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既然民以食為天,為什麼古代黃河流域人口長期比長江流域多?
46
回覆列表
  • 1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中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地勢西高東西成三級階梯狀分佈,所以中國的許多大江大河都發源於西部的青藏高原,然後自西向東流向大海,其中長江和黃河是中國河流中最典型的代表,這兩條河流都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巴顏克拉山,自西向東奔流入海。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全長63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三長河,也是中國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千米,是世界第五長河,由於河水中含沙量很大,顏色偏黃,所以稱為“黃河”。

    長江和黃河都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形成了廣闊的沖積平原,如果以秦嶺淮河為界來劃分,那麼黃河下游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沖積形成了“華北平原”,而長江中下游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沖積形成了“長江中下游平原”。這兩個平原都是中國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區,有著十分優越的農業生產條件,中國先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聚居在長江和黃河的下游地區,所以長江和黃河都被我們稱為“母親河”。隋代地圖(公元612年)

    我們發現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自然條件,特別是氣候條件是要優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和水分條件都優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溫帶季風氣候”,但是,在歷史上的很長時期內,也就是在唐宋之前,中國的人口和經濟中心都在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而到了唐宋以後人口才逐步往長江中下游地區聚集,這是為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兩個角度來看,首先是自然條件,我們知道氣候本身具有周期性的變化,據研究,在中國唐代之前,當時中國的黃河流域比現在要溫暖溼潤的多,也是十分適宜人類大規模生產生活的。明代地圖區域性(公元1433年)

    其次是人文條件,也就是我們需要放在當時古人的視角來看待問題,當時中國是農業文明時期,生產力水平還十分弱後,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對於古人來說存在很多的現實困難。比如,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更為溼潤,也就意味著植被更加茂密,大量的原始森林,那些參天大樹,都是古人難以對付的。還有,長江中下游地區河網密佈,支流眾多,陸地被劃分成的許多的小塊,那些河流對於古人來說就是一道道天塹,雖然可以利用船隻通行,但是交通還是十分不便。最後,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潮溼悶熱,容易滋生瘴氣毒蟲,古代先民很難克服,容易引發傳染病。長江經濟帶分佈圖

  • 2 # 本昌談歷史

    我們認識古代的事兒,要以歷史的眼光去看。

    一,從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來說,古代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更適應人類生存。

    (1) 黃河流域屬溫帶,長江流域屬亞熱帶。據史料分析,遠古時代溫度普通比現在高,黃河流域明顯比長江流域適宜人生存。

    (2)黃河流域氣候比較乾燥,長江流域雨多,河流多,加上高溫,那種溼熱的環境使人難耐且容易生病。因此黃河流域更宜居。

    (3)出行方面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方便。黃河流域多平原,長江流域多河流湖泊丶沼澤。古時多是走旱路,車是主要運輸丶作戰工具,顯然長江流域是很不適應的。

    二,生產種植方面,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更適宜。

    黃河流域多平原,土地肥沃,且四季分明,適宜種植各種蔬菜糧食作物,更重要的是限於當時極低的生產為,土地種植比長江流域的水田種植要方便和輕鬆的多。

    總上所述,當然古代人多在黃河流域居住發展。

  • 3 # 冰舞H

    從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來說,古代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更適應人類生存。

    (1) 黃河流域屬溫帶,長江流域屬亞熱帶。據史料分析,遠古時代溫度普通比現在高,黃河流域明顯比長江流域適宜人生存。

    (2)黃河流域氣候比較乾燥,長江流域雨多,河流多,加上高溫,那種溼熱的環境使人難耐且容易生病。因此黃河流域更宜居。

    (3)出行方面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方便。黃河流域多平原,長江流域多河流湖泊丶沼澤。古時多是走旱路,車是主要運輸丶作戰工具,顯然長江流域是很不適應的。

    二,生產種植方面,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更適宜。

    黃河流域多平原,土地肥沃,且四季分明,適宜種植各種蔬菜糧食作物,更重要的是限於當時極低的生產為,土地種植比長江流域的水田種植要方便和輕鬆的多。

  • 4 # stud白丁

    現在考古出來的結論,四五千年前蒙古高原是魚米之鄉,氣候變化才變成戈壁灘。

    古人哪裡都有,不是隻集中在黃河。

    廣東韶關馬壩和浙江河姆渡都在六七千年前開始種糧食了。

    黃河文明是透過軍事行為向外傳播的。南方的種植和吃喝不一定差,只是被黃河人給剿滅了,所以顯得人家這好像沒住過人似的。

  • 5 # 莽原大語文

    從氣候和農作物生長所需環境的角度看,長江中下游地區無疑更適宜稻穀生長。可是,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我們得知,中國古人一開始主要集中在吃小米的黃河流域而不是吃大米的南方——五帝時代如此,夏商周時期也是如此。這是為什麼呢?請聽小牛細說原委。

