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人物呢些事

    首先想說明的是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中間並不存在因果關係。

    要想弄清楚鴉片戰爭的起因,我們必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在當時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需要廣闊的市場作為貨物的傾銷地,而中國是十分符合這一條件的。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中國所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非常受到歡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的羊毛,尼絨等工業製品卻不受中國的歡迎。因為是中國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國家,這使得中國對西方的貿易是形成貿易順差的,而且數額非常巨大。另一方面,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對英國的進口貨物要抽20%的關稅,使得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十分不滿。

    既然工業製品傾銷不了,資本主義國家自然要想其他的方式來開啟中國的市場。

    首先,他們採取了外交途徑,然而並沒有達到目的,他們因此採取了十分卑劣的手段,也就是向中國走私大量的鴉片,這一手段也是十分有成效的,直接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長期以來的貿易順差,使得中國成為白銀的淨流出國,每年從中國流出的白銀高達六百萬兩之巨。

    在道光執政期間,禁菸形勢已經迫在眉睫,道光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

    這一非常大快人心的舉動,卻遭至了以英國為首資本主義國家的強烈反對,他們覺得不能容忍,最終也促成了鴉片戰爭的爆發。

    綜上所述,不管有沒有鴉片貿易,鴉片戰爭始終是會爆發的。鴉片只不過是具體的一個形式表現,本質上是清政府國力衰弱,軟弱無能,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急於開啟中國大門,這才是根本原因,他們不論透過任何手段,最終都要達到自己的目的!

  • 2 # 呂1010

    如果沒有鴉片貿易,當時清英戰爭仍不可避免,只不過需要換個其他名字罷了。

    原因之一 早期工業強國,為緩解經濟危機而產生的必然需求就是——爭奪新的商品銷售市場。

    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的生產力爆發式增長,以英國的鋼鐵產量為例,從1740年的1.7萬噸,增長到1800年的13萬噸,1840年是80萬噸,1860年是380萬噸。這種爆發式發展背後,產大於需的經濟危機不可避免,1825年和1837年英國都爆發了經濟危機。為了釋放過剩產能,開闢新市場成為迫切的需要。這種擴張市場的強烈需求,是工業國的本性。

    原因之二 殖民擴張時代的必然性,落後就要捱打

    除了上面提到的開闢商品銷售市場的迫切慾望,先進生產力帶來的軍事實力優勢,也使早期工業強中國產生了掠奪世界範圍內原材料資源的貪婪野心,殖民擴張隨之而來。從18世紀到19世紀中後期,就是英國爭奪歐亞大陸殖民地的階段。還處於農耕文明階段的中國清朝,面對工業文明根本沒有抵抗之力,戰爭不可避免。

    根據劉慈欣在小說《三體•黑暗森林》中描述的黑暗森林理論,善意換不來和平,但戰略威懾可以。當今世界的和平穩定,並不是因為人類社會變得更文明友善了,而是因為核威懾帶來的戰略制衡。為了永不讓歷史重演,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自省自律自強。

  • 3 # 簡史秘聞

    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到底有沒有直接關係,只需要熟讀一下這段歷史就能明白,實際上,鴉片並不是英華人控制清朝唯一的工具,即使沒有這個工具,清朝對於英國的貿易戰,也是非常的不堪一擊,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鴉片進入中國,是英華人的損招。清朝到了道光年間,因為受到世界經濟的衝擊,已經西洋文化的進入,使得清朝發現了對外貿易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於是清朝開始把中國的特產銷往國外,比如:瓷器、茶葉、絲織品等等,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產品十分受英華人喜歡,於是英國商人開始走進中國,源源不斷的將這類東西帶到遙遠的西方!

