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汪興劍
-
2 # 淮河曲徑通九江
李杜美名萬古流傳、詩仙詩聖浪漫寫實:各領風騷、詩家之宗!――然而、詩人李杜悲天憫人、散漫不羈的真性情、使得他們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鬱郁不得志、未能盡展抱負才能、經世致用、憾哉!白詩有云:古來才大難為用、歷來聖賢皆寂寞!子美嘆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就是因為李杜二人不媚俗流、面對權貴低眉折腰、又敢於直言真砭時弊、所以在當世遭到排擠打壓!――反之、賀知章情商高、善迎合、少年得志、官場得意!
-
3 # 清風趣文
賀知章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聖元年(695年)中進士、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
官宦之路: 賀知章中狀元后,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 後又任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再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賀監)。
賀知章詩歌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從容不迫,淡而有味。其詩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反映和表現 了社會生活中最本質的東西,即人情人性,寫出了人類所共 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種情感,如《回鄉偶書二首》。繼承和發揚了“魏晉風骨”、追求“比興寄託”和 高揚“人情人性”的精神,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詠柳》。
我認為其仕途順利是由於生逢盛世,有曠達灑脫的個性,沒有憤世嫉俗,身世悲涼的哀嘆,即使有惆悵,基調也是樂觀豁達的,風格氣度雍容,清新瀟灑的胸懷,對於生活有發於心的感悟,有自己獨立人格與政治主張。
-
4 # 長安18子
大唐王朝,詩人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樣眾多,才鑄就了唐詩的輝煌。
賀知章、李白、杜甫都是唐朝非常傑出的詩人,但他們的命運卻相差很大。
一、賀知章,初唐詩人,年輕的時候就以詩文知名,兼善書法,三十多歲狀元及第,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金科狀元,喜歡喝酒,為人曠達不羈,情商智商均出眾,晚年更是清淡風流,“吳中四士”、“飲中八仙”、“仙宗十友”皆有他的席位,可見其名聲不斐,造詣匪淺。
在世人眼中,賀知章就是大唐最好命的一位詩人,雖自稱“狂客”,但他張弛有度;雖身居高位,卻謹言慎行,伴君兩側幾十載,竟無半點差錯,而更重要的是,賀知章高壽八十六,在整個唐朝,恐怕也很難找到幾個比他更長壽的詩人。
賀知章的一生,幾乎是當時世人的理想,三十多歲中狀元,從此以後,在官場上平步青雲,一直做到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臨到辭職還鄉的時候,皇帝親自贈詩,太子率百官送行,這一生算得上功成名就了。
再看看賀知章生活的年代,那是大唐最幸福的幾十年,前面是貞觀之治,後面緊接著又是開元盛世。且不說他在詩壇和書畫史上的巨大影響,單是他混跡朝廷五十餘年,還能全身而退、載譽而歸,就足以羨煞世人了。
二、與他晚輩的李白、杜甫曲折坎坷的一生相比,賀知章無疑是非常幸運的。
作為晚輩的李白和杜甫,比賀知章小了幾十年,境遇就比較倒黴了。他倆沒趕上貞觀之治,雖遇上了開元盛世,卻啥好處都沒有撈著,仕途上剛剛有了點起色,卻碰上了安史之亂,隨著大唐王朝的衰頹,後半生都過的窮困潦倒、顛沛流離。
李白因不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天子呼來不上船”,所以官場就混不下去,只好浪跡江湖、遊山玩水,最後還因站隊問題被髮配邊疆;
杜甫由於心繫民生,無法與官府同流合汙,弄得自己流離失所、幾次鋃鐺入獄,整天為身家性命、柴米油鹽擔心勞累。
三、總結一下就是:
賀知章遇到了好時代,加上情商智商都很好,所以,在官場和文藝場都混的很好;
李白、杜甫錯過了好時代,加上自己的性情使然,只能在藝術上取得很高的成就。
我的回答,你滿意嗎?