    一、在人類早期,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黃河流域馴化的作物不同。

    就氣候而言,北緯30°上的長江中下游流域優於北緯35°的黃河流域:前者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空氣溼潤,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網密佈,有灌溉與交通之利;位於暖溫帶的後者則在對應各項上,幾乎項項都處於劣勢。不僅如此,南方先民一開始就選定了產量高的水稻作為種植作物,而北方先民則不得不種植耐旱的粟黍(兩種小米)作物。人們在長江中游的彭頭山、八十壋等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水稻遺存,說明早在9000年前那裡就有了水稻農業。在河姆渡等處發現了水稻生產遺址,其稻穀遺存竟有幾十釐米厚,據估算當時此處儲備的稻穀有24萬斤,這也充分說明距今7000年前長江下游地區已成為水稻馴化中心。同時期黃河流域的先民們,則是從事著粟黍的馴化種植,早早地就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不過,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水稻與粟黍等馴化作物都不是一開始就成為先民主食的,他們的食物主要藉助野外採摘、狩獵、漁撈等方式來獲取。只有到了新石器時代中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甚至更晚時期,水稻粟黍才成為南北先民各自主要食物來源。耐人尋味的是,從接續下來的時期開始,在北方黃河流域而不是在南方長江流域出現了早期國家,如傳說中的虞舜、夏禹和考古發現的二里頭等地方,中國早期先民主要居住於這些區域。此時,粟黍與其他馴化動植物登堂入室,成為祭典上的祭品,也顯示了它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必要條件的匱乏,導致水稻難以大規模種植,長江中下游的土地無法承載更多的人口。

    與粟黍等作物相比,水稻當然具有較大的優勢了:產量高,口感好,適於大面積栽培……但是,水稻種植對生產設施要求較高,比如要有穩定的水源,需要挖掘修築水渠,建設平整的稻田……這些工程對於剛剛擺脫原始社會的先民而言,卻比登天還難,因為他們組織不起來大規模精密作業。再進一步說,那時候,他們缺乏稻田建設和水稻種植的有效工具:從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到,八十壋遺址出土的石器主要是砍砸器和燧石石器,主要用於採集果實和點火,並沒有用於建築和農業生產的工具。而在河姆渡遺址所發現的生產工具是用大型動物肩胛骨製成的骨鏟,較之此前這已是偉大的歷史進步了——先民終於有了水稻生產專用的勞動工具了。然而,使用這種工具也難以開展大規模的生產作業活動:試想一下,靠骨鏟一下一下地掘土,何時能開出半畝方田來?所以,早期在南方沒有形成規模農業,人們的勞動所獲有限,無法養活更多的人,相較中原地區,那裡的社會發展水平還是相對落後的,未能形成較多的大型聚落。

    三、黃河流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生產條件,使早期中國古人集中居住於此。

    黃河流域的氣候土壤水文條件遠遠不如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在人類早期,那裡也有明顯的優勢。中原地區的黃土地土壤細膩疏鬆,便於耕作,對農具要求也不高。粟黍作物適宜生長在乾旱少雨的地方,它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不必修渠打井來灌溉,田間維護也較為方便。農夫使用簡單的木石工具就可以完成犁地、播種、間苗和收穫等農活,七八千年前的磁山遺址出土的石鏟、石鐮和粟類遺存可以佐證這一點。而仰韶文化遺址中出現了石刀、陶刀等更鋒利的工具,出土了大量被屠宰的家豬的骨骼,挖掘出用於祭祀的玉器鉞和環,發現了用於喪禮的顏料硃砂和它的研磨工具,發掘了室內面積達204平方米的建築地基……種種跡象表明,黃河流域這一時期農業生產已經形成規模,先民們建立起社群,舉辦了以豬肉為祭品的儀式,社會出現等級化,產生了貴族階層,漸漸形成了一批較大的聚落——經濟基礎的發展,帶來上層建築的變化,此時的社會形態也一步步走向國家的模式。

    錢穆先生曾指出,中國文化發生於黃河流域。他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該地區既無交通之便,又無灌溉之利,可偏偏成了中華民族先民的聚居區和文明昌盛的地方。他發現,形成此局面的關鍵,不在於黃河的幹流,而在於支流——在那裡構成了一個既有高山遮蔽,又有河水阻隔的安詳平靜的地帶。古漢語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字“汭”,其意為“水相入也”,也就是兩條河流交匯處的意思。許多叫“渭汭”“涇汭”“洛汭”的地方,都是黃河與支流交匯之處。那裡是農耕發達的區域,也是人口繁茂的地方,星羅棋佈的河流交匯處成了中華文化的搖籃。這樣也就形成了古代黃河流域人口長期比長江流域多的局面。

