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頭說歷史
-
2 # 劍風先生
先說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劉備之所以稱帝,主要的原因就是曹丕篡漢。而曹丕篡漢的時候,關羽已經去世一年了。
我們知道,在那個時候,劉備一直是以漢朝宗親自居的,他也一直將匡扶漢室當成自己的奮鬥目標。在曹丕沒有篡漢之前,漢獻帝雖說沒有實權,但還是天下共主。那時候還是漢朝的天下,劉備只不過是漢朝的一個臣子,怎麼可能貿然稱帝呢。
因為曹丕的篡漢,劉備的屬下便聯名上書,要求劉備繼承大位。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如果劉備不稱帝的話,那麼漢朝江山就意味著到此結束,而天下就變成了魏國的江山。所以說在此時,作為漢朝宗親的劉備就有義務扛起這份責任。劉備在這時候稱帝就可以明確指出曹丕的皇位是不合法的,他們是國賊。
所以說劉備的稱帝,既有他自己的主觀意願,但也是為情勢所迫,不得不為。
假如說劉備在關羽活著的時候稱帝,那麼就會給他自己政治主張背道而馳。劉備就會成了亂臣賊子,這點可以參考前期的袁術,袁術早期的時候就因為稱帝,而成為眾矢之的,被眾諸侯群起而攻之,最後落個失敗的結局。
我相信這一點劉備還是會看到的,所以說只要獻帝還當皇上,那麼劉備就永遠都不會稱帝。
-
3 # 林杭之
因為關羽活著的時候還是東漢,至少是名義上的東漢王朝。當時漢獻帝還在位,劉備不可能稱帝,因為得不到正統。
而關羽死時前後,短短几年發生了許多大事。
公元219年,關羽進攻樊城,水淹七軍,降於禁,擒龐德,威震華夏。
公元219年末,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荊州、公安守將投降。關羽得知後南撤,士兵無心作戰,逐漸潰散,最終敗走麥城,兵敗被殺。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同年10月,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自己稱帝,國號“魏”。
在這之後,東漢王朝不復存在,劉備作為東漢王朝剩餘的唯一有能力稱帝的皇室(畢竟是劉皇叔,雖然有可能是杜撰的出身),他的稱帝是為了延續漢王朝,名正言順。
同年,黃忠病逝。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不顧勸阻想要出兵為關羽報仇。
同年6月,張飛被部將刺殺身亡。
公元222年,劉備出兵伐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歸,史稱“夷陵之戰”。
同年,馬超病逝。吳蜀講和。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託孤諸葛亮。
以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看到關羽死後就不願再看了,因為關羽的死亡雖然只是一個人的死亡,卻好像是一個節點,出現了許多大事,劃分東漢末年與三國時期為二。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而言,關羽的死與劉備稱帝關係不大。漢獻帝只要還在帝位上一天,劉備就沒有理由稱帝。關羽死後發生了一連串與關羽無關的事情:曹操病逝,曹丕篡漢,這樣劉備稱帝才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
4 # 史光荏苒
這個問題有誤,其實關羽活著的時候劉備已經開始為稱帝做準備了,這一點關羽也知道,他還為大哥稱帝做出來貢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漢中之戰後,劉備稱漢中王,就已經在為下一步稱帝做鋪墊工作。曹操把持朝政,稱魏王,離稱帝也就一步之遙,漢獻帝完全淪為傀儡,大漢江山眼看不保,劉備集團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阻止不了曹魏怎麼做,卻能決定自己怎麼做,於是他們開始謀劃劉備稱帝的事宜。
稱帝的第一步就是獻祥瑞。第一條祥瑞是“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華陽國志》的記載“後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劉備手下的李嚴等員工在“黃龍見赤水”之後,立碑刻石留下物證,還刻上了他們的名字--足足有九十多位,劉備還親自下令在“黃龍見赤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黃龍廟。《華陽國志》記載:後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蜀以劉氏瑞應,因立廟。
第二條祥瑞就跟關羽有關,群臣勸說劉備稱帝的表文中,就有“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關羽圍樊、襄陽”,正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北伐期間,而且應當是在八月水淹七軍之後、十一月兵敗之前的“威震華夏”期間。袁術死後,傳國玉璽就落到了曹操手中,張嘉、王休二人獻上的玉璽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個贗品,獻玉璽這一齣戲絕對是關羽導演的。關羽在軍務繁忙戎馬倥傯之際還不忘為大哥的稱帝事業添磚加瓦。
後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廢漢獻帝稱帝,這樣劉備稱帝的條件完成成熟。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年號“章武”。
-
5 # 泊圖泊途
公元219到220年對於三國時代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段,219年劉備攻取漢中之地,殺死夏侯淵,自封漢中王。冬,關羽敗走麥城,身死,220年曹操去世,同年曹丕廢漢獻帝劉協,稱帝。
關羽活著的時候,劉備沒有一刻閒著的時候,不是被各路諸侯追的滿地跑就是開闢疆土。劉備擁有了荊州之後,地盤狹小,後來奪取益州,漢中。其實從三國形式來看,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就可以,如果沒有什麼變故的話就可以修養聲息一段時間了。此時是漢中王,劉協還在位,沒法稱帝,稱帝劉備的人設不就崩塌了嗎?