-
5 # 我是人間惆悵客英子
和晚輩李杜坎坷的一生相比,賀知章無疑是幸運的。他三十六歲便高中進士,考了個狀元,而且是浙江有史以來第一位狀元。此後的賀知章在官場上平步青雲,一直做到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臨到辭職還鄉的時候,皇帝親自贈詩,太子率百官送行,這一生算得上功成名就了。再看李白和杜甫,一個是得意之時“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為近臣”,被貶後只好發發牢騷,說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來撫慰自己受傷心靈的大唐棄兒;一個是“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一困就困了十年,直到43歲才混了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個看庫房的。
為什麼同樣才華橫溢的三人, 卻有著迥然不同的命運,為什麼在人才濟濟的唐朝,詩人賀知章耄耋致仕、百官相送,要說到善始善終,賀知章絕對稱得上是個中翹楚。這其中可以帶給我們的人生啟迪又在哪裡呢?
首先看看賀知章生活的年代,那是大唐最幸福的幾十年,前面貞觀之治沒過去多久,後面緊接著又是開元盛世。賀知章去世的時候是公元744年,距離安史之亂爆發還有十一年。而作為晚輩的李白杜甫,就比較倒黴了,起了個大早,遇上了開元盛世,卻啥都沒撈著,又趕了個晚集,剛有點起色就碰上了安史之亂,後半生過的窮困潦倒。可見一個人的個人命運,首先與他所處的時代和社會息息相關。
其次,賀知章仕途順遂,又屢逢貴人引薦。他深受玄宗重用,官運亨通,一路青雲直上。賀知章的大半人生,都是在長安度過的。長安城裡有他的親戚朋友,有豪宅大院,有賓士寶馬,還有器重他的皇上和太子。這些都是賀知章成功人生的客觀條件。
不過僅僅這些並不能夠保證一個人可以過上幸福的人生。賀知章為後人所知,可不僅僅是因為他一路平坦的官途,為人稱道的更是他的詩書與人品俱佳。 賀知章少以詩文知名,兼善書法,三十多歲狀元及第,是浙江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金科狀元。那時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年紀,少年得志的賀知章從偏遠的江南地區來到了繁華的首都長安,他意氣風發而又雄心勃勃,他知道,在前面等待著他的,是一個無比光明的遠大前程。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才華。他深受玄宗重用,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文才出眾,寫得一手好詩,玄宗泰山封禪之時,賀知章可是一連寫下多篇封禪詩,歌功頌德,玄宗自然歡喜的很。
然而與一個人才能並重的,卻是他同樣健全的性格人格,這對於每一個歷經人生的人來說,都足以明瞭人生的真正奧秘。而從賀知章順遂的一生更是可見一斑。知章好酒,為人曠達不羈,情商出眾,晚年更是清淡風流,吳中四士、飲中八仙、仙宗十友皆有他的席位,可見其名聲不斐,造詣匪淺在世人眼中,賀知章或許是大唐最好命的一位詩人,雖自稱“狂客”,但他張弛有度,不似李白得罪權貴;雖身居高位,卻謹言慎行,伴君兩側幾十載,竟無半點差錯,而更重要的是,賀知章高壽八十六,在整個唐朝,恐怕也很難找到幾個比他更長壽的詩人。晚年的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可在他的詩歌裡卻很少能讀出狂意來,或許那個時代不乏狂人,李太白仰天而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一字一句緩緩吟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連杜甫這個悲苦詩人也曾有過“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的狂傲。他狂得有度量,他沒有架子,他不拘細行舉薦李白、李宓等人,他和孟浩然、杜甫等後輩都能相處得悠然自得,可謂是清談風韻。賀知章的一生更懂得什麼是分寸,他不拘細行,卻暗自有度。他喜好交遊,上自公卿、下自百姓;他飲酒、談詩文、參禪論道,不涉政治、不求利益、不拉幫結派。他提攜後進,善識人才,亦與王昌齡、嚴挺之、李邕、顏真卿的父親顏惟貞等交好。若以現代標準而論,賀知章就是典型的健全人格,智商情商俱佳,心理健康,教養修養雙優,故被時人評為:雍容省闥,高逸豁達。試問,這樣的賀知章,一生又怎會不順暢?
