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心齋侃畫

    書法中的雅與俗是相對而言,沒有比較明確的劃分標準。

    俗一般是指作品過於規整,缺少變化,千變一律,布若運算元。如我們常說的清代八股文就是一個道理。就像洗刷體一樣,缺少書法應有的審美情趣。

    雅則更多的是指作品之外的東西,是欣賞者透過作品能感知到作者的學養精神與人格魅力,是作者綜合素質的一種物化。是欣賞者藉助作品透過自己的想象而完成的一種審美過程,同時帶給欣賞者無比的愉悅。

  • 2 # 石千石519

    謝謝邀請。 什麼才是詩、書、畫、篆刻的雅呢?傳統藝術中的雅,無非是體現作品中的含義深層文化、其文化含義耐人尋味、體現是讀書人的書卷氣……。什麼是傳統藝術之俗氣?不外乎無非是其作品中缺點很多、視覺審美達不到要求、作品中的情趣低下、沒有達到滿足審美心理、透過作品彷彿認識了作者沒有書卷氣……等等、等等之文化藝術內涵。

    好的優秀作品與非常俗氣的拙作,透過對其藝術作品內容視覺效果,一目瞭然。因為傳統書畫印是視覺藝術,當然就應該講究的是其視覺效果了,反之就不是優秀性作品。

    中國的書、畫、印,是中國古、今民族的集智慧、實踐、人文、生活、大自然的特殊藝術品種混合產物,這個獨特的民族藝術品種,從產生到繼承、再到發展至今天,是經歷幾千年的歷練,才存在著不朽的精華。

    我們是這個文化藝術的學習者;也是這個文化藝術的繼承者;更是這個文化藝術的捍衛者;同時又是這個文化藝術的發展者。

    我們應該毫無條件的去愛護、去珍惜、去發展。

    當中國的傳說藝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高度、精華程度,不單單隻有中國繪畫應該吸收生活、大自然,書法、篆刻同樣要透過吸收生活、大自然之精神,來實現傳統藝術的更高目標。有人會問:生活、大自然能融入書法、篆刻藝術之中去嗎?我通過幾十年的理論、實踐回答大家:可以,不但可以,而且我透過實踐,完全行通了。

    當然,上述提供吸收生活、大自然的融入作品之方法,是建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去進行吸收生活、大自然之精華的。怎樣吸收?看各人的怎樣悟性、理解生活、大自然了!看誰更加高明瞭。

    2019.9.9.於泠思齋。

  • 3 # 錘哥他爸

    書法中“雅”和“俗”是人們評價書法藝術重要的審美標準!

    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學書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餘嘗言,士大夫處事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黃山谷認為俗病難醫,根源在於做人是否有道義,有沒有聖哲之學作為學養的積累!

    宋代“蘇、黃、米、蔡”四大家興“尚意”書風,書家理論也倡議和強調“趨雅避俗”,因此,宋代以後,雅與俗便成為人們衡量書法重要的審美標準。

    雅與俗是相對的,但在一副作品中如何體現雅呢?

    首先書寫要合乎規範:

    無論從結字、章法都要看有無法度。當代許多書法愛好者為了出奇、不惜人意誇張字形、或主觀臆造“一筆虎”、“一筆龍”或玩“當代象形”,給佛字加上跪拜的人,把馬字打扮的有頭有鬃,破壞了文字的一般規範,或書寫時不知“俯仰向背”,“狀若算字”,或把“館閣體”、“印刷體”當成規範,都是有違“雅”的表現。

    其次既要與古為徒又要不泥古。

    與古為徒是要取法古人,在臨古、摹古中發現古人用筆、結字、章法佈局的一般規律,從而明白用筆、結字章法的道理,在矛盾對立統一中學會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自己的書寫系統,在書法創作中能以古人之道,“達其性情,行其哀樂”,而不是做古人的書奴,一味仿古,淪為“字匠”,與時代精神相背離!

    雅與俗既對立又統一,關鍵在於書家的人品修為與個性修養。學習書法既要在臨古上下硬功夫,要轉益多師,又要在經世上得到歷練,正三觀、悟人性、養正氣才能“洞明世事、人情練達”,人脫俗、字方可雅。若三觀不正、疏於學習、投機取巧、必然會落入俗道,淪為不治之俗症也!

