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文學就是以存在主義哲學為基礎,產生的一個文學流派。事實上,存在主義哲學自誕生以來,就沒有一個一致的理論形態,內部也多有分歧,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邏輯起點:孤獨的個人。
他們所關注的就是這孤獨的個人的存在狀態。這種哲思反映在文學上,就產生了如題目中所說的“自在”、“他人”、“自為”三組哲學命題。如果要給它們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可作如是觀:
自在:它是其所是,人對它既隔膜又親密。
他人:他人是地獄,因為人無法逃避他人的糾纏;他人也是上帝,因為人的意義是由他人所賦予。
自為:自為是可能性,它與自由、應無具有同等的涵義。揮衛自由的不是固執的否定,而是堅決的行動。
我將結合具體的存在主義文學作品,對這三組哲學命題做解讀。
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在分析“此在”(表示人作為存在者比其他存在者所具有的優先性)的開展性時,揭示了人與自在的關係,此點在世必然在其開展性中開展出世界內的物,人與物打交道就是海德格爾所謂的“煩忙”、人在使用用具的過程中與世界內的在者相遇,從而揭示了世界,使世界得以橙明。
他認為,人寓於世界之中,或者說人被拋入世界,一種沉重的、難以名狀的情緒從人的內部襲來,人於是在世界中現身,並領會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並向著自身的可能性籌劃。
存在主義的集大成者薩特,在很大程度上追隨海德格爾。他把海德格爾的此在之開展性置換成意識的超越性。
存在主義文學的帶頭大哥:薩特
這種具有超越性的意識“糾纏著存在”,它使世界出現,並賦予世界以意義。人被拋入世界,一種情緒隨之襲來,薩特把這種情緒界定為“噁心”。
在其小說《噁心》中,薩特生動地揭示了主人公洛根丁的噁心感。噁心像一種疾病從洛根丁的內部襲來,緩慢地吞噬著他的肉體,知覺和靈魂。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對手中的一件冰冷的物體感到陌生,房門的把柄以其全部的個性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洛根丁第一次在自在這個巨大無比的客體面前清醒地睜開了眼睛,這是了個完全失去時間觀念的空間,事物沒有變化,但它們的冷漠、冰冷和無動於衷的物性異常清晰地呈現出來,它們是其所是,它們居於自身的從容。於是洛根丁隨之流落到一個更為可怕的夢裡。
噁心是人自身存在的孤獨感。人的存在在世界中現身。他懸浮著,了無所依,沒有一個物體需要人,而人卻不得不依附在他所強加給事物的意義上,並靠這種意義來滋養自身。
對人來說,一朵花的存在是偉大的,因為在一朵花面前,或在任何一種自然性面前,人將感到自己是多餘的存在物。這並不是說人是一種反自然物,而是指只有人才會對存在有所領悟。
一片沾滿汙泥的碎紙中,雨水已經把它淋溼和捲起,上面佈滿水泡,浮腫著。可它躺在那兒,自得其樂,在一小片泥濘和水窪裡,欣喜地享受著重新變成泥土的柔軟而新鮮的感覺。對它來說,人就像它身上溶化的墨跡一樣毫無意義。
一張被扯爛的海報是有意義的,它預告著一場令人傷感的或無聊的電影。現在它破了,成了一張廢紙,還是很正常,它仍屬於它的那個世界,它是其所是。黑色就是黑色,就是曾被看見過的那樣一種顏色,比如夜的頗色。
然而,洛根丁被固執的追問困惑著,因為他從未看見過黑色這樣一種東西,他只是聽別人說起過它,而別人也沒有看見過,他們只是看見過一些黑色的物質罷了。
黑色本身存在於何處?黑色,他感到這個詞像洩了氣一樣,迅速失去了意義。噁心是人對自在的限膜,然而它又是人對自在的鐘情。
粘稠的物體對洛根丁具有異常的吸引力,他像天真無邪的孩子一樣,對稀泥、汙濁的紙片、軟乎乎的昆蟲抱有一種難己抑制的興趣,他覺得最愉快地就是把它們撿起,握在手裡,甚至把它們放進嘴裡吃掉。
弗洛伊德說,所有的有機生命都有回到無機界中去的慾望,即死亡本能,但洛根丁無意於走向死亡,把自己變成泥土,卻嚮往著世界與自我的溝通。
然而樸素無華的物頑強地躲避人的思考,噁心就源於水的意識與自在的世界的斷裂。
所以,在人與自在的世界的關係問題上,薩特強調人面對自在的世界所產生的孤獨和暈眩,他企圖藉助於人的意識的超越性使世界意義化或價值化。
加繆
存在主義哲學發展到了加繆這裡後,他強調自在的世界對人的放逐而使人產生的無家可歸感,他企圖透過人迴歸大自然達到人與物的親密。
他認為,由於人對自在世界的懷疑和追問,一種無可挽回的放逐感隨之產生,人變成局外人,世界以其頑固而陌生的面目呈現,如他在其哲學隨筆集《西西弗神話》裡,寫道:
加繆剔除了人賦予世界的種種意義,還世界以本來面目,原來世界是如此陌生。人與世界的扭帶被扯斷,人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遭到無情的放逐,人面對世界就如面對彼岸故鄉的山和水,他繼續寫道:
