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長平之戰,慘烈之極,覆軍殺將,何人之過,君為趙王,能勝秦否?
5
回覆列表
  • 1 # 龍嘯九天令

    戰國末年,七雄爭霸,英才紛起,雄主輩出,天下紛擾,民心思安,大局歸一之勢初成。秦趙皆為霸主,長平一決雌雄,若令時光倒轉,再現昔月崢嶸,誰該問鼎天下,看我論戰長平!

    據《史記》記載,強秦透過戰爭,兼併東方諸國,公元前264年,秦軍伐韓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南韓上下大為恐慌,議獻上黨以息秦兵,郡守馮亭不願入秦,遂派使者向趙請降,趙王欣然接受上黨。秦君震怒,命左庶長王齕率軍再攻上黨。秦軍向東進攻,趙王派老將廉頗鎮守長平。秦軍不斷挑戰,廉頗堅守不出,雙方長久相持。秦軍散佈廉頗要謀反的謠言,目的是讓趙王換掉廉頗。趙王果然上當,派趙括來代替廉頗。

    而趙括有理論沒實戰經驗,輕敵出擊。秦國將領白起設伏兵包圍趙括軍隊,並截斷趙軍糧道,昭襄王親至河內,悉發成年男子到長平助戰,趙軍被圍困46天,草糧斷絕,拼死突圍,馬服子趙括被射死,白起收趙降兵四十餘萬,白起認為趙兵不忠,夜裡坑殺之,趙國繼而衰落。

    馮亭獻上黨於趙,沒有錯,秦趙交兵兩敗俱傷,韓可得生息之機。趙王接受上黨也沒有錯,上黨臨趙國國土,若秦得之則國門洞開。秦國攻上黨也是正確的,趙國兵力僅次於秦,上黨屬地17城歸趙,國力大增,若不除之,久必為秦勁敵!這是一場勝者為王的賭局,退無可退!

    長平之戰前期第一個錯誤的人是廉頗!這個看似最正確的老將!

    馮亭自願投趙,趙軍先入為主,軍民同心抗秦,且早已猜到秦國會戰,準備時間較充分。秦軍遠道而來,若有機可乘,當努力擊其先頭軍隊,小勝而贏軍心,然後乘秦國之怒,以深溝高牆以拒之,秦若強攻,必損。然而老將廉頗沒有把握這個戰機。長平之戰歷時三年,趙軍在城中自保有餘,秦軍在城外需時時提防,三年間不可能沒有任何主動出擊的良機,若能把握好,有可能反敗為勝,但最少能讓秦軍時時心驚,但是廉頗又沒把握住。

    如果廉頗沒有死守一城,而是攻守兼備,引誘敵人攻城,可以有效消滅秦軍有生力量,縱失幾城,看似失敗,實則讓秦國以軍隊換城池(攻城戰攻守雙方兵員損失三比一),此消彼長,雙方力量均衡,則可談和後雙方罷兵。

    三年攻一城,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且如此攻城之法多數會輸,但是廉頗讓秦軍贏了!接下來的是趙軍糧草不繼,無法堅持守城,只得起用主攻的趙括為將。趙括雖是英才,但初次出戰就遇白起,何況他還不知對方將領是白起,難免誤判,在白起誘敵之下中計,軍隊被圍!趙括髮現中計,立刻組織起強有力的反攻,但多次反攻都不能突圍,只能設防待援。

    這時趙國有名將廉頗和李牧,如果趙國拼盡舉國兵力,完全有可能衝破秦軍圍困,雖然損失很大,但決不可能40萬軍隊被滅,或者滅40萬軍隊讓秦國付出耗盡國力代價。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趙國虎口奪食,秦國為尊嚴和利益不得不戰,但是秦國絕對不願同趙國兩敗俱傷!若兩國精銳拼盡,他國反成強國,這是秦不願看到的。如果趙國全力一戰,秦必見好就收,在有利戰況下一換二、三拼殺秦當然願意,可一且解圍就變成一對一拼命了,以白起之智,在圍趙兵無望之後,必收兵整軍再謀良機。雙方疲憊之時,趙割半個上黨以息兵應該很容易。

    再者,趙國割地求別國救圍,秦趙兩強相逢,雙方拼到不足以威脅別國對五國最有利,這也是五國隔岸觀火的原因,但趙兵40萬被圍,一旦殲滅或投降,則秦一國獨大。兩強相逢,雙方都要提防對方,對別國則以拉攏為主,一家獨大,必將奴役天下。所以別國應該會救趙軍(事實上長平之戰後秦欲滅趙,就有別國救援)。當然,別國軍隊只要擊破包圍就不再與秦軍對拼,如果如此,秦趙在此時也不會過分對拼了。

    《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在趙國40萬大軍被圍之時,也是決定天下命運的時刻,竟無一能辯之士,分析利弊得失,適當利益誘惑,說動五國出兵相救!!!真人謀之災也!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趙括在被圍46天后,眼看救兵無望,親自引兵突圍,結果趙括死,趙軍降。其實趙括被圍後的作為完全符合兵法,也是最有利的做法(圍地則謀,死地則戰)但他親自引兵突圍是錯誤的,他戰死後,趙軍完全失去了戰鬥的決心。(估計是英雄主義在作怪)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趙國有可能贏,縱然失敗,也不可能敗的如此慘烈!畢竟舉全國之力圍城三年,太險!!!五國尚在而秦趙力拼,不智。只是秦趙兩國都走上了不歸之路,雙方不分輸贏都不敢退兵。原本是第一強國之爭,因趙國缺乏謀略,竟差點成為滅國之戰。

  • 2 # 正義令主

    廉頗其實並沒有犯大錯,長平之戰部署的三道防線還是可以的。

    趙括戰死後導致趙軍混亂,軍心不齊,沒能有主心骨。才是長平守軍沒能全部撤出長平,導致被秦軍全殲的主要原因。而且長平之戰時上黨地區還有幾座城邑沒落入秦軍手中,完全可做戰略縱深,沒必要死守長平。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靠近敵軍的幾座城都佈下簡陋的防禦,越是靠後越是要建設大量堅固的防禦工事。大到城池,小到各個河岸,山坡。甚至路邊的山上都建設一些簡易的長城,營壘,紮寨。戰壕裡藏著射程更遠的強弓勁弩,設定陷阱。這樣可以很好地利用地利優勢,殲滅秦軍。

    同樣做到攻守兼備,進退自如後,逐漸將兵力集中到一個點上,等敵軍逐漸攻到上黨最後一個城池的時候再死守不退。將一戰盈,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論用上。在堅守幾個月後,等到預備隊到來就是戰略反攻之時。

    另外,秦國盡全國之力對戰趙國,國內空虛,在秦趙對耗上黨時,應廉頗守城,趙括奇襲秦地,以搜刮錢糧為目標速戰速退也不失為辦法。

    趙國如有蘇秦,張儀那樣的能辯之士出使五國,秦不亡國也差不多了!

