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寶航航

    所以總體來說我的觀點是人造肉的領域非常有前景,但是有很多的困難是難以解決的,目前產品完全可以試試嚐鮮,但言之鑿鑿說它會更有營養還為時過早。

    1. 人造肉不同於仿葷素菜

    2. 人造植物肉可以做到高蛋白、低脂肪

    3. 新奇的試管肉口感還難以追平普通肉排

    4. 評判人造肉的營養還需要更多資料

    什麼是人造肉?▎仿葷素菜?

    一說到這個詞,有些人可能說是不是像傳統的素肉那樣,過去各種素菜館子都有模仿肉的一些菜餚,這不稀奇呀?但是這種並不能算是現在所說的人造肉,目前主要特指的有兩種,人造植物肉與試管肉。

    ▎ 人造植物肉

    目前像是喜茶、肯德基、星巴克、達能、雀巢等等,推出的一些新品,基本都還是屬於人造植物肉的原料,他們的特點主要是熱量比較低,有一定的膳食纖維。

    人造植物肉又稱植物蛋白素肉,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的標準界定其名稱,主要用比如大豆蛋白或一些植物性食物來模擬肉的口感,像是很多年前用大豆蛋白或者用一些植物作為原料,透過擠壓等工藝,將其變成類似動物纖維的形態,這種產品還是挺常見的。

    有點類似於過去用植物蛋白加上脂肪或者透過一些發酵工藝來合成的仿製肉,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價格也比較便宜。

    ▎ 試管肉

    現在還有一種是提取出的動物幹細胞,將其在適合的環境下進行分化分裂等等。

    這種才是最新潮的人造肉,成本還是非常高的。

    試管肉的意義

    目前全世界範圍的人口大概是有 73 億,預計到 2050 年將超過 90 億。

    顯然這個數量級對於食物供應的需求也非常大。從效率的角度考慮,食物鏈層級越小,蛋白質生產的效率往往就越高。

    然而要想透過新技術進一步的提高生產效率,人們就看上了試管肉。此外動物福利、人道主義、環保等角度,大家也都對人造肉有著一定的期待。

    目前透過細胞培養出的肉,總體來說還是很安全的,甚至比普通肉類更安全,因為它的環境非常可控,也不用擔心抗生素、激素殘留等問題。

    但是也還是要警惕類似於癌細胞增殖等出現失調的情況。

    還有具體的營養成分上,新的事物的資料往往還很少。

    營養價值怎麼樣?▎常見營養成分可能更有優勢

    比如很容易做到的是針對某一款新的產品去檢測它的營養成分,那麼這樣很容易證實,比如膽固醇可能很少,Ω-3 系脂肪酸可以更多一些, 蛋白質含量可以比較高(國外類似的產品目前大多蛋白質含量在 16%以上),這些都聽上去挺好的。

    ▎ 可能缺少微量營養素

    · 維生素 B12

    但是也可能有一些細節的問題,比如可能缺少某些營養成分,像是目前發現在培養皿中生產的肌肉組織,想要達到足夠的維生素 B12 的水平會比較難。

    包括像顏色,平時吃到的肉,會有肌紅蛋白,會有相應的顏色,但你要是人造肉,那很可能就沒有了。

    · 其他

    還有一些營養成分,比如牛磺酸、肉鹼,正常吃肉的人總是很容易獲得的,但是現在改變了生產工藝之後,這些既往並沒有特別看重,但確實有著相應生理價值的成分,就有可能攝入不夠了。

    人造肉安全嗎?▎ 特定成分

    有些優勢還是有的,比如常常說加工肉有致癌性,那很可能跟雜環胺之類的成分有關係。但是透過生產環節,降低肌酸含量,後面的美拉德反應以及致癌性理論上來說就可以下降。

    ▎ 高密度養殖環境

    同時因為沒必要在一個非常密閉的環境飼養大量的動物了,也不需要給這些動物打疫苗,吃各種抗生素類的獸藥了。

    不但成本降低了,裡邊的一些致病菌的風險以及抗生素的風險都可以降低。

    ▎ 內臟汙染

    如果動物本身是很健康的,你又只吃肌肉的部分,也是很安全的。但由於屠宰的過程中,可能有一些消化系統的器官,裡邊潛藏著大量的諸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之類的汙染物。因此實際風險還是挺大的。如果試管人造肉的話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好不好吃?

    很多人還更關心的是人造肉能不能好吃,廣義上的做得好吃是挺容易的,特別是肉末、肉餅一類的產品目前也有不少了,但是以模擬原先的肉的口感為標準做出一大塊肉,估計是非常難。

    ▎ 早年產品

    當時肌肉線條主要是透過一些凝膠著色劑、調味料、焦糖、藏紅花、甜菜根汁等等, 最後這個形態很像正常的肉,但畢竟口感會有明顯差異,再加上脂肪含量偏低,口感不是很好。

    ▎ 難度

    我們平時吃到的肉之所以有那樣的口感,質地、顏色、風味等等裡面涉及很多因素,包括複雜的一些生化反應,這些短期之內人造肉想要實現,我認為是非常不現實的。

    比如包括平時吃到的肉中的血腥味很大程度上也跟鐵有關,人造肉中缺少肌紅蛋白、血紅蛋白,味道會有影響。另外,屠宰過程牲畜肌肉中會發生的糖原轉化成乳酸,pH 下降、肌肉收縮、屍僵等等的機制,還會使得蛋白質與一些成分結合成了複合產物,具備更強的持水能力。

    總之這些特徵透過實驗室的環境一一實現,目前來看難度還很大,最後產品很可能價效比已經很低了,可能也起不到環保的作用。

    我的觀點

    所以總體來說我的觀點是人造肉的領域非常有前景,但是有很多的困難是難以解決的,目前產品完全可以試試嚐鮮,但言之鑿鑿說它會更有營養還為時過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頤的咬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