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兮兮如今

    有人經常詢問你印象最深的一部香港電影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首先記憶最深的香港電影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部,而應該是哪些。因為香港電影對許多人來說是童年記憶,當年錄影廳時代的美好記憶。

    一部自然不能代表香港電影,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從60年代到90年代有哪些經典香港電影。六七十年代以邵氏和嘉禾兩家電影公司最為知名,首先邵氏有四大導演,李翰祥、胡金銓、張徹和楚原。

    李翰祥擅長風月片和歷史宮闈片,知名代表作品有《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臺》《倩女幽魂》《大軍閥》《聲色犬馬》等等,片中各種經典臺詞跌出,堪稱段子王。

    胡金銓作為李翰祥的好兄弟,是最早享譽海外的武俠導演,在邵氏以一部《大醉俠》成名,之後又有《俠女》《龍門客棧》《笑傲江湖》這樣的經典之作。

    張徹是一代武俠宗師,成名於《獨臂刀》,成為當時的百萬導演。同時他也為邵氏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功夫小生,較為知名的有王羽、狄龍、姜大衛、傅聲、羅烈等等,除了《獨臂刀》之外,狄龍和姜大衛這對雙生主演的電影也都是經典之作,諸如《刺馬》《十三太保》《大決鬥》《報仇》《保鏢》等等。同時午馬和吳宇森也是張徹的徒弟,尤其是吳宇森,更是繼承了張徹的暴力美學,成為一代大師。

    楚原最知名的系列電影莫過於古龍武俠電影,他和古龍、狄龍是鐵三角,能夠將古龍小說拍出唯美意境的只有他們,諸如《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白玉老虎》《天涯明月刀》等等。

    邵氏除了四大導演之外,還有功夫大師劉家良、禽獸導演鼻祖桂治洪、嶽楓、孫仲等等,他們共同打造了當年的邵氏電影王國。下面我們再看看看嘉禾電影公司,首先是李小龍,他的出現直接改寫了嘉禾的歷史,四部半電影部部叫座,為嘉禾打了一個很好的翻身仗。

    李小龍去世之後,冷麵笑匠許冠文補上,打造的《半斤八兩》《摩登保鏢》《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賣身契》等都是經久不衰的喜劇。

    許冠文之後,嘉禾又出現了洪金寶、成龍這樣的功夫喜劇代表人物,成龍大哥不用多說,成為李小龍之後最知名的國際巨星,他的電影百看不厭,自然印象深刻。

    相比較成龍的個人特色,大哥大洪金寶更喜歡群樂樂,他的洪家班湧現出許多獨挑大樑的人物,林正英、元彪、元華、鍾發、錢嘉樂等等。其中以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電影、洪金寶為代表的五福星系列最為知名。

    八十年代邵氏漸漸退出巨頭行列,由新藝城補上,石天、麥嘉、黃百鳴、徐克等七怪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諸如《最佳拍檔》《開心鬼》系列。

    新藝城七怪最知名的自然是徐克,他是香港電影新式武俠代表人物,《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黃飛鴻》等等。

    吳宇森和徐克聯手打造了《英雄本色》之後徹底翻身,之後的《喋血街頭》《喋血雙雄》《縱橫四海》奠定其暴力美學大師的地位。

    八十年代末至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基本上被雙週一成霸佔,三人的電影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這裡也就不舉例子了。

    當然也有杜琪峰銀河映像、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以及王晶的情色片,都是組成香港電影重要的型別片。

    香港電影到了90年代末期開始走下坡路,之後雖然有《無間道》《寒戰》這樣的經典,不過和輝煌時期還是不能相比的。如今隨著香港和內地電影市場的融合,純港片基本上見不到了,大多屬於合作拍攝。總之香港電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回憶,不是簡簡單單一部電影能夠說明的,致敬曾經美好的錄影廳時代!