但是劉備集團沒有消停,關羽在搞大動作,關羽終於在魏吳夾擊下敗下陣來,身首異處。此時曹操還沒有死,還是魏王,劉協還健在,劉備如何稱帝。
如果關羽晚死,曹操早死,才能出現題主的情況。
-
6 # 淡看天上月
時機不到如何稱帝?
劉備出道至死基本上都是打著匡復漢室的牌子,哪怕漢初的七王之亂打清君側的牌子,也不敢在漢文帝失去帝位之前自立。而關羽活著的時候曹丕還沒有讓漢獻帝禪讓,那麼劉備這時候稱帝就是造反了。
曹丕讓漢獻帝禪讓,那麼漢朝就正式的宣佈滅亡了,在這之後才是劉備稱帝的時機到來。畢竟真正的正室已經成為了歷史,而這時候劉備這個後裔當然就可以稱帝了,定國號為漢就更加把匡復漢室這個名義坐實了。
時機到了,可惜關羽也亡了是關羽自己沒有等到漢獻帝謝幕的時候,就被自己的失誤給坑死了。如果劉備稱帝后關羽沒有死,至少還是會封個候的,但是關羽也沒有這個福氣享用了。
不過關羽死後還是對劉備有那麼一點作用,就是打著報仇名義奪回荊州。但是這也不是劉備本意,劉備的本意應該是怪關羽幹嘛要丟掉荊州,害得我還要辛辛苦苦的奪回來。(可惜最終劉備自己也搭了條命,蜀漢元氣大傷)
所以說個人認為劉備對關羽他們的兄弟之情也是真假參半,而關羽生前還是東漢王朝,大家都是漢臣,劉備稱帝就是造反。劉備沒有這麼傻,所以說劉備稱帝和關羽生死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
7 # 呱聊
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
公元221年的時候劉備就稱帝了,然後就是大家知道的為報好兄弟之仇,進攻東吳,發起了夷陵之戰;也就是差了那麼一年,好兄弟關羽沒能看到劉備稱帝。
其實劉備心裡是很想稱帝的,但為什麼沒能在好兄弟在世的時候稱帝呢?
1.時機未到,所謂天時
公元219年左右的時候,劉備忙於和曹操,孫權戰爭,是沒有時間和心思稱帝的;當時的曹魏和東吳的領土都把蜀漢的要大,實力強的都沒稱帝,其實說實話劉備就算想是稱帝,也是不好意思的,劉備稱帝也是在曹操死後曹丕篡漢建立魏國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是名正言順的以光復漢室,來稱帝的理由也是合情合理。
2.時局穩定,所謂地利
益州作為蜀漢的重要的根據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的地理優勢,多高山,溝壑,在佔據益州好幾年的光景的前提下,發展了經濟,軍事,糧草,城防,有了這些條件之後才是符合稱帝的條件了。
3.人心所向,所謂人和
劉備在進駐益州之前,也是和益州之前的劉璋集團苦戰了幾年,但是也是順便收編了劉璋的一些舊部人心不穩,同時在劉璋管理益州期間,國泰民安的。人心也是未動搖,在佔據益州之後通過幾年的管理,達到了整體的一個民心所向,才是時候稱帝了。
我個人也是能看到關羽都能和劉備活著,來一舉和曹魏來爭霸來著,但是實在是曹魏太厲害,東吳也是不差的角色,所以,劉備還能在世的時候稱帝也是很厲害了,總比直到死曹操也未能稱帝還是有這麼個遺憾在的好。
-
8 # 挑戰英語打卡1000天
關羽活著還是去世,這不是劉備稱帝的主要影響因素,劉備無論如何是不會先稱帝的,因為只要漢獻帝還在,他永遠都是臣子,因為劉備始終都是以漢臣自居,他需要一個契機。
關羽於公元219年,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後被孫權下令處死,這個時候時間已經推進到了公元220年。
公元220年,這一年還有兩件事情發生,一是有著雄才大略的曹操去世;二是曹丕襲承魏王位,並於公元二百二十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於自己,改元“黃初”,自此從劉邦到劉協,大漢四百年的王朝(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西漢和東漢不算一個王朝)正式宣告結束。此時的關羽已經身首異處。
曹丕稱帝后,公元221年,劉備便在成都稱帝,這離關羽去世只有一年,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曹丕篡漢,獻帝的正統已經不在。劉備有了稱帝的理由。
所以我說,關羽活著還是離世,這和劉備稱不稱帝沒有必然聯絡,劉備稱帝的先決條件就是大漢已經不在,皇位已經被篡,這樣劉備才會稱帝。
-
9 # 史潭新說
