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唐伯虎,在書法,繪畫,文學都有很高的造詣
4
回覆列表
  • 1 # 疊彩畫舘

    在中國文化史,書、畫、文,都能達到一定高度的確不多,能有也非常難得。唐之王維,宋之米芾、蘇軾,元之趙孟頫,明之董其昌、徐渭,這些大師的作品可謂典範。他們之後的時代,也有一些藝術家具備這三方面的才華,但藝術以及文化的高度不如前者!

  • 2 # 畫說吧

    書畫、文學中都有成就的最好代表應該是蘇軾。眾所周知,蘇軾在書法上是宋四家之首,所謂蘇黃米蔡,冠絕一時。在繪畫上,蘇軾以文人畫見長,雖然傳世不多,但留下來的都堪稱精品,其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比許多職業畫家還重要,比如《枯木怪石圖》《瀟湘竹石圖》《雨竹圖》等,都頗有氣韻。至於蘇軾在文學上的造詣更是人所共知,名列唐宋八大家,詩文詞賦,無一不精,可謂古往今來罕見的奇才。

    另外還有幾個也很有代表性,比如王維,趙孟頫。

    王維在文學上的造詣人所共知,不必說。其在繪畫上更是被推為文人畫的始祖級人物,後世的文人畫家都以他為宗師。可惜的是,王維的書法作品幾乎沒有傳世,但單看他在繪畫上的造詣,應該不弱。

    趙孟頫書畫雙絕,其書法與歐體,顏體,柳體並稱,可見一斑。繪畫上更是多面手,是繼往開來的人物。至於文學上,趙孟頫留下的詩賦文章清邃高古,令人有飄然出世之感,亦屬於上乘。

  • 3 # 豬兒樂

    綜合第一人絕對是蘇軾,作為北宋文壇領袖,其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尤其是行書和楷書,是“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並明確提出“士人畫”概念,對以後文人畫打下理論基礎。

  • 4 # 姜仲國

    追求完美的人,不會感到無所事事。書法自古應是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的閒情趣事。發展到當今,字因人貴,以權高而字貴,都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寒門難出貴子,一介布衣練書法只是淘冶一下自己。寫到賞心悅目處,孤芳自賞心神怡。

  • 5 # 禪悟淨慧

    古往今來,在書法,繪畫,文學上有成就的人我認為有五人。

    一。唐代詩佛王維,王維詩歌上的成就。與李白,杜甫齊名,三足鼎立。繪畫上王維是中國畫“南宗”之祖的人物,(雪溪圖)《輞川圖》等等,展現出王維在繪畫藝術上超人的技法,深受後人推崇。王維精通樂律,會作曲,曲目有(霸王卸甲)(琵琶獨奏)等。詩佛一代文化中的仙人,永遠給後人留下清白的背影。

    二。宋代蘇軾,詩詞歌賦獨領風騷,唐詩八大家之首的人物。詩詞豪放婉約皆能,文章與歐陽修齊名。書法上素有蘇黃米蔡之稱,蘇軾的書法與眾不同,他用的筆是雞毫做成的,學書法的人都知道,這種筆一般人是不好掌握的,也只有蘇軾能駕馭得了。

    繪畫上蘇軾有很少的佳作流傳於世,但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蘇軾《枯木怪石圖》《瀟湘竹石圖》等。是位多才多藝的文豪,千古大家。

    三。明代大才子文徵明,書畫造詣極深,特別是他的小楷,是繼鐘王之後又一面旗幟。繪畫上獨樹一幟,開闢明代山水新的篇章。詩詞文學上堪稱大家,世稱(四絕才子)。

    小楷請參閱(琴賦)繪畫《清秋訪友圖》《絕壑高閒圖》《雨餘春樹圖》。

    四。清代鄭板橋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鄭板橋的畫首先我們曉得他的竹子,其實他一生只畫蘭竹石,書法自創(六分半) 書體,融合了隸書楷書行書。在詩歌文學上創作出大量的燴人炙口的詩歌,是對清代直至今日影響頗深的人物。