  • 6 # 雷神之力TOL

    你的問題第一句話是對的,長江中下游確實是適合農業發展的好地方,但第二句話,也就是提出的問題就明顯不對了,黃河流域只是文化期各個文化彙集地而矣,遠古時期的中華文明是滿天星斗式的發展。約5000年前,北有紅山文化,南有良渚文化,東有大汶口文化,西有仰韶文化,諸多文化融合彙集使中原龍山文化逐漸走向國家文明形態,形成早期的華夏文明。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消失在距今約4000多年前滔天的洪水之中,淹沒了一切,留下了大禹治水的傳說。

     良渚古城遺址是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見證。作為5000年前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規模宏大的古城、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以及具有信仰與制度象徵的玉器,實證了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

  • 7 # 澹奕

    現代看來亞熱帶還有熱帶地區的確是非常適合糧食乃至大多數的農作物生長,然而在古代這些地區的生存環境其實是非常惡劣的,適合植物生長卻並不適合人類生存。古代的長江流域,相對於北方的黃河流域而言,實在“不是人待的地方”。

    雖然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古代誕生了河姆渡、良渚等諸多燦爛的古人類文明,可整體來說,長江流域當時的生存環境可沒那麼好。首先就是氣候方面,長江流域主要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在今天看來似乎也沒什麼,最多也就是溼潤些、夏季悶熱些,然而千百年前,長江流域溼熱得可不是一點點。

    古代的長江流域,終年高溼而炎熱,尤其在夏季更甚,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適合生長的不僅僅是各種糧食作物,還有大量其他的動植物。由於整體環境比較原始荒蠻,加上條件適合,長江一帶當時處處都是茂密的森林,而森林之中常年瀰漫著山嵐瘴氣,到處都是虎豹豺狼與蛇蟲毒物。說得再誇張些,以前的長江流域跟現在的亞馬孫雨林等熱帶原始林區的荒蠻程度,有得拼。

    而且,雖然長江流域適合稻穀生長,但大多數地區,真正變成良田還是在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後。長江地區土壤黏性很高,容易結塊,如果沒有比較優良的農業工具與技術輔佐,其實並不適合用作農業發展。

    在生產力水平普遍不是很發達的時代,想要開發土壤條件並不理想的長江流域,難度還是非常大的。畢竟相對來說,北方的黃河流域不僅土壤肥沃,而且土質更加疏鬆便於耕種,也不是古人更加聰明,條件擺在那裡,哪個更容易耕種更便於發展一目瞭然。當時人口也沒那麼多,對土地的需求也並沒那麼驚人,既然有黃河流域,自然也不想著去長江沿岸費勁。

    當然,長江流域乃至更南方一些的地方,都出現了不少與黃河流域文明同時期甚至更早的文明,但受制於自然條件的限制,這些“南方文明”長期都處於一種龜速發展的狀態。長江流域正式大規模開發之前,長期落後於北方文明發展速度的典型標誌,就是人口上的巨大差異,雖然南方文明出現得也非常早,但發展程度一直沒那麼理想,人口也不多。

    遠古時期,農業發展條件相對優越的黃河流域出現的文明,依靠自然條件的先天優勢迅速壯大起來,逐漸也就成為了“華夏”的所在。先秦時代開始,中原各國都以正統自居,除了地處西陲的秦國,當時主體位於長江流域的楚國即便再強大,再富有,仍舊被北部諸侯視作“蠻夷”。

    其實也不能說是古人都集中在黃河流域,古代的長江流域人口其實也不算少,只不過相對於黃河流域不能比,而且因為文化、經濟上的巨大差異,北方人口的增長速度也遠遠超過南方。對當時的人來說,即便是遷移,一般也都是向黃河流域遷移,就像現在的人口遷移都是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遷移,沒聽說過有幾個是反其道行之的。

    長江流域的逆變,還真不是自然的多大改變,還是因為人的原因。

    三國魏晉時代,由於中原長久戰火紛飛大量百姓流離失所,被迫前往當時被中原視為“蠻荒”的江南一帶,雖然動機的被迫的,可客觀上這些人帶去了大量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生產工具,還有大量的勞動力,這些都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長江流域的開發。

    所謂“人定勝天”,魏晉時期開始到後來的宋朝南渡,大量的北方人口遷入都使得長江流域的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長江流域本來各種不利條件在技術的改造之下,反而變成了巨大的優勢。土地肥沃、地廣人稀、氣候溼潤等,成為長江流域徹底翻盤,直接逆襲取代黃河流域,成為新的經濟與文化中心的最主要籌碼。

  • 8 # 新工科副教授

    腦殘的人,靜止思維,地軸磁極,偏轉,越到5000年前,黃河流域,氣候還比較溫潤溼潤,……,加上人生產力低弱,需要住山洞,南方雨水溼熱多,雖有人,但5000-10000年前,黃河流域最適合人類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滑膜炎發作期間可以鍛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