    我如果指揮趙軍,那麼,讓廉頗只守不攻耗住秦國大軍,再讓趙括帶精兵襲擾秦內地,然後許諾五國共分秦地!!!秦趙兵力不差多少,如此之法,應該能贏!

  • 3 # 龍之夢142363583

    我認為趙軍可以贏!

    第一,白起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前期白起只所以不出戰,我認為在他眼中此戰甚危機,有很大可能輸,畢竟勞軍遠征山區,運糧不便範了兵家大忌!

    第二,秦趙兵士戰力不差多少,胡服騎射當時也只有秦軍敢於交手,卻不佔便宜。

    第三,秦軍共計60萬人,趙軍被坑殺就有40萬,應該趙軍總兵力在50至60萬之間。趙軍處於守勢,完全可以敵得過秦軍。

    第四,秦連十五歲以上人員都徵用了,內地空虛到任何軍隊都可以直搗老巢的地步,太危險了,此時蘇秦聯六國抗秦的思想還在!秦國贏的太危險了!!

    第五,趙國太小氣了,應該割地求救,以換支援,一個肥肥的上黨吃下,連半個城池都不捨得交換五國支援,不智之至!

  • 4 # 劉一千五

    趙國上頭猶豫不定,在主和與主戰之間下不了決心,耽誤了戰機,給了秦國步步推進的機會。

    上黨一郡,趙國要不要這塊"燙山芋",秦國都要進攻趙國。時間早晚而己。趙王和平原君趙勝在利益面前己經沒有理智了,也就是一對見利忘危的君臣而已。相反平陽君還理智得多。

    廉將軍掘地固守,以消耗秦軍。這在戰役上是正確的。打戰打糧草,秦人供給不足必定鬆動,再反擊就有作用。但上頭不給廉頗機會。趙王沒分辯能力又中了秦相應侯的反間計後,立即換將,中套圈而不反省其中的利害。

    趙括之選將,是趙王急功近利,不聽眾諫,剛愎自用的直接後果。趙括是"紙上談兵",你給他一個平臺,他不用才是傻眉傻眼。但這上戰場一用,就用錯了,害人誤國,危害不淺。

    趙國的軍隊民眾一致抗戰,保家衛國。但是"船上人不使力,只怕你岸上人掙斷腰",大錯己經鑄成,過後努力改觀,怕是比登天還難。

    趙國的上層昏憒貪婪,讓趙國軍民買單,實在是冤死了那前後英勇作戰的四十多萬趙人。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前後死亡軍隊四十五萬餘人,除去被坑殺四十餘萬。趙國在戰鬥中傷忘人數不過五萬餘人。這廉頗,趙括把仗打成這樣,也壞不到哪裡去!李信與蒙恬帶二十萬人平楚,開始順利,結果損兵折將,遠不止五萬餘人。而對楚國並沒什麼損傷。

    相比之下,長平之戰的防禦作戰是成功的。若不換將,派趙括帶一萬奇兵截秦兵糧道,糧道一斷,秦兵必潰,(當然白起會派重兵守護糧道的),秦趙之戰勝負就沒法定論了。

  • 5 # 西嶽頑石
    第一、一如既往的重用廉頗

    我認為,廉頗堅壁清野的戰略很正確,就是跟秦國打消耗戰,趙國耗不起,你秦國就能耗的起?《史記》明確記載:秦舉國遠鬥,轉運艱難,不能持久。

    長平之戰,秦國雖然勝了,也是慘勝,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秦國為什麼使用反間計,讓趙孝成王用趙括換掉廉頗?就是因為秦國也快撐不住了,想要速戰速決,畢竟勞師遠征的是秦國。

    第二、重打外交牌

    一口否決樓昌的議和策略,人家都騎在趙國頭上撒尿了,你還屁顛屁顛的跑去議和,只會讓正在觀望中的其他五國打定了主意——你們都議和了,還需要我們幫忙幹嘛?

    採取虞卿的建議,攜重金遊說其他五國合縱抗秦,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不試怎麼知道沒有機會?更何況,趙國不乏虞卿、毛遂這樣伶牙利嘴的外交人才,其他五國也不是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只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躊躇不決而已,並非一副免開尊口,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邯鄲保衛戰能組成抗秦聯盟統一戰線,為何長平之戰就不行?我承認難度是很大,但不是沒有操作性,信陵君竊符救趙不就是趙國外交策略成功的結果麼?

    第三、突施冷箭

    趙國和親也好,割地給錢也罷,反正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先穩住北邊的匈奴,把名將李牧解放出來。讓李牧率領一支精銳的騎兵,悄悄的繞過秦國的函谷關,直接南下突襲秦國,攻秦救趙,以解長平之困。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早在趙武靈王時期趙國就有過這樣的想法,趙武靈王還親身犯險深入秦國腹地考察,只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計劃最終擱淺。現在趙國值此危難之際,完全可以大膽一試,總比在長平死磕秦國要強的多,要知道趙國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騎兵的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一旦成功,趙國必能化險為夷。

  • 6 # 謀士說

    古人的智慧不見得比現代人差,放在古代,不是某一個人能改變戰局的。以現代人的戰略才能,也不一定能改變趙國的敗局。歷史發展是這樣的,當時的趙國只是在軍事上強大,但是在經濟上不行。所以,趙王不敢與秦國打持久戰。如果趙王想打持久戰,就讓廉頗上,速戰速決讓趙括。廉頗的戰略是好的,彼此消耗,秦國也一時攻不了城,如果某天趙國出一位英明的君主,再發起一次六國合縱,秦國說不定就被打敗也說不定。