    五。啟功近現代人,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鑑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啟功的書法近現代備受矚目,追隨者如江海之濤。他的繪畫清新古樸,文人氣息濃厚,深得人們的喜愛。他文學成就之高,詩歌的藝術價值之貴。為人師表,育人子弟,可以說是當今真正的國學大師,名副其實。

  • 6 # 收藏家雜誌

    宋徽宗趙佶

    北宋後期,雖然政治腐敗,內憂外患不斷,並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徽宗趙佶。但在藝術方面,尤其是繪畫藝術方面,趙佶卻是少見的天才,這主要源於趙佶的個人喜好。趙佶酷愛古玩字畫,他的書法受唐代薛稷等人書風的影響而最終獨創“瘦金體”,他又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在位期間,下令廣羅書畫名作,著錄為《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等圖書,對記載傳統遺存起到很好的作用。他下令改進和完善了畫院的各種管理制度,提高畫院畫家社會地位與生活待遇。由於他要求畫家注重描繪物件的真實性,使得刻意求工、高度寫實的畫風得到極大發展。

    宋 趙佶 聽琴圖軸 147.2x51.3cm 故宮博物院藏

    趙佶本人的繪畫作品也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成就最大的是他的花鳥畫。他的《芙蓉錦雞圖》注重表現物件的寫實性。美術理論家鄧白對《芙蓉錦雞圖》評論說:“它那華麗的長尾和豐潤的頸部的羽毛,把那珍禽的特質精細的勾畫出來。由於鳥的運動而產生的較大的重量,使芙蓉微微彎垂,更顯得花枝的柔美,把主體的錦雞,襯托得越加突出,花、鳥、蝶密切的聯絡起來。在靜穆的秋色中,同時也展示了生命的活躍。至於芙蓉的花朵,色澤鮮妍,渲染精妙;葉子的正側反折,無一相同,也無不真實,充分掌握了物件的生長規律。小菊也搖曳多姿,細膩中有‘傲骨凌霜’的氣概。這全是從現實觀察得來,運用他熟練的技巧和流暢的筆調,創造了花和鳥的優美動人的形象。”這種刻意求真的描繪和筆墨風格,把花鳥畫從古樸天真之趣變為精微靈動,從而使作品達到“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的藝術格調。畫面徽宗趙佶以瘦金體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據《韓詩外傳》載:“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很顯然,趙佶借雞的五種自然天性宣揚人的五種道德品性。此圖充分反映了花鳥畫具有喻人、喻德、教化習俗的人文含義。

    宋 趙佶 芙蓉錦雞圖 絹本設色 81.5×53.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從趙佶傳世作品看,有極為精細工麗和比較粗簡拙樸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精細工麗者如《芙蓉錦雞圖》《梅花繡眼圖》頁等,粗簡拙樸者如《枇杷山鳥圖》頁,後者畫家純以水墨勾染而成,略似沒骨畫效果,格調高雅。

    宋 趙佶 梅花繡眼圖冊頁 故宮博物院藏宋 趙佶 枇杷山鳥圖 絹本設色 22.7×24.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徽宗朝的幾件花鳥作品中還出現了一種新的圖式,即詩書畫合一。在北宋晚期的文藝環境中,只有少數人具備條件進行詩書畫合一的探索。具體到宮廷畫家的群體裡,這種探索更為困難。一方面宮廷畫家關注的重點是如何表現畫面的詩意、畫意,他們製作的作品需要進呈御覽,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允許他們在畫作上題寫詩句。另一方面,詩書畫的合一在具體作品的實踐上具有相當的挑戰性,需要畫傢俱備很高的文化修養,即使徽宗創辦畫學,提高畫院畫家的整體文化素養,但是相對於直接在繪畫中表現詩意、畫意,詩書畫合一亦有十分的難度。