    道光皇帝和一幫文武百官似乎看到了很大的商機,於是便開始變本加厲的和英華人收取高額的出口稅,一下子就把出口稅提升了百分之二十,這些英華人不樂意了,但也只好忍著。於是狡猾的英華人想到了用鴉片這種東西來掙錢,這樣不僅英國把之前高額的關稅持平了,還每年淨賺幾百萬白銀,最致命的是,鴉片這種東西,能將清朝人打垮。

    道光皇帝發現了鴉片這種東西,派遣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件事極大的觸碰到了英華人的利益,於是英國和清朝開始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可惜清朝戰敗,但鴉片依然持續不斷的進入中國,更可氣的是,道光帝發現這種東西利潤很高,竟然也開始種植,這種愚蠢的思想,加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到來。

    從這些事可以見得,即使道光帝沒有抵制鴉片的進入,英華人也是要想辦法來進行貿易戰的,因為在英華人心中,華夏是可以讓他們一夜暴富的地方,所以,即使不用鴉片,也要想其他辦法來和清朝展開一場貿易戰,甚至是戰爭。

  • 4 # 孤獨的歷史家

    會!但是會推遲若干年。

    兵者,國之大事,何況英國是勞師遠征,經過國會激烈的爭論投票,才選擇的開戰。可以從戰後的《南京條約》的內容來分析本次戰爭英國的目的是什麼。

    以下摘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565364293050014&wfr=spider&for=pc

    在《南京條約》中,清國賠償損失及戰費: 賠償總數是2100萬元,三年半內分期付清。對於清國政府來講,他們也認為這筆賠償款不多,甚至很多官員公開表示對於英國既講誠信又不貪財的品質“尤深佩服”。 2100萬元的賠款,具體可分為三筆。第一筆,廣東十三行行商欠款,300萬元,這筆錢相比都沒有什麼爭議。因為這是欠款,當年英國一直叫喚自由貿易,但清國政府卻弄一個類似國企的十三行來壟斷外貿,他們還不起外債,或者破產了,清政府當然得替他們買單。

    第二筆,軍費1200萬元。當時的外相是阿伯丁,阿伯丁在歷史上是具備正義性的人物,特別厭惡戰爭,而且擔任外相期間,還幫助希臘獲得了獨立。他曾公開表示,不想借此機會對中國政府進行敲詐,反而延長了談判時間或者談判失敗,帶來戰火,所以不排除由於阿伯丁的原因,英方所得軍費賠償“不致超過實際費用是可以假定的”。

    所以從賬本來看,本來清政府就欠著英華人300w兩白銀,賴著沒還,虎門銷煙只是一個導火索。如果換掉這個導火索,不銷煙,照著清朝的腐敗程度,過不了10年,就足夠賴賬到900w了,英國就算不說“銷了我的鴉片”也會叫囂“你欠錢不還”。

    更何況,銷煙也只是表面原因,叫鴉片戰爭,但是鴉片只是個導火索,南京條約主要內容:

    1、戰爭結束,兩國關係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

    4、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6、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7、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由上看出條約主要內容還是跟貿易有關,跟鴉片相關的只是第三條中的第三款。不然你就要求清朝陪鴉片,軍費,欠款共2100w兩就得了,其他6條跟鴉片有個毛的關係?

    所以英國主要目的還是希望跟中國貿易,而中國就是閉關鎖國,不跟你玩。這就要了英華人的老命。天天捉摸著怎麼讓中國開關貿易呢,可算是虎門銷煙找到理由了。所以如果沒有鴉片,他們一樣會找別的理由。就看他們覺得站不站得住腳。

    更容易理解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中國是在已經開放通商口岸的條件下,有被揍了一遍。為什麼?而且為什麼又叫鴉片戰爭?因為是跟第一次鴉片戰爭一樣,都是為了貿易!是一鴉的延續戰爭。

    跟中國的貿易規模是大了,但是英國卻虧錢了,因為中國的商人同樣也能賣商品,而且賣的比英國多,反而賺了英華人的錢。英國好不容易開啟的中國的國門,反而虧本了。英國分析覺得是中國的開放力度不夠(當然他分析錯了),又打了一仗,開放了更多的口岸。而這次僅僅過了20年。跟鴉片貿易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沒有鴉片貿易,一樣會有鴉片戰爭,但是可能因為導火索的不同而改名,比如叫”十三行欠款戰爭“什麼的。戰爭的起因會變,但是,過程,目的,結果,都不會變。

