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保定藝術圈
-
2 # 隴上雲者
要成為藝術家,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要有紮根生活的精神
二、要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
三、積累一定的技法技術
四、要有藝術思維活動能力
五、對生活要有飽滿的熱情和激情
-
3 # 黃智637
搞藝術的人很難,當藝術家更難。藝術家創作出的藝術作品應該是藝術價值高、審美欣賞性、對社會和人們影響很大的經典藝術作品,為人們提供了藝術上的精神享受。
一、從事藝術創作的人要想成為藝術家,應具備藝術天賦和後天的勤奮努力,要有過硬技法功底,過硬的藝術技法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段。藝術家必須以自己藝術手法和藝術風格,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水平,就能創作出深受人們喜歡的藝術作品。
二、創作具有經典的影響力的藝術作品,主要在於藝術家的個性風格。藝術家要有深厚的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能夠敏銳地觀察現實社會生活中典型的事物,具備豐富的感動人心的審美情操,才能創作出影響人們思想情感的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藝術作品。
-
4 # 滄海客王國喜
要想成為藝術家、人品、學問、才情、思想、這四種要素缺一不可。
沒有好的人品就沒有好的心境
沒有學問就沒有意境好的作品
沒有才情就創新不了動人心魄的新作
一個作品如果沒有思想那就空白乏味
所以人品、學問、才情、思想
必不可少
-
5 # 文石先生
要熱愛心中的藝術,為了藝術可以獻出自己生命。千萬不要愛藝術中的“我”,愛自己,是搞不好藝術的。一名合格的藝術家,首先要學養深厚,有自己觀察世界的哲學、美學視角,要有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要有生活閱歷,要感情豐富,所謂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藝術是將心中的“意象世界”表達出來、具象在藝術載體上的完整過程,是對生活的“再造”,在藝術的世界裡,再造一個藝術情境。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舉個簡單的例子,畫猴子畫得再像,本質上都不是藝術,而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則是屹立千萬年的藝術形象。
-
6 # 鑫睿油畫
我認為應該熱愛生活
先成為大家眼中的瘋子再說
像梵高那樣
活好
最快速的方法是行為藝術,裸奔,人體懸掛也行
藝術家都是天生的,這個氣質性格學不來
你為什麼要問如何成為藝術家呢?做普通人不好嗎?
得是開創性的東西才能稱為藝術,可是不管產出什麼,都有各個流派的標籤等著你。
在大多數人眼裡,“藝術家”應該是“偏執” “與眾不同” “特立獨行”等一系列的代名詞,而且在大多數人眼裡,自己距離“藝術家”的身份應該是不小的,這不是說他們沒有夢想過成為藝術家,而是那份夢想經過現實的洗禮之後,又重新定義了自己。
當你從四歲半開始學畫畫一直到現在,將近二十年過去,你拿著你的一堆畫稿照著鏡子想怎麼還不出名呢?
當你讀了很多書,寫了不少隨筆,你望著它們,心裡想著自己少得可憐的粉絲。
當你奔波於一個又一個夜場,唱著別人聽不懂自己卻心酸的歌時,你想的是有一天能站在萬人舞臺上。
當你... ...你一定有很多時候都在想,“我也應該小有名氣了吧” “或許我這都是浪得虛名” “不,我要成為一名藝術家” “我可能一輩子也成不了藝術家”。
別不好意思,這世界上不止你一個人想成為藝術家,也不止你一個人想要知道:如何成為一名藝術家。
那麼,如何成為一名藝術家?
