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齊王使淳于髡獻鵠於楚。
〔1〕出邑門,〔2〕道飛其鵠,徒揭空籠,〔3〕造詐成辭,〔4〕往見楚王曰:"齊王使臣來獻鵠,過於水上,不忍鵠之渴,出而飲之,〔5〕去我飛亡。
〔6〕吾欲刺腹絞頸而死,恐人之議吾王以鳥獸之故令士自傷殺也。
〔7〕鵠,毛物,〔8〕多相類者,吾欲買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9〕欲赴佗國奔亡,〔10〕痛吾兩主使不通。
故來服過,叩頭受罪大王。
"〔11〕楚王曰:"善,齊王有信士若此哉!"〔12〕厚賜之,財倍鵠在也。
【註釋】〔1〕“齊王”,指齊宣王。
“淳于髡”,齊國稷下學士,被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著書立說,成家成派,對戰國時的思想、文化有一定貢獻。
“鵠”,音hú,鳥名,即天鵝。
〔2〕“邑門”,都城門。
這裡指齊國臨淄的城門。
〔3〕“徒揭空籠”,只舉著空的鳥籠。
“徒”,只。
〔4〕“造詐成辭”,編造一套欺騙的話頭。
〔5〕“飲之”,給它喝水。
“飲”,音yìn。
〔6〕“去”,離開。
“亡”,逃失。
〔7〕“議”,議論,譏笑。
〔8〕“毛物”,生羽毛的動物。
〔9〕“信”,忠信。
〔10〕“佗”,音tuò,通“他”。
〔11〕“受罪”,領受懲罰。
〔12〕“信士”,誠實的人。
從前,齊王派淳于髡去楚國進獻黃鵠。
出了都城門,中途那隻黃鵠飛走了,他只好託著空籠子,編造了一篇假話,前去拜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進獻黃鵠,從水上經過,不忍心黃鵠幹竭,放出讓它喝水,不料離開我飛走了。
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擔心別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致使士人自殺。
黃鵠是羽毛類的東西,相似的很多,我想買一個相似的來代替,這既不誠實,又欺騙了大王。
想要逃奔到別的國家去,又痛心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通使由此斷絕。
所以前來服罪,向大王叩頭,請求責罰。
"楚王說:"很好,齊王竟有這樣忠信的人。
"用厚禮賞賜淳于髡,財物比進獻黃鵠多一倍。
昔者,齊王使淳于髡獻鵠於楚。
〔1〕出邑門,〔2〕道飛其鵠,徒揭空籠,〔3〕造詐成辭,〔4〕往見楚王曰:"齊王使臣來獻鵠,過於水上,不忍鵠之渴,出而飲之,〔5〕去我飛亡。
〔6〕吾欲刺腹絞頸而死,恐人之議吾王以鳥獸之故令士自傷殺也。
〔7〕鵠,毛物,〔8〕多相類者,吾欲買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9〕欲赴佗國奔亡,〔10〕痛吾兩主使不通。
故來服過,叩頭受罪大王。
"〔11〕楚王曰:"善,齊王有信士若此哉!"〔12〕厚賜之,財倍鵠在也。
【註釋】〔1〕“齊王”,指齊宣王。
“淳于髡”,齊國稷下學士,被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著書立說,成家成派,對戰國時的思想、文化有一定貢獻。
“鵠”,音hú,鳥名,即天鵝。
〔2〕“邑門”,都城門。
這裡指齊國臨淄的城門。
〔3〕“徒揭空籠”,只舉著空的鳥籠。
“徒”,只。
〔4〕“造詐成辭”,編造一套欺騙的話頭。
〔5〕“飲之”,給它喝水。
“飲”,音yìn。
〔6〕“去”,離開。
“亡”,逃失。
〔7〕“議”,議論,譏笑。
〔8〕“毛物”,生羽毛的動物。
〔9〕“信”,忠信。
〔10〕“佗”,音tuò,通“他”。
〔11〕“受罪”,領受懲罰。
〔12〕“信士”,誠實的人。
從前,齊王派淳于髡去楚國進獻黃鵠。
出了都城門,中途那隻黃鵠飛走了,他只好託著空籠子,編造了一篇假話,前去拜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進獻黃鵠,從水上經過,不忍心黃鵠幹竭,放出讓它喝水,不料離開我飛走了。
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擔心別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致使士人自殺。
黃鵠是羽毛類的東西,相似的很多,我想買一個相似的來代替,這既不誠實,又欺騙了大王。
想要逃奔到別的國家去,又痛心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通使由此斷絕。
所以前來服罪,向大王叩頭,請求責罰。
"楚王說:"很好,齊王竟有這樣忠信的人。
"用厚禮賞賜淳于髡,財物比進獻黃鵠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