  • 2 # 含香冽風

    其實並不算。香港影視有它的獨特特色,比如說槍戰,職場公私鬥等等,這些影視型別不斷被觀眾所瞭解,也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瞭解套路,好的電影越來越難拍,各種劇本的方案都成效不大。所以現在說香港電影暗淡還為時過早,況且《掃毒2》票房還很樂觀

  • 3 # 我是一股清流

    沒有一部是百分之百好評的電影,總有好評和差評的。所以要有自己的是非觀,不要人云亦云,否則你很容易被人洗腦的

  • 4 # 心洞

    香港電影的沒落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

    2018年的尾巴,《葉問外傳:張天志》《武林怪獸》,包括前一段時間上映的網路大電影《黃飛鴻之怒海雄風》等幾部電影陸續上映。在春節檔到來之前,香港電影掀起了一波小高潮,似乎想要攪動略顯平淡的電影市場。

    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葉問外傳:張天志》豆瓣評分5.8分,截至目前票房剛剛過億;《武林怪獸》豆瓣評分為3.9分,截至目前票房不及8000萬;《黃飛鴻之怒海雄風》豆瓣評分3.8,作為一部網路電影在某網路平臺上映。

     其實,從這幾部電影的演職人員陣容來看,製作團隊和演員陣容即使算不上頂級,也是香港電影圈一流的團隊,在製作上不可謂不努力。

    《葉問外傳:張天志》導演為袁和平,黃百鳴、甄子丹監製,張晉、柳巖、戴夫·巴蒂斯塔主演;《武林怪獸》導演為劉偉強,爾冬升、羅曉文、李錦文監製,古天樂、陳學冬、包貝爾、郭碧婷主演,還有特別出演的周冬雨;《黃飛鴻之怒海雄風》導演為麥子善,趙文卓出品兼監製、主演,外加瑜伽女神母其彌雅。

    但是,賬面上的實力不等於實際號召力,不知從何開始,“香港導演+香港演員+內地演員”成了香港爛片電影的 “標配”,很難想象像拍出了《無間道》《傷城》的劉偉強、《新不了情》《旺角黑夜》《門徒》的導演爾冬升也擺脫不了這個怪圈。

    從香港製造到後繼無人,香港電影的衰落已經是業界有目共睹的事情。關於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分析的文章一大堆,林林總總,大都圍繞人才的凋敝,草根文化的消失,好萊塢電影電影的衝擊以及內地電影市場的崛起等原因。

    與這些原因相比,創作力的喪失才是更致命的因素。從最近上映的這幾部電影不難發現,同一題材的反覆炒冷飯,電影創新力的喪失,劇本本身乏善可陳、錯誤漏洞百出等問題帶來的電影觀感的下降,或者說香港電影人的創作思維大都還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與現在的創作環境嚴重脫節,這也是現在香港電影中普遍存在問題。

    不難想象,這些問題的出現,是香港電影衰落的一個縮影。這既與它以往賴以生存的創作基礎的喪失有關,也與在時代進步下,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創作進取精神喪失帶來的心態上的進退維谷。

    在香港電影圈,一直存在這兩種思想:一是北上融入內地電影市場,參與到中國電影市場中這個汪洋大海之中,一是固守香港本土,創作符合香港本土特色的電影作品。

    在這兩種思想的主導下,我們看到既有一大批香港電影人北上,在內地市場上搏殺,出現了一批像徐克、周星馳、鄭寶瑞等創作的大明星、大投入、大明星式電影作品,在電影票房的表現上也相當可觀,但卻普遍存在著口碑參差不齊、題材水土不服的問題。而固守本土的電影,因為成本、題材的原因,難有口碑票房爆款作品。

    與內地電影市場相比,香港電影市場太像一個池塘,經不起驚濤駭浪,能留給電影人的試錯時間和調整時間不多。著名編劇宋方金曾經說過,社會需要民主,但影視行業需要“獨裁”。也許香港電影亟需一個“獨裁者”來帶領著往前走吧!

