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89360905421

    1.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翟鴻燊《大智慧》

    2.沙漠阿拉伯人形容他們也必喝三道的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三毛《送你一匹馬》

    3.春雨煎茶,溫潤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卻又閒靜淡遠。——白落梅《時光知味》

    4.年歲過得久了,就像一杯隔夜的苦茶,因為長時間的浸泡,味道雖在,芬芳已蕩然無存。——白落梅

    5.春雨煎茶,溫潤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卻又閒靜淡遠。人事飄忽,煙火迷離,唯有一盞清茶陪我紅塵經世,兩無猜嫌,歲序靜好。內心柔軟之時,水色風影皆有詩情言語,小樓巷陌亦是含蓄婉轉。——白落梅《時光知味》

    6.烹嘗方帶酒,滋味更無茶。——薛能

    7.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唐·徐夤

    8.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

    9.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劉禹錫

    10.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唐·皮日休

    11.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白居易

    12.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劉禹錫

    13.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唐·陸士修

    14.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鄭愚

    15.閒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到茶。——白居易

    16.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西晉·左思

    茶道的禮法

    茶道活動是要遵照一定的禮法進行,禮既禮貌、禮節、禮儀,法即規範、法則。“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陸羽《茶經》“五之煮”)此為唐代煎茶道中的行茶規矩。茶藝

    “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茶譜》序)此為宋明點茶道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頗為謹嚴。禮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儀容、態度、語言、動作。茶道之禮有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的禮儀、禮節、禮貌。

    茶道之法是整個茶事過程中的一系列規範與法度,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一些規定,如位置、順序、動作、語言、姿態、儀表、儀容等。

    茶道的禮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損益,與時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禮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禮法內容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我帶母親跟孩子老婆在沙漠裡。就剩一瓶水。只能救一個人喝。大家都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