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談心

    孩子愛發脾氣,作為父母怎麼引導?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爸媽拿孩子沒辦法。比如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有的爸媽是趕緊湊上去哄騙,讓孩子停止哭鬧;而有的爸媽則忍無可忍,以暴制暴,用暴力嚇唬孩子或是直接打一頓。這也許一時間能使得孩子停止發脾氣,但這樣的做法,長期以往,也會給孩子帶去負面影響。

    那麼,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表達TA的情緒呢?

    1.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不要急著去阻止孩子。而是嘗試去接納孩子的憤怒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孩子也不例外。接納,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前提。比如,可以這樣跟孩子這樣說:“寶寶,爸爸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可是你能先停下來,跟我們說說為什麼你這麼生氣嗎?”

    2.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生氣的原因,其實也是讓孩子明確他自己的需求。當孩子可以跟你說出原因之後,你可以這樣迴應TA,“噢,看來這件事真的讓你很生氣呢,但是你知道嗎,你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問題呀,你要不要想想有沒有其他的什麼辦法,能夠讓你對這感到開心的呢?”如此一來,是為了引導孩子思考另外的解決方法。

    3.許多孩子可能會因為年紀原因,無法想出更好地表達方式。所以當孩子能夠冷靜下來思考一會之後,不管孩子有沒有得出什麼結論,爸爸媽媽也可以嘗試去跟孩子商量一些比較好的表達方式,給孩子一些建議。

    4.之後,再與孩子約定,發脾氣這種方式不好,之後不這樣,有什麼事情應該先開動小腦筋想下其他方法。當然,除此之外,作為父母的,也要反思,是否自己有時候也會如此發脾氣。心理學上提出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往往較強,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總而言之,關於孩子的事情,父母不僅要以身作則,還要耐心、細心地去對待。祝好!

  • 2 # 學榜君

    很多年輕的父母覺得孩子不哭不鬧才是個乖寶寶,才是個好孩子。因為當孩子又哭又鬧,在地上打滾的時候,父母覺得十分煩躁和難受。但是小孩子發脾氣是件正常的事,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如果父母覺得孩子發脾氣十分煩躁,大聲斥責,孩子漸漸就變得安靜,成長為一個唯唯諾諾、沒有主見的人;如果父母能察覺孩子發脾氣是好事,並且加以引導,孩子會長成一個獨立思考、有主見的人。

    兒童心理學者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曾說過:“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發脾氣才是。”

    因為孩子發脾氣是種正常的情緒宣洩,是件好事。那麼孩子發脾氣有哪些好處?

    一、情緒宣洩

    “哭泣不代表著傷心,而是傷心逐漸褪去的過程。”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不妨讓他們痛痛快快地發一發脾氣,哭一哭,將一些委屈哭出來,心裡會好受不少。等孩子的情緒平復一些的時候,我們再來幫助他們學會合理地抒發情緒。

    二、願意給父母知道想法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發脾氣並不是無理取鬧或者嬌縱任性,而是說明他正在試著接受你說的“不”。發脾氣只是他在表達自己的感受,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這時候你可以堅持“不”但要體諒他很傷心。

    三、孩子是個很有獨立主見的孩子

    發脾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孩子會發脾氣,說明他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孩子應該懂得反抗。同時,孩子會發脾氣說明他懂得釋放自己的壞情緒,會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孩子長大之後,不會畏縮怯懦,關於人生,也能獨立思考,必將變得很有出息。

    四、在家發脾氣好過在外發脾氣

    孩子一般會選擇在家徹底釋放沮喪情緒,因為他們覺得父母更願意去傾聽。如果父母不接受孩子在家發脾氣,那麼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宣洩,可能會在公共場所爆發出來。這樣孩子和父母事後都會覺得沒有面子。

    正因為孩子發脾氣有上述好處,家長千萬別制止,但是需要正確的引導,別讓孩子發脾氣漸漸成為人性無理取鬧的行為。所以家長需要採取以下方法進行引導:

    一、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需要給孩子留下充足的空間,讓孩子把不好的情緒宣洩出來。這就是美國家庭常用的“計時隔離”,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比如發脾氣、罵人、搶東西,家長會要求他暫停手上的活動,獨自一人冷靜一會兒,再尋找解決方案。