  • 5 # 小羊愛生活鴨

    但是,吐槽王晶歸吐槽王晶,今年夏天的2大香港警匪片之一的《追龍2》口碑已經大跌。港片的希望就完全落在了7月的《掃毒2》之上。

    近日《掃毒2》改檔延後7月19日上映,似乎影射著港片的壓力,《掃毒2》會是香港電影最後的希望麼?網友們隱隱擔憂!即便有劉德華、古天樂等巨星的加盟。

    《掃毒2》雖然名字上有掃毒二字,然而內容上卻跟前部大有不同。第一部《掃毒1》上映於2013年,影片也是港星璀璨,劇情緊湊。尤其是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的幾場對手戲,讓人印象深刻。

    甚至有網友斷言:沒有張家輝的《掃毒2》不看!

    這點,相信大多數網友能夠理解,這主要得益於張家輝《掃毒1》裡的一段經典臺詞:

    “阿偉已經死了,你挑的嘛偶像!段坤我吃定了!耶穌也留不住他,我說的!”

    再說回《掃毒2》,影片的故事圍繞香港富商餘順天(劉德華飾演)和香港毒販地藏(古天樂飾演)之間的糾葛展開。餘順天和地藏本是一對同門師兄弟,然而因為毒品上的分歧,地藏和餘順天早年就反目成仇。餘順天因為目睹父親因為毒品墮落而極度討厭毒品,而地藏則為了賺錢瘋狂販賣毒品。餘順天懸賞1億港幣捉拿香港最大的毒販,不論死活。地藏則為了吞併香港毒品市場,大肆擴張,就這樣二人的矛盾不斷激化,一場“天地對決”即將展開。

    影片還是經典原汁原味的香港警匪情節,網友們是既期待又擔心!

    一些網友心中疑問“香港電影真的要沒落了麼?”要回答這一點,我們先來看看大佬王晶是怎麼說的。

    1:首先是大陸的審查制度和香港不同,香港很多題材審查不過

    2:香港電影長期生活在舒適區,新導演、新演員太少,沒有活力

    從王晶的話語中可以看到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大陸電影市場大,香港電影為了迎合大陸市場同時配合審查制度,犧牲了很多題材。二是香港電影人才接不上檔,生產力創造力不足。

    說道這裡,或許細心的網友也會發現,“似乎這兩部都是警匪片,香港電影只剩下打打殺殺了?”

    香港電影走向何方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但是似乎時間已經檢驗過半了。我們知道曾經的香港電影在大陸就是電影的標誌,奇幻的構思,搞笑的影響,無厘頭的臺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記憶。

    然而我們慢慢長大,香港電影的奇幻和無厘頭漸漸的失去了往日的優勢,或許是內地口味越來越刁,又或許是香港電影沒有進步。在喧囂和吵鬧聲中,周星馳也不再靈,《新喜劇之王》上映之後,口碑一路下跌就是擺在眼前的現實。

    或許這時候港片粉絲會來DISS小編,說香港電影沒落,大陸沒資格,要說也得先超過香港電影再說。曾經香港電影對內陸,甚至對世界電影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曾經的梁朝偉、劉德華《無間道》被好萊塢改編獲得了奧斯卡獎,曾經的周潤發《英雄本色》、張國榮《霸王別姬》風靡全世界,甚至好萊塢大導演昆汀·塔倫蒂諾都是《英雄本色》“小馬哥”的粉絲,曾經成龍《醉拳》、李連杰《黃飛鴻》那時候所拍攝的香港功夫片成為了中國文化輸出的重要組成部分。

  • 6 # 每天混剪精彩影片

    《掃毒2》終於於本月5號上映,果不其然票房炸裂了,這本在預料之中,畢竟是在暑期檔,而且此片集合了兩大香港影壇的中流砥柱,劉德華和古天樂。你要是讓他們其中一個獨挑大樑,或許成敗還未可知,但是這兩個人加在一起就很自然的引起了眾多影迷的瘋狂追捧了。

    儘管《掃毒1》就口碑不俗,但大家還是更多的被張家輝的演技所驚豔,而這一次其實和前作並無太大關係,除了依舊出演的古天樂,無論是導演還是內容都半毛錢關係沒有。 很顯然此片比起第一部的兄弟情,主打的自然是雙雄對決,王對王,聽片名就知道了,《天地對決》嗎! 自劉德華和梁朝偉兩大傳奇人物合演的《無間道》後,港片中已經很少有兩個主演地位相當,並能同時以自身影響力引起世人關注和追捧的雙雄對決電影了。

