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福全(1653年—1703年),順治次子,母寧愨妃,董鄂氏。康熙五年後稱裕親王。康熙手下大將軍。
愛新覺羅•常寧是清世祖順治帝第五子,生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母庶妃陳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戰爭中,任安北大將軍,率領右翼軍出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歲。
愛新覺羅•常寧死後,第三子愛新覺羅•海善襲貝勒爵,後被奪爵,後常寧第二子愛新覺羅•滿都護襲貝勒爵,後被降為鎮國公,後愛新覺羅•海善的孫子愛新覺羅•斐蘇襲鎮國公。
承公府,歷史上曾稱為恭親王府,貝勒斐蘇府,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鐵獅子衚衕,是清順治帝第五子愛新覺羅•常寧被封為恭親王后的府邸。愛新覺羅•常寧死後,由其子息襲承,後降為鎮國公後,稱承公府。後愛新覺羅•斐蘇加爵為多羅貝勒後稱貝勒府。
順治帝木的子女
兒子(共8個有記載)
o 皇太子(順治14年立)榮親王(順治18年立)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
o 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
o 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四子榮親王(未取名,幼年逝世)
o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o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
o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o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
女兒(6個)
o 皇長女(1652~1653),順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陳氏,順治十年十月殤
o 皇二女,母庶妃楊氏
o 皇三女(1653~1658),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順治十五年三月殤
o 皇四女(1654~1661),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烏蘇氏,順治十八年三月殤
o 皇五女(1654~1660),順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
o 皇六女(1657~1661),順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順治十八年二月殤
養女(3個)
o 和碩和順公主,承澤親王碩塞女。
o 和碩柔嘉公主,安郡王嶽樂女。
o 固倫端敏公主,簡親王濟度女。
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稱康熙皇帝。
愛新覺羅•福全(1653年—1703年),順治次子,母寧愨妃,董鄂氏。康熙五年後稱裕親王。康熙手下大將軍。
愛新覺羅•常寧是清世祖順治帝第五子,生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母庶妃陳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戰爭中,任安北大將軍,率領右翼軍出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歲。
愛新覺羅•常寧死後,第三子愛新覺羅•海善襲貝勒爵,後被奪爵,後常寧第二子愛新覺羅•滿都護襲貝勒爵,後被降為鎮國公,後愛新覺羅•海善的孫子愛新覺羅•斐蘇襲鎮國公。
承公府,歷史上曾稱為恭親王府,貝勒斐蘇府,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鐵獅子衚衕,是清順治帝第五子愛新覺羅•常寧被封為恭親王后的府邸。愛新覺羅•常寧死後,由其子息襲承,後降為鎮國公後,稱承公府。後愛新覺羅•斐蘇加爵為多羅貝勒後稱貝勒府。
順治帝木的子女
兒子(共8個有記載)
o 皇太子(順治14年立)榮親王(順治18年立)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
o 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
o 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四子榮親王(未取名,幼年逝世)
o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o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
o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o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
女兒(6個)
o 皇長女(1652~1653),順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陳氏,順治十年十月殤
o 皇二女,母庶妃楊氏
o 皇三女(1653~1658),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順治十五年三月殤
o 皇四女(1654~1661),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烏蘇氏,順治十八年三月殤
o 皇五女(1654~1660),順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
o 皇六女(1657~1661),順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順治十八年二月殤
養女(3個)
o 和碩和順公主,承澤親王碩塞女。
o 和碩柔嘉公主,安郡王嶽樂女。
o 固倫端敏公主,簡親王濟度女。
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稱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