首先,你不需要明確“藝術家”的定義,你只需要選擇一件你喜歡的事情努力、認真對待,並將它做到極致。
你喜歡的“這件事”可以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我認為在“藝術”的範疇裡,“無意義”比“有意義”更刺激,那些有意義的事情就讓大部分人去做好了,而無意義的事是留給像你這樣渴望成為藝術家的人的,不是嗎?同時我認為, 那些事事追求意義的人是無趣的,甚至是庸俗的。舉個例子,你喜歡穿黑。你的衣服從內到外都是黑色的,不管陰天晴天,還是夏季或冬季,你只穿黑色的衣服。那好啊,把你這份喜歡一直穿下去吧。當你一直堅持下去的時候,你可能會聽到一些人指著你說:“看啊,他就是那個只穿黑的神經病。”我從你們在後臺給我的回覆來看,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藝術家是“和人兩樣”的,是“瘋子”,所以當你被人叫做“神經病”的時候,恭喜你,你已經是半個藝術家了。
其次,學習思考你喜歡的這件事情,並令心智提高一個層次。
還是拿你喜歡穿黑這個例子來說,就像山本耀司說的,黑色是一種最有態度的顏色,它分明在表達“我不煩你,你也別煩我”。這是山本耀司的態度,你也該有這樣一種態度,比如你喜歡黑色,比如你想在人群中獲得高識別度,比如你想變得更酷一點,這些都可以,沒有誰可以對你說不可以,除了你自己,所以大膽一點。當你認真思考了你喜歡的這件事情,你會發現在不經意間你的大腦會湧現很多光怪陸離、奇形怪狀的思想出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暫且放一放“穿黑”,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你可以去研究、設計、分享,於是你可以走得更遠。
最後,拒絕藝術,拒絕藝術家,拒絕一切和它們沾邊的東西。
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人屁顛屁顛地追隨你了,他們崇拜你信奉你,他們叫你“藝術家”。你可千萬別答應,就像“文青”這個詞已經被偽文青們玩壞了一樣,趁著“藝術家”這個詞還有那麼點分量的時候,請遠離它吧。藝術家是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內在的力量,而不是身份、標籤、稱呼。所以當你真正有底氣拒絕成為“藝術家”的時候,你就是藝術家了。
-
7 # 莽夫何謀
二 ①用心打磨,資源整合。發現所有問題的不足,吸取各相關類知識互相取長補短用心打磨古為今用。透過不同的老師同學去求索去論證,吃透後用專業的手法及知識點加以揉制編輯,去其糟粕吸取精華,資源整合為己所用;②從書本中來到故事中去。拿書本中學到的知識去生活中實踐,有不足去修改,若不對去完善直至與眾產生共鳴接地氣。
三 ①瞭解市場資訊,把握前進方向,塑造個人整體形象。學而時習之為品,賞而時思之為總。把他人的精髓和自己的所學用心領悟沉澱總結歸納出屬於自己的特色,針對現實的一點發起專攻,創建出屬於個人的標籤;②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讓所有的觀眾從你的作品中受到啟發,讓所有的受眾獲益非淺滿滿的全是正能量。
四 ①深入淺出 持之以恆。默默耕耘自己的品牌,相信自己能給大多數的觀眾朋友們帶來味美可口的精神食糧。更孜孜不倦的追求真善美,讓更多的寶寶們瞭解到藝術家其實都是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的,沒有多麼神秘,沒有離我們多麼遙不可及。大多明星,藝術家也都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除了百分之二的天賦及其他外,百分之九十八的還是靠個人的努力和不斷的付出才掙回來的;②天上掉餡兒餅的事,那是在夢中才會發生。相信我們每位朋友都懂得這個道理,可就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世上事那有那麼多的一蹴而就呢?更何況那些成功人士?無論遠古還是近代,能成為一名藝術家的大師們,他們都是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彩虹之人…以上幾點就是我對《怎樣才能成為一名藝術家》之淺見。我知道本人寫的這個答覆很粗糙,望各路英雄不吝扶正為盼謝!