    在家庭裡,父母會說“回你的房間去”;在學校裡場地有限,老師就在教室裡佈置個角落,做為孩子們“計時隔離”的場所。

    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孩子在生氣的時候,什麼都聽不進去,這是如果媽媽們去試著給他們講道理孩子不僅不會聽,反而會變本加厲。如果孩子一直在哭鬧,那媽媽們不妨轉換一下他們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說今天在路上碰見一些好玩的事。

    三、找發脾氣的原因

    沒有無緣無故的脾氣,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還應學會查詢脾氣背後的原因,比如,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某項需求?孩子是否遇到了什麼學習障礙?如此等等,這類追問更容易幫自己對症下藥,而孩子也將從父母善解人意的處理方式中學會設身處地,得到成長。

    四、孩子發完脾氣,不要總是拿這件事情說事

    俗話說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總是跟孩子提這件事,這樣會讓他覺得很沒有面子,也許本來很平靜的孩子會因為你的舊事重提而再次發脾氣。

  • 3 # 愚小佳

    孩子脾氣不好,首先需要父母做一個不隨意發脾氣的好榜樣,此外需注意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保護程度,不可溺愛、放縱,否則孩子就容易急躁、不能等待、不能受任何委屈。改善孩子脾氣不好的方法可參考以下幾點:

    1、首先要理解、允許孩子發脾氣,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因為他還小,不知道該如何自我調整心情,所以您別把他發脾氣理解為一種十分壞的表現,而是要以一種引導的心態去幫孩子做調整。

    2、耐心地傾聽,幫孩子分析、處理問題。當他發脾氣時,耐心地問問他發生什麼事,讓他逐漸平靜、自然地把事情及感受說出來,慢慢降低火氣。切記不可大吼大叫,否則可能會激化他的情緒。傾聽的過程中,給他以接納、共情:“我知道你很著急”“我知道你是為了**好”……讓他感覺到“父母是理解我的”。再給他分析,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處理比較好。由此他就會發現:父母講的是有道理的,跟父母交流,能解決我的問題。長此以往他會認識到,有事要好好說,凡事要講道理,亂髮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3、對孩子的過度發脾氣冷處理。當孩子無故發脾氣或經過您耐心勸導仍然火氣不下時,可採用冷處理的方式,告訴他“你這次發脾氣是沒有道理的,媽媽/爸爸無法理解,你再自己想一想這件事,我們晚一點再來討論”,給他一個自我思考的時間,也讓他知道,一味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問題。

    4、在日常中對待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您需保持原則,不可孩子一發脾氣您就妥協,否則會讓他覺得發脾氣就是自己的“殺手鐧”。甚至把發脾氣當作一種日常習慣,一有不順心的就發脾氣,即使在學校受了氣、受了批評,也回家對父母發脾氣。父母可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但不能成為“受氣包”。

  • 4 # 我是杜佩玉

    兒童心理學中孩子有三個叛逆期,一個是2到3歲,一個是8到9歲,最後一個就是我們所謂的青春期,大約在12週歲左右。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無法得知您所提出的問題的,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如果能有自己的判斷的話,您可能需要學習一下簡單的心理學,雖然說心理學不能解決所有的心理問題,但是不學習的話更不能解決問題。

    無論哪一個階段,實際上我覺得講道理或許有時候是最行得通的,而體罰和打罵對於一些極端的發脾氣,一些非常壞的行為,可能有一次就能夠記住的效果,但是對於大多數社會所需要的道德來講,是需要家長不停的講話的。

    所以說如果孩子發脾氣之後,重要的是家長理解一下什麼原因,關注一下什麼情況,然後對症下藥。這是一個相對於平等的教育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改變孩子的道德評判標準,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因為孩子一發脾氣,家長的脾氣馬上上來,以暴制暴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所以第一個觀點仍然是停留在自己讀一些兒童心理學的書,瞭解兒童心理學發展的規律與特點,也要有意識的改正孩子一些極端錯誤的行為。

    最後也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學手段,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變成了另一種對抗,網路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案例。

