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白詞清
-
2 # 祥溫玉祥666
筆者認為普通人在學習中西方哲學時,智商與情商素質之比同等重要,一定程度上情商稍高於智商。理由:就哲學知識屬性而言,對其探討與研究是極其困難與苦澀艱辛的,換言之,學習哲學不同於其它知識學術門類擁有直觀具象性,便於深入分析思考,哲學是抽象的思維,是高等的智慧認知。這種人與天地萬物對話融透過程是需要意志力支撐的,而意志力是在人本身固有的情商基礎上生成的。簡言之,情商可使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愛好,而這種存在對於普通人學習哲學而言仍具有普遍意義。即沒興趣就不會投入精力作深度地學術研究,即使你擁有超級的智慧也不可能有所突破,也一定不會取得真實的成果。結論,世人無論做什麼事興趣至關重要,而興趣出自情商的孕育,進而得出,普通人在學習中西方哲學時情商作用要稍高於智商作用。個人觀點,謝謝!
-
3 # 長風浩蕩
“哲學”,本身就是情的領域,情是人心思動的根本。明心見性,前提就是不忘初心、不逆性情。
單以“智”入哲,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
4 # 文城觀點
學習哲學,無論是學中國古代哲學還是西方哲學,主要是靠抽象思維能力,思考深,想得透,這對於學哲學很重要,而智商高對於發揮抽象思維比較有利,所以,學哲學主要靠智商,但是,無論學什麼知識都需要有興趣,都需要很投入,都需要帶著情感去學,才能學得好,所以,也是需要一定的情商。因而,以抽象思維為主,帶著情感,投入地去學,才能學好哲學,這就需要以智商為主,情商為輔。
起先可以選擇有興趣的哲學先學,選比較容易讀的哲學書,如《哲學的故事》(杜蘭特),培養學習興趣,漸漸地才讀深一些的哲學著作,如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而後,再讀康德、黑格爾的哲學著作,如《小邏輯》《純粹理性批判》等。
-
5 # 龍一歐
中西方哲學,我舉個例項,山東鬧義和團時,袁世凱到山東處理義和團事件,袁世凱到山東後,第一件事就請義和團來聚會,聚會其間,袁世凱突然提出讓義和團大師兄當眾表演刀槍不入,並親自拿起槍嘣的一槍打爆義和團大師兄的頭,義和團大師兄當場沒命,這件事情是最能反映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根本區別,刀槍不入是華人很嚮往的事情,義和團自稱有刀槍不入的功夫,很容易就吸引到大批人加入義和團,他們不少人是衝著刀槍不入這個夢加入義和團的,並從義和團刀槍不入的故事中獲得如痴如醉的幻覺,袁世凱用槍打爆義和團大師兄的頭,目的就是想打醒義和團眾人回到現實,這樣才有可能處理義和團的事情,但義和團眾人一生都沒有體會到刀槍不入帶來的美妙幻覺,打死也不願意擺脫這個幻覺,中國哲學就是迎合這種幻覺而產生的。西方哲學是商業文化哲學,商業文化是現實利益文化,大家能長期一起合作,唯一原因是大家都從商業中獲得了實利,這是真金白銀的,不帶假的,長期的生活習慣形成了現實文化,真正的現實利益才是維繫紐帶,這個文化很重視真假,所以西方哲學是求真的哲學。只有智商才能使大家都獲得實利,所以西方哲學重智商,只有情商不會破壞別人的幻覺,所以中國哲學重情商。
回覆列表
智商即智力系統,是由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組成。這幾種能力是理性的思維能力,也是學習活動的核心因素;情商,是指一種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由人的動機、興趣、情緒、意志、性格、行為習慣等組成,是處理個人和人與人之間情緒的能力。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心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哲學兩大對立派別。
中國哲學中國哲學跟西方哲學有個很大的差別,它不是分別地去探討外在世界和內心世界,分別去探討問題。外在世界是怎麼樣的?我們內心世界是怎麼樣?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世界決定外在世界呢?還是因為外在世界的狀況決定了我們內在世界的認識呢?中國哲學始終探討的這兩者,當它們相遇各自都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討論的是這個問題。按照中國哲學的話講就是心、物的關係,我們不是探討心是怎麼樣的、物是怎麼樣的,是先有心後有物,還是先有物後有心。我們探討的是當心物碰面了心發生了什麼變化,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
中國傳統哲學與倫理學聯絡密切,本體論、認識論同道德論相互滲透,具有濃厚的倫理色彩,是我們去悟道、求道的,不是一個純粹的抽象的思維方式的問題,或者抽象的心、物的關係問題,而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怎樣來運用的問題。
由此可見,中國哲學是知行合一體,智商和情商都要達到一定水平才能算是真正學得精髓。
西方哲學偏重思辯性,即“為什麼”,然後就進行三段論:假定,假設,推論。這是個思維方式問題,智商高者比較有學習優勢。但也並非不需要情商,西方哲學跟宗教神學有許多關聯,是偏向唯心的一面。
其實,中國哲學也好,西方哲學也好,都是由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家族相似性交織而成的豐富多彩的理論體系,有區別但本質是一樣的,一旦為中西哲學規定出各自的特質,彼此的區別,往往容易固化而成為流行的偏見,嚴格思維的障礙,甚至“意締牢結”,這對學習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