    趙佶 竹禽圖 絹本設色 33.8釐米×55.5釐米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蔡絛記載了徽宗早年的書畫學習:“(趙佶)初與王晉卿詵、宗室大年令穰往來。二人者,皆喜作文詞,妙圖畫,而大年又善黃庭堅。故祐陵作庭堅書體,後自成一法也。時亦就端邸內知客吳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畫學崔白,書學薛稷,而青出於藍者也。後人不知,往往謂祐陵畫本崔白書學薛稷。”這樣的藝術教育與交遊造就了徽宗早年的藝術成就:“國朝諸王弟多嗜富貴,獨祐陵在藩時玩好不凡。所事者惟筆研、丹青、圖史、射御而已。當紹聖、元符間,年始十六七,於是盛名聖譽,布在人間,識者已疑其當璧矣。”從上述文獻可知徽宗具備實踐詩書畫合一的可能性。

    徽宗朝宮廷繪畫《芙蓉錦雞圖》與《臘梅山禽圖》是花鳥畫詩書畫合一的典型代表。《臘梅山禽圖》與《芙蓉錦雞圖》同時被著錄在《宋中興館閣儲藏圖畫記》中,列在“徽宗皇帝御題畫三十一軸一冊”中,至於這兩件作品上的題詩,《宋中興館閣儲藏圖畫記》中也有記載,其中《芙蓉錦雞圖》上的題詩是:“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鷺。”這與現存的《芙蓉錦雞圖》畫名、題詩完全相同。而《臘梅山禽圖》則有偏差,此件作品在《宋中興館閣儲藏圖畫記》中著錄為《香梅山白頭》,御書詩是:“山禽矜逸態,梅紛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猜白頭。”這首詩與畫作上的題詩:“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僅有“紛”與“粉”、“猜”與“指”兩個字的區別,應該是傳抄版刻的失誤,因此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臘梅山禽圖》即是《宋中興館閣儲藏圖畫記》中的《香梅山白頭》。至於《臘梅山禽圖》這個名字,首先見於吳升《大觀錄》中的記載“宣和山禽臘梅圖軸”,到《石渠寶笈·三編》中更名為《臘梅山禽圖》,後延續至今。

    趙佶 臘梅山禽圖 絹本設色 82.8釐米×52.8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兩幅作品尺寸幾乎完全相同,構圖、形制、畫面寓意也都高度相似。從構圖上來講,都是以“S”形構圖,以臘梅和錦雞作為處理畫面空間的主體,所留的空白以題詩補全,使畫面的空間不至於太過疏朗。畫面中的主要物象都精細描繪,筆法細緻簡練,山禽與錦雞的描繪細緻入微,造型嚴謹,極具寫實功力。

    山禽與錦雞的描畫早已脫離了黃居寀的呆板,其眼睛皆神采奕奕。兩隻山禽眼神面向觀者,使觀者從中可以看出其安詳恬靜的神態。錦雞的眼神延伸至畫面中的兩隻蛺蝶,眼神中充滿了好奇。畫面中的臘梅老幹曲奇,枝丫中有數點白花,梅根旁簇擁這數株奇花異草,葉子皆以石青渲染,典雅莊重。錦雞棲落在芙蓉花上,壓的枝丫有些搖搖欲墜,芙蓉枝莖皆以墨竹畫法雙勾,花葉以大片墨色渲染,從中看出徐熙“落墨法”的運用,畫面左下角的幾株花叢,柔而不弱,與芙蓉的粗壯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兩幅畫面的物象刻畫,完全符合徽宗關於“形似”與“格法”的要求,畫面中物象嚴謹,而又不失自然,各物象之間並非單獨刻畫,而是結合了物象之間的互動關係,使得整個畫面和諧有機。

    這兩件作品被稱為“御題畫”,畫上題詩是徽宗以瘦金體所寫,詩歌是徽宗所自作,署款“宣和殿御製並書”,並畫押。雖然不能完全確定繪畫是徽宗本人制作,但是有如此完整的署款、畫押形式,且徽宗親自書寫自作詩,這兩件作品出自徽宗之手的可能性極大。這也是徽宗詩書畫合一的最為完整的作品。畫面中的題詩起到了點睛畫意的作用,而畫面所呈現的氛圍亦增添了題詩的意境,用蘇軾評價王維的作品“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種評價用在這兩幅作品上是完全恰當的。