    現在,我們也只能想象,不過操作起來很困難,畢竟有破局的人。范雎的“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六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當時沒有人破。雖然楚國有屈原,但是做國王的不信任。所以,現代人即便穿越到古代,國王信不信任還是一個問題。

    有時,歷史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齊國看著六國滅亡也不幫忙,好像跟自己無關。按照現代人的思維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都懂,秦國滅掉其他國家,肯定會吞併齊國。估計是當時的資訊不發達,秦國封鎖了訊息。然後齊王手下的人又被收買,話題扯遠了,回到主題。我真不知道誰穿越到古代能挽救戰局,即便挽救了。估計也是功高蓋主,結果也是死路一條。白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代人也不會例外。

  • 7 # 大鱷魚大鱷魚跳舞吧

    先肯定別人的幾個觀點。

    1.古人的智商足夠,現代人不佔優勢。讓我們自認為佔優勢的是資訊和無知,在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這考驗所有人,我們也可能出昏著。所以歷史有必然的成分。

    2.史記中記載,最後四-六個月的戰事,很關鍵!具體的解讀眾說紛紜。我覺得

    a,秦趙各有50-60萬人。秦華人或許多點,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太多,差十幾倍的都有,不管怎樣,這裡左右勝負的不是人。順便說一下,秦國步兵強大,趙國步兵不行,騎兵可以。

    b,秦國爭了三年的上黨,50萬大軍,秦王應該讓有名的大將指揮,這是關乎國運的大戰。三年前,和南韓爭上黨,也許十幾萬人就夠了,但當雙方對壘,秦國如果軍事上沒有機會,就不會投入大軍,也就是說,如果沒打下趙國的那幾個城池,就沒可能打贏這一仗,所以就不會重兵死圍,所以,之前的秦軍最多不足30萬,應該是20萬左右,秦軍的想法應該是步步為營,一座城一座城的拿下上黨。秦國信奉實力,走的是正道,所以投入大軍反而可能欲速則不達,因為你會刺激敵人防禦,那樣可能反而不如少量投入有效,畢竟打小城不用百萬大軍!那是滅國的打法。秦國也不知道怎麼打下那幾個趙軍營寨的,這點很關鍵!如果沒打下,我覺得秦軍的路線還是穩紮穩打的拿城。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這個曙光開始的。我覺得白起可能是這個時候開始動身前往軍營的,或者因為他突然的到達,改變了戰況,突然拿下這些重要的趙軍防線,或者是他或者秦君敏銳的感到機會來了,換他做主帥。我覺得領導大軍,國君一定選最能打的,因為它關乎國運。

    c,上一條有太多沒展開的東西了,沒組織好,應該分裂開說。上黨地形好像是地勢高,是山地。我想城池也是低矮的小城。畢竟山地本來就利於防守,哪個大城建山上了?小城都不錯了!山地物資運輸不便,不適合種植莊稼,人員稀少。所以人少,不能囤積大軍,排程不便,這是防守的不利因素。誰想放4萬或40萬大軍守個高地的小城,誰就可能是馬謖第二。也就是說,秦軍作為攻擊方,集中兵力打小城,還是可以的,不像大城那麼難打。三年時間,多少小城都可以被圍而不打的餓死了。不過秦軍也不用60萬大軍,本來1-2十萬大軍的運糧都很不容易了,養不起,兵貴神速,兵貴勝不貴久。後勤不容許你這麼打三年。增加兵力不一定能加快速度。戰事久拖不決,不是因為兵力不足,沒打贏;而是因為對方佔據了防線,不和你打。所以增加兵力沒用,秦國步兵強,只要能打,就可以打贏。秦國也有鄰國,全國的大軍都放一地,打三五個月或許沒關係,打三五年就不可想象了,秦君不會做這樣的戰略決定。好剛用到刀刃上,戰事久了軍隊就沒士氣了,秦國的大軍不會那麼早就都出動。第四,秦國調動大軍會導致趙國有所作為,防禦的加強會導致攻佔城池的可能下降。趙國三年沒有作為,我覺得首先是趙國步兵弱,有人說應該用騎兵遠征。我覺得這是送死。沒有後勤的遠征都是找死。秦國有城池,地形不是大草原,趙國不能搶秦人的牛馬吃,因為秦人是種地的。而且馬要吃草,要沒後勤,速度也上不去,總的給時間讓馬吃飽,這會稍稍限制一下將領的駐地選擇。不過騎兵總是打運動戰,攻城還是步兵的事,所以遠征不好,目標不清晰,浪費。後勤沒保障,危險。外交就算了。外交靠嘴,還有國君對臣子的信任。這個不是穿越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外交就不考慮了。這也意味著,外援是不用指望的,也意味著趙國也要留兵守邊,除非事態緊急,所以大家都是一二十萬的投入。雖然外援不指望,但能爭取就爭取,該許諾的許諾,該割地送禮的都割送了。趙國這三年的想法應該是消耗秦國,等秦國退了再打算,也許反攻。畢竟你退了是因為力量不容許,那我反攻也是低風險高收益。如果趙國這三年沒進入上黨,積極抗秦,那我認為它策略失敗,我就會積極抗秦,爭取定死秦軍,大方針沒錯,打消耗戰。不是將軍,不策劃戰役細節,只謀劃戰略。我覺得趙國兵弱,駐守的人多了,消耗快,守不久,駐守的少了,守不住,慢慢就消耗了。防守的意義就在於拖延,消耗對手的時間,就是以少量資源對耗對手大量資源,兵力的損耗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可以盡力賺回本。一味死守是不行的,守而不攻就是等死,毫無勝算。趙軍一方面要守住城池和道路,一面要主動出擊,打擊對方的後勤和零散小隊,逼迫對方集中兵力然後撤退;或者迫使對手分散部隊進而集中兵力殲滅小隊。戰爭的藝術就在於軍隊的調動,原理就這麼簡單,難的在於實際的運用,簡單的說就是你分散的時候不能被敵人抓住,你分散的時候能找到並消滅合適的更弱小的敵人。敵人集中的時候你能擠佔它們的活動空間,敵人分散的時候你能集中力量殲滅。同時代的傑出將領都透過合理的調動來完成這個目標。如果當年的趙國因為將領太弱,一直被剋制,似乎穿越回去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至少是君臣兩人才能扭轉敗局,而且其中那個人還得是個軍事人才,是以古代標準看的軍事人才,不會忽略或者輕視有些過時的因素,甚至是對它們一無所知。我覺得趙國是消極抗秦才三年沒有戰果的,所以才覺得換我能贏。趙國消極是因為他們覺得上黨不是真心歸順,打完秦國上黨就回南韓了。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為管理一個地方真心不容易,不是你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你要讓大多數人認可你,要有效管理。所以要麼你要造福當地人,要麼你要大舉遷人過去,在戰時,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秦國認為當時就要拿下上黨,趙國也不相信上黨,只是被動拿上黨消耗,結果貌似秦國沒怎麼被消耗,但上黨部分城池被秦佔領了。趙支援上黨要大量消耗,類似秦國遠途運輸,而且戰後上黨歸誰也有一說,所以消耗上黨也是一個戰略選擇,不過作為穿越者,我們看到這樣的選擇有問題。首先,趙國似乎沒有想反攻的意思,如果最後秦拿了上黨,秦想議和,趙會同意,所以趙的戰略意圖不明確,或者不堅定,這是大問題,我們當然必然是堅決的主戰派,不會有這個問題。其次趙國經濟是大問題,如果有秦國國力,打贏上黨保衛戰,趙國有經濟支援攻秦的後勤嗎?秦國可以勢如破竹,長驅直入,趙國可以嗎?所以消耗上黨可能也是個經濟選擇。作為一個穿越者,我們必定整頓國家,加強經濟和管理,打擊腐敗,勵精圖治。如果經濟上不容許,那我也沒法。但我覺得趙國可以,堅持堅持,上黨也許就保住了,雖然後勤消耗大,雖然無法反攻,但有地利人和,比秦佔便宜,所以我會加大對上黨的投入,大方針是守,但要積極抗秦。如果最後鷸蚌相爭,兩敗俱傷,上黨回到南韓,那也可以考慮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政治上會有補償。想必南韓也會覺得是燙手山芋,拿回上黨也不容易。