  • 5 # 羊小婧391

    謝邀!小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一般就是家長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不順他的意,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發火。靜靜地看著他,等他發洩完,然後再跟他交流。問問他剛剛為什麼要生氣啊,跟他講,以後有什麼事情我們可以商量、溝通,但是不要發脾氣。比如他想要小汽車,但是家裡已經有很多小汽車了,那你要說服媽媽你為什麼還要買,說出理由,媽媽可以考慮考慮,或者如果你最近表現好,媽媽可以獎勵你。

    小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大人一定不要生氣,不然只會讓他情緒更糟糕,心情更緊張,慢慢跟他講,情緒平和一點,孩子的情緒也會慢慢平和,會有好的性格

  • 6 # 幼兒教師那點事

    孩子行為的背後一定有其原因,家長要分析孩子發脾氣的具體原因,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還是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還是單純的任性,找到具體的原因後再對症下藥才會根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 7 # 吉星高照130484261

    小孩胡亂發脾氣,這是家長嬌慣而形成的。若不及時加以糾正,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強烈。到那時,家長想糾正,那時就麻煩了,再也無法校正了。

    為此,從小開始就應及時糾正孩子發脾氣的習慣。那麼,怎樣糾正呢?

    筆者認為,從心理學上講,孩子由於很小,對任何事物都很好奇,隨著孩子的長大,看見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個人需求的東西,想得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但孩子無法判斷自已這種作法是對是錯。

    而我們有的家長,只要孩子一提出買什麼玩具或吃的東西,玩具管它是否有用,吃的東西是否對身體有利,家長就會給孩子買。只要這樣有上幾次,孩子就會見著其它孩子玩什麼、吃什麼,它都會想要。若家長不買,孩子為了得到,它就會釆取一哭二鬧發脾氣。

    若家長這吋看見可憐,不忍心,又給孩子買。假如這樣的話,孩子以後凡是想得到的東西,若得不到的話,會變本加厲地哭鬧發脾氣,它知道只有這樣,家長才會買。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哭鬧發脾氣的壞習慣,那以後教育就麻煩了。

    所以,當孩子提出買東西時,看是否需要,若作用不大,孩子硬是想要,又哭又鬧發脾氣的話,家長堅決不能買。

    然後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買這東西沒什麼用或對身體不好,要進行說服教育。若孩子仍然很固執,就可以進行懲罰教育。如用小條子拍打下手掌,不傷害肉體,或罰站。

    這樣做,使孩子知道它的做法是錯誤的,只要做錯了事,就要受到懲罰的。以後孩子想要東西,他絕對不會這樣做了,自然就糾正過來了。

    待孩子懲罰後,家長然後給孩子說,你想要的東西爸媽知道給你買,你今後要想東西,必須幫爸媽做事情,要爸媽同意了,你才能夠自已買想要東西。

    使孩子從小懂得,想要東西不容易,必須透過勞動才能獲得。這樣就可養成孩子聽父母的教育和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這對以後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意義重大,只要孩子有正確的人生觀,自然就會成長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 8 # 寧怡524

    要想小孩子不胡亂發脾氣,家長要從小時候就注意加強這些方面的教育:

    1、家長自身不要胡亂發脾氣,對孩子起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回到家中要學會剋制,不要當孩子的面發脾氣、摔東西,帶孩子外出注意自身修養,做孩子的榜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家長自人不亂髮脾氣,才能教育孩子不亂髮脾氣。

    2、家長在孩子面前保留一定的尊嚴。家長最好不要當孩子的面爭吵,互相揭短,更不能當孩子的面打架,有矛盾,揹著孩子再解決。做個讓孩子敬仰的家長,說起話來才有說服力。把最醜陋的一面暴露在孩子面前,被孩子瞧不起的家長,說再多的道理孩子都聽不進。

    3、不縱容孩子的壞脾氣。當孩子在家裡胡亂發脾氣時,要明白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不喜歡你這樣做。如果孩子的表現過分,還應當採取適當的懲罰:罰站、打小屁股等。在外面孩子發脾氣時,如果口頭不能說服,則取勝強制性的手段,比如說抱著他一聲不吭,或牢牢牽住他的手保持沉默。孩子小小年紀也有欺軟怕硬的特點,當他知道在家長跟前討不到便宜,就變老實了。要注意的是,在懲罰孩子前,一定要讓他明白錯在哪裡。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不能那樣做,而不是讓他畏懼家長。