  • 4 # 和平3648684664942

    關於此,以經濟利益為主的書法都代點俗。沒有半點名利意識,只以文意著華章的毛筆字及好的鋼筆字為雅!再者有雅俗共賞的條副,再以火氣,酒力助筆者為俗,更有俗不可奈者,江湖字,(若文人偶爾寫些聯對,等有別除外)總之文章難作,易方從!可見雅之難矣……此副書聯為網路所得……

  • 5 # 舞進人生天堂

    能把心中濃濃感情完美表達出來的藝術就叫雅,無病呻吟,人云也雲就叫俗。雅俗關鍵是內涵,藝術家的素養,感情濃度,技巧決定作品的雅俗。東施再怎麼效顰也是俗。很多偉大的藝術品粗看很平常,“雅得那麼俗。"

  • 6 # 你的擁抱不再是安慰

    我是反對這種說法的。藝術作品的雅、俗之分原本並非是等級之分,藝術水平的高低之分。完全只是追求的藝術風格不一樣。詩經也分風、雅、頌,但風、雅、頌不是按照藝術水平的等級高低來劃分的。藝術的終結追求是什麼?是返樸歸真。什麼叫返樸歸真?就是大俗即大雅。

  • 7 # 武平墨語

    中國書法承傳幾千年,從實用的角度來說是文化傳播載體,如抄書抄寫經卷記錄等,從藝術性角度來說是文化結合體,如文人手稿,詩書畫印,書法家字帖,碑文刻字還有民間書法等。其實中國的藝術審美標準大體分為四個層次,豔俗,優雅,嬌情,病態四個審美階段。鄉土氣息濃厚的一般性大眾喜歡的都是雅俗共賞水平。其實我覺得審美和個人眼光和藝術欣賞能力有關,如果是不斷的學習交流,豐富自己藝術鑑賞力,是可以欣賞更高水平書法藝術作品。

  • 8 # 一笑貫長天

    雅與俗是感覺。

    真正俗給雅與俗定義真的 很難。

    這就像一個人,什麼樣的人雅呢?氣質不凡,飄飄欲仙可以稱為雅,可是,如果你的行為猥瑣,言語粗俗也難以冠以雅!

    一個人粗枝大葉似乎與俗接近,然則,這人出口成章,妙語絕倫,你能把他划進俗的隊伍嗎?

    所以界定書法的雅與俗要從全面的角度去看,不能出現了圓,滑,就定義為俗,也不能看見了精巧就定義為雅!因為書法不僅僅是形的藝術,更重要的還有氣韻,還有文化!只有從全面去衡量,去定奪,才能公平公正,才能讓人信服!

  • 9 # 王乃棟說書畫

    雅、俗是書法中的藝術與非藝術核心本質。又是書法藝術與實用書寫的區別標誌,兩者涇渭分明,不容混淆。所謂雅俗共賞,是指欣賞者,而非指書法既雅又俗能為所有觀者接受。

    瞭解雅俗首先要了解書法史,瞭解古人對書法的認識。

    古人早已區分了書法的雅與非書法的俗,今人不深入研究和理解書法,往往鬍子眉毛一把抓。

    古人把雅的毛筆字才叫法書(書法是現在人的說法)、法帖,把非書法的實用書寫叫俗書、俗學、俗體,查古代文獻可知。

    所以很簡單了,合法(筆法)的才叫雅,不合法(筆法)即是俗。凡館閣、刻板、做作、塗鴉、江湖體都是俗書。宋黃庭堅說:俗書喜作《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有的版本是世人盡學《蘭亭》面)

    雅俗之分還是鑑定書法的標準,不雅(不符筆法)的字即使是名作也必假,因為一個書法名家是不可能寫俗書的。所以鑑定並不難,懂了筆法即能懂鑑定。

    圖1是張旭名作《肚痛帖》,這個帖有些人看到筆畫圓圏多,誤以為俗。其實是運腕靈活所致。俗的圓圈無提按,用筆如拖把拖地。

    圖2是張旭《古詩四帖》,很多人去學這個帖。其實亂拖亂畫的俗筆很多,對比《肚痛帖》可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 10 # 翰墨書道

    雅是氣韻,俗是呆板重複。

    雅在審美含義是和我們通常都字典是的解釋有區別,而且是比較難以用語言來說明的往往採取以人們 比較熟悉的事或物來透過比較說明。

    雅就是一種細膩、柔和、清新、文儒的感覺,也可以說是文氣,比如文徵明的書法,柳永的詞,與與雅相對的格調如顏真卿的楷書,蘇東坡的書法,就偏重與粗狂豪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就是一種雅韻。

    如如高山大川,就是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雅就像江南美女。屬於雅一路的書法如衛夫人的書法。宋陳思《書小史》引唐人書評,說衛夫人的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這就是一種雅氣。

    俗的意思就是粗糙不精緻,比較普通常見。一般都是粗糙的東西。俗還具有笨拙重,重複的意思。在書法中或藝術中,就是那種粗糙的作品或風格。俗的東西多趣味不高的,甚至令人討厭或膩的感覺。

    “俗”還有平凡一般普通缺乏個性的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十多歲的女人喜歡裝可愛是一種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