  • 5 # 壹席話

    鴉片戰爭看從表面看來是因為英國向大清走私鴉片,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英政府為保護鴉片走私而發起戰爭,其實真正的原因要複雜的多。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間是1840年,這時候英國的工業革命已經完成,全面工業化的英國迫切的需要龐大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在世界東方的古老中國自然就成了英國的目標。其實早在1793年英國以給乾隆祝壽的名義派遣馬嘎爾尼使團訪問中國要求開放更多的口岸進行通商,乾隆皇帝不但沒有答應而且還給當時的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其中有一段是:“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無有。”乾隆說的沒錯,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一直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且我們發展的很好。當時我們真的不需要西方的工業產品,反而是西方需要我們的茶葉、絲綢和瓷器等產品。英國商人們曾天真的認為:“只要每個華人衣服的下襬長一寸,就夠曼徹斯特所有的工廠生產幾十年。”但是他們沒想到當時的中國窮人可以自己織布,富人只穿中國生產的絲綢,英國生產的羊毛和呢絨等工業產品在中國根本就沒有市場。你們英國需要我們的產品,我們卻不需要你們英國的商品,雖然當時只有廣州一個通商口岸大清對英國卻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

    英國工業革命後生產的大量商品打不開中國的大門加上一直的貿易逆差讓英國十分不滿,一些英國商人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到了1838年鴉片在中國已經氾濫,大清對英國貿易也由出超變成了入超,大量白銀開始外流。大量的鴉片嚴重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破壞了社會生產力,於是禁菸運動開始了,英國商人的鴉片被銷燬。英國藉口保護本國商人的利益,為了開啟更多的通商口岸於是發動了鴉片戰爭,戰爭的結果大家都有所解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了。

    鴉片戰爭說到底還是英國為了尋找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而發動的戰爭,在當時大環境下戰爭早晚都會發生,英國商人的鴉片走私和林則徐的禁菸只不過是導火索罷了。

  • 6 # 歷史小鬼

    理清這件鴉片戰爭背後的意義

    這個並不難說,清朝的時候,軍閥,土匪自成一派,統治者有心無力,尤其是清朝末年,實行的“閉關鎖國”更是導致了後來我們國家落後了幾十年的主要原因。

    然在當時,西方國家基本已經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可以說當時他們的科技達到了那個時代的頂峰,但是,他們的快速運轉需要錢和勞動力支撐,他們這才把目標轉移到東方大國!

    可以說,當時的統治者真的很差勁了,只知道墨守成規,沒有一點發展和改革創新的念頭,這點從甲午戰爭以及所有不平等條約可以看出,在西方國家都在使用槍炮戰爭的時候,清朝還在用別人淘汰的武器,從這一點不難看出。

    那我們再來看鴉片戰爭的背後意義:掠奪我們的資源和勞動力,從我們國家掠奪走無限的金銀財寶,這也讓西方國家更進一步想要霸佔中國,所以說:鴉片戰爭的挑起和結束只不過是一個幌子,其真正的目的在於侵略和霸佔我們的國家。

    注:以上說法僅代表我個人。

  • 7 # 隨風物語

    題主需要明白何為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是1840年中英兩國因為鴉片貿易爭端而引發的戰爭。如果沒有鴉片貿易,就不會引發鴉片貿易爭端,也不會爆發鴉片戰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可能爆發另一場戰爭,只是換個說法、名字而已。

    我們可以從以下情況來分析:

    一、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需要一個廣闊的市場來傾銷自己的產品。而當時的華人口眾多,地域遼闊,這正好符合英國的需求。

    二、在貿易過程中,由於當時的中國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英國生產的工業製品在中國並不受青睞,而中國的茶葉、絲綢等商品卻成為了英國的奢飾品,深受英華人的喜愛。英國並沒有開啟中國的市場。