    4、教導孩子,最忌有人唱反調。教育孩子,家長們要時常交流,互相配合。要是有一個家長板著臉教育孩子,另一個家長看得心疼,來給孩子撐腰,這樣做只會越教孩子越不像樣。

  • 9 # 陪娃的媽媽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判斷,因為不知道是多大的孩子。如果是幼兒經常亂髮脾氣,那麼有可能是因為

    1.他表達不好自己的需求,別人也沒有注意到,他非常著急,所以會亂髮脾氣。

    2.家庭裡有喜歡亂髮脾氣的人,屬於習得性行為。

    3.憤怒、緊張、恐懼、痛苦等等不良情緒,不知怎麼樣表達。

    4.有沒有器質性的病變?

    這就需要成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然後針對各種原因去找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法。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些孩子就已經學會表達,那麼他們可能就會慢慢學著管理自己的情緒,不會亂髮脾氣了;而另外一些由於家庭的原因,如果家庭成員仍然沒有注意到需要對自己的脾氣進行約束,那麼這個孩子也沒有辦法完全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是因為一些不良情緒而引起的發脾氣,可能會因為成長以後認知的加深或其他一些原因有所改變;最後一項是需要專業人士介入的,如果沒有及時的發現,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總之如果想讓孩子改掉亂髮脾氣的毛病,找出最終原因,家人溫柔仔細的呵護都是必不可少的。

  • 10 # 一轉之念

    來來,我們先看一下題目,“小孩胡亂發脾氣”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家長對於孩子發脾氣這件事的看法:沒有理由的發脾氣,是不可理解的,是不對的,也是不能接受的。那我們來看看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是不是胡亂的,首先,情緒這件事,並不受人控制,即便你是成年人,也會發現,有時候我們早上醒過來,什麼都還沒發生呢,你就會有情緒低落,煩躁或者憂鬱等情緒了,這些情緒並沒有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自動產生了,完全不在人的控制之下,有的人會通俗的稱之為“起床氣”,看看,在旁觀者看來,大清早起來,都沒發生什麼,你就開始煩躁,生氣是不是也屬於胡亂發脾氣啊!:)

    再回過來看孩子,孩子發脾氣也是自然有了情緒,對於這個情緒,大人沒辦法控制,孩子自然也沒辦法。但是成年人隨著自己那麼多年的成長,面對情緒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應對的方法,或宣洩或壓抑,但是,由於成年人在自己小的時候,也不允許釋放自己的情緒,因此在面對情緒的時候,有效的方法其實並不多,相對而言,女人宣洩情緒的方法比男人要多一些。由於對自己的情緒除了宣洩和壓抑這兩個途徑之外,沒有學會管理情緒(注意此處不是控制,是管理,情緒這個東西越控制反彈會越大)。自然會懼怕面對他人的情緒,尤其是親人的情緒,比如孩子。

    記得我做的一個個案,孩子在幼兒園裡打其他小朋友,怎麼教育都不聽,於是爸爸帶孩子來做諮詢,我問這個爸爸,他不聽總還會去打人的時候,你怎麼教育的,爸爸的回答是:我揍他!所以各位,這個孩子從爸爸那裡學到了,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就用打人來宣洩。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何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不“亂髮”脾氣,家長是最好的榜樣。

    這裡教各位兩招:

    1、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急於去壓制,否定他的情緒,而是拉著他的手說,媽媽(爸爸)知道你生氣了(或者難過、不開心)等,媽媽(爸爸)陪著你呢,你慢慢來!

    2、當孩子哭泣的時候,把孩子抱在懷裡(胸口貼胸口),輕輕撫摸他的後背,同時慢慢地說:媽媽(爸爸)知道,我知道。此處要點是,你知道不知道發生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當孩子聽到父母這樣說了之後,會感覺到自己被懂得被理解,自然情緒就平復下來。

    其實父母要學會面對孩子的情緒前,需要先學習如何 面對自己的情緒,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會管理,會調整,自然在面對他人情緒的時候,就有應對之策,因為你切身有過體驗,怎麼做會更有效果,那麼如何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這個需要學習並體驗,從心理的角度來說,情緒只是表象,內在深處是一個信念,這需要透過系統學習才能瞭解情緒的真相,並且達到治本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龍八部升級需要多少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