    上黨是秦趙必爭之地,這仗免不了,該打的就打吧。如果守住上黨,趙佔優。如果最後回到南韓,趙無憂。如果被秦國佔領,秦國居高臨下,打趙有利,那麼還不如在秦沒有有效管理上黨前開戰,爭奪上黨,從秦國手中取地盤不容易吧。如果拿不下上黨,那一直處於戰略防守,趙國以後就不用考慮對外用兵了,總的要留大軍防秦,而且一旦守不住,總會被蠶食。總之趙要拿下上黨才可以做大國,否則就是個大點的南韓了。前面說過,此時上黨之爭還不牽涉國運,所以不用考慮防禦其它邊境,兵力足夠。只要秦不加嗎上黨,就沒希望拿下上黨,加嗎上黨,可能不是人力能解決問題的,趙國以守待變,積極對抗,秦國後勤壓力會讓秦軍更快的撤退。

    d,秦軍走的是大道,是積累上黨的力量,擴充套件了自己的控制區。我覺得包括,特別是囤積了糧草,不一定多,但多少準備了部分。

    e,最後四個月趙軍丟的關鍵防線,這個很成問題,怎麼丟的,需要先搞清楚,因為這是扼守長平的路口。我們可以理解為秦人不要命的衝鋒,做出巨大犧牲才打下隘口。也可以理解為用了計謀,但總之趙軍不該丟。按理,配置足夠的兵力和策應,良好的排程,防守不成問題,看史記的意思,就是秦軍死戰拿下的。那麼,廉頗老了嗎?狀態不佳?計算失誤?低估秦軍鬥志?不知道,反正就丟了。那麼該不該換將?我覺得該。沒有深刻領悟國君意圖的將領,國君的想法也很難實現,所以一人穿越,分身乏術,就依賴將領吧。畢竟打仗是打後勤,抓經濟和管理是大頭。廉頗要是死活不積極進上黨抗秦,除了啟用新將領,也沒法啊!但要守不住防線,不換不行啊。換廉頗應該就是失守要地,而非反間計。不過如果說要地失守是因為國君用了不合理的將領或者下達了不合理的命令,讓守軍主動出擊結果反被拔寨,那就是經濟抗不住,國家不滿意,那就是國君本來就不滿意這個防守策略。總之,不是反間計才換將的。

    f,趙括不論知不知道對方主帥是誰,被圍殲都是個人問題,但這不能證明他就是個草包。戰場形式判斷本身就是個大問題,沒有什麼好的,絕對的依據,如果知道是白起,或許他會穩點,但讓四五十萬大軍被圍,這就是指揮排程問題了。這是軍隊沒展開的結果。追擊,這可能是個大勝仗,也可能全軍覆沒,但趙括的問題在於一次投入全部兵力而沒有展開,這是急於立功的表現。戰場上沒法預見你選的將領會怎樣,戰機轉瞬即逝,如果選擇主動抗秦,任何將領都可能被圍殲。但唯一的問題在於,好的將領應該展開兵力,所以不應該一次損失這麼大,如果當時只投入一半或者更少的兵力,結果怎樣都不一定。至少趙國可以反擊,還可一戰。

    g,秦國白起後期覺得可能打大惡戰,才徵調那麼多人前去。我覺得有一半以上的秦兵是最後三個月才去的。趙國有奸細,秦國只求趙國一戰,只是沒想到打了這麼大個殲滅戰,秦軍應該是想正正堂堂打一次野戰,走自己的正道,但趙國不打,秦國耗不起,所以必須換了堅決防守的人。不過廉頗狀態不佳,那替換也應該,別人被圍也可能。

    最後,全力守上黨,否則,誰都可能守不住,戰場變化快,勝負全系主將,除非你覺得能勝過白起,否則別想了。

  • 8 # 明心真人

    如果換作我去統領趙軍,指揮長平之戰,趙國至少不會輸!勝可知而不可為也,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於己,必可勝在於敵!無論面對任何情況,我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只要讓我主持大局,我就能夠扭轉乾坤!

  • 9 # 八戒56900241

    能改變!廉頗死守長平是一大敗筆!應當且戰且退透敵深入,以時間換空間,拉長秦軍戰線。然後從北方密調趙國抗擊匈奴的騎兵兩到三萬,待機出擊,攔腰斬斷秦軍並分割包圍之,或者是切斷秦軍糧道,如此趙軍必大勝,甚至可以反攻入秦國。

  • 10 # 龍嘯九天令

    戰國末年,七雄爭霸,英才紛起,雄主輩出,天下紛擾,民心思安,大局歸一之勢初成。秦趙皆為霸主,長平一決雌雄,若令時光倒轉,再現昔月崢嶸,誰該問鼎天下,看我論戰長平!

