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蝸牛的迪迪尼

    文人相輕,我想沒那麼嚴重到是一種涵養問題。可能關乎個人的氣度和胸襟吧。

    就算練武的人,之間也會有互相看不起的情況,切磋一下來證明強弱。

    何況是有思想的讀書人。彼此的觀點和認知不同,很難惺惺相惜。

    對於級別相差無幾的文人,大家不服對方,也只能是棋逢敵手。

    很難說清對錯。

    提高到道德層面有點混淆視聽了。

  • 2 # 抑鬱症破譯者

    到這裡就該切入正題了,“文人相輕”,是不是就是涵養問題?答案“是的”。而且還主要表現在第二類“文人”身上,這類人自以為能寫幾筆,很多人自命不凡,對比自己水平高的,十萬個不服,一千個不鳥。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總要找出點所謂“毛病”,以證明其也有不如自己之處。如果聽到一丁點否認批評,就耿耿於懷,睚眥必報。對不如自己的,一百個看不起,二十個翻白眼證明自己的優秀,不要任何報酬亦甘為人師且甘之如飴,以此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這一類人就容易產生“文人相輕”的傾向。這就是一個涵養、格局、境界的問題,只不過表現程度深淺不一,這類人中也包括我自己。

    當然,文人相輕也會在第一類文人當中產生,但遠遠沒有後一類“文人”來的直截了當、立竿見影,這也是涵養的問題。正所謂“負重著必沉穩,道遠著必遲緩”,“靜水深流”。

    再把這兩類“文人”總結到一起來分析,其中絕大部分都侷限在自己的文化當中,一生都只拘囿於自己的學術範圍,在自己的學術範圍內侃侃而談,旁徵博引,而在學術範圍之外則一臉茫然,不知所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死讀書、讀死書,甚至“書呆子”,“酸秀才”的稱呼也是這麼來的。

    還有一種“文人”,已經脫離了文人的窠臼,從外表已看不到或很少能看到他們作為文人的溫文爾雅、裝腔作勢、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特徵。他們能把自己的知識融會貫通轉化為能量,轉化為生產力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舉重若輕、信手拈來,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功力非凡,也就是金庸筆下的“掃地僧”。這其中的代表人物當數老子、王陽明、諸葛亮,蘇東坡、毛澤東,周恩來……當然這只是極少的一部分人。這也有一種說法,就是外表帶強橫、肅殺之氣者不是一流的武者,外表一看就是文質彬彬、滿腹經綸者也不是一流的文人。所謂大巧若拙,大象無形恐怕就是如此吧!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凡事沒有絕對只有機率。

  • 3 # 詩境笙音

    文人相輕最早出觀在三曹丕的《典論·論文》中:“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三國時就自古而然,說明這四個字早已在文人心中根深蒂固。這一陋習的出現,最初應該是統治者的一種政沿手段。利用讀書人想拼命向上爬的心態,令他們互相內訌,以達到統冶目的。而他們之間為了向統治者爭寵獻媚,於是想盡各種辦法來諂害自己的同行,以抬高自己的結果。於是,“告密”,“無中生有”,“雞蛋裡面挑骨頭”,“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等一幕幕令人髮指的悲劇,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不斷上演著。

    漸漸地到了後來便演變成一種習慣性現相,一部分文人於是抱著人云亦云的心理,半推半就的融入其中,於是這裡面就出現了涵養的問題。

    蘇軾四十四歲時曾寫過《詠檜》一詩,詩曰:

    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幹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詩中“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麼兩句,卻被沈括指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如此!”指控他”大逆不道”,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而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沈括何許人也?他是北宋時代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是中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他博學善文對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等無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夢溪筆談》不僅是中國古代的學術寶庫,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

    像這樣-位偉大的文學家和科學家,怎麼能幹出這等汙陷人的小人之舉呢?是嫉妒?非也。因為沈括當時也是名噪北宋的大家,不須用陷害人的手段來獲取什麼.那是因為當時的沈括是革新派王安石的同黨主要分子,而蘇軾則是舊黨的中堅力量,是王安石的死對頭.蘇軾對王安石含消帶諷,王也排擠蘇軾,因為政見的不同,致王安石同黨沈括對其痛下殺機,必欲除之。在沈括的歷史上留下不光彩的陷害忠良的一筆,他才是那個烏臺詩案的始作俑者。

    蘇軾下獄之後,自然引起朝野上下的關注.杭州湖州百姓們自發的連續為蘇軾做道場,祈求神靈保佑他們熱愛的人能化險為夷。

    蘇軾下獄,其子蘇邁每天去送飯,約好平時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有死刑判決的壞訊息就改送魚,以便心裡早作準備。一日蘇邁因銀錢用盡,出門借錢,便委託一朋友送飯,這朋友不知規矩,給蘇軾送去幾樣精心製作的小菜和一條鮮魚以補養身體,蘇軾見魚大驚,以為凶多吉少,逐寫下絕命詩二首送弟蘇轍。

    聖主如天萬物春, 小臣愚闇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 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 他年雨夜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 更結來生未了因。

    柏臺霜氣夜悽悽, 風動琅擋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 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 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 桐鄉應在浙江西。

    第一首通篇都是寫給弟弟蘇轍的:我身逢盛世,身為臣子的自己卻愚蠢地自尋死路。中年殞命,一家老少十多口人,就要拖累弟弟來撫養了。青山處處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當年與弟弟相約夜雨對床的盟誓再也無法實現,此後夜雨瀟瀟的時刻,子由只能獨自傷心了。兄願與子由世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緣付諸來生吧!