為了重返作為故園的世界,加繆提出迴歸自然:
然而,自然是沒有可能性的,人要回歸自然就要泯滅希望,因為人的一切希望都是對自然的逃避。
人應甘心擔當荒誕的快樂,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荒誕英雄,像局外人莫爾索一樣對人世間的一切表現出:
一種物的堅硬和冷淇,像西西弗一樣,無怨無悔,永無休止地做著推巨石這種了無希望的工作,或者像加繆的《不貞的妻子》中的女主人公雅妮娜一樣:
存在主義者超越了以往哲學關於他人問題的純倫理意義,從本體論的高度確立了他人的地位。海德格爾把此在在世與他人打交道稱為“煩神”或“煩心”,他人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控制著此在,並把此在之此拿走,使此在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個性,變為共在或人們中的一員。
海德格爾
於是,此在從他本真的自己中分離出來,捲進他人之整體 “人們”的漩渦,此在異化了,海德格爾把這種異化稱為此在之沉淪。
但,薩特並不關注如何拯救此在於沉淪之中,他關注的是他人內涵的豐富性。他認為,他人作為另一個絕對的我思,在自為的超越性意識中變成了被思的一物,從而喪失了其全部的主觀性。反之自我在他人的超越性意識中也被當作被思的一物,其全部可能性也隨之喪失無遺。
於是,他說:
這就是存在的原罪意識,薩特說:
自我在羞恥感中意識到他人的存在,也發現不了自我的本來面目,我的可能性被引入他人的可能性中,我的視野被他人的視野涵蓋。自我在他人的意識裡像物一樣被分解、組合、變幻、構成。自由難以企及的自我,在別人那裡變得易如反掌。
由此看來,別人就是我存在的證據,別人的評價就是我的意義,反之亦然。人和他人之間的基本的和根本的關係是衝突,在他人面前,人的焦慮將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由於人在世界內與他人相遇時,必然相互把對方作為被思的一物;因此,人與他人就喪失了的溝通的全部可能性,人是孤獨的。
比如,小說《噁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就是這樣把人當作物來觀察的。在他的眼中,陌生人的臉處於瓦解之中,以至他花了十多秒鐘才認出那是一張人的臉;陌生人的手像一條肥大的、白色的蟲。
這種瓦解的感覺也發生在他對自己的觀察之中,他在鏡子中看到的是一張腔腸動物的臉,這張臉甚至還遠遠退化到植物界以下,還原為一幅地質圖。
他在大街上、酒吧裡,和那些尋常的人群相遇,卻感到自己是徹底孤獨的。那些人需要聚集在一起生活,需要生活在一種共同的信念裡。
也就是說,他們為了不和自己呆在一起而去尋找別人,為了逃避自身存在的重量而躲到公眾中去。這些人把時間都花在相互解釋和慶幸他們的意見相同上。
在公眾中,沒有一個人如其本質地存在著。比如,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相遇,只是一次偶然組合,最後一切都消失在路燈的昏暗光芒裡。
洛根丁不願到公眾中去尋找快樂,他與公眾格格不入。茫茫人海,他只跟三人略有交往:老闆娘、女友和“自學者”。
老闆娘只是他的性夥伴,相互很少交談,雙方只求各有所得,相安無事,女友安妮與他闊別6年,此次重逢是他長久的期待。然而,女友安妮不僅對他橫加指責,還把他拒之門外。
第二天,安妮居然和一個身材高大、年輕英俊的小夥子雙雙登上火車,揚長而去。匆匆趕來送別的洛根丁目睹這一幕,無限惆悵襲上心頭。而“自學者”完全是一個令人厭惡的、饒舌的傢伙。
三人之中無一人能與洛根丁溝通,一種無與倫比的孤獨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那該如何逃避孤獨?薩特在小說中作了暗示:
小說中寫到洛根丁在百無聊賴中來到咖啡館,他本來是打算去跟老闆娘接吻的,但老闆娘到城裡去了,他頓時感到一種尖銳的失望。
於是他就要女招待給他播放那張他喜愛的唱片,當他聽到:“在這的日子裡,親愛的,你會想念我”這一歌聲時,奇蹟出現了,洛根丁在音樂之中,噁心突然被那種像金屬一樣堅硬的音樂擠走,消失了。
他彷彿從存在的罪惡裡解脫出來,獲得了新生。此時此刻,他的存在變得無比充實。他在現實中所奢望的幸福,終於在音樂中找到。而音樂是在想象的領域中實現的。
因此,如何逃避孤獨,這裡暗示了答案:想象。在想象中人才會變得充實,在想象過程中,人和他人的溝通才能實現。
在現實中,人與他人彼此不能溝通,並不意味著絕對隔離,老死不相往來。相反,由於人之意識的超越性,人與他人彼此滲透,相互關聯,相互生成對方的意義;人為他人所糾纏,永遠得不到安寧。人和他人因此被拋入永恆的衝突之中。
《禁閉》話劇劇照
薩特在其戲劇《禁閉》之中,把人與他人的這種根本性的衝突關係形象地表述為:“地獄,就是別人”。當然,這同時也意味:他人就是上帝。
因為,我的意義只有他人才能賦予。有罪的我所向之尋求寬恕的不是作為神的上帝,而是作為上帝的別人。他人是每個人的法官,人時刻清醒地意識到別人的自由的偉大力量。
“地獄,就是別人”這句話是劇中人物加爾森喊出來的。加爾森是一個逃兵,他被槍決之後來到地獄,他看到活著的人已認定他是個懦夫,已死的他再也沒有機會改變這一結論。