-
8 # 崔寒柏
當代書法成家
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脫離了由實用產生藝術,逐步進入了因為愛好書法而對書法藝術學習和研究的時代。
因為這種原因,現代的書法練習過程與傳統的書寫過程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做為這種變革階段的書法探索者,我經歷了四十多年的實踐,僅從我自己的學習中,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要有足夠的興趣
現代的習書者不同於古人,脫離了實用性的書寫,書寫的興趣將決定堅持練習的時間,而時間的長短又決定了基本功的紮實程度。
興趣可以培養,也可以隨著學習、隨著不斷地取得成就而加深和增濃。可以求學,可以與志同者互相研習,可以參加各級學會,可以參加力所能及的比賽……
二、要有明師
在古代,書法的學習只要是有讀書人傳教,基本上都能衍傳下來使用毛筆的方法,再加上長期的實用,完全來自於實用的筆法就會愈加成熟。而現代人學習書法時多數按照平面書本的圖示揣摩,按照字帖上的筆畫描摹,把筆畫停頓在起、頓、使、轉的分解動作上,保持在勾、描、填、拉的平面字形上,缺少連貫的書寫和立體的用筆動作。時代在書法用筆上的傳承出現了斷檔,所以在學習中需要有真正懂得用筆的明師指導。
此外,明師還有另外一種概念,就是能夠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時段,明確學生下一步的方向,引導不同特長的學生髮展他們的風格,儘可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令他們取得最大的成就。
一個明師,可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一定要相容各個流派,以藝術的水準來衡量作品。他不一定寫得最好,研究得最深,但一定是一個真正懂得書法的人。
好的老師不多,但可以找到。找到了,可先請教、對比認同以後再拜師也不遲。
三、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所謂基本功,就技法上來講,不外乎用筆、結字、成篇還有與之相匹配的文字學、詩詞等文化修養。
古人在初學時非常注重臨習,大部分書家雖然在成家後也有不斷的臨習記錄,但這種臨習均在自我的基礎上依靠古帖進行有目的地吸收。不會把吸收營養完全寄託在古帖之上。
現代人需要臨帖,但是不要因為印刷的發達而漫無天際地濫臨,臨誰像誰,最終培養的是臨家,而不是書家。人到一定年齡,就會產生自己的主見,不可能學誰像誰,除非盲目地學而沒有自己。
臨帖是透過一種對照,校正用筆的正確與否,是一個手段。臨帖是在連貫性地摹寫古人的同時,意會古人結字的道理。
讀帖可以更抽象地感受結字、取勢(俯仰、避讓)、行氣等因速度而產生的效果。有的時候臨寫更多注意到了形,而感味不到形而上的部分。
基本功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斷地循回往復,從感知到寫出效果,從較正到完整無誤,從一筆筆的書寫到自然的連帶,從固定的字形到隨意的拉伸,從端莊的字形到有個性的收放,每一步都存在著頓悟和鞏固的交替,所以沒有二三十年的功力在書法上成家全是妄想。
書法進入高階後的所謂心手合一、所謂隨情而動、所謂應韻生神、所謂渾穆超邁、所謂清逸化仙,無一不是在擁有紮實的基本功、良好的筆墨表現基礎下隨意抒發的結果。
基本功最終表現在任意揮發、創造時都能表現出來的規矩,它好像是一種素養,它保證了在書法表現中的豐富、淳厚和耐人尋味。
基本功應該是隨意書寫的技術保障,而不是描寫胸中固定藍本的複製能力。而後者正是當代基礎學習中的最大誤區。
打基礎要按部就班,舉一反三,不要朝三暮四,囫圇吞棗。第一次接觸、學習的碑帖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終生。
四、廣收博取
想形成自己的風格,首先要知道有什麼風格,什麼是自己接近的風格,什麼是自己需要的營養。自己的風格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在加深好惡的感受和取捨中產生的。
廣收博取,一部分來自於字內,更多的是字外的功夫,生活在當今這樣一個豐富的世界裡,方方面面的知識,各種處世的能力,各類專業的訓練都會令一個人在處理未知的事物時擁有自己的見解和手段。所以說當這個未知事物鎖定到書法上時,豐富的閱歷、經歷都會令書法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升。