    第二首是寫給妻兒的:月光西沉,凜冽的霜氣使御史臺牢獄更加陰風慘慘,簷角上的琅璫在風中叮噹作響。夢中那顆嚮往自由的心依然像鹿一樣的奔向雲山,可是現實中的自己,好像面臨著滾湯烈火的雞,生命危在旦夕。眼前浮現出孩子們的身影,他們個個額角豐盈,面相非凡,個個都是好樣的。老妻與自己同甘共苦十多年,可惜平生沒有什麼積蓄,身後只能讓她獨受貧苦了。我熱愛杭州、湖州的百姓我希望死後埋葬在浙西一帶,來補償杭、湖百姓對我的深情厚意!

    據說神宗皇帝看到此詩也為之動容,蘇軾的筆下,親情的力量感天動地。

    弟弟蘇轍在兄入獄期間,連連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贖兄罪。當時已退休在家的大臣張方平痛心不已,寫了一封親筆信,派兒子張恕連夜進京營救。當朝宰相吳充進言神宗皇帝:曹操這個奸佞之人尚能容下禰衡,陛下為何就不能容忍-個寫詩的蘇軾呢?因為神宗也是蘇軾的忠實粉絲,(他常常在吃飯時停下筷子拍案叫絕,嬪妃們便知道定是讀了蘇軾的詩文。)並不想殺蘇,只說問清此事就放人。

    神宗的祖母曹太后更是蘇軾的忠實讀者,病危之時含淚對神宗說:“你祖父在世時曾對我說他覓得兩個相才,-個是蘇軾,-個是蘇轍。可是我沒機會用了,留給兒孫們用吧。現在蘇軾因詩獲罪,開國百年尚無先例,這一定是被人陷害.我就要死了,不可再有寃枉之亊,我不求你大赦天下,只求放蘇軾一人,我死無憾也。”

    昔日的新黨領袖王安石已罷相三年,雖與蘇軾政見不同,相互排擠。但在生死關頭卻奮力上書皇帝,為蘇軾說情,疾呼:安有聖世殺才士乎?王安石不愧宰相氣量,君子和而道不同,堪稱君子。神宗不覺心動,說道:這場公案就以公一言而決!

    蘇軾終於走出囚籠,這位偉大的文壇領袖情不自禁地寫道:“平生文字為我累,此去名聲不厭低。”

    應當感謝沈括和那些救贖蘇軾的人們,是他們行為,才有了千古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同時也救贖了中國後世的文化與良知。

    現實中,絕大多數文人也許只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了“文人相輕”傳統的影響,但這仍然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因為這使我們對許多事物和問題,缺乏正確的判斷,甚至導致片面、非理性、錯誤的認識。

  • 4 # 耑廬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語出曹丕《典論.論文》,是說文人之間互相輕視這類事,自古以來就有,並不是說自古以來所有的文人都是互相輕視的。

    在中國文學史上,文人之間互相輕視者有之,互相親近、成為莫逆之交者亦大有人在。如李白與杜甫、韓愈與柳宗元、白居易與元稹、白居易與劉禹錫、歐陽修與蘇軾、蘇軾與"蘇門四學士"等等,這些文人之間都是猩猩相惜、親密交往、愛其文而憐其才。他們才高德重,相互器重,提攜獎掖,見賢思齊,虛己待人。他們因學識高遠,而不會嫉賢妒能,他們是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是可資後人學習和師法的榜樣與典範。

    文人相輕有的因涵養所致,其人必胸襟狹窄,嫉賢妒能,看自己一朵花,看別人豆腐渣,不能兼收蓄,最終難成大器。但也有其他原因。有因文學主張、觀念、流派不同,而相互詆譭輕視者;有因政治觀點、看法相左,而輕薄其人其文,互不相容者;也有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矛盾和衝突而互相攻訐、道路以目者。自古以來文人相輕的原因,因人而異,不能一概以"涵養"二字論之。

  • 5 # 葦影蘭舟

    文人相輕是普遍現象,一則文人大多自視清高,孤芳自賞,愛和圈內人攀比,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二則文人思維活躍,底蘊深厚,更容易看出別人存在的問題。三則文人總有些酸氣又愛評論,即使輕視別人也不會髒話連篇,罵人那是含沙射影,清新脫俗。四則文人總是固執己見,易排斥不同的思想,比如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比如司馬光和王安石兩派的長期對峙。不管怎樣文人相輕不大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還促進了文化繁榮,俗人相輕可能就是拔刀相向了。