先亮出觀點:劉備稱帝和關羽是不是活著,並沒有什麼關係。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到了五十多歲才佔據西川,有了自己的地盤,而且手下人才濟濟,終於憑自己的手段成為一方霸主,說他不想稱帝,誰都不信。打了一輩子仗,難道真的一心想匡扶漢室?這可不見得。
當時曹丕稱帝,劉備聽了大吃一驚,諸葛亮也覺得有點緋夷可思。要知道,曹操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元月去世的,曹丕繼位後,在同年的十月份就稱帝,同時封劉協為山陽公。這對劉備來說可是一個不好的訊息,劉備打的旗號是“匡扶漢室”,可是現在劉協退位,將帝位禪讓給了曹丕,你要是舉兵攻打曹丕,這就是造反。你要是稱帝,這就和你的本意違背了,要天下人怎麼看你,這和“劉皇叔”的氣質不符啊。以後南征北伐也好,師出無名,那就也成了和曹操的一樣的梟雄了。
那怎麼辦呢,稱帝也不是,不稱帝也不是,左右為難啊。剛好這時候關羽被東吳給殺掉了,劉備一想,“孫權你殺我兄弟,奪我地盤,正好現在煩的很,先拿你開刀”。劉備就跟手下的人說,“我要率大軍親征東吳,你們準備一下吧”。諸葛亮只好苦勸劉備,“現在曹丕稱帝,又冊封了孫權為吳王,這些臣子跟你出生入死這麼多年,你應該繼承漢室正統給他們一個名分,不然這些人都會離心離德,各自散去”。
劉備當然知道不稱帝的後果,他也想稱帝,但是劉協主動退位了,現在稱帝無名無份啊,不過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三國志先主傳》中有這麼一段話“或傳聞漢帝見害”,意思是傳聞劉協遇害了。事實上呢,劉協被曹丕封為了山陽公,活的好好的。而劉備在聽說漢帝遇害後,便馬不停蹄的稱帝了。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是在建安二十六年四月稱帝,距離曹丕稱帝不到半年。那漢帝遇害的訊息是誰傳出來的,就值得考究了。
所以總體來說,劉備想不想稱帝,或者說劉備能不能稱帝的原因,並不是關羽什麼時候死,而是什麼時候劉協死,劉協一死,劉備就可以繼承大統。
最後我想吐槽一句,劉備稱不稱帝都不是為了“匡扶漢室”,但他就是喜歡打這個旗號,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
10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那時候曹操沒死,漢獻帝還是皇帝,還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違,貿然稱皇帝。曹操尚且不敢廢漢獻帝自立,何況劉備?
劉備以大漢的忠臣自居,自己說自己是漢景帝閣下玄孫,中山靖王之後,儼然皇親貴胄的身份,一直想著做皇帝,但是此時曹操虎勢京城。劉備偏安一隅,時刻都害怕曹操來攻打自己,哪裡有膽量稱皇帝,讓漢獻帝提拔自己做漢中王都讓曹操火冒三丈了。
事實上,關羽在世的時候,劉備的勢力最強勁,不過即使如此,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如果劉備稱皇帝,天下人將群起而攻之。劉備是亂世之梟雄,自然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回覆列表
因為劉備稱不稱帝和關羽活不活著沒有任何關係。
關羽死於220年初,劉備於221年五月稱帝。兩件事之間雖然只間隔了一年,看似有那麼一些關係,但劉備稱帝是因為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關羽沒有一點關係,那就是曹丕篡漢。
劉備的旗號是匡扶漢室,清除國賊。他匡扶的直接目標是漢獻帝,清除的國賊先是曹操,曹操死後成了曹丕。曹丕於220年12月透過禪讓儀式滅亡了東漢,建立了曹魏,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
訊息傳到劉備這裡後,劉備的舉動是這樣的。先是聽聞漢獻帝被曹魏加害,再為漢獻帝舉行葬禮,在政治上把漢獻帝的影響徹底清除了。清除後,他劉備就成了當時唯一能夠代表漢室的人物,既然要匡扶,那皇帝必須有,所以身為漢室宗親的他劉備就只能名正言順地稱帝了。
這樣看,劉備稱帝和關羽並無關係。如果關羽晚死兩年,是能看到老大哥稱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