在地獄裡,他想重新樹立自己的形象,想以沉默與身邊的兩個女幽靈相安而處。然而,人的意識永遠糾纏在一起,連沉默和漠視都無濟於事。
別人的注視就在你的意識裡,即使別人不在場也是如此,因為人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個為他的結構,這一為他的結構是自我的異化。
無論是他人的為我存在,還是自我的為他結構,都把我當作被思的一物。作為自為的我雖然能把自我和世界虛無化,但永遠無法把他人虛無化,於是,他人就成為我的自由的界限,因為我不能限制他人的自由,我不能把他人化歸己有,反之亦然。因此,人永遠在羞恥中處於被糾纏被折磨和被奴役的狀態。
劇中的加爾森在被身邊的兩個女幽靈折磨筋疲力盡後,突然恍然大悟地驚呼:
於此,加繆主張,他人與他人是格格不入的,本質上對立的。人無從逍遙獨立,人被他人如影隨形地關聯著,無以脫身。在人與他人的永無休止的糾縫中,人應表現出物的堅固和冷漠,以一種蔑視的姿態向他人挑戰,籍此造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其小說《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爾索就是精心塑造的一個荒誕英雄。莫爾索對什麼都無所謂。
母親死了,他的臉上沒有淚滴,他既不沉溺於對亡母的哀悼,也不願再看一看亡母的遺容。母親剛下葬,他便逍遙自在地去游泳、玩女人,看滑稽電影。對女友瑪麗的愛,他感覺麻木,無動於衷,瑪麗問他是否愛她,他卻表示:
瑪麗問他願不願意跟她結婚,他回答說無所謂,假使她一定要結婚,他們就結。他對雷蒙談不上什麼友誼,卻答應替他寫一封痛罵情婦的信,還到警察局替雷蒙作偽證,甚至還糊里糊塗地出於自衛槍殺了雷蒙的死對頭。
隨之而來的法庭審訊與辯解,他也處之泰然。被判死刑之後,他對神父的嘮叨感到憤怒,他不信上帝,泯滅希望,他明白他現在還活著,他肯定他即將死去。
他說:
行刑前夕,莫爾索第一次向著世界的可愛的冷漠態度公開了心胸,他覺得很快活。此刻,他想到他:
他就覺得不再孤單了。總之,由於死亡的不可避免,人的生活因此變得了無意義。莫爾索正因為這一點,對世界的一切保持著驚人的冷漠和無謂。
他感覺到一種徹底的孤獨,他彷彿被人類所放逐,成為一個遺世獨立的局外人。然而他又是幸福的,因為他孤獨地與他人生活在一起,他的孤獨是有迴音的。
正是這種對迴音的期待,使莫爾索在冷漠的外表下澎湃著洶湧的激情,一種要消彌人與他人之對立的激情。
正如作者加繆所說:
事實上,莫爾索以絕望、冷漠、無所謂對抗世界的無意義,本身就意味著對價值和意義的不懈追求。在無意義的地方創造意義,這也許是加繆所說的絕對而真實的激情。
人與他人的對立如何消除?似乎死亡有一種奇特的魔力,海德格爾說:
死亡似乎是一個目標或終點,向死而在就是要人先行到死這一最本己的、不可超越的可能性,再回過頭來籌劃自己本真的能在,如最終擺脫他人的糾纏。
與海德格爾相反,加繆是把人置於死亡的威脅之下,但他尋找的不是人擺脫他人迴歸本真自我的可能性,而是人和他人達到和諧的道路。
其小說《鼠疫》就形象的展示了這一哲理。由於鼠疫流行,無法控制,死亡的陰雲籠罩著奧蘭城,全城宣佈戒嚴,此城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城。
裡厄醫生為了控制鼠疫蔓延,減少死亡,忘我的戰鬥在第一線,塔魯出於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與裡厄攜手,投入了與鼠疫的鬥爭,新聞記者朗貝爾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局外人,要求離開奧蘭城,去與巴黎的情人相會,後來得知裡厄醫生的妻子也在外地,他深受感動,欣然留下來協助裡厄工作。
朗貝爾由逃避災難到介入鬥爭,暗示著人與他人可以在參與其事中消除對立,達到團結與和諧。
是薩特在其《存在和虛無》中,把自為用來指代人的存在,以往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哲學把人作為世界的中心,它們的目的是尋找人的本質或不變的人性,從而把人當作被思的一物。
因此,它們不能揭示人的豐富內涵,反而把人的本真面目遮蔽起來了。存在主義者認為,他們發現了人的真正的存在。
人是什麼?他們回答說,人是能在或可能性,人是自由本身。自由即人的生存及其不可暫停的延展,人一來到世上就被拋入自由之中。人被拋入自由意味著人面對自身可能性的籌劃,意味著人不斷地向自己的可能性超越。
在這種籌劃和超越中,虛無悄悄的湧現,因為一個人要想成為什麼是困難而未可知的,然而他要不成為什麼卻輕而易舉,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一個人說“不”。這種從人的自身湧現出來的否定力量就是虛無的表證。
薩特在對時間性的分析中把自欺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其命題形式是: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