  • 6 # 眾生芸芸皆是我

    在成語詞典中,文人相輕的近義詞是同美相妒,釋義為文人之間互相看不起。

    魯迅先生在晚年就有許多文章是論文人相輕的,在文章中,他提出了三種文人相輕的原因,一為自高;二為自卑;三為批判。

    在社會雜談《文人相輕的由來》中也說到,文人相輕的壞風氣何以產生,古人就有人分析過:“自古文人相輕,一由相尚殊,一由相習久,一由相越遠,一由相形切。”(清代尚鎔《持雅堂文集》)。“相尚殊”系由審美趣味的不同而導致批評的偏頗,“相習久”是由長期共事彼此熟稔而形成的優越意識,“相越遠”則是由觀念和知識體系的不同造成的,“相形切”則是目光狹隘、一味苛求對方所致。所以我個人覺得,文人相輕所表達出了更多是文人之間不能相互包容的一種嫉妒。我們應該都還記得魯迅筆下的文丐孔乙己,在窮愁潦倒性命難保之際,還不忘以“茴”字的四種寫法輕視他人。再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周瑜,就是文人相輕的一個典型例子,“既生瑜何生亮”。

    文人相輕的風氣由來已久,單憑好壞是難以為之定義的,從表面看,文人之間的相處多表現為輕他人之短,妒他人之長,誰都有著自己是自己的驕傲這一觀點;但在文學發展史上,正是有了文人之間的相互懷疑,相互競爭,使得文學屆批判不斷,爭論不休,這才呈現出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學盛景。

  • 7 # 巴兔

    文人相輕是個社會現象,文人分為藝術家,和理論家。

    藝術品本身是很難分出高低的,人又有比較心理,所有自然誰也不服誰。比如達芬奇跟米開朗琪羅,互相看不起。小說藝術也是。

    理論家,就偏向於邏輯推理,和比較現實的。這類文人,他們會有很強的分辨能力,知道誰比誰強,除非是不講邏輯的低端文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兩個人在同一層次,自然不太好分別。但文人相輕這種意識是客觀容易形成的,我們要刻意避免讓自己產生那種心理,學會擁抱彼此,這也是一種成長。

  • 8 # 大浩天子

    我覺的,真正的文人不會“文人相輕”。

    拿我來說,我不但不會“文人相輕”,反而希望這個社會有更多好的文人。

    我每年都會花很多錢買書,最傷心的是看不到很多優秀作品。如果讀到好的作品,我還是會打心眼裡佩服作者的。這是真的!

    真正的文人不會存在競爭關係。社會是多元的,作家這個領域也是多元的。我喜歡你,也可以喜歡他呀。難道喜歡韓寒的人,就不能喜歡郭敬明瞭嗎?

    同一飯桌上,既可以有魚,有肉,也可以有蔬菜,有水果。這是並行不悖的!

    真正的文人,不會“文人相輕”!

  • 9 # 馳者劉悅

    文人相輕是一種性質和麵子的固執,當然是涵養不夠的表現。魯迅筆下,阿Q是文化涵養最好的,學學人家吧。

    你不讓人家相,就不人家輕了嗎?文人相輕似乎是一種罪過似的?兩個村夫打架,其中一個腹中有些筆墨,他就是打了,他自以為是文人,他堅持自己是個文人,相輕了!你能拿他如何?在人家面前說人家相輕?看似自己滿腹經綸,其實多此一舉。

    文人是可以相輕的,不可以由要求不相輕而被管制。他心裡不服,所以相輕,是個人律己不嚴的情感流露問題,充其量是個人涵養的問題。

    個人涵養好了,老Q哥可以唱著我手執鋼鞭把你打,然後回士谷祠去睡覺,他心裡到底怎麼想的怕是隻有天知道。文人相輕的臭毛病,這裡又出一問,是個人的涵養問題嗎?是,那就縮頭!不是,也有去處,弄頂右派的帽子戴了好去勞改!閉上自己的臭嘴,管他什麼的相輕方為明智之舉。要是逢上乾隆爺,老兄你就一舉去清都吧!殺頭等著你呢!

    所以,自古文人相輕這個話題,有人問了幹百年,無解。文人是相輕的,肯定的!你能讓他們不相輕那才怪。

    你是文人就要相輕,有涵養也罷,無涵養也罷。無關涵養又有關涵養!難道不是嗎?

    我家狗丁和狗謙又打起來了,這裡就不倍著諸位啦。我把牠們拉開,嗯!

  • 10 # 羅軍咋個說

    文人相輕不要絕對化,輕的就是老年郭沫若這種吧,叫道不相同不認可罷了。其實文人都不輕司馬遷啊,《史記》擺在那兒,都很看重。真正有兩刷子的文人,是隻會受文人推祟的,比如李清照的詞,關漢卿的劇,老毛的沁園春雪,周樹人的阿Q正傳,席慕容的詩,瓊瑤的小說……文人不好糊弄,所以文人只輕看品相不佳的文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圈麥用在筆記本上聲音小,想加話放,便宜點的,給介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