    據《史記》記載,強秦透過戰爭,兼併東方諸國,公元前264年,秦軍伐韓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南韓上下大為恐慌,議獻上黨以息秦兵,郡守馮亭不願入秦,遂派使者向趙請降,趙王欣然接受上黨。秦君震怒,命左庶長王齕率軍再攻上黨。秦軍向東進攻,趙王派老將廉頗鎮守長平。秦軍不斷挑戰,廉頗堅守不出,雙方長久相持。秦軍散佈廉頗要謀反的謠言,目的是讓趙王換掉廉頗。趙王果然上當,派趙括來代替廉頗。

    而趙括有理論沒實戰經驗,輕敵出擊。秦國將領白起設伏兵包圍趙括軍隊,並截斷趙軍糧道,昭襄王親至河內,悉發成年男子到長平助戰,趙軍被圍困46天,草糧斷絕,拼死突圍,馬服子趙括被射死,白起收趙降兵四十餘萬,白起認為趙兵不忠,夜裡坑殺之,趙國繼而衰落。

    馮亭獻上黨於趙,沒有錯,秦趙交兵兩敗俱傷,韓可得生息之機。趙王接受上黨也沒有錯,上黨臨趙國國土,若秦得之則國門洞開。秦國攻上黨也是正確的,趙國兵力僅次於秦,上黨屬地17城歸趙,國力大增,若不除之,久必為秦勁敵!這是一場勝者為王的賭局,退無可退!

    長平之戰前期第一個錯誤的人是廉頗!這個看似最正確的老將!

    馮亭自願投趙,趙軍先入為主,軍民同心抗秦,且早已猜到秦國會戰,準備時間較充分。秦軍遠道而來,若有機可乘,當努力擊其先頭軍隊,小勝而贏軍心,然後乘秦國之怒,以深溝高牆以拒之,秦若強攻,必損。然而老將廉頗沒有把握這個戰機。長平之戰歷時三年,趙軍在城中自保有餘,秦軍在城外需時時提防,三年間不可能沒有任何主動出擊的良機,若能把握好,有可能反敗為勝,但最少能讓秦軍時時心驚,但是廉頗又沒把握住。

    如果廉頗沒有死守一城,而是攻守兼備,引誘敵人攻城,可以有效消滅秦軍有生力量,縱失幾城,看似失敗,實則讓秦國以軍隊換城池(攻城戰攻守雙方兵員損失三比一),此消彼長,雙方力量均衡,則可談和後雙方罷兵。

    三年攻一城,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且如此攻城之法多數會輸,但是廉頗讓秦軍贏了!接下來的是趙軍糧草不繼,無法堅持守城,只得起用主攻的趙括為將。趙括雖是英才,但初次出戰就遇白起,何況他還不知對方將領是白起,難免誤判,在白起誘敵之下中計,軍隊被圍!趙括髮現中計,立刻組織起強有力的反攻,但多次反攻都不能突圍,只能設防待援。

    這時趙國有名將廉頗和李牧,如果趙國拼盡舉國兵力,完全有可能衝破秦軍圍困,雖然損失很大,但決不可能40萬軍隊被滅,或者滅40萬軍隊讓秦國付出耗盡國力代價。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趙國虎口奪食,秦國為尊嚴和利益不得不戰,但是秦國絕對不願同趙國兩敗俱傷!若兩國精銳拼盡,他國反成強國,這是秦不願看到的。如果趙國全力一戰,秦必見好就收,在有利戰況下一換二、三拼殺秦當然願意,可一且解圍就變成一對一拼命了,以白起之智,在圍趙兵無望之後,必收兵整軍再謀良機。雙方疲憊之時,趙割半個上黨以息兵應該很容易。

    再者,趙國割地求別國救圍,秦趙兩強相逢,雙方拼到不足以威脅別國對五國最有利,這也是五國隔岸觀火的原因,但趙兵40萬被圍,一旦殲滅或投降,則秦一國獨大。兩強相逢,雙方都要提防對方,對別國則以拉攏為主,一家獨大,必將奴役天下。所以別國應該會救趙軍(事實上長平之戰後秦欲滅趙,就有別國救援)。當然,別國軍隊只要擊破包圍就不再與秦軍對拼,如果如此,秦趙在此時也不會過分對拼了。

    《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在趙國40萬大軍被圍之時,也是決定天下命運的時刻,竟無一能辯之士,分析利弊得失,適當利益誘惑,說動五國出兵相救!!!真人謀之災也!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趙括在被圍46天后,眼看救兵無望,親自引兵突圍,結果趙括死,趙軍降。其實趙括被圍後的作為完全符合兵法,也是最有利的做法(圍地則謀,死地則戰)但他親自引兵突圍是錯誤的,他戰死後,趙軍完全失去了戰鬥的決心。(估計是英雄主義在作怪)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趙國有可能贏,縱然失敗,也不可能敗的如此慘烈!畢竟舉全國之力圍城三年,太險!!!五國尚在而秦趙力拼,不智。只是秦趙兩國都走上了不歸之路,雙方不分輸贏都不敢退兵。原本是第一強國之爭,因趙國缺乏謀略,竟差點成為滅國之戰。

  • 11 # 正義令主

    廉頗其實並沒有犯大錯,長平之戰部署的三道防線還是可以的。

    趙括戰死後導致趙軍混亂,軍心不齊,沒能有主心骨。才是長平守軍沒能全部撤出長平,導致被秦軍全殲的主要原因。而且長平之戰時上黨地區還有幾座城邑沒落入秦軍手中,完全可做戰略縱深,沒必要死守長平。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靠近敵軍的幾座城都佈下簡陋的防禦,越是靠後越是要建設大量堅固的防禦工事。大到城池,小到各個河岸,山坡。甚至路邊的山上都建設一些簡易的長城,營壘,紮寨。戰壕裡藏著射程更遠的強弓勁弩,設定陷阱。這樣可以很好地利用地利優勢,殲滅秦軍。

    同樣做到攻守兼備,進退自如後,逐漸將兵力集中到一個點上,等敵軍逐漸攻到上黨最後一個城池的時候再死守不退。將一戰盈,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論用上。在堅守幾個月後,等到預備隊到來就是戰略反攻之時。

    另外,秦國盡全國之力對戰趙國,國內空虛,在秦趙對耗上黨時,應廉頗守城,趙括奇襲秦地,以搜刮錢糧為目標速戰速退也不失為辦法。

    趙國如有蘇秦,張儀那樣的能辯之士出使五國,秦不亡國也差不多了!