    晚清齊魯書畫家松年

    松年(1837〜1906),晚清書畫家,字小夢,號頤園,蒙古鑲藍旗人。祖籍系駐防天津,承繼旗人為官職位。光緒十四年(1888)松年由筆帖式(清代各部院衙門以旗人充任,職掌翻譯)特補山東單縣知縣,後又在山東長清縣任知縣,在山東範縣任縣知事。由於他不事權大,性不諧俗,對上不善於阿諛奉承,整日裡沉浸於題書作畫之間,無意仕途,不久便被免職。罷官後松年流寓濟南,以作畫寫字自娛其樂。

    松年在書畫藝術上非常全面,諸畫科無不通曉,他既長於山水,亦擅畫人物、果蔬、草蟲、蝦蟹、動物以及民俗等題材的作品,尤其是竹子、蘭草獨具風格。花鳥學徐渭、陳淳諸家,他作畫隨意揮灑,往往寥寥數筆,就能把花鳥的神態,表現的栩栩如生。他的山水畫以水墨青綠為主,以吳慎、李流芳為宗。在畫論方面松年也頗有建樹,著有《頤園論畫》一書,此書在光緒十三年(1897)自序成書,其內容豐富,語言精煉,不僅詳細闡明瞭他的中國畫創作的美學思想,同時對中國畫各種筆墨的運用和技巧也有精湛的論述,在漢蒙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松年不但受濟南本土文化底蘊的影響,同時他的畫風更為當時濟南的畫壇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也影響和帶動了濟南畫壇的發展。他的作品以斗方和小幅居多,其題材除山水、梅、蘭、竹、菊外,還經常見到他的鳥、蟲、走獸、人物故事及動物等題材的作品。濟南市博物館現藏有松年的繪畫作品頗豐,在此選其三幅作品作一賞析,從中可窺見松年繪畫藝術的風格及特徵。

    鴛鴦荷花圖

    《鴛鴦荷花圖》,畫心寬73.8、高39.9釐米。左上方款識:“用八大山人筆寫,為梅庵二兄大人法家指正。丁亥正月松年”,鈐朱文印“管領中都”。

    鴛鴦荷花圖題款

    此畫採用寫意手法,仿八大山人,筆情縱恣,墨趣橫溢。圖中頂端荷葉用濃淡相融的筆墨生動的表現出荷葉的舒捲舒開,以及向背兩面的變化與形態。右下方大片荷葉佔據了畫面的四分之一,構圖上敢於大膽誇張,葉面雖大,但用小筆觸寫成,採用潑墨法,用筆虛活靈動,形神兼備,墨韻十足。葉肋勾勒飄灑而凝重,筆減而意繁,也給整幅作品起到了一個開合穩定的作用。兩朵荷花一繁一簡,從形態上又有所區別和變化,右上荷花嬌蕊欲放,造型別致,顯得更加秀美,又像似張開了一兩片花瓣,情趣盎然,給人以遐想,同時又與整幅畫面構圖產生了疏密變化。兩支葦草穿插有致,也起到了畫面的整體統一和線與面的相互生輝。出水爭豔而又婀娜多姿的一對雙目圓瞪的小鴛鴦,正步調一致地相伴前行,筆墨簡約,生動可愛,極有情趣,使整個畫面陡生靈動之感。從整幅畫面上看,構圖疏密,虛實關係尚好,但還是略顯散了一些,如果把款題到右邊荷花的右側,可能會更好些,總的感覺略顯平散,氣韻有餘,疏密不足。