這是一個深刻的否定結構,是虛無本身,或者說是一種不存在的存在,即現在。自欺所要逃避的就是這個現在。
比如,一個賭徒拒絕承認自己的惡癖,老是以明天我就不賭了聊以自慰。他以他未定的將來否定他現在所是的東西,這就是自欺。
人一刻不停地奔向未來,他的意義就取決於他未來的所為。只要人生存著,或者說只要人不死,人的存在就遠處於一種延緩和等待的狀態中。所以,薩特說:
死亡似乎是一個終結,它不是使人變成了什麼,而是使人喪失了變成什麼的全部可能性。死亡往往會把人拋入曾在或本質的深淵。
薩特的小說《自由之路》就全面展現了人之自由的形象圖景。小說的主人公馬迪爾是個哲學教員,他以固執的否定去捍衛他的自由,以至變得什麼都不是。
比如,當他出神地凝視著裝滿蘭色飲料的酒杯時,彷彿玻璃杯跟他一樣什麼都不是。他與情婦瑪賽爾同居,卻又不願跟她結婚,他不愛瑪賽爾,卻又不願拋棄她。
布呂內勸他入黨,他拒絕了,因為他感到自己缺乏真實的信仰,他說:
他愛著女大學生伊維什,他也不願意阻止自己去愛她,但他又不敢去愛她。因為,他不願成為不道德的人,不願因此遭人蔑視。
當他在出租車裡大膽地吻了一下伊維什之後,抬起頭來看到了伊維什的那雙眼睛,這使他想起:
這個充滿焦慮的人過了大半輩子,可是毫無意義,正如他的哥哥雅克所說,他還沒有達到懂事的年齡。
後來,他的朋友丹尼爾,一個同性戀者,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娶走了他的情婦瑪賽爾。他因此感到空前孤單,心中無比空虛,並且第一次感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沒有目的,他的自由不過是對一切保持距離,不願成為什麼。
由此可見,馬迪爾所追求的自由是拒絕一切境遇的虛無,正是虛無這一驕傲而可怕的夢、探藏在他的意識的深處,使他變得什麼都不是。
透過反思,他認識到這種以固執的否定所捍衛的自由是不負任何責任的自由,也認識到了這種自由的全部虛假性,渴望以實際的行動來實施自己的自由,因為自由不是單純的拒絕,而是而且只能是行動。
他要負起他全部行動的責任。他還要對他不得不在其中生存的世界負責。這種對責任的意識,標誌著他步入理智之年。而且戰爭已經到來,面對戰爭,無論是參加、逃避還是投降都是人的選擇和回答。渴望行動的馬迪爾自覺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毅然的選擇了參加戰爭。
在戰爭中,馬迪爾被拋進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硝煙迷漫的戰場。由於戰事潰敗,災難隨之降臨,面對災難,他的自由就展現在他的抵抗的勇氣和堅決的行動之中。
他在鐘樓的樓頂用那可憐的步槍,向圍攻而來的德華人開槍射擊,薩特寫道:
他的每一槍都震撼著他以前的虛假的自由,15分鐘的瘋狂射擊行動,似乎把他從往日的謹慎中解放出來,賦予了他空虛的一生以某種意義,他感到無比幸福,因為他在戰爭的災難面前,以自己的實際的抵抗行動承擔了屬於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消極逃避,他的行動的決心造就了他一生的命運和價值,因此,他是偉大的,他是自由的。
回答完畢。
補充說一點,如果要弄懂存在主義文學的哲學思想,需要閱讀並理解這些存在主義哲學家們的哲學著作和文學作品。我且列一個簡要書單,供君參考: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等;
薩特:《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存在主義與人類情感》、《噁心》、《禁閉》、《自由之路》等;
加繆:《西西弗神話》、《局外人》、《鼠疫》等。
存在主義文學就是以存在主義哲學為基礎,產生的一個文學流派。事實上,存在主義哲學自誕生以來,就沒有一個一致的理論形態,內部也多有分歧,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邏輯起點:孤獨的個人。
他們所關注的就是這孤獨的個人的存在狀態。這種哲思反映在文學上,就產生了如題目中所說的“自在”、“他人”、“自為”三組哲學命題。如果要給它們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可作如是觀:
自在:它是其所是,人對它既隔膜又親密。
他人:他人是地獄,因為人無法逃避他人的糾纏;他人也是上帝,因為人的意義是由他人所賦予。
自為:自為是可能性,它與自由、應無具有同等的涵義。揮衛自由的不是固執的否定,而是堅決的行動。
我將結合具體的存在主義文學作品,對這三組哲學命題做解讀。
01 自在:它是其所是,人對它既隔膜又親密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在分析“此在”(表示人作為存在者比其他存在者所具有的優先性)的開展性時,揭示了人與自在的關係,此點在世必然在其開展性中開展出世界內的物,人與物打交道就是海德格爾所謂的“煩忙”、人在使用用具的過程中與世界內的在者相遇,從而揭示了世界,使世界得以橙明。