    我如果指揮趙軍,那麼,讓廉頗只守不攻耗住秦國大軍,再讓趙括帶精兵襲擾秦內地,然後許諾五國共分秦地!!!秦趙兵力不差多少,如此之法,應該能贏!

  • 12 # 龍之夢142363583

    我認為趙軍可以贏!

    第一,白起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前期白起只所以不出戰,我認為在他眼中此戰甚危機,有很大可能輸,畢竟勞軍遠征山區,運糧不便範了兵家大忌!

    第二,秦趙兵士戰力不差多少,胡服騎射當時也只有秦軍敢於交手,卻不佔便宜。

    第三,秦軍共計60萬人,趙軍被坑殺就有40萬,應該趙軍總兵力在50至60萬之間。趙軍處於守勢,完全可以敵得過秦軍。

    第四,秦連十五歲以上人員都徵用了,內地空虛到任何軍隊都可以直搗老巢的地步,太危險了,此時蘇秦聯六國抗秦的思想還在!秦國贏的太危險了!!

    第五,趙國太小氣了,應該割地求救,以換支援,一個肥肥的上黨吃下,連半個城池都不捨得交換五國支援,不智之至!

  • 13 # 劉一千五

    趙國上頭猶豫不定,在主和與主戰之間下不了決心,耽誤了戰機,給了秦國步步推進的機會。

    上黨一郡,趙國要不要這塊"燙山芋",秦國都要進攻趙國。時間早晚而己。趙王和平原君趙勝在利益面前己經沒有理智了,也就是一對見利忘危的君臣而已。相反平陽君還理智得多。

    廉將軍掘地固守,以消耗秦軍。這在戰役上是正確的。打戰打糧草,秦人供給不足必定鬆動,再反擊就有作用。但上頭不給廉頗機會。趙王沒分辯能力又中了秦相應侯的反間計後,立即換將,中套圈而不反省其中的利害。

    趙括之選將,是趙王急功近利,不聽眾諫,剛愎自用的直接後果。趙括是"紙上談兵",你給他一個平臺,他不用才是傻眉傻眼。但這上戰場一用,就用錯了,害人誤國,危害不淺。

    趙國的軍隊民眾一致抗戰,保家衛國。但是"船上人不使力,只怕你岸上人掙斷腰",大錯己經鑄成,過後努力改觀,怕是比登天還難。

    趙國的上層昏憒貪婪,讓趙國軍民買單,實在是冤死了那前後英勇作戰的四十多萬趙人。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前後死亡軍隊四十五萬餘人,除去被坑殺四十餘萬。趙國在戰鬥中傷忘人數不過五萬餘人。這廉頗,趙括把仗打成這樣,也壞不到哪裡去!李信與蒙恬帶二十萬人平楚,開始順利,結果損兵折將,遠不止五萬餘人。而對楚國並沒什麼損傷。

    相比之下,長平之戰的防禦作戰是成功的。若不換將,派趙括帶一萬奇兵截秦兵糧道,糧道一斷,秦兵必潰,(當然白起會派重兵守護糧道的),秦趙之戰勝負就沒法定論了。

  • 14 # 西嶽頑石
    第一、一如既往的重用廉頗

    我認為,廉頗堅壁清野的戰略很正確,就是跟秦國打消耗戰,趙國耗不起,你秦國就能耗的起?《史記》明確記載:秦舉國遠鬥,轉運艱難,不能持久。

    長平之戰,秦國雖然勝了,也是慘勝,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秦國為什麼使用反間計,讓趙孝成王用趙括換掉廉頗?就是因為秦國也快撐不住了,想要速戰速決,畢竟勞師遠征的是秦國。

    第二、重打外交牌

    一口否決樓昌的議和策略,人家都騎在趙國頭上撒尿了,你還屁顛屁顛的跑去議和,只會讓正在觀望中的其他五國打定了主意——你們都議和了,還需要我們幫忙幹嘛?

    採取虞卿的建議,攜重金遊說其他五國合縱抗秦,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不試怎麼知道沒有機會?更何況,趙國不乏虞卿、毛遂這樣伶牙利嘴的外交人才,其他五國也不是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只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躊躇不決而已,並非一副免開尊口,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邯鄲保衛戰能組成抗秦聯盟統一戰線,為何長平之戰就不行?我承認難度是很大,但不是沒有操作性,信陵君竊符救趙不就是趙國外交策略成功的結果麼?

    第三、突施冷箭

    趙國和親也好,割地給錢也罷,反正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先穩住北邊的匈奴,把名將李牧解放出來。讓李牧率領一支精銳的騎兵,悄悄的繞過秦國的函谷關,直接南下突襲秦國,攻秦救趙,以解長平之困。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早在趙武靈王時期趙國就有過這樣的想法,趙武靈王還親身犯險深入秦國腹地考察,只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計劃最終擱淺。現在趙國值此危難之際,完全可以大膽一試,總比在長平死磕秦國要強的多,要知道趙國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騎兵的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一旦成功,趙國必能化險為夷。

  • 15 # 謀士說

    古人的智慧不見得比現代人差,放在古代,不是某一個人能改變戰局的。以現代人的戰略才能,也不一定能改變趙國的敗局。歷史發展是這樣的,當時的趙國只是在軍事上強大,但是在經濟上不行。所以,趙王不敢與秦國打持久戰。如果趙王想打持久戰,就讓廉頗上,速戰速決讓趙括。廉頗的戰略是好的,彼此消耗,秦國也一時攻不了城,如果某天趙國出一位英明的君主,再發起一次六國合縱,秦國說不定就被打敗也說不定。

    現在,我們也只能想象,不過操作起來很困難,畢竟有破局的人。范雎的“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六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當時沒有人破。雖然楚國有屈原,但是做國王的不信任。所以,現代人即便穿越到古代,國王信不信任還是一個問題。