對書法的瞭解,絕不能停留在臨習和喜歡的少數碑帖和字型上,中國書法一脈相承,對所有分支的瞭解,可令字型變化風格互為參考,便於摸清規律。只有宏觀地認識和把握絕大部分書跡,才有可能把欣賞書法建立在一個欣賞水平的基礎上,而不會自以為是地像井底之蛙一樣只把自己的獨特風格看成是不得了的成績。與古今眾多的奴書相比,風格固然重要,但是缺乏了歷史積澱的風格書法,卻是另一種淺薄。要論風格,就自然書寫而言,任何一個人都有風格。
可以保持個人喜惡,但要儘可能地全面瞭解書法知識。
五、審美與格調
審美的形成通常與家庭環境和生活的經歷密切相關,通常都是自然而然地產生,有時太過刻意反而產生做作的效果,被人們稱作俗氣。
審美與時代有著必然的聯絡,而審美又在形而上的層次裡決定了書法的風氣,所以才有“書法當隨時代”的說法。
審美既然有時代的個性也就存在流行書風,通常在歷史上都會因為朝代而產生不同的審美取向。一個大的流行中將存留少數最優秀者,此外還會有一些所謂不入流者,因為不入流,而被作為參照留存了下來。所以說,審美決定於一個人的風格,審美是一個書法家的藝術取向。
很多人在第一次接受某些美的事物時就會產生一種影響至遠的潛意識,這種意識往往會左右一個人的審美,除非在人生中又遇到一些震撼的視覺影響,很多人都會在一定範疇內加深自己的審美意識並逐步形成自己的審美取向。這個過程對於一個生活在開放世界的人來說,絕對也不可能僅存在書法之中。所以說,一個人的生活是影響一個人審美的關鍵,所以歷代書評會把書家和他的環境、經歷、文化背景或其它成就聯合在一起考慮。
審美也在於引導。良師益友的影響、環境的影響,人云亦云地主觀追求,多少可以調節。在後天實際上也有不少事情是先知道好然後逐步去適應的。
格調是一種很個性的東西,也是一種判定雅俗區別的東西,因為格調有一定的相對性,所以雅俗對於不同人來講,它的定義也就不那麼明確了。
書法上的格調與一個人生活上的格調息息相關,所以古人有“字若其人”之說。這種格調是一種抽象的格調、感受,不像一些人的理解,好像叛徒、漢奸、二臣,道德敗壞者就一定會有相應感覺的書法表現。其實格調的表現更多地體現在一個人的堅持和放棄上,也就是說,他們取多少而舍多少,或是要保持什麼,放棄什麼。格調存在著方向的取捨和程度的取捨。生活中也存在著類似的取捨,生活中的取捨如果體現在方向上,就可能出現忠貞與背叛的不同。如果只體現在程度上就沒有那麼多路線和上綱的問題。在生活上很多方向的取捨和程度的取捨必然會在書法中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說的“格調”。所謂的“原則性”就是格調在操守上一個嚴謹的表現,在書法上表現出“刻板”,而“散淡”的書寫實際上來源於書者肯捨棄的的心態。書法中可選擇的方向沒有“路線問題”,多是因習性而定的方向,選擇了方向以後,大部分就是程度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有格調,或者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和把握一定的取捨。但作為一個成就斐然的藝術家或者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就一定有他自己的格調。不知道取捨的人累死也沒法成功!對於嚴謹的人來說,格調是他的靈活運用;對於浪漫的人來說,格調卻成了人格的約束。
但格調與審美完整地結合時就產生了品味。當一個藝術品令有鑑賞能力的觀賞者的身心為此而昇華到一定程度時,這幅作品通常被稱為具有一定的品味,也就是說,藝術品被接受時,品味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格調與審美的結合是一個藝術品成熟的標誌,這種結合同樣需要漫長的時間,是當代單純地提倡“臨—創”中無法完成和企及的。這種精神層面的融合是與人生特定階段的性格產生相匹配的,書法家的難得之處也在於此,無法速成。
分析有格調的人,感受被大家、專家稱為美的東西。提起精神來觀察和做人、做事。
六、發揮才華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最終還是要看他的才華。
青少年時期,才華可以表現在領悟能力、掌握的速度和隨意書寫時的發揮。這個時期在書寫的應急狀態中,往往能發揮原始的奔放。很多年輕的書家都是因為才華出眾而被人們發現。近期的國展中屢屢出現許多發揮出色的新人,大多都很有才華,這些人如果要想成功的話,必須經過漫長的基本功訓練。有才能往往會和下苦功相牴觸,二者只要有一方面缺憾,終難成家。