    嚴格意義上,去年的《無雙》都不算,發哥自然是自帶流量,但變數很大,郭天王的電影號召力其實一直都遠遜色於劉天王,主要是選對了電影。 而劉德華和古天樂其實在近幾年已經儼然是港片的流量擔當了,畢竟兩人多產,都是勞模。 天王劉的地位和影響力擺在那裡,而古天樂這個新一代的香港電影大亨也是毫不遜色,好口碑好人品,敬業有擔當,影響力大是兩人的同一標籤。 基於種種命中註定般的相似點,古天樂早就已經被傳是劉德華的接班人了,這在古天樂從劉德華手上奪得影帝那天開始就基本確定了。

    而在我看來這兩人不但是兩代楊過,更是香港娛樂圈的兩代話事人,他兩如今合作所帶來的票房影響力自然是理所應當的,(放在以前就不行,古天樂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個影響力。)更何況現在兩人既是萬千人的偶像還都是影帝。 言歸正傳,說回電影。 其實這部電影說得上是用心良苦,暗藏玄機了。 比如兩人師出同門,這在現實中也是完全對等的,兩人都出身自TVB,並且都靠著《神鵰俠侶》中的楊過一角,從此開始走上人生巔峰,說兩人是師兄弟一點不過分,而且兩人連行事風格和為人處世態度都相似的可怕。 而更厲害的是兩人的角色名,劉德華飾演餘順天,古天樂飾演地藏,一為天一為地,正契合了片名《天地對決》。劉德華是天,古天樂是地。

    沒錯,劉德華不正是四大天王嗎?而古天樂雖然如今影響力不輸劉德華,但從來無人稱他天王,一是因為他低調,二是因為四大天王是獨一無二無法超越的。所以他是地藏,也就是地藏王,這不就是預示著古天樂雖遜色於天王,但卻已經達到了地王級別嗎? 天王時代不可複製,但古天樂毫無意外的成為了唯一有實力接班天王的藝人,往後香港影壇包括香港娛樂圈將以他為主心骨為代表,這不就是地王時代了嗎?

    最後此片雖然是和古天樂合作多年的導演邱禮濤作品,但監製卻是劉德華,也就是說,這或許可以看作是天王劉德華主導的一場讓位表演。 他拉來接班人古天樂,透過電影劇情和角色玄妙影射,用另一種方式宣告了香港天王時代的終結,也宣告了地王時代的到來,畢竟天王們紅太久,是該把重任和機會都給年輕人了,儘管古天樂並不比他年輕很多,但總要有個傳承吧。

    天王也是人,總也有厭倦疲憊的一天,而地王古天樂卻正如日中天,這個時代的香港電影或許還真能在這個電影大亨手上起死回生也說不定。 近兩年港片的勢頭大家也看見了,古天樂的票房表現也是越來越好。你看今年古校長又有無數部電影排隊上映了,勞模程度,票房總和勝過劉德華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能和天王對決的不是王者就是影帝,影帝之位古天樂已經在手,而對於王者之稱大家或許也多少能夠明白一些了吧? 一切冥冥中自有天意,就好像古天樂唱得歌曲《天命最高》一樣,曾經有多少比他起點高,比他紅的藝人都爭著搶著做天王接班人,但誰能想到最後卻是他以地王的身份做了真正的香港娛樂王朝繼位人呢?