    荷花翠鳥圖

    《荷花翠鳥圖》,畫幅高64、寬24釐米。右上角款識:“摹南田老人大意於歷下,松年畫”,鈐白文印:“松年之印”。

    荷花翠鳥圖題款

    此畫為沒骨小寫意畫法,工寫結合,仿惲壽平畫法。構圖別緻講究,一杆荷葉貫通兩極,構思非常大膽,用筆直率流暢,著色淡雅柔美。上方荷葉左右出畫面造成縱橫開張之勢,下面荷花淡墨勾出,然後用淡粉曙紅烘染,含苞欲放,嬌而不豔。羞答答的花頭倚靠在右側荷葉杆上,翠鳥全神貫注地注視著什麼,兩爪緊握荷杆,頭使勁的伸向下方,像是發現了什麼美味可覓,翻身下視如倒懸在荷葉杆上,給人以驚險的感覺。鳥翅及尾部著深綠色,頭頂部著淡花青色,嘴爪用桔紅色點染,身上羽毛深淺有致,生動自然、栩栩如生。上面荷葉色墨交融,淡墨勾出葉肋,下方小荷葉葉脈向背清晰,成捲曲狀,像豎立的一個綠耳,在聽風聽雨。蘆葦用筆率性而為,前後穿插,輕巧悠然,也給畫面增添了豐富性和情趣,又營造了一種夏日荷塘氣氛。下面荷花驀然回首與右面荷葉顧盼相惜,巧妙地給畫面構圖造勢破險,險而復平,意趣橫生。由此也聯想到古人也是注重生活、寫生和對景物的體悟觀察,不然那栩栩如生繁複重疊的花瓣和生動靈活的翠鳥,不可能畫的那麼傳神。

    山水圖

    《山水圖》軸,畫心高122.3、寬68.1釐米。左上角款識:“子美太守大人,法家教正,摹煙客本畫於濟南寓齋,松年”。鈐白文印:“松年之印”。

    山水圖題款

    此畫為松年較為少見的大幅山水創作,畫面氣勢宏闊,意趣高古,用筆虛實相間,皴法秀雅蒼勁、即見掩映之姿,又生幽深之感。仿清“四王”之首王時敏畫法,畫中山石多以披麻皴兼以解索皴畫法,皴擦點染,然後用淡墨勾出山體的輪廓,再用披麻皴法皴染,幹筆淡墨畫出山石的結構。松年的畫注重摹古,學習前人的筆墨和意趣,表現文人畫的筆墨意境,他在學習古人的筆墨趣味和精神氣韻的同時,深得古意。趙孟頫雲:“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畫面近景兩株大樹挺拔聳立於下面的石坡上,後面雜樹蔥鬱,幾間農舍門扇洞開,空寂無人,唯有小橋那邊傳來流水潺潺聲,彎彎曲曲縈繞在坡石水草中。松樹的老幹用筆蒼勁有力,用雙勾兼以皴擦點染,兩株老樹造型磐結奇崛,如龍蟠鳳,穿插有致,松葉肥澤中見其奇古。後面一組雜樹採用扁點與菊花點,用不同墨色點染。右邊一株用杉葉點畫法,這樣使得與近景三株樹木既有區別又有所變化,更使畫面豐富了許多層次,主次分明,繁簡得宜。中景山石畫法由近而遠,山腳下蜿蜒山路貼著山腳向兩邊遠方延伸,使人聯想到登山臨水的雅興。遠處山窩窩松巖樹茂,雲淡風輕,隱現出古寺禪堂,有山路石階朦朧可見,感覺似聞澗泉鐘聲隱約傳來,縹緲中透著神秘,朦朧中含著清虛之氣,給整幅畫面添加了內涵與深度。山頂幾處遠山用淡色花青烘染,空濛清虛,雲氣彌散,和畫中下方房舍著色互應有致。整幅作品只用了赭石、花青兩種顏色烘染,給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虛實相間靜謐古穆的氣息。

    松年以儒家思想作為繪畫核心理念,既注重傳統的學習又強調詩與畫的重要性,追求高品質的唯美情懷。在濟南從事藝術活動20餘年,也有大量的書畫作品散落在民間。他的作品用筆豪爽,秀潤可愛,深受收藏者們的青睞。學習和鑑賞這位濟南人民所喜愛的名家作品的同時,也是一種修心養性之事。

  • 7 # 全峰山

    他的文章如波瀾迭出,變化無窮。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在他的筆下都表達得新鮮帖切,而又明白曉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如《赤壁賦》,是用古文筆調,敘事、寫景、抒情、說理渾然一體,想象豐富,哲理深遂,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散文《石鐘山》等文筆酣暢,說理透徹。這些優秀作品,為宋古文創作開闢了嶄新天地。