    三、由於英國的工業品在中國沒開啟市場,因此18世紀末,英國派出了“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希望與中國談判,進一步擴大貿易範圍和降低關稅,但是乾隆皇帝認為中國(大清朝)是天朝上國,什麼都不缺,於是拒絕了使團的談判,並且在接見使團過程中鬧了一些不愉快。因此英國的訪華使團以失敗而告終。這使以後的中英貿易,進一步拉大英國的貿易逆差。但是在這次的訪華過程中,馬戛爾尼也看清了中國(大清朝)的腐敗和實力,中國(大清朝)並沒有外界傳聞的那麼強大,這以為以後侵略中國埋下伏筆。

    四、到19世紀初,西方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擴大商品市場,開始加緊爭奪殖民地。而當時的英國已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強大的“日不落”帝國。這時中國的周邊國家和鄰近地區,已陸續成為殖民地,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腐朽的古老封建國家,自然會成為英國侵略的目標。

    綜上所述,即使沒有鴉片貿易而引發的鴉片戰爭,英國作為殖民主義者,也不會繼續忍受中英貿易帶來的鉅額貿易逆差,英國殖民者也會發動戰爭,用武力開啟中國的大門,扭轉貿易逆差局面。

  • 8 # 凌峰132752073

    會有,因為當時的英國進入了蒸汽時代,工廠林立資本家為獲取財富,政府為加快工業進度和積攢資本。積極對外發動侵略。三角貿易就是西方進入資本主義積攢資本偽重要方式。這也是為什麼資本主義被稱為萬惡的資本主義。

    虎門銷煙是導火索罷了。根本原因是英國要擴充套件市場,銷售產品和獲取廉價的原料。

  • 9 # 大步向前的三哥

    沒有鴉片貿易,戰爭依然會有,不過有可能變個名字,陶瓷戰爭?茶葉戰爭?白銀戰爭?反正叫什麼名字無所謂,重要的是要打一仗。鴉片貿易,不過是西方列強們為了打通大清朝的通商口岸以便在中國掠奪大量的財富而找的一個蹩腳的由頭罷了。

    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列強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家投資當然是為了賺錢,歐洲實現第一次工業化之後,生產效率成幾何速度增加,就需要尋找市場,海外開拓殖民地是為了市場,對華戰爭也是,至於賣鴉片還是賣工業產品,只是商品種類不同。

    理由如下:

    1、中國所稱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華人稱之為通商戰爭

    2、南京條約及其之後的細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核心條件就是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失去關稅主權,英國取得片面最惠國待遇,至於鴉片,賠錢了事。

    3、為了使中國進一步開放通商口岸,後來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了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進一步開放內地市場。

    所以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嘴巴上解決不了,那就打一架決定了,戰爭會有的,理由不一樣罷了。

  • 10 # 東方義子以史為鑑

    歷史上的所謂鴉片戰爭是指英國在中國非法走私鴉片貿易,中國發動禁菸運動而引起的戰爭,因而叫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的結果是英國戰勝中國,迫使中國清政府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的其中一條就是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可以說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危害是很大的,他讓西方列強開始看到中國的軟弱,開始窺伺中國。

    但是,中國的軟弱,國民的愚昧,並不是單純從鴉片貿易開始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清帝國夜郎自大的心態,把對外文化交流的大門關的死死的,官不睜眼看世界,民更是奴性自卑,以往漢唐對外交往的成果讓清政府丟的乾乾淨淨。而英國早已完成了工業革命,封閉的中國還停留在原始的農耕時代。外面早已是強國林立,而清帝國還在做井底之蛙,不思進取,官場更是貪汙成風,如此腐敗的朝廷,怎可抗衡西方強敵。而英國作為西方列強的代表,都在積極的在世界尋找殖民地。所以英國就算沒有鴉片的貿易做引子,也會有其他的藉口發動對中國的殖民戰爭,因為進步和落後之間是難以調和的,而西方列強認為戰爭往往最直接有效。只是戰爭的叫法不一樣而已。

  • 11 # 青草味的草

    會有,鴉片戰爭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只是剛好發展到了那個時間點,有那樣的導火線,就算沒有鴉片貿易,也會出現其他貿易,引發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在書中發現黃金屋和顏如玉了嗎?