    時至今日,《掃毒2天地對決》已經上映三天,票房已經突破4億大關,還沒看電影的朋友趕緊買張票支援一下天王和地王吧,畢竟機會難得,這兩代香港王者下一次再合作,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呢?而且就衝著古校長這個名頭,大家也得略盡綿力阿。

  • 7 # 生活競技場

    香港警匪充斥熒屏的同時,彷彿也在敲響香港電影的警鐘,香港電影也許只剩下警匪片這一小塊地方了。此次,《掃毒2》除了演員陣容強大外,更加吸引人的是該片安利的“天地對決”。 所謂“天地對決”講的是,香港富商餘順天(劉德華飾)因為兒時目睹過父親因為毒品墮落,從此對毒品恨之入骨,為了禁毒掃毒懸賞一億港幣,一時間香港地下人人自危。與此同時,香港毒品市場因為地藏(古天樂飾)和墨西哥大毒梟合作擴充套件地盤,弄得黑社會也是動盪不止。一面是正義懸賞為餘順天為天,一面是地下黑幫毒界大佬地藏為地,“天地對決”一觸即發。看著華仔這一撮小辮子,帥是帥,但是香港的年輕演員都哪裡去了?年輕替身在哪裡? 說到這裡也許有的看官會發牢騷,港片真的只剩下打打殺殺了麼?這是當下很多影迷心中的疑問。曾經在大陸電影市場尚未開啟的年代,港片中那些奇幻的構思,搞笑的影像,市民階層的碎語無厘頭讓我們一度如痴如醉。然而一代一代長大,香港電影中的奇幻和市井無厘頭已經在內地沒有市場。而周星馳作為香港喜劇片最後的牌面,在交出了《新喜劇之王》之後,已經親手埋葬了自己。如今港片只剩下了警匪黑幫,武鬥緝毒,《黑社會》《殺破狼》《掃毒》《追龍》等等這些不斷的衝進我們的視野,讓人不得不擔心香港黑幫片的路也走的差不多了。有的看客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只能拍江湖,除了這些拍不了什麼”基於這亮點,也許還是小部分的看法,很多人估價都贊同的是“港片確實拍的是江湖”,那些市民階層的市井煙火氣,那些年輕人奇幻無厘頭,那些社會警匪黑幫。有市井,有刀劍,有幻想,可不是江湖麼。 至於說“香港是個文化沙漠”,我認為自香港電影產業發展起來到現在,香港出了多少影響內陸的電影,又出了多少影響世界的電影,我們在說香港文化沙漠的同時,至少在電影上應該先超過香港才有資格說。我們說警匪片,一定跳不過香港,世界說警匪片也跳不過香港。香港電影導演王晶大佬曾經採訪時說過,香港電影的沒落有2個原因: 一是迴歸後審查制度,很多電影審查不過。 二是香港電影目前活在舒適區,太依靠老演員,老導演了,沒有新面孔出現。 這兩點估計道出香港電影沒落的根本吧,香港電影未來任重道遠,需要香港新一代的演員和導演不斷努力,如果不跳出既有的舒適圈,前輩們打下的江山守不住,就永遠守不住了,香港老一輩的演員和導演終會老去。 而且,口味日益刁鑽的觀眾似乎已經適應了港片的各種節奏,開始審美疲勞了。長此下去,香港就連警匪片都有可能退出舞臺,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的冷場就是正在發生例子。在座的各位看官也珍惜把,香港警匪片最後的王牌還能走多遠呢?

  • 8 # 半吊子舞俠

    《掃毒2》被噴,香港電影由盛轉衰?

    確切的說任何電影不管品質如何,都有被噴的可能,因為你做一件事兒不管如何周全也照顧不了全部人,這就好比南方人喜歡主食吃米飯居多,北方人以麵食為主,也不能因此就下結論說米飯比麵條好亦或者是麵條就一定比米飯強。

    電影也是如此,《掃毒2》不管從主演到配角,可謂是大牌雲集,劉德華,古天樂,鄭則仕,苗僑偉等都是九十年代港片中的中流砥柱,再說劇組佈景考究,地鐵站一比一搭建,劇中豪車飆車更是緊張刺激。個人認為任何電影製作只要不是以圈錢為唯一目的都值得尊敬。

    不可否認港片自從2000年以來市場行情出現逐年下滑態勢,一是受到好萊塢超級大片的不斷衝擊;二是國內優秀電影也是節節攀升;三是最重要的來自各類有趣的手機app的不斷盤剝,讓本來的電影原有受眾四分五裂(而且港片表現形式單一,除了武打,警匪,蠱惑仔,喜劇,賭神系列很難再想到別的花樣)此一時彼一時,不是觀眾變刁了,而是電影製作方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被加入更多科技元素的各類大片逐步淘汰了。