    有時,歷史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齊國看著六國滅亡也不幫忙,好像跟自己無關。按照現代人的思維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都懂,秦國滅掉其他國家,肯定會吞併齊國。估計是當時的資訊不發達,秦國封鎖了訊息。然後齊王手下的人又被收買,話題扯遠了,回到主題。我真不知道誰穿越到古代能挽救戰局,即便挽救了。估計也是功高蓋主,結果也是死路一條。白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代人也不會例外。

  • 16 # 大鱷魚大鱷魚跳舞吧

    先肯定別人的幾個觀點。

    1.古人的智商足夠,現代人不佔優勢。讓我們自認為佔優勢的是資訊和無知,在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這考驗所有人,我們也可能出昏著。所以歷史有必然的成分。

    2.史記中記載,最後四-六個月的戰事,很關鍵!具體的解讀眾說紛紜。我覺得

    a,秦趙各有50-60萬人。秦華人或許多點,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太多,差十幾倍的都有,不管怎樣,這裡左右勝負的不是人。順便說一下,秦國步兵強大,趙國步兵不行,騎兵可以。

    b,秦國爭了三年的上黨,50萬大軍,秦王應該讓有名的大將指揮,這是關乎國運的大戰。三年前,和南韓爭上黨,也許十幾萬人就夠了,但當雙方對壘,秦國如果軍事上沒有機會,就不會投入大軍,也就是說,如果沒打下趙國的那幾個城池,就沒可能打贏這一仗,所以就不會重兵死圍,所以,之前的秦軍最多不足30萬,應該是20萬左右,秦軍的想法應該是步步為營,一座城一座城的拿下上黨。秦國信奉實力,走的是正道,所以投入大軍反而可能欲速則不達,因為你會刺激敵人防禦,那樣可能反而不如少量投入有效,畢竟打小城不用百萬大軍!那是滅國的打法。秦國也不知道怎麼打下那幾個趙軍營寨的,這點很關鍵!如果沒打下,我覺得秦軍的路線還是穩紮穩打的拿城。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這個曙光開始的。我覺得白起可能是這個時候開始動身前往軍營的,或者因為他突然的到達,改變了戰況,突然拿下這些重要的趙軍防線,或者是他或者秦君敏銳的感到機會來了,換他做主帥。我覺得領導大軍,國君一定選最能打的,因為它關乎國運。

    c,上一條有太多沒展開的東西了,沒組織好,應該分裂開說。上黨地形好像是地勢高,是山地。我想城池也是低矮的小城。畢竟山地本來就利於防守,哪個大城建山上了?小城都不錯了!山地物資運輸不便,不適合種植莊稼,人員稀少。所以人少,不能囤積大軍,排程不便,這是防守的不利因素。誰想放4萬或40萬大軍守個高地的小城,誰就可能是馬謖第二。也就是說,秦軍作為攻擊方,集中兵力打小城,還是可以的,不像大城那麼難打。三年時間,多少小城都可以被圍而不打的餓死了。不過秦軍也不用60萬大軍,本來1-2十萬大軍的運糧都很不容易了,養不起,兵貴神速,兵貴勝不貴久。後勤不容許你這麼打三年。增加兵力不一定能加快速度。戰事久拖不決,不是因為兵力不足,沒打贏;而是因為對方佔據了防線,不和你打。所以增加兵力沒用,秦國步兵強,只要能打,就可以打贏。秦國也有鄰國,全國的大軍都放一地,打三五個月或許沒關係,打三五年就不可想象了,秦君不會做這樣的戰略決定。好剛用到刀刃上,戰事久了軍隊就沒士氣了,秦國的大軍不會那麼早就都出動。第四,秦國調動大軍會導致趙國有所作為,防禦的加強會導致攻佔城池的可能下降。趙國三年沒有作為,我覺得首先是趙國步兵弱,有人說應該用騎兵遠征。我覺得這是送死。沒有後勤的遠征都是找死。秦國有城池,地形不是大草原,趙國不能搶秦人的牛馬吃,因為秦人是種地的。而且馬要吃草,要沒後勤,速度也上不去,總的給時間讓馬吃飽,這會稍稍限制一下將領的駐地選擇。不過騎兵總是打運動戰,攻城還是步兵的事,所以遠征不好,目標不清晰,浪費。後勤沒保障,危險。外交就算了。外交靠嘴,還有國君對臣子的信任。這個不是穿越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外交就不考慮了。這也意味著,外援是不用指望的,也意味著趙國也要留兵守邊,除非事態緊急,所以大家都是一二十萬的投入。雖然外援不指望,但能爭取就爭取,該許諾的許諾,該割地送禮的都割送了。趙國這三年的想法應該是消耗秦國,等秦國退了再打算,也許反攻。畢竟你退了是因為力量不容許,那我反攻也是低風險高收益。如果趙國這三年沒進入上黨,積極抗秦,那我認為它策略失敗,我就會積極抗秦,爭取定死秦軍,大方針沒錯,打消耗戰。不是將軍,不策劃戰役細節,只謀劃戰略。我覺得趙國兵弱,駐守的人多了,消耗快,守不久,駐守的少了,守不住,慢慢就消耗了。防守的意義就在於拖延,消耗對手的時間,就是以少量資源對耗對手大量資源,兵力的損耗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可以盡力賺回本。一味死守是不行的,守而不攻就是等死,毫無勝算。趙軍一方面要守住城池和道路,一面要主動出擊,打擊對方的後勤和零散小隊,逼迫對方集中兵力然後撤退;或者迫使對手分散部隊進而集中兵力殲滅小隊。戰爭的藝術就在於軍隊的調動,原理就這麼簡單,難的在於實際的運用,簡單的說就是你分散的時候不能被敵人抓住,你分散的時候能找到並消滅合適的更弱小的敵人。敵人集中的時候你能擠佔它們的活動空間,敵人分散的時候你能集中力量殲滅。同時代的傑出將領都透過合理的調動來完成這個目標。如果當年的趙國因為將領太弱,一直被剋制,似乎穿越回去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至少是君臣兩人才能扭轉敗局,而且其中那個人還得是個軍事人才,是以古代標準看的軍事人才,不會忽略或者輕視有些過時的因素,甚至是對它們一無所知。我覺得趙國是消極抗秦才三年沒有戰果的,所以才覺得換我能贏。趙國消極是因為他們覺得上黨不是真心歸順,打完秦國上黨就回南韓了。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為管理一個地方真心不容易,不是你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你要讓大多數人認可你,要有效管理。所以要麼你要造福當地人,要麼你要大舉遷人過去,在戰時,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秦國認為當時就要拿下上黨,趙國也不相信上黨,只是被動拿上黨消耗,結果貌似秦國沒怎麼被消耗,但上黨部分城池被秦佔領了。趙支援上黨要大量消耗,類似秦國遠途運輸,而且戰後上黨歸誰也有一說,所以消耗上黨也是一個戰略選擇,不過作為穿越者,我們看到這樣的選擇有問題。首先,趙國似乎沒有想反攻的意思,如果最後秦拿了上黨,秦想議和,趙會同意,所以趙的戰略意圖不明確,或者不堅定,這是大問題,我們當然必然是堅決的主戰派,不會有這個問題。其次趙國經濟是大問題,如果有秦國國力,打贏上黨保衛戰,趙國有經濟支援攻秦的後勤嗎?秦國可以勢如破竹,長驅直入,趙國可以嗎?所以消耗上黨可能也是個經濟選擇。作為一個穿越者,我們必定整頓國家,加強經濟和管理,打擊腐敗,勵精圖治。如果經濟上不容許,那我也沒法。但我覺得趙國可以,堅持堅持,上黨也許就保住了,雖然後勤消耗大,雖然無法反攻,但有地利人和,比秦佔便宜,所以我會加大對上黨的投入,大方針是守,但要積極抗秦。如果最後鷸蚌相爭,兩敗俱傷,上黨回到南韓,那也可以考慮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政治上會有補償。想必南韓也會覺得是燙手山芋,拿回上黨也不容易。