他認為,人寓於世界之中,或者說人被拋入世界,一種沉重的、難以名狀的情緒從人的內部襲來,人於是在世界中現身,並領會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並向著自身的可能性籌劃。
存在主義的集大成者薩特,在很大程度上追隨海德格爾。他把海德格爾的此在之開展性置換成意識的超越性。
存在主義文學的帶頭大哥:薩特
這種具有超越性的意識“糾纏著存在”,它使世界出現,並賦予世界以意義。人被拋入世界,一種情緒隨之襲來,薩特把這種情緒界定為“噁心”。
在其小說《噁心》中,薩特生動地揭示了主人公洛根丁的噁心感。噁心像一種疾病從洛根丁的內部襲來,緩慢地吞噬著他的肉體,知覺和靈魂。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對手中的一件冰冷的物體感到陌生,房門的把柄以其全部的個性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洛根丁第一次在自在這個巨大無比的客體面前清醒地睜開了眼睛,這是了個完全失去時間觀念的空間,事物沒有變化,但它們的冷漠、冰冷和無動於衷的物性異常清晰地呈現出來,它們是其所是,它們居於自身的從容。於是洛根丁隨之流落到一個更為可怕的夢裡。
噁心是人自身存在的孤獨感。人的存在在世界中現身。他懸浮著,了無所依,沒有一個物體需要人,而人卻不得不依附在他所強加給事物的意義上,並靠這種意義來滋養自身。
對人來說,一朵花的存在是偉大的,因為在一朵花面前,或在任何一種自然性面前,人將感到自己是多餘的存在物。這並不是說人是一種反自然物,而是指只有人才會對存在有所領悟。
一片沾滿汙泥的碎紙中,雨水已經把它淋溼和捲起,上面佈滿水泡,浮腫著。可它躺在那兒,自得其樂,在一小片泥濘和水窪裡,欣喜地享受著重新變成泥土的柔軟而新鮮的感覺。對它來說,人就像它身上溶化的墨跡一樣毫無意義。
一張被扯爛的海報是有意義的,它預告著一場令人傷感的或無聊的電影。現在它破了,成了一張廢紙,還是很正常,它仍屬於它的那個世界,它是其所是。黑色就是黑色,就是曾被看見過的那樣一種顏色,比如夜的頗色。
然而,洛根丁被固執的追問困惑著,因為他從未看見過黑色這樣一種東西,他只是聽別人說起過它,而別人也沒有看見過,他們只是看見過一些黑色的物質罷了。
黑色本身存在於何處?黑色,他感到這個詞像洩了氣一樣,迅速失去了意義。噁心是人對自在的限膜,然而它又是人對自在的鐘情。
粘稠的物體對洛根丁具有異常的吸引力,他像天真無邪的孩子一樣,對稀泥、汙濁的紙片、軟乎乎的昆蟲抱有一種難己抑制的興趣,他覺得最愉快地就是把它們撿起,握在手裡,甚至把它們放進嘴裡吃掉。
弗洛伊德說,所有的有機生命都有回到無機界中去的慾望,即死亡本能,但洛根丁無意於走向死亡,把自己變成泥土,卻嚮往著世界與自我的溝通。
然而樸素無華的物頑強地躲避人的思考,噁心就源於水的意識與自在的世界的斷裂。
所以,在人與自在的世界的關係問題上,薩特強調人面對自在的世界所產生的孤獨和暈眩,他企圖藉助於人的意識的超越性使世界意義化或價值化。
加繆
存在主義哲學發展到了加繆這裡後,他強調自在的世界對人的放逐而使人產生的無家可歸感,他企圖透過人迴歸大自然達到人與物的親密。
他認為,由於人對自在世界的懷疑和追問,一種無可挽回的放逐感隨之產生,人變成局外人,世界以其頑固而陌生的面目呈現,如他在其哲學隨筆集《西西弗神話》裡,寫道:
“巍巍的群山,柔和的蒼天,莽莽的森林,轉瞬間都失去了我們所賦予的意義,對它們比失去的樂園還要陌生和遙遠。”加繆剔除了人賦予世界的種種意義,還世界以本來面目,原來世界是如此陌生。人與世界的扭帶被扯斷,人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遭到無情的放逐,人面對世界就如面對彼岸故鄉的山和水,他繼續寫道:
“這兒是樹,我能看到這樹的形狀。這兒是水,我能感覺到它的冰涼的味道。碧綠的草地,燦爛的群星,以及迷人的黃昏——這個我深感其威嚴權力的世界,我怎麼能否定它呢?”為了重返作為故園的世界,加繆提出迴歸自然:
“除了Sunny,親吻和野性的香味之外,一切對我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自然是沒有可能性的,人要回歸自然就要泯滅希望,因為人的一切希望都是對自然的逃避。
人應甘心擔當荒誕的快樂,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荒誕英雄,像局外人莫爾索一樣對人世間的一切表現出:
一種物的堅硬和冷淇,像西西弗一樣,無怨無悔,永無休止地做著推巨石這種了無希望的工作,或者像加繆的《不貞的妻子》中的女主人公雅妮娜一樣:
“經過二十五年的枯燥無味的婚姻生活,在一天夜裡跑到漆黑的荒野中,仰望繁星密佈的夜空,與神秘的大自然心交神應,大徹大悟。”02 他人:他人是地獄,因為人無法逃避他人的糾纏;他人也是上帝,因為人的意義是由他人所賦予存在主義者超越了以往哲學關於他人問題的純倫理意義,從本體論的高度確立了他人的地位。海德格爾把此在在世與他人打交道稱為“煩神”或“煩心”,他人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控制著此在,並把此在之此拿走,使此在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個性,變為共在或人們中的一員。