    詩歌創作,繼歐陽修、梅堯臣之後,進一步擴大了題材範圍,風格清新豪健,善於誇張、比喻的藝術手法,達到明快、自然、圓熟的境地。如《荔支嘆》等。

    蘇軾對北宋的詞風轉變有突出的貢獻。開拓了詞領域,突破″音律″形式的束縛,一掃當時″綺豔柔靡″的風尚,開創了豪放詞派,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傳頌佳作。

    另外,蘇軾還是著名的書畫家,擅長行、楷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長於畫枯木怪石、竹等。

    ☀鑑於以上所敘,蘇軾至少是明以前的全才大家。甚至可以說是古往今來的書、畫、文學大家。

  • 8 # 金歌28

    古往今來,詩書畫全才的人物數不勝數,如:大詩人王維王摩詰、瘦金書宋徽宗趙佶、懷才不遇蘇軾蘇東坡、風流才子唐寅唐伯虎、怪才鄭燮板橋。

  • 9 # 情棋書畫

    古代的文化人基本是全才型的,一般的文人在接受鄉試會試以後,還有綜合能力的測試方式,那就是殿試,過皇帝的這一關,前面闖關雖然考試科目比較固定,但也絕非易事,也絕非讀死書死讀書,少數人例外。因此可以說,一旦成了文人,考中進士或者差點考中進士,本事就很大了,一不小心一不經意就來個華麗轉身成了書法家、畫家、文學家。

    千萬別以為他們第一志願是書法家或者畫家,或者文學家。古人無意於書家成了書家的很多,無意於畫家文學家的成了畫家文學家的也很多,這些都是文人的生活消閒娛樂,用來證明身份或者能力的,你就說文學吧,文章詩詞就是進身之階,他們絕大的多數人心目中第一志願是考公務員也即當官,這是士人文化人讀書的終極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夢想,一個讀書人或者習武之人的終極夢想就是出將入相,再不能高了,再高就是誅滅九族的大罪了。

    官場失意時,書法、繪畫、文學便成了最好的發洩手段,情緒的喜怒哀樂悲恐驚,心境的豁達開朗樂觀積極鬱悶都會在這些書法、繪畫家及文學作品中體現和表達出來。所以古人的文學和藝術直接通向心靈,不是矯揉造作,不是無病呻吟,他們是為人生為心靈而藝術,現代人很多是為藝術為謀生而藝術,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啊!

    那麼,古代在書法、繪畫文學三方面成就顯著的大家有很多,王維、蘇東坡、米芾、徐渭可以說是這三方面無與倫比的超級大家。趙孟頫、文徵明、唐寅、鄭板橋、金農、李叔同屬於大家,至於王羲之、顧愷之、陸探微、祝允明、趙之謙等則往往精於書法和文學或者文學與繪畫,或者書法與篆刻,不能兼善三者,概緣於時代或交際圈的影響。

    有的書法家是書法批評家,寫了書論文章或者畫論的也很多,這個在古人來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王羲之有《論書》等,衛夫人有《筆陣圖》,鍾繇有《用筆法》,米芾有《海岳名言》,石濤有《話語錄》,董其昌有《畫禪室隨筆》荊浩有《畫論》郭熙有《林泉高致》等等,可以說只要想寫,總是能寫出來,不是純粹練字的匠人!

    現當代人兼善者更不多,有也只是說能玩玩而已,做不到精彩,尤其是寫詩,現代人寫現代詩還行,寫律詩則丟人現眼的人太多,基本的規則不懂,用詞用語也不太講究,為寫詩而寫詩多有附庸風雅故作瀟灑之嫌。

  • 10 # 王喆愛藝術

    王維!只能這麼說,古往今來藝術家藝術流派數不勝數,要真分個高低我覺得沒必要,中國畫講究意境,詩書畫三者皆不可分,能稱為大師者,三者皆有建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業負責人在小區業主委員會選舉中是否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