式結束了一個曾經輝煌的時代。
雖然此時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即便是宋徽宗幡然醒悟也難以再翻轉局面,但到最後一刻,宋徽宗仍然沒有表現出一個君主應有的責任和氣度,還成了金人的俘虜,讓民眾跟著受盡羞辱,罵其為一代昏君也不足為過。
驚世文才不擅政宋徽宗幼年時便在文學創作上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但對於儒學經典和史籍卻從來不感興趣,這也導致他缺少治政的基礎理論知識,也無法感知到歷史所傳遞給下一代的教訓,最終導致治政失敗,還喪失了王朝的主權。但如果只從文學上來評價宋徽宗,客觀的說,他的才能確實是其他帝王難以逾越的,並且他所流傳下來的藝術作品對至今的文學研究來說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美學價值。
可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國之君,身上揹負的不是將宋朝的文學推向歷史的高峰,而是要保證這個王朝的延續和百姓生活的幸福度提高,儘管他一直在強調勵精圖治,但卻從未實際行動過,這才是他留下罵名真正的原因。
假若趙佶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家,那麼他留在後世的名聲應該會是充滿傳奇的一生,可他偏偏是位君主,卻沒有遵守好政為本的這個原則,最後不僅讓自己無家可歸,更令天下百姓流離失所,受盡侮辱,這千古罵名也只能由他揹負。
回覆列表
作為皇帝,他的本職工作或者說主業應該是治國,文學藝術琴棋書畫只應該是副業,他卻搞成了主業,本職工作做得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