海德格爾
於是,此在從他本真的自己中分離出來,捲進他人之整體 “人們”的漩渦,此在異化了,海德格爾把這種異化稱為此在之沉淪。
但,薩特並不關注如何拯救此在於沉淪之中,他關注的是他人內涵的豐富性。他認為,他人作為另一個絕對的我思,在自為的超越性意識中變成了被思的一物,從而喪失了其全部的主觀性。反之自我在他人的超越性意識中也被當作被思的一物,其全部可能性也隨之喪失無遺。
於是,他說:
“自我從一個已有別人的世界湧現出來,自我在別人的注視的目光中誕生,別人的目光像利劍一樣刺透了自己的靈魂,這彷彿是來自上帝的目光,別人的目光使自己的存在變為赤裸的,羞恥感隨之而來。”這就是存在的原罪意識,薩特說:
“羞恥就是在他人面前對自己的羞恥。”自我在羞恥感中意識到他人的存在,也發現不了自我的本來面目,我的可能性被引入他人的可能性中,我的視野被他人的視野涵蓋。自我在他人的意識裡像物一樣被分解、組合、變幻、構成。自由難以企及的自我,在別人那裡變得易如反掌。
由此看來,別人就是我存在的證據,別人的評價就是我的意義,反之亦然。人和他人之間的基本的和根本的關係是衝突,在他人面前,人的焦慮將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由於人在世界內與他人相遇時,必然相互把對方作為被思的一物;因此,人與他人就喪失了的溝通的全部可能性,人是孤獨的。
比如,小說《噁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就是這樣把人當作物來觀察的。在他的眼中,陌生人的臉處於瓦解之中,以至他花了十多秒鐘才認出那是一張人的臉;陌生人的手像一條肥大的、白色的蟲。
這種瓦解的感覺也發生在他對自己的觀察之中,他在鏡子中看到的是一張腔腸動物的臉,這張臉甚至還遠遠退化到植物界以下,還原為一幅地質圖。
他在大街上、酒吧裡,和那些尋常的人群相遇,卻感到自己是徹底孤獨的。那些人需要聚集在一起生活,需要生活在一種共同的信念裡。
也就是說,他們為了不和自己呆在一起而去尋找別人,為了逃避自身存在的重量而躲到公眾中去。這些人把時間都花在相互解釋和慶幸他們的意見相同上。
在公眾中,沒有一個人如其本質地存在著。比如,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相遇,只是一次偶然組合,最後一切都消失在路燈的昏暗光芒裡。
洛根丁不願到公眾中去尋找快樂,他與公眾格格不入。茫茫人海,他只跟三人略有交往:老闆娘、女友和“自學者”。
老闆娘只是他的性夥伴,相互很少交談,雙方只求各有所得,相安無事,女友安妮與他闊別6年,此次重逢是他長久的期待。然而,女友安妮不僅對他橫加指責,還把他拒之門外。
第二天,安妮居然和一個身材高大、年輕英俊的小夥子雙雙登上火車,揚長而去。匆匆趕來送別的洛根丁目睹這一幕,無限惆悵襲上心頭。而“自學者”完全是一個令人厭惡的、饒舌的傢伙。
三人之中無一人能與洛根丁溝通,一種無與倫比的孤獨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那該如何逃避孤獨?薩特在小說中作了暗示:
小說中寫到洛根丁在百無聊賴中來到咖啡館,他本來是打算去跟老闆娘接吻的,但老闆娘到城裡去了,他頓時感到一種尖銳的失望。
於是他就要女招待給他播放那張他喜愛的唱片,當他聽到:“在這的日子裡,親愛的,你會想念我”這一歌聲時,奇蹟出現了,洛根丁在音樂之中,噁心突然被那種像金屬一樣堅硬的音樂擠走,消失了。
他彷彿從存在的罪惡裡解脫出來,獲得了新生。此時此刻,他的存在變得無比充實。他在現實中所奢望的幸福,終於在音樂中找到。而音樂是在想象的領域中實現的。
因此,如何逃避孤獨,這裡暗示了答案:想象。在想象中人才會變得充實,在想象過程中,人和他人的溝通才能實現。
在現實中,人與他人彼此不能溝通,並不意味著絕對隔離,老死不相往來。相反,由於人之意識的超越性,人與他人彼此滲透,相互關聯,相互生成對方的意義;人為他人所糾纏,永遠得不到安寧。人和他人因此被拋入永恆的衝突之中。
《禁閉》話劇劇照
薩特在其戲劇《禁閉》之中,把人與他人的這種根本性的衝突關係形象地表述為:“地獄,就是別人”。當然,這同時也意味:他人就是上帝。
因為,我的意義只有他人才能賦予。有罪的我所向之尋求寬恕的不是作為神的上帝,而是作為上帝的別人。他人是每個人的法官,人時刻清醒地意識到別人的自由的偉大力量。
“地獄,就是別人”這句話是劇中人物加爾森喊出來的。加爾森是一個逃兵,他被槍決之後來到地獄,他看到活著的人已認定他是個懦夫,已死的他再也沒有機會改變這一結論。
在地獄裡,他想重新樹立自己的形象,想以沉默與身邊的兩個女幽靈相安而處。然而,人的意識永遠糾纏在一起,連沉默和漠視都無濟於事。
別人的注視就在你的意識裡,即使別人不在場也是如此,因為人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個為他的結構,這一為他的結構是自我的異化。