中老年時期的才華表現在綜合的有取捨的學習、錘鍊和有意味的抒發,這個時期要透過書寫速度來扯動字形、來顧盼左右,來宣揚個性。
時代不同了,有才華的人越來越多,但不代表能出現越來越多的大家。才華是最後能夠拔尖、出彩的保證,但如果沒有層層的基礎和積累,即使偶爾令人眼睛一亮,也終歸不能令高水平的作品錦上添花。
國展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不同的時期調動書者的才華,給他們以發揮的機會。
有才華總是掩蓋不住的,有深厚基礎的鋪墊,才華就成了智慧的光芒,沒有基礎的才華是小聰明,閃閃光而已。
七、適時、時機、創造
機會總是被有準備的人抓住,但抓住機會除了緣分以外,能力也非常重要。每一次參展、每一次個展、每一次觀展、每一次接觸有水平的書家乃至於每一次接觸其它行業有成就的人士,都是學習的時機,被人認識的機會。保持一個敏銳的接收和傳送狀態就容易發現和利用機會。這個時代,躲在家裡不看展覽,不做橫向接觸就想廣為人知,就想被人們接受是不太可能的。
在這裡順便講一下,在吸收和研究古人的同時,從當代人中吸收養分更加容易和直觀。我們可以審視著他們的流變,有機會當面交流,相互促進,更能感受到時代的影響。
創造是所謂稱大家的必備條件,而創造力的產生有時是可以被啟蒙的。創造最重要的是要有敢於創新的理念,而創造也是有時機的。這個時機可能在學書的各個階段,也可能在積累相當程度以後才突然迸發,也就是說,誰都可以做,就看你做還是不做。不管知道不知道結果,肯做才有可能成功。
創造沒什麼可怕,就是在寫字時“無法無天”一下而已。
八、胸中塊壘與厚積薄發
“心胸”,好像不在應該在討論之列。但是縱觀歷代知名書家,少見雞鳴狗盜之徒,越大的書家,越有一種海納百川的雅量。歷代書家多是官居緊要的大吏,經歷豐富,或是一時文壇領袖,飲譽八方,都有一種掌控俯瞰的空間,這種指揮若定、縱橫自如的予指予使之氣貫入書中,縱使書不逾寸,卻能包羅永珍、氣吞山河。
還有些書家,書破萬卷,藝蓋八方,胸中經緯頓開,筆下澄明通透,溫潤不失傲骨,剛勁蘊含和風。之所以有這般氣象,全賴一生的積累才有幾行書簡的勃發。
想要活學活用,想要融會貫通,沒有超量的讀書,沒有足量的閱歷,沒有豐富的經歷,只靠隨用隨讀、經事長智是根本做不到的。
書法是文化的事業。要有文化的氣息。當兵要有英氣,探險要有勇氣,寫字要有文氣。“氣”字何來?全來自於翻過了多少本書的指間。人生短暫,是書縮短了人們接受知識的時間,是書相對的延長了人的生命。
有人問我,要讀什麼書?回答很簡單,除了書法專業的專著以外,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重要的是要看進去,還能悟出來。
書看得不夠量,不夠深,知識就無法融合、貫通。
沒有興趣學書法,書法是個很枯燥的東西;沒有老師指導寫書法,書法是個捉摸不定的東西;沒有工夫寫書法,書法是個無謂的東西;不瞭解書法去寫書法,書法是無聊的東西;不知道何為書法真美寫書法,書法是無用的東西;沒有才華寫書法,書法是解悶的東西;沒有創造力寫書法,永遠是書法學生;沒有學養寫書法,書法永遠停留在技術階段。
展覽是書法表現的一種方式,“醜書”是書法的一個流派,價格只是衡量書法的指標之一,按官排級只是一時的現象。
書法藝術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藝術書法的書寫性是藝術書法發展的必經之路。
所謂成家,其實是目標,至於可否達到目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發揮自己潛能的基礎上享受快樂的過程。少走些彎路,可能令這種快樂更增添些幸運的色彩。
-
9 # 晉風堂——梁迎新
優秀藝術家的特點:
(1)藝術家的人品要好
(2)藝術家要有深厚的藝術功底
(3)藝術家要有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
10 # 蘇蘇油畫
想成為一名藝術家。首先自己的有藝術細胞,喜歡藝術,如果只是談談藝術可能一段時間以後就不喜歡。而是要發自內心的愛上藝術
回覆列表
在某一領域有出人成績,有人包裝,有人宣傳,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作品受人追捧,能交到我這樣的朋友,這些條件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