    上黨是秦趙必爭之地,這仗免不了,該打的就打吧。如果守住上黨,趙佔優。如果最後回到南韓,趙無憂。如果被秦國佔領,秦國居高臨下,打趙有利,那麼還不如在秦沒有有效管理上黨前開戰,爭奪上黨,從秦國手中取地盤不容易吧。如果拿不下上黨,那一直處於戰略防守,趙國以後就不用考慮對外用兵了,總的要留大軍防秦,而且一旦守不住,總會被蠶食。總之趙要拿下上黨才可以做大國,否則就是個大點的南韓了。前面說過,此時上黨之爭還不牽涉國運,所以不用考慮防禦其它邊境,兵力足夠。只要秦不加嗎上黨,就沒希望拿下上黨,加嗎上黨,可能不是人力能解決問題的,趙國以守待變,積極對抗,秦國後勤壓力會讓秦軍更快的撤退。

    d,秦軍走的是大道,是積累上黨的力量,擴充套件了自己的控制區。我覺得包括,特別是囤積了糧草,不一定多,但多少準備了部分。

    e,最後四個月趙軍丟的關鍵防線,這個很成問題,怎麼丟的,需要先搞清楚,因為這是扼守長平的路口。我們可以理解為秦人不要命的衝鋒,做出巨大犧牲才打下隘口。也可以理解為用了計謀,但總之趙軍不該丟。按理,配置足夠的兵力和策應,良好的排程,防守不成問題,看史記的意思,就是秦軍死戰拿下的。那麼,廉頗老了嗎?狀態不佳?計算失誤?低估秦軍鬥志?不知道,反正就丟了。那麼該不該換將?我覺得該。沒有深刻領悟國君意圖的將領,國君的想法也很難實現,所以一人穿越,分身乏術,就依賴將領吧。畢竟打仗是打後勤,抓經濟和管理是大頭。廉頗要是死活不積極進上黨抗秦,除了啟用新將領,也沒法啊!但要守不住防線,不換不行啊。換廉頗應該就是失守要地,而非反間計。不過如果說要地失守是因為國君用了不合理的將領或者下達了不合理的命令,讓守軍主動出擊結果反被拔寨,那就是經濟抗不住,國家不滿意,那就是國君本來就不滿意這個防守策略。總之,不是反間計才換將的。

    f,趙括不論知不知道對方主帥是誰,被圍殲都是個人問題,但這不能證明他就是個草包。戰場形式判斷本身就是個大問題,沒有什麼好的,絕對的依據,如果知道是白起,或許他會穩點,但讓四五十萬大軍被圍,這就是指揮排程問題了。這是軍隊沒展開的結果。追擊,這可能是個大勝仗,也可能全軍覆沒,但趙括的問題在於一次投入全部兵力而沒有展開,這是急於立功的表現。戰場上沒法預見你選的將領會怎樣,戰機轉瞬即逝,如果選擇主動抗秦,任何將領都可能被圍殲。但唯一的問題在於,好的將領應該展開兵力,所以不應該一次損失這麼大,如果當時只投入一半或者更少的兵力,結果怎樣都不一定。至少趙國可以反擊,還可一戰。

    g,秦國白起後期覺得可能打大惡戰,才徵調那麼多人前去。我覺得有一半以上的秦兵是最後三個月才去的。趙國有奸細,秦國只求趙國一戰,只是沒想到打了這麼大個殲滅戰,秦軍應該是想正正堂堂打一次野戰,走自己的正道,但趙國不打,秦國耗不起,所以必須換了堅決防守的人。不過廉頗狀態不佳,那替換也應該,別人被圍也可能。

    最後,全力守上黨,否則,誰都可能守不住,戰場變化快,勝負全系主將,除非你覺得能勝過白起,否則別想了。

  • 17 # 明心真人

    如果換作我去統領趙軍,指揮長平之戰,趙國至少不會輸!勝可知而不可為也,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於己,必可勝在於敵!無論面對任何情況,我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只要讓我主持大局,我就能夠扭轉乾坤!

  • 18 # 八戒56900241

    能改變!廉頗死守長平是一大敗筆!應當且戰且退透敵深入,以時間換空間,拉長秦軍戰線。然後從北方密調趙國抗擊匈奴的騎兵兩到三萬,待機出擊,攔腰斬斷秦軍並分割包圍之,或者是切斷秦軍糧道,如此趙軍必大勝,甚至可以反攻入秦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老婆在家帶孩子重要還是老婆有工作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