無論是他人的為我存在,還是自我的為他結構,都把我當作被思的一物。作為自為的我雖然能把自我和世界虛無化,但永遠無法把他人虛無化,於是,他人就成為我的自由的界限,因為我不能限制他人的自由,我不能把他人化歸己有,反之亦然。因此,人永遠在羞恥中處於被糾纏被折磨和被奴役的狀態。
《禁閉》話劇劇照
劇中的加爾森在被身邊的兩個女幽靈折磨筋疲力盡後,突然恍然大悟地驚呼:
“啊!你們不過才兩個人哪!我剛才還以為有好多人呢。原來這就是地獄,我萬萬沒有想到……你們的想象中,地獄裡該有硫黃,有熊熊的烈火,有用來烙人的鐵條……啊!真是天大的笑話!用不著鐵條,地獄,就是別人。”於此,加繆主張,他人與他人是格格不入的,本質上對立的。人無從逍遙獨立,人被他人如影隨形地關聯著,無以脫身。在人與他人的永無休止的糾縫中,人應表現出物的堅固和冷漠,以一種蔑視的姿態向他人挑戰,籍此造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其小說《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爾索就是精心塑造的一個荒誕英雄。莫爾索對什麼都無所謂。
母親死了,他的臉上沒有淚滴,他既不沉溺於對亡母的哀悼,也不願再看一看亡母的遺容。母親剛下葬,他便逍遙自在地去游泳、玩女人,看滑稽電影。對女友瑪麗的愛,他感覺麻木,無動於衷,瑪麗問他是否愛她,他卻表示:
“回答說這種話毫無意思,如果她一定要問嘛,那就好像是不”。瑪麗問他願不願意跟她結婚,他回答說無所謂,假使她一定要結婚,他們就結。他對雷蒙談不上什麼友誼,卻答應替他寫一封痛罵情婦的信,還到警察局替雷蒙作偽證,甚至還糊里糊塗地出於自衛槍殺了雷蒙的死對頭。
隨之而來的法庭審訊與辯解,他也處之泰然。被判死刑之後,他對神父的嘮叨感到憤怒,他不信上帝,泯滅希望,他明白他現在還活著,他肯定他即將死去。
他說:
“別人的死活,母親的慈愛,對我還有什麼意思呢?既然我自己,只有一種命運在等待我,……那麼,他所說的上帝,別人所選擇的生活,所奠定的命運,甚至成千上萬和他同樣幸運的人都自稱是我的兄弟,對我還有什麼意思呢?……不管是誰,一天都註定要死……所以,我被控殺人,死卻是為了在母親下葬時沒有哭,這都有什麼關係呢?……雷蒙是不是我的朋友……瑪麗拿嘴去親另外一個莫爾索,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行刑前夕,莫爾索第一次向著世界的可愛的冷漠態度公開了心胸,他覺得很快活。此刻,他想到他:
“受刑的那一天,一定有很多人來看,對我發出咒罵的呼聲。”他就覺得不再孤單了。總之,由於死亡的不可避免,人的生活因此變得了無意義。莫爾索正因為這一點,對世界的一切保持著驚人的冷漠和無謂。
他感覺到一種徹底的孤獨,他彷彿被人類所放逐,成為一個遺世獨立的局外人。然而他又是幸福的,因為他孤獨地與他人生活在一起,他的孤獨是有迴音的。
正是這種對迴音的期待,使莫爾索在冷漠的外表下澎湃著洶湧的激情,一種要消彌人與他人之對立的激情。
正如作者加繆所說:
“他遠非麻木不仁,他懷著一種執著而深沉的激情,對於絕對和真實的激情。”事實上,莫爾索以絕望、冷漠、無所謂對抗世界的無意義,本身就意味著對價值和意義的不懈追求。在無意義的地方創造意義,這也許是加繆所說的絕對而真實的激情。
人與他人的對立如何消除?似乎死亡有一種奇特的魔力,海德格爾說:
“此在自己就處在向著死的自由中。”死亡似乎是一個目標或終點,向死而在就是要人先行到死這一最本己的、不可超越的可能性,再回過頭來籌劃自己本真的能在,如最終擺脫他人的糾纏。
與海德格爾相反,加繆是把人置於死亡的威脅之下,但他尋找的不是人擺脫他人迴歸本真自我的可能性,而是人和他人達到和諧的道路。
其小說《鼠疫》就形象的展示了這一哲理。由於鼠疫流行,無法控制,死亡的陰雲籠罩著奧蘭城,全城宣佈戒嚴,此城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城。
裡厄醫生為了控制鼠疫蔓延,減少死亡,忘我的戰鬥在第一線,塔魯出於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與裡厄攜手,投入了與鼠疫的鬥爭,新聞記者朗貝爾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局外人,要求離開奧蘭城,去與巴黎的情人相會,後來得知裡厄醫生的妻子也在外地,他深受感動,欣然留下來協助裡厄工作。
朗貝爾由逃避災難到介入鬥爭,暗示著人與他人可以在參與其事中消除對立,達到團結與和諧。
03 自為:自為是可能性,它與自由、應無具有同等的涵義。揮衛自由的不是固執的否定,而是堅決的行動是薩特在其《存在和虛無》中,把自為用來指代人的存在,以往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哲學把人作為世界的中心,它們的目的是尋找人的本質或不變的人性,從而把人當作被思的一物。
因此,它們不能揭示人的豐富內涵,反而把人的本真面目遮蔽起來了。存在主義者認為,他們發現了人的真正的存在。