  • 9 # 鬼影問道化真身

    電影無非就是;

    1,故事。電影的本質就是講故事。

    2,人文情懷。電影表達的就是人性和慾望。然後要詮釋的是以人性和慾望為核心的人生觀丶世界觀、價值觀。

    3,電影製作好壞的關鍵在編劇丶導演,然後才是演員的演技,和演員對所扮演角色的詮釋。其實聲丶光丶電丶特技只是裝飾而已。

    決定電影票房丶口碑的因素是:

    1,電影專案的融資能力。錢多不但利於尋找有市場號召力的藝人,也利於電影的精細製作,也利於在營銷方面的投入。

    2,市場營銷宣傳,對電影的票房有很大影響。

    各大院線排片丶網路互動丶上市新聞釋出造勢,都直接關乎影片的口碑丶票房。所以市場這一塊的人脈丶關係對影片製作方,十分重要。

    3,影片要有創意,情節片斷、場景對白…要有新意,要有娛樂性。畢竟觀眾是來影院消遣的,電影最終還得觀眾買單。再好的營銷手段,頂多也就是將觀眾哄進影院,如果觀眾發現被忽悠了。觀眾以後也許就不會再次選擇這家影視公司的作品,或者是這個導演的片子了。

    電影業實際上是集資本運作丶市場運作、藝術創作於一體的產業。香港電影由於市場過於狹小,所以沒有形成成熟的電影產業鏈。因此在資本運作丶市場運作的能力方面有先天缺陷,港人只是將電影當作一種商品加以買賣而已。

    大陸經濟剛剛起飛時,香港電影優勢明顯,利潤可觀。但是香港沒有抓住機會,去主導建立一個大中華經濟圈的電影產業鏈。而是大拍電影,大賺利潤。當時香港一些電影人就感嘆“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好的方面就是,只要拍片就能賺錢。壞的方面就是,只顧賺錢不顧電影藝術的本質。

    凡事有利就有弊,香港電影只顧賺,沒有去建立亞太電影產業體系。非但如此,香港電影在故事性、藝術性丶人文情壞…方面沒有進展,甚至還在退步。這麼多年下來,香港電影只在聲丶光丶電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掃毒2》被噴就是最明顯的例證,香港電影由盛轉衰,歸根結底,是香港電影這個行當出了問題。

    香港電影人應該反思,為什麼很多內地人,願意深夜一個人看幾十年前的香港老電影,也不願意免費觀看香港最新拍的影片。

  • 10 # 老張觀影

    先了說說《掃毒2》吧,無疑是七月暑期檔最大的贏家,幹掉《蜘蛛俠:英雄遠征》和《獅子王》,這兩部電影的投資遠比其高得多,為此,相當的票房成績,《掃毒2》勢必是最大的贏家。

    而《掃毒2》被噴也是意料中中事,畢竟,邱禮濤的前作《拆彈專家》基本上也是和《掃毒2》如出一轍,醉的噱頭和買點,一是明星效應;而是爆破效應。

    近年來,邱禮濤轉戰大陸,拿得出手(票房尚可)的電影就是《拆彈專家》和《掃毒2》了,而口碑幾乎都是在及格分數線邊緣徘徊,其他電影就不用多說了。

    為此,筆者認為,《掃毒2》的高票房興許和影片的質量沒啥關係,是演員帶起來了的。如若不然,我們大膽猜想,換幾個二三線演員來試試,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香港電影由盛轉衰,是個老問題了。早些年,“港片已死”論就有了。其實,縱觀從2010年,每年的香港電影的總體質量上來看,就已經很明顯了。

    口碑算一流的《寒戰》兩部曲,將香港金像獎拿了個遍,可對比同類題材的《無間道》,還是差了一大截,儘管也是一大堆影帝坐鎮,還是沒有了當年的味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天的寶寶厭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