在他生命最後的一段時日,詩人在家鄉的鏡湖邊過著半隱居式的生活。他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過往的記憶也開始變得模糊不清,他時常夢見自己在院子裡玩耍,夢見在山坡上採野花、捉蝴蝶,夢見那些童年的夥伴。他有時恍惚,有時清醒,天氣好的時候,他便坐在湖邊望著水面發呆,四季在他身上變幻著顏色,只有鏡湖依舊是那個記憶中的鏡湖。可見他離開長安迴歸故里以後,內心寧靜淡泊,安心歸隱,永葆澄澈本心。大約是公元744年的某一天,詩人平靜的告別了人世,這個在外漂泊了大半生的浪子,如願以償的埋骨家鄉。這就是詩人賀知章的一生。當時只道是尋常。今天當我們再次讀起他那首從小耳熟能詳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我們已經透過他風輕雲淡的詩句和一生的經歷,看到了一種近乎理想,平坦順利的模範人生。
-
6 # 病殘詩人
李白詩迷常醉酒,
杜詩敏感問題有。
惟有慬慎賀知章,
精通官場混得走。
-
7 # 窗外的白楊
雖然,李白和杜甫的名氣大,但卻沒有賀知章混得好是事實。大唐盛世,人才濟濟,要想混得好,不得要有文采,還要有情商。這方面,賀知章博採眾長,兼而有之。下面比較他們的文采與情商,你就知道賀知章的混得好並非偶然:
賀知章賀知章他年少時就以書文聞名,而且他還是武則天時期的狀元,這是李白與杜甫所望塵莫及的。他作為朝廷的御用文人,寫了不少應制詩,這只是他人在朝中,身不由己;但他也不過分阿諛奉承,讓人感到肉麻,寫得清閒自然,如沐春風,這是拍馬屁的最高境界。
除此之外,他的寫景狀物、直抒胸臆的絕句也是膾炙人口。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詠柳》和《回鄉偶書》,天然去雕飾,真情滿滿。所以,在詩歌上,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不但工作很努力而且玩起來也玩得也嗨,在酒場上,他與李白、李適之等人並稱”飲中八仙“。他曾與李白有過“金龜換酒”典故:有一次,賀知章身上沒錢買酒,竟毫不猶豫地解下佩在身上的顯示官品級別的金龜,換取酒菜;這一方面看出他為人豁達豪爽,另一方面看出對功名的看淡。這才是做人、做官所需要的,執著一事,並不執迷於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晚年,他不留心官場,要告老還鄉,唐玄宗親自以御製詩贈之,皇太子率百官餞行。這種榮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是他做人做官最大成功之處,與他的高情商分不開。
李白。他是個傳奇性人物,他少負盛名,早年醉心於官場,”朝扣富兒門,晚隨肥馬塵“,終究入不了那個官場的圈子,所以一度自暴自棄,心灰意冷。但是一應詔馬上就原形畢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小人得志似的。
在他想入朝為官最為關鍵時候,賀知章讀了李白寫的《蜀道難》後,讚歎不已,稱李白是“謫仙”。幾次酒場上下來,他最後把他推薦給唐玄宗的。但李白這種狂放不羈的性格,四處樹敵,終究非廟堂之器,最後只能賜金放還。而從此後,官場失意,卻是他詩歌水平達到巔峰的時候,《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一大批傑出的浪漫作品不斷湧現,因而他被稱作是”詩仙“、”酒仙“。
可以這樣說,李白的詩歌水平肯定要比賀知章高,但他的情商低得可憐,不是後來他不想當官,而是官場上已經容不下他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也只是他無奈後的自我解嘲而已。
杜甫杜甫早年生活條件優越,但曾多次應試不舉,而且多次舉薦不為重用,所以自然在朝中升官無望。而且他是他們中最小的一位,身處大唐中晚期,已經感受到了大唐的頹勢又經歷了安史之亂,所以他把親身的經歷寫在他的作品裡,“朱門酒 肉臭,路有凍死骨””三吏”“三別“等作品力透紙背,飽含最深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是強烈的現實主義詩人,被稱為”詩史“。
可能讓現在大家想象不到的是,與上述兩位詩人不同,由於杜甫的作品都是寫的下層百姓生活,當時他在世時,並不怎麼出名。由於奸臣當道,根本沒有他出頭的日子,國破家亡舉步維艱,哪還有出頭的日子?