人是什麼?他們回答說,人是能在或可能性,人是自由本身。自由即人的生存及其不可暫停的延展,人一來到世上就被拋入自由之中。人被拋入自由意味著人面對自身可能性的籌劃,意味著人不斷地向自己的可能性超越。
在這種籌劃和超越中,虛無悄悄的湧現,因為一個人要想成為什麼是困難而未可知的,然而他要不成為什麼卻輕而易舉,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一個人說“不”。這種從人的自身湧現出來的否定力量就是虛無的表證。
薩特在對時間性的分析中把自欺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其命題形式是: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
這是一個深刻的否定結構,是虛無本身,或者說是一種不存在的存在,即現在。自欺所要逃避的就是這個現在。
比如,一個賭徒拒絕承認自己的惡癖,老是以明天我就不賭了聊以自慰。他以他未定的將來否定他現在所是的東西,這就是自欺。
人一刻不停地奔向未來,他的意義就取決於他未來的所為。只要人生存著,或者說只要人不死,人的存在就遠處於一種延緩和等待的狀態中。所以,薩特說:
“我是一個意義永遠未定的存在。”死亡似乎是一個終結,它不是使人變成了什麼,而是使人喪失了變成什麼的全部可能性。死亡往往會把人拋入曾在或本質的深淵。
薩特的小說《自由之路》就全面展現了人之自由的形象圖景。小說的主人公馬迪爾是個哲學教員,他以固執的否定去捍衛他的自由,以至變得什麼都不是。
比如,當他出神地凝視著裝滿蘭色飲料的酒杯時,彷彿玻璃杯跟他一樣什麼都不是。他與情婦瑪賽爾同居,卻又不願跟她結婚,他不愛瑪賽爾,卻又不願拋棄她。
布呂內勸他入黨,他拒絕了,因為他感到自己缺乏真實的信仰,他說:
“我知道,跪下來吧,你會相信。你也許有道理,不過,我呢,我寧願首先相信。”他愛著女大學生伊維什,他也不願意阻止自己去愛她,但他又不敢去愛她。因為,他不願成為不道德的人,不願因此遭人蔑視。
當他在出租車裡大膽地吻了一下伊維什之後,抬起頭來看到了伊維什的那雙眼睛,這使他想起:
“一個結了婚的男人正在出租車裡玩弄一個姑娘。”這個充滿焦慮的人過了大半輩子,可是毫無意義,正如他的哥哥雅克所說,他還沒有達到懂事的年齡。
後來,他的朋友丹尼爾,一個同性戀者,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娶走了他的情婦瑪賽爾。他因此感到空前孤單,心中無比空虛,並且第一次感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沒有目的,他的自由不過是對一切保持距離,不願成為什麼。
由此可見,馬迪爾所追求的自由是拒絕一切境遇的虛無,正是虛無這一驕傲而可怕的夢、探藏在他的意識的深處,使他變得什麼都不是。
透過反思,他認識到這種以固執的否定所捍衛的自由是不負任何責任的自由,也認識到了這種自由的全部虛假性,渴望以實際的行動來實施自己的自由,因為自由不是單純的拒絕,而是而且只能是行動。
他要負起他全部行動的責任。他還要對他不得不在其中生存的世界負責。這種對責任的意識,標誌著他步入理智之年。而且戰爭已經到來,面對戰爭,無論是參加、逃避還是投降都是人的選擇和回答。渴望行動的馬迪爾自覺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毅然的選擇了參加戰爭。
在戰爭中,馬迪爾被拋進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硝煙迷漫的戰場。由於戰事潰敗,災難隨之降臨,面對災難,他的自由就展現在他的抵抗的勇氣和堅決的行動之中。
他在鐘樓的樓頂用那可憐的步槍,向圍攻而來的德華人開槍射擊,薩特寫道:
“這是一個巨大的報復,每一聲槍響都是對他往日的顧慮的報復;一槍是我沒敢強姦洛拉;一槍,是為了我本應遺棄瑪賽爾;一槍,是為了我根本不想親吻奧黛特;……砰!他又向對面的暗探開槍。他砰砰開槍,向著人,向著德行,向著世界。”他的每一槍都震撼著他以前的虛假的自由,15分鐘的瘋狂射擊行動,似乎把他從往日的謹慎中解放出來,賦予了他空虛的一生以某種意義,他感到無比幸福,因為他在戰爭的災難面前,以自己的實際的抵抗行動承擔了屬於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消極逃避,他的行動的決心造就了他一生的命運和價值,因此,他是偉大的,他是自由的。
回答完畢。
補充說一點,如果要弄懂存在主義文學的哲學思想,需要閱讀並理解這些存在主義哲學家們的哲學著作和文學作品。我且列一個簡要書單,供君參考: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等;
薩特:《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存在主義與人類情感》、《噁心》、《禁閉》、《自由之路》等;
加繆:《西西弗神話》、《局外人》、《鼠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