綜上所述,賀知章雖詩人名氣比同時代的李白和杜甫稍有遜色,但是他的文采與高情商造就了他在當時的顯赫的地位,混得要比一般人要好。就像現在說的那樣,拼的是綜合實力!
-
8 # 慕遠看歷史
我是慕遠,我來解答這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分析下李白、杜甫的行為處事,先說李白吧。
李白的仕途之路李白無疑是個天才,一個真正的浪漫詩人,他想要報效國家,但是卻不走尋常路,不屑於像常人那樣參加科舉選拔,他以為憑藉自己的名氣和才華,一定會被人賞識。是的,他最後如願以償了,但是卻不是什麼重要的官職,就是在節目上助興啥的,這可讓李白很不滿意,於是他就由著他的性子,唱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飄然而去,繼續他的大好河山之旅。要知道在古代的官場上,如果你沒有很深的人脈,是沒有人搭理你的,加上李白這豪放不羈,不願踏實的性格,在朝堂是行不通的。
杜甫的仕途之路杜甫呢,做的比他的偶像李白好點,參加科舉了,但是呢,沒想到一連多年都是落榜。他的耐心激情被磨礪了不少,但是心中積鬱了不平之氣,好不容易撈個從八品的小官,沒過久,好嘛,安史之亂爆發了,杜甫官做不成了,就想著找當時的新皇唐肅宗吧,皇帝看他大老遠還來,忠心可佳,就授予他左拾遺之職,要知道這是個諫官,賣力不討好,容易得罪人,不久就被人陷害貶官了。杜甫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也踏實肯幹,就是前半生一直落榜,後半生沒什麼運氣,還做的事得罪人的官職,註定了他走不長遠。
賀知章的仕途之路賀知章就要好多了,他的仕途之路就要順利多了。首先他是狀元,這是實打實,沒法黑的,其次,賀知章交友廣泛,為人大度,這裡專門提下,他情商很高,會做事,但是不惹事,皇帝和上級就喜歡這樣的人,做高做到秘書監。賀知章能做到這麼高,與他的高情商密不可分,當然他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很高,官場上沒有得罪什麼人,皇帝也賞識他,肯定一路向上啊。
回覆列表
唐代詩人的分類:詩仙 :李白 詩聖: 杜甫 詩豪: 劉禹錫 詩魔 白居易 詩鬼 李賀 詩佛 王維 詩囚 孟郊 詩瓢(詩奴) 賈島 詩骨 陳子昂 詩狂 賀知章 詩傑 王勃 詩家天子\七絕聖手 王昌齡
——李白《對酒憶賀監二首》: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
應寫《黃庭》換白鵝。
——眾說紛紛評知章:
陶宗儀:“善草、隸,當世稱重。晚節尤放誕,每醉必作為文詞,行草相間,時及於怪逸,使醒而復書,未必爾也。
竇臮《述書賦》:“湖山降祉,狂客風流,落筆精絕,芳詞寡儔,如春林之絢採,實一望而寫憂。”竇蒙注云:“(賀知章)每興酣命筆,好書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詩筆惟命……忽有好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也。
施宿《嘉泰會稽志》:“凡人家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一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
呂總《續書評》:“縱筆如飛,奔而不竭。
豐坊:昔人傳筆訣雲:“雙鉤懸腕,讓左側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後。”論書勢雲:“如屋漏痕,如壁坼,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如折釵股。”自鍾、王以來,知此秘者……唐則歐陽信本(歐陽詢)、虞伯施(虞世南)、褚登善(褚遂良)、薛純陀、薛嗣通(薛稷)、孫過庭、鍾紹京、賈膺福、李泰和(李邕)、賀季真、李太白、張伯高(張旭)、杜子美、顏清臣(顏真卿)、柳誠懸(柳公權)、錢藏真(懷素)、張從申……雖所就不一,要之皆有師法,非孟浪者。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詩人、書法家。
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開元中,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入書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後接太常少卿,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士,改授工部侍郎。俄遷秘書監。他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天寶初,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御製詩以贈行,皇太子以下鹹就執別。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年八十六。肅宗贈禮部尚書。
——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等謂“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其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詩》錄其詩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